《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2020年1月18日晚,《奇葩說》第六季播出最後一期,即總決賽,這一期的辯論題目是“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你後悔嗎?”正方是蔡康永老師戰隊,選擇“後悔”;反方是李誕戰隊,選擇“不後悔”,最後正方贏得比賽。

從整場辯論來說,我覺得正方辯手發揮更好,特別是在二排發言時,正方的胡老師加分不少,而反方選擇放棄一次發言機會,我覺得很可惜。

不管怎麼說,這樣的辯論賽,輸贏不重要,尤其對於觀眾,結果更不重要。

但對於每個人來說,這道辯題還是值得好好思考的。

今天的文章,結合辯題,我們一起來聊聊有關人生這個“大”問題。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對於這道辯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定義“平凡”,那麼什麼是平凡呢?正方辯手龐穎給了我們答案。

她說,平凡就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沒有特點。這樣的“平凡”模子讓很多人追求穩妥,不敢打破傳統,更不該特立獨行。

我們承認,多數人都是平凡的。就像李宗盛的《凡人歌》歌詞中說的那樣:“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

但“終其一生”還是活在“標準”答案下的平凡,我們該認同嗎?或者說我們要認命嗎?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在我看來,對於還沒到人生最後那一刻的我們,很難認同。因為我們不想就這樣“平凡”一生,沒有一點自己的色彩和特點。我們會渴望與眾不同、我們會追求屬於自己的夢想、我們會願意嘗試新事物,以及我們會刻意不走尋常路,等等,而這些都是我們“不平凡”的想法。

另外,平凡與偉大,誰來界定呢?

改變過世界的人,當然是不凡的;被人記住的名人或英雄,也是不凡的,但那些沒有被人記住名字,卻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的人,到底是不是不凡的人呢?我想,也是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平凡與否,沒有標準答案,需要我們自己來定義。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如果平凡與否,可以自己定義,那麼對於不平凡的人生,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如果自己是癌症患者,抗癌成功,那麼這算不算不凡呢?如果自己一句鼓勵的話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那麼自己是不是不凡的人呢?我想,這些也是不凡的事、不凡的人。

就像詹青雲在辯論中說到的不朽,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不凡也一樣有大有小。

我們多數人可能無法成就大的不凡,但小的不凡應該是我們的追求。

如果到了人生最後那一刻,沒有人記得我們,或沒有人愛我們,那麼我們這一生就不是平凡,而是白活。平凡不是註定的,我們可以做些不平凡的事,哪怕是那些不平凡的小事。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對於不凡的理解,我們不要太“傳統”,只覺得做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才算不凡。

其實,平凡的我們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如果對於這樣的說法,還持否定態度,那說明這些甘願平凡的人,並不是灑脫,而是根本沒有“活過”的人。

餘華在《活著》這本書的自序中寫道,“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那麼,活著本身又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活著本身”代表一個人“活過”。一個真正活過的人一定有他在意的和堅信的某種東西,而這些“東西”就很可能成就不凡。

就像薛兆豐教授在辯論中說到的蔡瀾先生,他能夠在飛機遇到氣流劇烈顛簸時,依然平靜地應對,就是因為他“活過”,才不懼死亡。

而我們之中的絕大多數,都將是普通人,小人物,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做出不凡的事,以證明自己真正“活過”。

另外,我想說的是,辯論現場嘉賓之所以選擇“不後悔”,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活過。

只有真正活過的人,才會說不後悔一生的平凡。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我想,當我們說出“不後悔”此生的平凡時,不是甘願平凡,放棄自己的不凡想法,更不是連嘗試或改變的勇氣都沒有,而是真正地活過之後。

那麼,我們該怎樣活著呢?

其一,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真正活過的人,一定有自己的追求和堅信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清楚知道自己這一生該怎麼過。

如果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那就好好想想,每天問自己這個問題,遲早會找到心中的答案。

《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作者維多克·弗蘭克爾,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而他更令人稱歎的身份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倖存者。他在經歷了煉獄般的痛苦後,並沒有放棄好好活著,而是選擇幫助更多人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就是他後來開創的意義療法。

可見,無論身處怎樣的境地,我們都可以選擇認真活著。哪怕在隨時可能死去的監獄中,也同樣可以“不凡”(幫助更多人找到活著的意義)地活著,而這就是真正活過。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其二,按照自己的想法過一生。

20世紀著名小說家安•蘭德話說:“我以我的生命和對生命的愛發誓,我絕不為他人而活,也絕不要求他人為我而活。”這句話告訴我們,盡力按照自己的想法過一生。

我們太容易因為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而按照他人期待的樣子去活;我們又會因為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而失去真實的自己。“平凡”是大多數人眼裡的標準,而“不凡”就是他們心中的恐懼。

但是,我們的一生需要自己負責,不要在最後一刻去後悔,沒有活出自己。

武志紅在《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一書中說到:“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如果我們生命的各種體驗都是別人意志的結果,那麼我們會感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

活出自己,不負此生,就是一種不平凡。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其三,在自己的平凡生活中創造些不平凡。

當我們選擇好好活著,並追隨內心去活出真實的自己時,我們就是認真活過的人。而這時,我們可以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創造些不平凡。

就像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介紹的三種方式來發現生命的意義:

第一種: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工作或事業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個價值可以是自己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得到認同,也可以是讓家人過上好生活,家庭幸福,抑或是幫助他人解決生活難題,助人為樂,等等,總之,工作或事業可以讓我們成為不凡的人。

第二種: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個人。這種體驗說到底就是愛。學會愛,讓我們可以好好愛自己、愛他人,而愛還有大愛和小愛,但不管是哪一種,都可以讓自己的愛成就一些不凡的人和事。

第三種: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的積極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仍然對生活說‘是’,這需要勇氣,更需要積極樂觀的態度,這樣的態度自然影響身邊人,而影響他人本身就是一件不凡的事。

總之,每個人都該活出自己獨特的使命和他人無法替代的生命意義,而這就是我們不負此生、認真活過後,不後悔一生平凡的態度和做法。

《奇葩說》:人生很短,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