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苦苦找尋無果!竟被小學老師當“下課鈴”用

華夏文明經歷了幾千年的積澱和發展,在這期間有很多稀世珍寶流傳了下來,有一些成為了王侯們的陪葬品埋藏在地下,還有一些則被人發現珍藏在博物館中。但是還有更多的文物未被人發現,並且持寶人還根本不知道,自己家中的一個普通物件,是無價的珍貴文物。

30年苦苦找尋無果!竟被小學老師當“下課鈴”用

史上很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大玉海,忽必烈的大玉海價值連城,後來居然被一群和尚拿去當了醃鹹菜的罈子。直到乾隆年間,大玉海才被人偶然發現,這件珍貴的文物得以重見天日。其實這樣的故事並不少見,現在就有一個十分戲劇化的,發現珍貴文物的故事。

30年苦苦找尋無果!竟被小學老師當“下課鈴”用

瀋陽的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看起來十分普通的鐵片,不論怎麼看,它的造型和材質都很簡單,若是把這塊鐵片給普通人家,相信還有人甚至會嫌棄。但是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鐵片,其實是國家一級文物,它有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叫做“雲板”。雲板其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的一個報警裝置,通常廣泛運用於軍事方面,和古代的狼煙作用差不多。

30年苦苦找尋無果!竟被小學老師當“下課鈴”用

若是有敵人來犯,哨兵就會敲響雲板,警醒大家迅速整頓準備作戰。在未發現雲板之前,專家們也只是從一些史料中,知道有這個東西的存在,不過令人奇怪的是,清朝距離我們也不過百年時光,為何雲板卻一直沒有發現過呢?專家苦苦尋找三十年都沒有個結果,誰又能想到,後來一個無意的巧合,才讓這塊寶貝重見天日呢?

30年苦苦找尋無果!竟被小學老師當“下課鈴”用

當時有一個條件比較艱苦的小學,學校因為窮並沒有設置電鈴,到了下課時間就會有老師去敲一下掛在門口的鐵片。有一位專家恰巧在下課之時,路過這個小學,聽到鈴聲之後也並沒有覺得有啥不一樣,甚至專家去看了鐵片,都沒發現有什麼異常的地方。直到專家把東西拿到手中,才覺得有些奇怪。

30年苦苦找尋無果!竟被小學老師當“下課鈴”用

專家聯想到久久未聞音訊的雲板,覺得和這個東西很有些相似,於是他立刻就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最後確認這就是清朝時期的雲板!誰能想到大家苦苦尋找找不到的東西,會在這樣一個偶然的情況下被發現呢?現如今被奉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雲板,之前居然被當成“下課鈴”使用,這國寶也是夠心塞了,這可能是上天給大家開的一個玩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