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校,校长不上课,中层象征性的上课,只有一线教师苦苦支撑,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奋斗的70后


全国没几个校长懂教育的,企业商品质量在管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教肓质量在教师水平很奇怪,我做了实验,一位英语老师平均分跟比全年段低二十几分,是老师都明白有多差,就这样的老师轮到我管理的班级,结果她的英语平均成绩全年段最高,所谓优秀老师并非他教学水平比别人高,而是他教学管理水平比人家高。一所学校能否出质量,决策校长管理水平,年年搞教研教师互听课对提高教学质量一点作用也没有,我们领导是真不懂教育。


天儒文化


这有啥稀奇的,我们这里中小学只要是领导都不代课,一个学校20多个领导,每天在空调办公室悠闲的看电脑,坐累了,去学校到处转悠一下,美其名曰,检查各班上课情况,福利待遇比上课老师多好多,每个星期例会都要讲很多大道理,不信你们可以实地调查一下


蓝天云归处


这样的话,真不知道是什么人说的!!楼主是教师,不应该这样说吧!我是副校长,今年50,副校长十多年一直教一个班数学,大循环,上级检查验收一个不少,教学质量和普通教师比不能差,天天忙如狗。我们周围的学校,除了一把手校长,基本上没有副校长不教课的,业务不强,在学校就没有发言权。并且现在的干部晋升制度也相对完善,当然也不排除有找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这是世界性的难题),想做领导没有过硬的本领,在教师民主测评这一关就过不了。其实做教育的领导也就是《围城》里说的,城外的人想进城,城里的人想出去。现在的领导,特别是校长,责任无限大,安全、教育质量、检查评比验收,焦头烂额,前一段时间中央专门发文给教师减负就说明问题。呵呵,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上,想伸手多吃多占,困难啊!!!昨天我们学校的绩效考核结果出来了,除一把手是局面考核外,副校长是拿不过一线优秀教师的。行政岗位的所谓领导天天忙行政事务,检查验收,比教师一周少3-5-节课(我们学校),荒废了个人的业务提升,考核就不占优势了。人生不易,各行各业都不易,现在社会对教师、医生、警察等行业的舆情不佳,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教育工作者更要踏实工作,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互相攻击,以偏概全,否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成绩。


仁者许


大家好,我是鲁南小倪vlog的作者。校长上不上课无所谓,他是一个学校的管理层,管好老师就行了。犹如说曾国藩是帅才而不是将材是一个道理。

我比较在乎的是中层的任课老师。

据我了解,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层学校的中层干部,为了尽量的向上爬升,教学放在他学校工作的最末位置。我就曾经接触过一个老师,中层干部,任课三年级数学。接手以前班级在年级中游,接手后数学成绩倒数第一。当老师的都知道小学三年级的重要性。三年级开始加入了很多新知识,比如分数、周长、面积等孩子从没接触过的全新知识。上完一堂课,孩子对新知识的接收都极差。

我实在不敢相信作为老师,他是如何看待他所带领的班级。教书育人的指责是一纸空谈吗?窥一斑可见全豹,这实在是目前教育的一大悲哀。

我最看好的改革是公办教育交由民办教育集团接管。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意义上回归老师,少了那些不该有的浮夸。

当校长不以管理好老师并抓好管理为底线时,当老师不再单纯的以教好学生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时,当现行的形式甚至有点默许中层老师教学成绩可以不好时,社会对政府办学的质疑也会越来越大。从济南和上海某些学校开始改制可以发觉,政府也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试点开始之时,就是全面改制启动之时。

非常期待全新的教育环境,将学校再变回只有单纯师生传道授业的地方,而不是冲杂着各种不该的杂念。





鲁南小倪vlog


校长这么忙,上课?我就说我们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吧,原来上课的一个,由于经常要开会,有时候还要出差,只能让别的老师代课,你想想,代课一是学生不认真对待,二是老师也摸不清学生的情况,你觉得这样上课对学生好吗?我是普通一个老师,我也没有酸领导不上课~~毕竟职责不一样


刘刘刘9409


看来提问的楼主和我遇到的情况是差不多的。

我原先单位就是这样的情况,认认真真教书的老师永远在一线教书。其他人就想办法从一线脱离,开始做行政工作,然后进入中层。

现在学校的中层正职副职加上办事员占了学校一半人数,光副校长就四个,全校教职工一共也不过四十人左右。

现在这个单位,大概有六十人,正副校长一共三个,中层也就六个人。

一所学校是什么样的氛围,与领导者有很大的关系。问题里的这种现象不是没有,也不是所有学校都是这样,有的是因为各司其职,有的是因为各有所图。

一个朋友原先是中层,后来她坚决不干了,具体原因我们没有问。不过,凡存在都是合理的,借用别人的一句话,就是这样。


小治姐姐


我是退休教师,我所在的学校,不仅校长不上课,所有的中层也不上课,他们每天忙于开会,忙于检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各种方式考核老师,大会小会教育老师如何如何上课,一位校长有一句名言: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他们的行政级别高于副高级教师,尽其所能保证自己的岗位不被别人取代。


chenjh673


一个学校,按规定只能是正校长和总务主任可以不任课。其他副校长和中层都应该上课。

如果副校长都不上课,那这个学校的管理机制是有问题的。中层再不上课,那这些教学管理的一手资料在哪里取得呢?绩效工资怎么评价呢?太不应该了。

我们学校是正校长和总务主任沒安课。其他副校级、中层干部,任教哪个学科就安哪个学科的课。而且是与一线教师一样的考核,每次月考分析也是一样的比较。在绩效考核中,分教学和管理两部分考核。教学部分与课时挂钩。教学质量不好,也影响管理和在老师中的威信。



芸妈教育说


站在老师教学角度上看:非常的不认可校长不上课、中层象征性的上上课。

亲临一线,你会知道师生的喜乐哀愁

亲临一线,你会知道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亲临一线,你会知道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发展是同进退的,

亲临一线,你会知道师生的舞台、教师的阵地、学生的战场在课堂

亲临一线,你会知道老师是否静下心来教书,学生是否静下心来读书

亲临一线……

不管你是公是私,不管你是体制外是体制内的,你都是一个学校做好教育教学的带头者!


吾生有涯知无涯小桥


我想一分为二的说句公道话。校长不上课,中层上课少,是因为管理层同时还要兼顾学校管理及其他事务性工作,各种计划、方案、总结,各种迎来送往,各种检查汇报,各类档案资料收集整理,都是比较辛苦的,换算成课时,和教师课时不分上下,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可计较的,分工不同而已。真正我觉得需要计较的是职称评定问题。从学校实际来看,凡是当了校长的,不管带不带课,教学能力强不强,职称都是学校里最高的,准保在退休前个个都能至少整到高级职称。校长评完,就可以轮到副校长评了。高级职称名额是有限的,一个学校也就区区几个,教师群体人数多,但能评上高级职称的却极少极少。校长又占行政编,又占技术职称编,工资走拿钱多的技术职称编。校长真要业务能力强,无可厚非,问题是大多数校长不从事一线教学,谈何技术能力。申报职称需有课题研究成果,甚至有些校长从未参与课题研究,完全是教师在做,但却因为校长需要署名在第一,纯属学术造假行为。学校是具有育人性质的业务单位,评选职称应该以专业技术能力为主,这种只要是领导职称就是最高的现象我觉得极不合理,对真正俯身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极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