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教愛發脾氣的孩子?

超悅玩具


孩子愛發脾氣,是常見的。

而這,也是優秀父母的必修課之一,怎麼修煉呢?我有好方法。

孩子發脾氣的對面,一定是我們,那麼我們是否也發脾氣呢?這就會產生四種情況:

1、孩子發脾氣你發脾氣;
2、孩子發脾氣你不發脾氣;
3、孩子不發脾氣你發脾氣;
4、孩子不發脾氣你不發脾氣。

仔細一看,這四種情況下,我們都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進而影響孩子的。


同時,孩子發脾氣可是有對象意識的哦,什麼意思?

就是指,孩子不會對著空氣發脾氣,如果你看到孩子對著空氣大發雷霆,你第一反應是害怕,這娃是怎麼了?

他有情緒要發脾氣時,一定會對著你來發,想想看,這什麼會是這樣呢?

這是因為,他希望你能看到他的需求和想法。

第二點,孩子發脾氣是隨性的,並且與年齡有關

在一歲時,鬧情緒的背後,是餓了渴了困了不舒服了,或者只是需要抱抱;

二歲時,他需要你的關注和關心,對你的忽略和情緒會特別敏感;

三歲時,他覺得自己長大了,是個小大人,所以他要做證明自己的事情,因此兩至三歲時,他是小魔頭,總是“莫名奇妙”的發脾氣,背後是自我意識在成長;

四歲時,他開始有了跟同學之間的煩惱,入園後有了很多心事和情緒,這些也會在家裡表現出來;

六歲時,適應了幼兒園的他,因為接下來要上學,產生了壓力和擔心,也會有這方面情緒;

七歲到12歲時,他是小學生了,知道不能無理由的發脾氣,任性的發脾氣,這時候更多的精力是跟媽媽一樣,投入在學習上,往往也會因為學習上的問題而發脾氣。

12歲以後,進入青春期,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就更加複雜,我們可以回想我們在那個叛逆期裡,都會因為什麼而發脾氣呢?


這麼一梳理,你發現了嗎?隨著年齡的增長,成長所帶來的發脾氣越來越少,而外界影響(學校、學習、同學)等帶來的情緒問題就越多。

以上都是輔墊,接下來說說做法吧。

1、在孩子幼兒時期,發脾氣更多是一種成長的過程,是一種對父母理解的需要。這時候的我們,一是理解:原來你是在長大的過程中啊。二是接納:你有情緒可以說出來,把你的想法告訴我,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處理。

在孩子少年時期,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溝通:簡單粗暴的責罵不能解決問題,明白他的原因更加重要。


2、調整好自己,明白孩子有情緒並非與我們對著幹

所以我上面為什麼會列出四個象限,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比孩子還生氣:你個小屁孩,有什麼好生氣的,老媽我還沒發動呢?

似乎孩子小,就不能生氣,就不應該生氣,你個臭脾氣對著誰呢?

如果你不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認可他能發脾氣,同時我們一起看看背後是什麼原因,那麼我們的角色就從對抗,變成了合作。


3、以我們的情緒,去帶動孩子的情緒

如果我們不先入為主:孩子就是故意來搗亂的,我們知道他一定是有什麼需求和想法。那麼我們有很大機會保持平和的情緒,這種情緒會讓我們在面對孩子時,能更好的引導他,安撫他。而不是相反,因為他發脾氣,結果我們也跟著發脾氣,甚至發更大的脾氣去壓制他。

4、使用EQ情緒處理法

這個方法建立在上面的幾個前提上,比如相信孩子是有需求的,同意孩子有表達自己情緒的權利,也能讓自己有平和的情緒。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運用好EQ情緒處理法。

這個方法關鍵點在於,先接納,再描述,最後是安撫。

看到孩子因為玩具不見了而大發雷霆,媽媽這樣說,寶貝,媽媽看到你非常生氣,你是因為玩具找不到了而生氣嗎?(平和的看著孩子,眼神對視),

媽媽小時候玩具要是丟了,也會這樣呢!真的好擔心小熊啊!(孩子這時候往往會聽我們繼續說,情緒緩和很多)

不過媽媽可不喜歡你這麼大叫大嚷的哦!你可以跟我說,媽媽,我的玩具小熊丟了,我好難過。(指出孩子不應該這麼做,正確的做法告訴他)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找到丟失的小熊呢?(引導他關注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你願意嘗試,這些方法是有效的,關鍵一定是要多用,多實踐,並且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不斷的調整。

如果這方面有興趣,可以關注我,或者留言討論。


庭爸,7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如果想要育兒乾貨,可以關注我後私信:育兒秘籍,我將送你一份落地和實用的育兒秘籍。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庭爸談育兒


大家好,我是愛答問題的大一羊。

這個問題,我想很多家長都會發出疑問,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這麼乖巧聽話,自己的孩子難道是上天派來折磨自己的嗎?

很多家長或許迫切想要一個立竿見影的辦法,能將自己的孩子管教得服服帖帖,即懂事又聰明好學,成為自己的驕傲,

但擁有這樣的孩子,做父母的你們又做了什麼?

想起從前的一件小事,一件很小卻讓我很後悔的事。

那一次我帶著侄子,和幾個朋友出去玩,當時一共帶了四個孩子,都是男孩,我侄子在裡面最大,十一歲,那幾個孩子分別是九歲七歲和五歲。

到了公園,我侄子開始瘋跑,我拼命叫他並且嚇唬他,如果再亂跑,我就把他扔在公園裡,還說,如果他不聽話以後絕不帶他出來玩。

公園裡的人特別多,我怕他跑丟了,這樣的話我說了不下於十來次,每次我都叫得嗓子要啞了,直到最後終於惱了。

我揪著他耳朵問他,為什麼他一點話都不聽,什麼時候才能像另外幾個孩子那樣乖乖的聽話呢!

我侄子翻著眼睛看我,說了一句:“你對我,像對那三個孩子那樣時,我就會聽話!”

我聽得心裡特別不是滋味,是的,一路上我在不停的罵他吼他,而對別人的孩子卻是溫言甜語,甚至他們犯了錯誤,我也是柔聲勸說,再不曾有半點惱意。

冷靜下來才發現,儘管他比別人大上一兩歲,但他也還只是個孩子。

接下來,我努力剋制住自己,不再吼他,而我發現,侄子竟然真的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懂事而又聽話!


知心小楊姐


我女兒現在就是正在經歷這個可怕的三歲,動不動就不高興繃著臉叫了也不理,一點小事就嘰嘰歪歪,尤其是上了幼兒園之後感覺這種情況更甚,不過在幼兒園也學到的很多好的東西,孩子的情況有時搞得我很火大,求助該怎樣做


三葉草151563152


孩子愛發脾氣,父母可以先判斷一下,他為什麼而發脾氣。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就方便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一般來說,孩子發脾氣可能是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1.他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

症狀:平時,孩子想看電視,想玩手機,想買玩具,想買零食……家長不同意,孩子就因此哭鬧、發脾氣。

家長被鬧的不行了,就滿足了孩子的慾望,給了他想要的東西。從此以後,但凡孩子有想要而沒有得到的東西,他就會通過哭鬧、發脾氣來向家長索要。

藥方:孩子習慣已養成的話,試著用“七兩”忽視+三“兩安慰”來解決。讓他先哭鬧上一陣,冷處理一下,再送上著暖心的語言安慰他的情緒。

記得千萬得狠狠心,多忽視幾次,當他知道發脾氣是沒法滿足他的慾望的時候,這個藥方就發揮了應有的效果。

2.他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症狀:很多父母平時忙,沒有什麼時間和孩子相處。即便有時候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也有可能是在打著電話,或者是刷著手機,並沒有全身心陪著孩子。

孩子希望父母陪他,但是得到回應,這是孩子就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哭鬧。

藥方:要讓孩子從哭鬧和發脾氣中停下來,只需要父母“十分”的陪伴。當你放下手機,放下工作,跟他玩一小會親子游戲,例如枕頭大戰那一切的脾氣都會煙消雲散。

3.他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

症狀:他搭好的積木被弟弟一腳就踢壞了;他畫的一幅畫塗顏色時有一點兒塗壞了;他在學習的時候,明明沒有做這件事,可是老師以為他參與了……

孩子也有孩子的小煩惱,孩子也有孩子的小委屈。沒有人理解,他只好用憤怒的脾氣來表達。

藥方:“九分”的同情心糅合“一分”的擁抱,理解和支持的感受,他在發洩完之後就能夠安靜下來。

下次再遇到事情的時候就知道找父母來傾訴。

任何人都有可能情緒失控、發脾氣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我們家長要知道這是正常的表現。

當孩子出現情緒波動的時候,只有我們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就有可能幫孩子解決他總愛發脾氣的毛病。



放飛的香片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之所以發脾氣,是因為遇到比較糟心的事。

孩子發脾氣甚至哭鬧不止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嚴厲制止。

有的寶媽會說:再鬧騰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有的寶爸會掄起巴掌打屁股。

有的父母會不管不問,任其自然。孩子鬧累了或鬧困了,就沒事了。

父母的嚴厲制止,會讓孩子把情緒憋回肚裡。久而久之,孩子不再發脾氣,變得乖巧懂事,會察言觀色,順著父母說話。

不管孩子還是大人,都有會情緒,高興,悲傷,憤怒,憂慮等,有情緒就要發洩,撤回去對身體心理都不好。大人會默默地自我調整,小孩子只有哭鬧發脾氣。

如果情緒不能發洩,孩子永遠擺脫不了這種情緒。這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因為人際關係很複雜,難免會有憤怒或憂慮的時候,一味地乖巧懂事會被欺負,發脾氣又怕把人際關係搞砸。

一個不會吵架發脾氣的人,也許不會明白:吵架完了以後是可以和好的。怕把關係搞砸而不願意發脾氣的人也無法理解別人的情緒和壞脾氣,只要別人與他吵架他就會記仇恨,從而把關係鬧得很僵。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哭鬧吼叫時,父母應該蹲下,看著孩子的眼睛:你很難受很憤怒對嗎?哭吧,哭出來就好了。

這樣做表示你理解他,沒有因為他發脾氣而拋棄他。

然後你接著說:你發脾氣是因為什麼?他會說出原因。

然後你接著問:除了哭鬧發脾氣,還有其他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哦?

他會減緩發脾氣或停下哭鬧,看著你的眼睛。他在思考。

你接著說: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如果這件事是別人不對,你沒必要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可以很別人講道理,據理力爭。

如果是自己的錯,就要勇敢地承認錯誤。是人都會犯錯,承認並改正錯誤了會被諒解。

你接著說:現在這個事你看怎麼辦好呢?

孩子會動腦子表達自己的意見。

貌似孩子自己解決了問題。

然後孩子會高興地玩去了。





紅石榴ar


孩子愛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教育、孩子的性格、家長的方式方法、孩子的健康等。家庭教育的因素主要是家長對孩子平時的嬌慣太多,對待孩子比較溺愛和寵愛,導致了孩子不正確的思維和認知,養成了小皇帝或者小公主的意識,這種情況就需要做家長的要有正確的三觀,然後逐步改變孩子。孩子的性格問題,有一些人天生性格比較急躁,也容易遇事喜歡發脾氣,這種情況就需要父母多陪孩子聽音樂和讀書,逐步陶冶孩子的性情。家長平時處理事物的方式方法,家長作為孩子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導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影響非常大,比如現在很多家長在家裡的時候,夫妻雙方遇到事物或者家務活方面都比較喜歡發火,特別是相互爭吵甚至打罵等都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導致孩子的潛意識中就形成了暴力傾向,當孩子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就開始發火了。最後就是孩子的健康,現在由於多種原因特別是汙染(水汙染、食品汙染和空氣汙染等),使得很多孩子身體內的重金屬超標了,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比較喜歡發火。


用戶106890049024


在家長的眼中,孩子是寶貝,想盡一切辦法給寶貝成長創造優越的條件,這是人之常情。在寶貝的心裡媽媽是他唯一的親人,內心世界比較單純,稍微不如意,就想在媽媽面前表現出來,愛發脾氣,想讓孩子改掉這些壞毛病,必須要有我們家長的配合。

下面根據兒童時期幾個特點結合我的經驗談談我的看法。

一.兒童成長時期外部環境非常重要。其一:兒童時期模仿性強,在兒童內心世界裡,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是正確的,家長是最偉大的,所以對家長的每一個動作都想法去模仿,因此家長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給孩子做出表率包括站姿坐姿等。其二:兒童生長時期的心裡比較脆弱,容易受到驚嚇,易造成孩子恐慌、急躁、哭鬧、愛發脾氣。長期易造成兒童心裡壓力,使兒童性格孤僻。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以免嚇著孩子。

二,孩子也有攀比性和佔有慾.孩子看見別的孩子手裡拿著玩具,如果自己得不到就發脾氣。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用語言誇讚法引導孩子,不要指責孩子。例如:你是大孩子啦,懂事了,那是別人的東西,咱不能要,玩具上面有好多蟲子,那是不懂事的孩子玩的等等吧。孩子聽後可能很開心,以為自己是個懂事的孩子了。

三.孩子也有自尊心。不要當眾指責孩子。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愛發脾氣的。平時要對孩子多表揚少批評,某件事要是孩子做的對,要及時表揚,要是孩子做錯了某件事要做有度的指正,以便今後在生活中明辨是非,不要大吵大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孩子也講究誠信的。如果孩子想要玩具而得不到,往往愛發脾氣,家長為了不讓孩子發脾氣,往往都是大肆許諾,要天許半個。只要孩子當時不發脾氣就行,結果後來家長沒有兌現,這樣會使孩子受到打擊,會有一種失落感,適得其反,反而使孩子的脾氣更大,長期下去使孩子會對社會產生一種不信任感,以後習慣說假話。所以建議家長不要輕易許諾孩子,要是許諾的話必須兌現孩子。

五.孩子們也喜歡其樂融融。家長要經常與孩子做親子互動,比如領孩子散步、下棋、畫畫、遊戲、捉迷藏等之類的活動,讓孩子感到溫暖,讓孩子在歡聲笑語中度過,讓孩子感到未來的世界是精彩的,對自己充滿信心,孩子也不愛發脾氣了,也薰陶了孩子的情操。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教育撫養好我們的孩子是每個家長應盡的義務,探知孩子的未知心靈,我們每個家長都應該下一番苦功夫。如果你有很好的建議或不明白的地方歡迎留言咱們共同探討。





岸邊柳5


孩子經常發脾氣,遇事不冷靜,性情暴躁等等行為,對家長的確是一種考驗。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改善這種習慣呢,個人建議如下:


一,從父母做起,審視自身的行為

有的時候,可能會存在父母一方有脾氣或性情比較急躁的行為,那麼對孩子確實會產生影響。所以我們首先先審視下自己,是不是平時會容易在家裡發脾氣。可能是對孩子的一些行為,也可能是夫妻之間經常會有拌嘴不理智等行為。有的孩子雖然他表面不說什麼,但是在自己遇到問題時,也會效仿成年人的處理方式。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就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脾氣了。


  • 如果父母喜歡催促孩子,孩子多數都會性情毛躁,做事不穩重;

  • 如果父母喜歡貶低自己的孩子,孩子可能會不自信,有自卑感;

  • 如果父母經常在家裡吵架打鬧,孩子可能也會有思想暴力傾向等等


當然,題主家裡也許不存在這種情況。但是孩子愛發脾氣,我們還是首先從自身出發,看看哪些事情的處理上,有失妥當。


二,讓孩子學會交流和溝通

喜歡發脾氣的孩子,大部分是不擅長正常的交流和溝通。當孩子為一件小事生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生氣,然後和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慢慢的養成遇事溝通的習慣,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能學著和人交流。


三,適當的心理疏導行為

我孩子的班級,從一年級到現在,一直有一位女生顯得與眾不同。一年級新生報道的第一天,家長老師都在場。就聽見這個女孩嚎啕大哭,沒有原因,就是很大聲的一直哭。她的爸爸也在場,但是無法勸說。後來這名同學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動不動就哭。哭的原因都小的讓人無法相信。比如同桌不小心碰到她的筆盒了,比如人家來問她考試成績了,比如自己東西掉了找不到了,完全不知道處理辦法,行為非常幼稚就只會大哭或鬧脾氣。


後來學校安排心理輔導老師給她,老師專門在心理輔導室給她買了很多好看的氣球,每次她哭的不可控的時候,就讓她去弄破那些氣球發洩下,當然這也只是一些應急的情緒緩解方法。


所以適當的,可以瞭解一些心理疏導的方法。有的孩子需要發洩排解自己的情緒,那麼在成長過程中,給他適當的疏導,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就會好一些。


泥鰍裡的香草


對於任何發脾氣的人,最好的引導就是從情感上認同他們,情感認同是給予孩子脾氣最好的“解藥”。給予孩子情感認同的基礎是充分深入的瞭解孩子,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很多的興趣、需求和想法,如果他們的興趣、需求和想法被壓抑,得不到滿足,那麼,短期的壓力之下就會以“脾氣

的形式呈現出來,長期就會有......

那麼如何與孩子做到情感認同呢?基礎就是父母放低自己與孩子之間的等級差異,做到在內心與孩子地位平等。當孩子表達自己的認知和需求是,先不急於評判,先認同孩子想法的可行性,之後詢問孩子幾個為什麼,比如問孩子為什麼會那麼想呢?你想的那個事物實現了你能收穫什麼呢?你想的那個事物有替代方案,能分步落實嗎?

引導孩子對於他們自己的需求自己想辦法,當他們未能想到可行的實踐方案時您可以拒絕他們的要求,而不會影響他們的興趣。比如我們家5歲的孩子在之前總會因為想要買零食發脾氣,我們的做法就是請他自己選擇一定價值的商品【這些商品不能是同一種】,如果選擇的價值剛好滿足條件就可以買他想要的東西,如果不滿足條件那就不買;或者在超市做小推銷員,等他為某件商品推銷10位或者其他數量的顧客時,就可以購買......總之,就是對於孩子的需求做到應場境不同,而變換不同的處置方法。

對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給予充分的理解,之後與孩子一起商議解決的辦法,重點是培養孩子自己解答問題的能力。教育引導孩子的目標,就是為孩子自身的能力賦能。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育鄰人


孩子在成長階段,會有許多莫名其妙的情緒,加上不善言談,缺之自控力,遇事容易衝動,發脾氣。作為家長要設身處地的幫孩子緩解情緒,等到心平氣和在慢慢教導。

孩子為什麼愛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多是心中不滿,會以咆哮,摔東西,大哭等方式來宣洩,有些父母會以爆治爆,打罵來恐嚇孩子,儘快來結束這場戰爭,這些都是暫時的,治標不治本。還有下次,下下次,恐嚇多了,也就不靈驗了。

其實,在孩子慢慢成長中心智越發成熟,遇到事情用發脾氣來掩蓋自己的不足,比如,自卑,尷尬,嫉妒,忽略,自尊心強等;不等因素得不到合理的釋放,家長們又沒有及時給予疏導,發脾氣是孩子認為唯一可以捍衛自己的武器。

心裡學研究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的渴望的“評價”,希望別人能瞭解,並給予讚美。所以家長不妨用“放大鏡”觀察孩子言行中的閃光點,給孩子一個超過事實的美名,讓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找回自信。



當孩子發脾氣時,如何巧妙引導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心裡。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自帶光芒,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當脾氣大於性格時,家長要正確的引導。以下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放低狀態,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學會溝通

放低姿態走進孩子的心裡,瞭解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是因為什麼。要讓孩子覺得你很願意聽他講話,很重視他的感情。很快他也會吐露心聲,這樣你就可以慢慢的做引導,教他講道理,孩子也願意聽。

拒絕打罵,給孩子創造快樂的天空多做一點引導

當孩子做錯事不要一味指責和抱怨。要平靜的對待,把握尺度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孩子吃飯把碗掉地下了,飯灑了一地。媽媽指著地下的碗說:你的手是幹嘛的,端個碗也會掉,飯都掉了,你還想不想吃了。一頓責罵後,孩子沒有吃飽也不敢再吃了。並非說錯了就算了,而是要給予糾正,你可以輕聲細語的說:寶貝,把地掃乾淨,我們接著吃飯。到時候在慢慢的來個獎罰分明,孩子很樂意接受的。

給孩子高質量的愛

當孩子情緒低落時,我們給他一個擁抱;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耐心的指導;當孩子委屈時,我們要給予安慰;當孩子和我們分享喜悅時,我們一起傳播快樂。 再不好的的脾氣,只要有愛包圍著,也會釋然。


總結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作為家長要走進孩子的心靈,探索孩子心聲,疏導孩子的情緒,給予陪伴和關愛,讓孩子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尊重,感受到重要。孩子會越發的勤奮和努力,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向著美好的方向出發。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喜歡分享生活,分享寶寶的點點滴滴,喜歡的點個贊,關注。歡迎下方評論,一起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