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观点认为,班级里成绩好听话的好孩子毕业后会为后排调皮捣蛋的孩子打工,你怎么看?

北京老味道


看到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品出一种嘲讽的味道,这不就是学历无用论的腔调嘛。且不说一个班里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孩子,将来成人之后,是否会在同一个城市或地区工作。单说学业成绩好的同学可以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便印证了这种学历无用论逻辑的不合理性。

坐在教室后排调皮捣蛋的孩子,多年后同学聚会听听他们怎么说。

回顾我的学生时代,班上坐在教室后排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现在倒是也有当老板的,也有身价千万者,但是当我们偶尔一起聚会时,大家也相互开玩笑,说某某老板,我给你打工去呗?这些同学就特别不好意思,说用不起啊,我内心有一种自卑情结,不看到你们还好点,一看到你们我就发现自己当年不好好上学读书是多愚蠢的事。现在我好好供孩子读书,将来一定会让他们上大学,好弥补我的遗憾。

关于打工这个词的含义,如今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以前我们对“农民工”这个词特别敏感,因为这里面隐含着一种鄙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突然发现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少了,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用工荒,这是为什么?说明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不着再出去打了。而那些工厂老板们,慢慢就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劳动力减少,用工成本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就下降,这老板还好当吗?如此对比,当老板的心理优势反而下降了。

好好学习永远是正道,因为你有本事飞的更高,走的更远,眼界更宽。

我因为从事家庭教育的关系,经常接触从事各种职业的家长,这其中有不少当老板的家长,虽然他们有着不错的经济实力,但是从教育孩子的观念,自身知识的存储量,对孩子的期望明显和高学历家长不同。有个别老板家长说,我这辈子吃亏就吃在没文化上面,虽然抓住了市场的机遇挣了一些钱,但是我总感觉能力不足,有很多时候和公司里那些高学历的员工交流,我就感慨他们眼界比我宽阔,如果给他们每个人当老板的机会,肯定会比我干的好。

随着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将来没有知识的人选择工作的时机会越来越少。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近十年来社会变化速度正以几何倍数激增。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正在吃没有文化的亏,尤其那些当老板的家长,好好一个公司,在市场大潮中说倒就倒了。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新科技的不断面世,机器人代替普通劳动工人的时代也已经来临,不需要多,十年后再看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还自豪庆幸自己是老板的人,会不会被市场经济自然淘汰?因此说,家长们一定不要忽略重视家庭教育,打好孩子教育的基础,让孩子在学业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将来才更好发展。

结束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文盲的含义也由过去不识字,慢慢发生了质的变化,将来的文盲可能会是全新的形态,那时思想观念落后,接收新生事物速度慢,掌握高科技工具慢,学习应用高科技知识完成工作将会成为常态。而这种新局面的出现,可能就会发生在我们下一代人身上。现在谁嘲笑谁给谁打工,近期看便已经发生着变化,不是有人说现在正把过去的说法反过来,成了老板给员工在打工


寒石冷月


这个观点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有所耳闻了,没想到现在还有人提起。几十年过去了,至少在我认识的人中,还没有发现一例这样的情况,更普遍的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很多都留在老家工作,或者做点小本生意,而成绩好的孩子,基本上都在一线二线城市,差一点也是在地级市里生活,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工作上的交集,更谈不上后者为前者打工了。

在我看来,这句话也不完全是在强调成绩无用。它还有一个暗示,那就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更有创业的劲头和勇气,而学习成绩好的人,往往舍不得自己的安稳生活。这样说似乎是有点道理,但我也不能完全赞同。

一方面,这句话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这些调皮的孩子成绩也不差,起码能上本科。如果光调皮,大学也上不了,那他很难具备创业的眼界和基础(除非本人是富二代)。

另一方面,这句话更适合市场经济初期,市场规则不健全,市场原始积累阶段,谁胆子大谁发财,但现阶段,各行业创业门槛都抬高了,法律法规也越发健全了,一个人如果自己到不了那个层次,就很难具有那个层次的人脉资源和社会资源,即便当老板,也只能是做一些底层的生意,比如做做微商、当个小包工头。而对于到了那个层次的人,创业当老板多半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一些掌握技术的高校教师,不需要多大的勇气,照样可以当老板、当股东。

因此,不管谁怎么吹捧读书无用,我都始终认为,上大学是成功的最重要起点,只有到了这个起点,你才有机会和其他人在同一个跑道上竞争。否则,你玩的再好,也只是低级别的比赛。


高校人才真经


这个观点属于一种……安慰人的观点。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们一定会批评,学习不好的那些学生会说,以后这些不好的学生出来,没有什么太好的就业前途啊,考不上好的大学呀,等等等等。

等到我弟弟上学的时候,我弟弟比我小几岁。那个时候,风向已经改变了……教育这方面,很多老师是早些年下海经商,挣了钱,然后回到学校里面给之前的同事显摆一下。有一些之前像我们那一届或者说我们前几届没有好好读书的,去做个体户,也挣了钱。

于是呢,他对有些老师的冲击是很大的,他们不再像最开始,很笃定的说,你学习不好,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就没有太好的前途。而是改为,你学习不好,或许有别的路子,但是老师的这个别的路子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你经商。

大家知道,在2000年左右经商的话和我们现在19年以后再去经商,这个跨度将近20年,市场的环境已经完全改变。像20年前我姨他们去经商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信息是极其不对称的,他们从沿海的一些地区批上一些东西,甚至于是一些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洋垃圾,收拾一下,拿到内地可能用不了半年的时间把这批货一销,然后就挣了几十万。

但是现在呢,互联网拉平了很多东西!这种极端的信息不对称已经没有了,如果再想要利用这种方式去经商去挣钱,可能性基本上是为零了……除非你起早贪黑,用大量的时间去耗在这件事情上面,做实体或者说是就干脆只做批发,赶早市,赶晚市赶各种交流会也可以。问题是有多少人吃得下这个苦?

如果说不用这种简单粗暴的信息不对称来去挣钱的话而要用其他的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想挣到钱,商业思维以及本身的商业基础和人脉,将决定了创业是否成功。想想看一个学习不太好,连大学都没有考得上,他的同学也绝大多数是这样的水准,或者说和他交往好的,也是这样的……这样的人抱在一起,很难去突破他们固有的眼界和格局。

当然会有人说,嗯,谁谁谁成功了,人家都去了国外了,因为果然有亲朋好友或者说人在家里面,本身有家产去继承的话,那这个是另当别论的。那我认识的朋友里面,还有初中都没毕业,但是人家父亲是我们当地做餐饮非常有名的,人家自己从10来岁就开始在酒店,酒店那一套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人家到现在也依然是我们当地比较富有的。但是在头条上来说,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个条件。

还是很真诚的,建议大家好好学习,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认认真真考一个好点的大学,如果可能一直往上考考到博士,那才是能够脱离我们现有阶层的最佳途径,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后一搏。

不要相信,什么好学生,将来是要为差学生打工,这种鸡汤灌多了,对自己和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一点点好处。



小黑豆


“成绩好听话的孩子毕业后会为后排调皮捣蛋的孩子打工”,此观点现在网络上还是比较流行,很多网友常常以各种“我朋友、我同学”等为例来证明。我个人觉得,网友们要么是调侃,要么是为读书无用论找借口。

首先,“学霸”为“学渣”打工的现象有没有呢?我认为根本就没有。有些学生上学时由于各种原因学习成绩可能不好,但是绝对不是“学渣”,他们的智商与情商也绝不会低,虽然他们没能上大学,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成功。那些真正的“学渣”就是题主说的调皮捣蛋的学生,连自己的言行都管不住的人,走上社会后就能约束自己吗?能创业成功吗?“学霸”型的孩子智商都比较高,但是也可能情商比较低,没有勇气创业,为别人打工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其次,大概率而言,不论是“学霸”还是“学渣”比例都不大,更多的是普通人。相对而言,“学霸”创业成功的机率远远高于“学渣”,所以,“学霸”为“学渣”打工的只能说很少很少,甚至不到百万分之一,而“学渣”为“学霸”打工的相对较多。





一人一书一视界


我是一个有二十五年教龄的老师,带过几百学生,根据我多年的观察,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没有根据的说法,一种自我安慰和意淫。给别人说说安慰别人是可以的,用来教育孩子则可能会误人,最好不要这样对孩子们讲。

一、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只是个例。

一个人要能成就大事,当上老板是有条件的。

1、本人要有过人的天资。调皮捣蛋的人可能有天资,但不是有天资的人都调皮捣蛋。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很多调皮捣蛋的人,除了皮厚,什么天资也没有。

2、本人要有强大的家庭背景,要么你家里有钱,要么有权。现在可能有钱更重要一点。家里有矿,一出来就给你安排好了,你慢慢走上正道,也能当上老板,如果一直调皮捣蛋,有钱也会给你败光。现在家里有权,也不是那么灵光了,因为什么都得考,成绩如果太差,恐怕也没法可想,毕竟上面还有国家法律在管着。

3、本人要大胆有开拓精神和过人的眼光。调皮的人可能大胆开拓精神是有的,但眼光是建立在知识和阅历上的,所以调皮捣蛋的人多半少有眼光。如果没有眼光,缺少洞察能力,成功的机会很小。如果是这种调皮捣蛋的人,他没有当老板的可能。

如果三个条件没一个,所谓当老板,只是一个梦罢了。

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调皮捣蛋的人过得很辛苦,甚至夭折。一般来说,成绩好的过得要比成绩差的要好。那些上重点大学的要比一般大学的学生要好,上过大学的比专门在家自谋职业的要好;有职业的比不务正业的要好。

记得隔壁班上有三大巨头,当然是指调皮捣蛋的巨头,前几年听同事讲,都死掉了。原因很简单,在班上学习时没有规则意识,毕业后还是这样子,骑着摩托车横冲直撞,都先后出车祸死掉了。在学校调皮捣蛋的人没人能治得了你,到社会上自有法律、规则会教训你。如果一意孤行,不要说成功,可能连小命都难保。

三、我的总结:

我承认有调皮捣蛋的人能当上老板,但是你看到的只是少数天赋异禀,或者家庭背景强大的人,而且他成年后一定是改邪归正了的。否则,别说当老板,可能会死得很难看。对于大多数家里没有巨矿的人来说,可能好好读书还是唯一提升社会层次的好办法。望每一个人都好好珍惜这学习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读写升级


班里成绩好的将来会给成绩差的打工,这个问题是想说明成绩好也没用,将来还不是给人家成绩差的打工。我们从这个问题里嗅出对学习无用的嘲讽,觉得学习好的孩子是死读书,循规蹈矩;学习差的孩子调皮捣蛋,脑子灵活。但是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成绩好的孩子和成绩差的孩子的区别

我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成绩好的孩子的好成绩是通过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想办法解决。提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和自己不断斗争的过程,和自己的惰性、恐惧作斗争,相信一个孩子成绩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自信心建立的过程。在自然界所有的动物里面,唯有人类是至少需要学习18年以上才会出去独立生存,而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将直接影响到将来人生的选择。比如一个孩子在距中考还有三个月时成绩距离分数线还差50分,自我效能低和自我肯定不足的孩子可能会选择放弃,而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可能就会选择迎难而上,全力以赴,而这种面对中考的姿态将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做事模式中,以后在面对人生种种的选择时他就会调动这样的姿态。而学习差的孩子大多数是学习态度不好、没有方法、没有策略、遇到困难就退缩,意志力不强等。由此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好的孩子和学习差的孩子在将近20年的学习生涯中积累的软实力是不一样的。

二、时代不一样

要说前些年,的确会出现班里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几十年后成了家财万贯的老板,抛开个人奋斗不说,还有一部分是社会机遇问题,在那个时代,也许敢闯敢拼就有积累财富的机会。而如今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倾斜于认真做事情的人。比如最近大火的《哪吒》导演饺子,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领域,抗拒各种诱惑,和兴趣死磕到底,最终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社会,AI技术将会普及和渗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所有不具备“人”的特质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而唯有审美类、沟通类、创造类等的工作才是未来之花,而一个成绩差的孩子是不具备这样的积淀和能力,也更谈不上起飞的。

结束语:

不管什么时代,妄想不好好学习,侥幸获取人生成功的都是行不通的,我们不能拿个例来印证整体,要好好引导孩子好好学习,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学习中汲取人生起飞的燃料。





育儿导师林老师


这是事实!!!

无它!!!

风水出人!

朱元璋睇牛仔出身,无数大学士为他打工……!!!

……!!!





朱群老师四公专页


进入社会后,优等生会给差生打工。

这已经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说法了。尤其贬低优等生的人生际遇,抬高差生的社会地位。已经是当前舆论的主流风向。

其实主要原因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一下。这里先抛砖引玉,提出五点。

1.故事不如事故吸引人
优等生获得美好人生,差生获得悲惨人生,这并不是什么具备传播性的消息。只有强烈的反差才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清华学生卖肉,初中没毕业已经成为亿万富翁。只是因为这些新闻更会引发人们的关注以及记忆。就像传播学当中常说的,故事往往不如事故更加引人注目。
2.大部分人不属于优等生的圈子。
大部分优等生的生存圈子脱离了大众视野。所以大众无法了解优等生在进入社会后所获得的成就。大家可能从网上看过有人说自己的朋友学习很差最后却让优等生给自己打工的例子。我们哪怕不去辨别这些例子的真伪。我们只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的优等生哪里去了?都去给差生打工了么?说白了,这是一种距离造成的隔阂。因为距离,造成了不了解。又因为不了解,所以产生了误解。
3.有些差生差的只是成绩,不一定是家庭。
差生真的是差生么?很多人误认为学习差,将来的人生就会糟糕。其实他们忘记了有一类不难见到的情况。差生的家境有可能非常好。无论是富二代还是权二代。我身边这类人是差生的几率比成为优等生的几率要大不少。但最终进入社会,他们还是有一张快速通道的入场券。迅速完成事业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找几个优等生给自己打工算什么问题?找比自己差的人打工那才是真有问题。
4.差生也可以千辛万苦创业成功。
家庭条件又差,学习又糟糕。这类人就没可能进入社会后咸鱼翻身,然后找几个优等生给自己打工了么?这种机会当然存在。而且恰恰就是最最真实的能够反映“优等生给差生打工”的例子。这就是来自于社会的逼迫。一个人,成绩不好,学历不高,家庭条件一般。通过不断地拼搏,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创富成功。这难道不也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么?只不过,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少太少。大部分这样的人都在创富的过程当中倒下了。剩下能够走到终点的人少之又少。我们无法用这样罕见的案例来描述整个社会的构成。
5.很多人需要这种例子给自己一个理由。

成绩差,家庭糟,创业失败没有钱。说到底,这才是大概率的事情。但梦想总是要有的,哪怕没有梦想,有一个逃避的理由也是好的嘛。对于这类人来说。优等生给差生打工的案例就是他们最好的安慰剂。

以上几种情况就是我当前能够抛出来的了。如果大家有更好更多的理由或者原因。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一下。

章鱼老师就是我


我认为这是很有可能的,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样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

1、曾经成绩好的人,为什么后来落魄了,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曾经成绩好的人的成绩好,只能说明这个人的智商高,并不能说明这个人的情商高,社会生存考验更多的是人的情商,所以情商不高的人一般生活地不太好。

另一方面曾经成绩好的人可能受到了家庭因素的影响,有很多的家庭认同读书唯一论,其实这是错的,学历是通往社会的一块便捷敲门砖,但进入社会以后,很多人就懵了,因为从小家长只教会了孩子学习,其他的生活独立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没有教,要知道学习固然重要,但生活更重要。

2、为什么曾经成绩差而活蹦乱跳的人过得好?

因为他们虽然成绩差,但活蹦乱跳,会结交很多朋友,这就锻炼了他们的为人处世的能力,我们都知道生存需要互相帮助的,所以这些人虽然成绩不好,但奠定了处世基础。

以上是我的观点,谢谢!



布布舟教


有这种现象,但是个别现象。普遍现象是成绩好的学生考上大学,毕业后会有一份轻松、挣钱多的工作;调皮捣蛋的学生,基本上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了,干的活重又脏,而且时间长,就是人们常说的:挣的是血汗钱。

持有问题中观点的人,或者说出这样的话的人,一是有的人自我解嘲——人吗,总得给自己找一个积极生活的理由,也算是心中一美好的愿望吧!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别人优秀就消极了、堕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可以羡慕别人,但也不能看贬了自己。至少在外人面前,还是要作出自己很厉害的样子!

二是有的人认识的问题,或者说再跟其他人故意唱反调——故意这样说的人其实心里是不认可自己的说法的,只是为了“抬杠”、找话茬而已。他只看到了身边的个别现象,而忽略了普遍存在,所以会有以偏概全的论调。这样的人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是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表现。这种人是确实存在的,而且他们就是那当初没有好好学习,或是借助于外力,或是顽强拼搏,或是机缘巧合成就了一番事业,活出个样来的人。他们不但认为读书对自己无用,而且还会教育孩子读书无用。

在教学中,偶尔会遇到这样的家长,有时他会对老师这样说:孩子学习好坏都没事,反正又不指望孩子上成学。能熬过去时间,到了年龄,就可以了。

上好学,虽然不是改变命运、地位的唯一途径,但是无论孩子将来干什么,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恐怕也是不行的,不然为什么说读书无用的家长,还把孩子送进学校,还不不忘说一句:孬好要上个初中毕业。他们这不是明摆着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