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太难了,教师如何做到不因学生不听话而生气?

5276往事随风


现在我们农村学校剩下来的学生的水平真的非常的低。我们早就已经转型啦,不再强调学生一定要出好成绩。其实现在公立学校的优生都被那些私立学校给招去了。

现在留在农村公立学校的学生就算你有心把他们的成绩教好,实际上你能够做的真的不多。没有人说每一个学生都一定要把他教成学霸。就是太多的老师企图在一群三四十分,四五十分平均分的人里面教出一堆学霸,所以拼命的压迫他们去学习,结果最后造成悲剧。

我现在的态度就是,备课改作业测试都不是那么重要。我甚至每个星期把自己唯一的一节辅导课把两个班集中起来看电影。让他们看我最欣赏的那些电影,每周看45分钟一部电影大概看三周左右。

从初一到现在我已经看了十几部电影了。学生对我算是又爱又恨吧,一到上课的时候他们就觉得很无聊很辛苦,但是一到看电影的时候他们又异常的高兴。我想他们以后都不会找得到这么特别的一个老师。


中小学英语精修


就拿我来说吧!都上班六七年了,每每遇到不听话的学生,都会很生气,想过各种方法调节,最后,告诉自己,吸口气,继续讲。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次次考50分,每次作业,不交,每次听写,重听,每次将练习册,练习册不带,你让我怎么展开教学,别的同学还说:老师你不要生气,生气也没办法,老师打电话给他爸爸,他爸爸说不用写作业。还天天在学校问老师学校怎么不开书法课啊,学校应该平等对待学生,我真是欲哭无泪啊!

遇到支持工作的家长还好,不支持的,像我这种的,次次考试排名靠后,并不是我不想教,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拼着良心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气完,接着教。



阳光如你


基础教育指九年义务教育。

也包据家庭教育。这个学段从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到处于叛逆期的初中学生,都是比较难教的。

所以,需要任教的老师要有耐心,又要有爱心和恒心。

更需要老师不要因为学生不听话而生气。

特别是小学低部的小朋友,老师更要怀着一颗爱心和童心,把他们看作自已的孩子一样。

对于初中生,老师要善于与他们交朋友,当他们促膝谈心的.朋友,不宜一下子就生气,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以上是我的个人的理解。


黄爷30


基础教育难,人所共知。做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难不难,只有老师晓得,。如果因为学生的不听话而悠闲自得,凝神静气,无动于衷,恐怕是太难了。

巧了,今天因为学生在全镇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校的一位老师大发雷霆。付出了辛劳,而回报甚微,老师会生气吗?老师不会生气吗?恐怕让谁也不可想象。在老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收效甚微。让谁不生气,谁不会生气?哪个人的心胸这么开阔?

话也说回来,生气有用吗?没有任何作用。劳累伤神,毫无意义。但又能怎样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现实,细心思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关键。

做为一个小学生,贪玩,好动,神不守舍,上课后Io分钟静不下来心来,摇头晃脑,左顾右盼,魂飞天外。当老师喊上他的名字时,忽然一惊,怎么回事啊,魂已回身。之前不知哪里云游去了。这样的学生不要说太多,有一个就够你享受的啦。

老师怎么办,把精力都用在这样的学生身上吗?老师用了太多的精力于其身上。但是做为老师,不是让其自暴自弃,不是任其自然,而应该是采取措施,制定良好的办法,对其进行引导,循循善诱,而不是让其为所欲为。

这时候,老师需要的是耐心,是细心,是诚心,而不是心急如焚,心乱如麻,毫无主张,与其他老师结合,与学生的家长结合,与其同学结合,了解学生的长处,发挥其长处,了解其不足,让学生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假以时日,慢慢的,这样的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更新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动,再假以时日,就会"改过自新"了。

总之吧,做为老师,尤其年轻老师,更多的培养自己的恝劲,而不是爆躁,也不是急火攻心,无所不为。


人教版英语


尽人事,顺天命。当老师前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尽量不跟学生生气。

聪明的老师,他一定不会跟学生生气的,当一辈子老师,要带多少学生?生气,那能生的过来吗?吃亏的是自己啊!所以在当老师之前就提前警醒自己一下:不跟学生生气。

当老师,为人师表,从内心来说,期待能把所有的学生都管理好,好的更好,不好的变好。“桃李满天下”,几乎是每一个当老师的最美的愿望,其实我们冷静地想一想,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之所以成为人才,都是靠老师们教的吗?不一定。

当老师是个良心活儿,认真备课,认真改作业,尽心尽力去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学生就可以了,至于他学不学,由他。即使作为老师,你跟学生生气,就算你作为蜡烛燃烧成灰,学生不主动学习,一切都是枉然。

尽人力,顺天命,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学生不听话,不是一个老师生气的理由,其实你跟学生生气的时候,实际是在跟自己生气,何其苦呢?当老师,无论如何都不能跟学生经常性生气,没意思,即使你生气了,学生就听话了吗?一眼便能看得开,二者无必然联系啊!

听我的,当老师,就当个不生气的老师吧!


Julia平常心


正因为基础教育太难,所以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使教师生烦恼,比如学生不听话、不接受教育生气等,都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

因学生不听话而不生气的教师,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本难找到。

如果有的话,那只有以下几种情况:

老师是聋子、瞎子和失去知觉的人,

看不到、听不到、感觉不到,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常处于梦游状态一样;

老师是傻子、蠢蛋和无情感的人,

没有任何事情触碰他的灵魂让他纠心、忧心、不满而让他怒气冲冲;

老师是和尚和尼姑,

常身在孤庙静庵里与红尘人世隔离,只敲木念经,没有任何烦事打扰,自然无一丝怒气可言;

还有一种老师确实不生不听话学生的气,

那就是上有护罩下有溜道、内有财路外有出路,做多做少、做好做坏无人怪。晋升顺加薪快,先进模范随便戴,签到签离有人代,偶尔只来照个面。上个杂科也随便,学生不听不做躺着睡觉不会去经管,只要课堂不出乱,考试考核评比反正名到前边;

老师中也有看破红尘走平凡,

学生又不是自己的儿女何必严教严管。管得好根本莫想有人敬待,只求没人使坏就谢天谢地跪拜。管得不好带来麻烦不会有人听你申辩,带来灾祸更不会有人站在你一边,而是所有污言秽语、泥沙碎石都朝你涌来,让你像下油锅般受熬煎。

遇到学生不听话不生气的老师没有,要说有只有以上情况的老师才会做到。

但这是纸上谈兵、痴人说梦话或行外人及所谓砖家的乱哄哄和叫喳喳。凡有责任担当的老师不生气做不到。


东方G819


基础教育的确是非常难,可是许多人,尤其是一些主管教育的上级领导,在对待基础教育的时候,往往带有一些偏见,觉得中小学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工作量轻,不需要教师有多少高的文化知识就能完全胜任,所以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方面,小学都是非常劣势的。

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一个人的小时候,是决定他们终身成就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小学时候,是塑造一个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最关键时期,曾经有人问一个诺贝尔获得奖的大师级,问他一生对他影响最深的人是谁?他说是小学老师。

当一个人小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怎么样写非常重要。

良好的开端决定了成功的一半,受到过非常好的小学教育的人,他的一辈子的发展绝对不会走偏差,相反,一开始就在这张白纸上写满了悲剧的故事,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变性,即使不变形,也得需要花费巨力去扭转。

小学正如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小学阶段是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完善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所以教师的作用尤其关键,相反,到了高中大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看法,他们的性格和其他的知识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老师的影响基本上无多大的作用了。

所以教育孩子必须从小学抓起。这就像驯服一批烈马一样,小的时候训效果与成年以后训完全不同。

但是这个道理在我们中国却行不通,早些年大学需要较高的学历文化层次才能胜任,小学只需要有初中,高中学历就可以。但这仅仅是对传授知识而言,而教育却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施加生命力的影响,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又过多的注重了对孩子们进行应试教育,而对他们的品格,人格,性格等人生最最重要的东西放到了次要甚至是没必要的地位中。

也正是由于这种观念和政策,才导致了整个中小学教育,教师整体的教育质量比较低的缘故。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教育评价制度,几乎和小学生的成长无关,我们看一下每一个学校的教师评价,各种荣誉,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成绩,哪里有关于学生生命成长方面的记录?

在这种评价制度下,一部分受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的老师,他们也很难运用自己的学识去进行儿童人格成长完善化的教育,为了成绩,往往采取的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吼叫,打骂等惩罚式教育,而少部分儿童的天性,本就像脾气暴躁的烈马,以训烈马的方式来训那些生性顽劣的孩子,必然是悲剧重重。

基础教育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更需要有高超的教育手段,需要教育者自身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学识素养,现在这方面显然距离要求相距甚远。

许多发达国家在中小学教育上,都是用最优秀的人才,而且待遇也是非常好,这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比较容易,我国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地区间已经开始注意到,但大多数地方还达不到,整体的教育理念达不到。

所以目前的教师,要想面对顽劣不堪的孩子不生气,除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除了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培养自己的学识素养,加强自我修养,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外,别无他法。








素心明月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们都喜欢很听话的学生,还没有听到过谁说喜欢不听话的学生。现实中,我们当老师的不可能都遇到听话的学生。那么学生不听话,老师们会生气吗?教师能做到不生气吗?我想,一定能。如果教师具备以下五种心态,就能够做到不生气。

一是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什么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要有哲学的思想,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我们都曾学过哲学,但遇到问题就忘了哲学。学生听话与不听话都是客观存的。在人的生长过程中,不存在都一直都听话或都不听话。听话的时候多,不听话的时候少。不能把不听话的时候去掩盖听话的时候。这往往导致教师放大了不听话的弱点,老是去计较学生的过错。人有两种进歩路径,一是在听话中成长,即按照师者或引导者鼓励的正确方向走,很少出错,即听话,成功是成功之母;二是在不听话中成长,即在不听话后不断修正不听话的过程中成长,失败是成功之母。遇到不听话的学生也不要大惊小怪,研究不听话的原因,寻求对策,对症下药。

二是教师要一颗有宽容心。什么是宽容心?宽容之心就是要面对现实,同情学生,相信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不听话的学生都会转变为听话的学生。宽容不是纵容,不是视而不见,而是要正面引导,注重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切忌心急如焚与暴风骤雨。对一时不能起效的,要有耐心,有信心持之以恒,不离不弃。

三是教师要有一颗策略心。什么是策略心?所谓策略心就是凡事皆三思而后行,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路径,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形成科学的艺术的问题解决方法。绝不能感情用事或感情冲动,鲁莽粗暴,不计后果,甚至有违师德师风,酿成恶果,好心办成坏事。

对于不听话的学生有没有上策呢?

回答是肯定的。比如,长善救失,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它反映的是一种辩证关系,通过发扬其优点,来克服其缺点。也就是说通过教师一定的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或长处,寻求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自信心,将注意力转向充分发展其优势之上,弱化其劣势,使其有意无意修正自己。

再比如,成人之美,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它是指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在教育教学中,要发现学生的美,即好的地方或成功之处,为其创造条件或提供平台展示其才能,产生获得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为其潜能而奋斗的内驱力,从成功迈向成功,其思想和行为会有意或无意等到修正。

四是教师要有一颗和谐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教师生气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恶化,从而使教师失去亲和力,难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是教师要有一颗健康心。所谓健康心就是要明白,生气有害自己的健康。一些疾病都是生气导致的,不生气就会少生病!根据中医研究,生气会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伤肝。生气使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血糖升高,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严重时会胸痛,说不出话。

伤胃。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血流量减少、蠕动慢、食欲差,严重时还会引胃溃疡。

伤肺。生气绪冲动,呼吸急促,过度换气 肺泡扩张,缺乏应有的放松和休息,危害肺健康。

心肌缺氧

生气伤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心脏的血液减少而导致心肌缺氧。心脏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加倍运动,心跳越来越不规律,有致命危险。

发生心梗。生气会后心梗发生率高。

长色斑。生气导致血液大量涌向头部,血液中的氧气减少,毒素增多 引起毛囊周围出现炎症,生成色斑。

造成血糖升高。生气导致情绪兴奋和紧张,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分泌抑制胰岛素分泌的激素,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以满足机体应对紧急状态的需要,造成血糖升高。

加速脑细胞衰老。生气使脑血管压力增大,毒素增加,氧气减少,促使脑细胞加速衰老。

破坏疫系统。生气使身体中的胆固醇转化为过多的皮质固醇,来阻碍免疫细胞运动,从而降抵抗力。

引发甲亢。生气使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从引发甲亢。





上德不德而无为


基础教育太难了,教师如何做到不因学生不听话而生气?你的这个问题主要是说教师怎么做到不生气、问题应该是这样的“基础教育太难了,教师如何做到因学生不听话而不生气?”就显得明晰多了!

那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问题面临的背景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在6—15周岁,属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又是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和青春期心理的重要时期。所以,整个九年中,基础教育是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出现失误就会导致失败。但是,失误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相同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每一个孩子的表现都不一样,尤其是现时代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个性倔强、霸道、任性,好高骛远,好吃懒做,懒散懒惰等等毛病时有存在。再加上现在步入网络信息时代,每一个小孩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导致孩子们的思想变化加大,认知参差不齐,不听话的孩子也就多起来了。还有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容忽视,留守儿童更是问题太多。所以,为了减少教育的失误,每个老师都竭尽所能(当然也有教师职业道德约束,还有教育考核机制的实施)

,使出浑身法宝来教育学生。问题来了,要想做好,学生又不听话,怎样做到不生气,勇往直前一直做好教育呢?

二、我想你必须有如下思想和做法

1.思想和行为上的包容。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所做所为不听话甚至捣蛋等,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正常出现的情况。老师要正确对待,要辩证的看问题,不能死钻牛角尖,要看得开,不能跟学生对着干,跟上学生生气。对学生出现的这些行为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多谈话,多沟通,找他的闪光点。抱着这样的心态你再去想,生气值得吗?需要生气吗?包容是个良方,况且你是成年人,他毕竟是小孩。


2.思想和行为上阳光和爱心。当老师心态要调节好,既然你从事教育,终身从事教育,你就要调节好心态,做一个阳光开朗的老师。心态正了,你看问题就对了,不偏激,不温不火,温文尔雅,每一天都有阳光心态,孩子们的不听话对你来说是不是通通化解了,哪有什么气可生。另外,当老师爱心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有了爱心,你的眼中哪有不听话的孩子,就说是不听话,那也是偶然,我想你一定不会生气。会去带着爱心、耐心教育。你的眼前每天都是盛开的花朵,你是欣慰的。你不会因为有一朵花长得不好而生气。相信自己,你会把教育做的很温暖别人温暖自己!

3.遇事冷静沉着讲方法。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或者违纪违规的学生,一定要沉着冷静地对待。对待一万个学生就要有一万个方法。中医讲究对症下药,辩证分析,对每一给病人给予不同的处方才能治好病。所以,对问题学生也要多琢磨,用智慧去化解问题。毕竟现在的孩子十四五岁就是个大小伙子了,有些力大无穷,又正在青春焕发时期,气冲斗牛,天不怕地不怕,处理不好就不是生气的问题了。

祝你愉快。说的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恳请老师们多多交流!!


沙非诗书画联


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是教师的成长过程,孩子犯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成长的必经路程,是他们走入社会前最低代价的试错,教师要对教育的本质有所认识,这样才会平和对待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