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教師該怎麼講公開課,才能讓評課人滿意?

明明老師愛教育


年輕教師總會面臨自己的公開課,特別是第一次上公開課的教師,總是會比較緊張和不知從何下手?如果是一位新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準備階段,要調整好心態。

新老師公開課,其實不是一次完美課的展示。而是你專業知識和教學手段實踐一次展示而已,在這個過程,或許每個人個性不一樣,專業知識不一樣,所以展示課程的過程也會有很大的區別。但是我們要想好,這樣的課其實找出更多的問題還比較好,有利於其以後的學習和成長。


2、備課階段,研究教材和熟悉學生的學習方法等。

備課階段是對於一個教學活動的整體設計,但是專業基本和知識可以得以發揮。但是不同的教學要求和學生基礎,就要求教師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課程要達成的目標也就有所差異。而這些都要建立在非常熟悉教材的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才能做好的事情。


3、上課階段,不要過於追求形式的花哨。

很多新老師,在給別人上展示課之前,都會去打磨自己的課,然後不斷完善出現的問題,這種形式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的老師在卻在打磨中丟失課堂的“真”了,讓學生在課堂中反應不夠自然,完全透露出一種形式感,所以在課堂打磨中,可以避免很多問題出現,但是不要出現哪些課程中該有的反應,不然課堂就失去意義了。


思維數學小課堂


當過三年教師,曾經執教於一所高級貴族學校。公開課賽課拿過二等獎,一等獎被備課組長拿了。當時候知情人員告訴我,我的綜合評分是全場最高分92分,備課組長91分。

也許學校考慮到剛剛畢業的年輕教師,應該戒驕戒躁,給年輕教師一個成長的階梯。私以為,也有可能是考慮到新來的備課組長,要樹立一定的教學威信,所以只能將我的名次推後。

不過奪得第二名,我已經很滿足了,因為課後學生反響挺好的,他們私底下跟我說第一次覺得語文課是挺有趣的,聽到這話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公開課賽課只能挑選自己不任教的班級,以抓鬮的形式挑選班級,學生和教師互不認識。上過公開課的那個班級學生,後來看到我都會過來熱情打招呼,一節公開課讓我跟他們成為很好的朋友,即使我是別人班級的語文老師。


我認為一節優質的公開課不僅僅是評課老師認同,也需要受眾學生認可。

那麼,怎樣上一節讓評課老師和學生都覺得好的公開課呢?我認為有幾個因素:

第一,課堂氛圍舒適輕鬆,具有互動性

每個人都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當過學生的我們,經常會“被公開課”。

記憶中,以前的老師上公開課都是戰戰兢兢,生怕知識點說錯,不敢提問學生,害怕學生答不出來,師生尷尬,於是一節課教師從頭講到尾,學生坐在下面發呆,看著老師手抖、擦汗、結巴,然後在下面竊笑。

課程枯燥無味,教師緊張哆嗦,學生昏昏欲睡。下課鈴一響,呼~終於熬過一節公開課!

事實上,正確的課堂打開方式是:激情昂揚!!!

一節課,教師自己沒有情緒興奮點是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的。題主第二次評課中說沒有激情,言外之意就是課堂一潭死水,學生沒有互動的慾望。

課前:教師要提前跟學生說明課程情況。同時,可安排學生小組討論獎賞機制。比如,事先分好各小組討論組長,負責帶領全組成員參與課堂討論。討論多分者可獲得一定的積分獎賞,積分高者可減免打掃衛生一次,等等。

課中:教師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抬頭挺胸,讓自己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因為你興奮了,學生才能夠被你帶動,課堂氛圍才能夠調動起來。氛圍很重要,爭取能夠做到每個學生都是跟隨你的腳步走。


第二,課程內容容量適中,突出重點

年輕教師有一個誤區,就是想要將一節課將大量的重點內容全部展示完畢。這樣是十分忌諱的。

公開課,課堂內容不宜過多,甚至要比平時的一節課內容要稍微少點。因為公開課不僅僅是內容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課堂情況的總評。

因此,課件不能夠做到滿滿當當,一節課40~45分鐘,能夠展示的課件最多不超過20張,能少即少,重點內容點到即止。

第三,教學手段豐富多樣,無縫穿插

課堂上,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課件、白板、教具等等。

儘量增加豐富性,比如你開頭可以使用一個視頻引入主題,期間可以使用PPT展示內容,同時發給每個討論小組精美的教具作指引。

每個教學環節要了然於胸,哪個時候播放課件,哪個時候學生小組討論,哪個時候全體朗讀,哪個時候分發教具等等都要事先安排好,做到無縫銜接。各種教學手段穿插其中,讓課堂豐富起來。



最後的總結:

總之,公開課既是一種展示,也是一種內化。將公開課當做一種展示,展示你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將公開課當做一種內化,鍛鍊課堂掌控力。

最重要的是要有激情。年輕教師,唯一不缺的就是激情!不要將公開課當做獨角戲,教師自己表演給評課老師們看。努力讓課堂活躍起來,公開課就是一場成功的師生秀。


一棵楊


沒有人能夠讓所有人滿意,總有人不喜歡你,也有人喜歡你,你只能做好自己的,其他的並不是那麼重要啊!

我上過三次公開課,第一次是我在實習期間上的過關課,那是我最緊張的一次,也是讓我進步最大的一次,面對幾十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和幾位較有威望的領導,我的課被安排在了第一個上,雖然我借班提前上了很多次,但只是讓我越來越緊張,那堂課的內容我還清晰地記得,我借鑑了戴建榮老師吟誦的方法選擇了古詩《山行》,借用圖畫,講究平仄。評課時教研組長提出了我的課讓他們學到很多,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老師,那是我踏上工作崗位最開心的一次。

第二次公開課是在我現在工作的崗位,雖然我很花心思的儘可能的想到所有的環節,但是我並沒有覺得很開心,凡事不要用力過度這是我那次收到的教訓。但這一次也是我第一次嘗試不同的拼音教學。

第三次公開課是因為從南昌學習歸來,我嘗試了不同種類的方式融合古詩教學。巧用繪畫,借用古詩,再現情景,唱舞結合,趣味讀法。雖然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但那次我開始懂得一堂課的好壞,不取決其他人的評判,而是看我的學生有沒有真的進入課堂。曾經看到一句話,教育是場戲,我們能做的無非是讓孩子入戲。


我為山海


小徐老師常年工作在教育一線,早年講過無數節公開課,也拿過大大小小不少的獎,後來又四處聽過很多老師的公開課,也參評過多位老師的課。總得來說,公開課要想講得令人滿意叫好,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吃透教材,備熟學生。精準把握課上每一個環節的推進。

講公開課時,聽課的老師既聽老師講得什麼,更聽學生得到了什麼,是怎樣學會的。因此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老師是引導學生探求知識奧秘的啟發者,是引發學深入思考的領路人。也就是說,教學過程最忌一言堂,更忌沒有中心,沒有深度,沒有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要想做到精準把握課上的每一個環節的推進,那麼吃透教材,備熟學生,精心設計一堂課的每一個環節是關鍵。

二、公開課教學設計要體現完整性。一節課四十五分鐘,每一個環節都要控制在特定的時間之內。

1、導課的要點設計:

  • 時間不易過長,3分鐘左右為宜。

  • 導課起著承上啟下作用,一節公開課是否精彩,一大部分原因取決於導課把課導到哪個熱點上去,不要讓人感覺這堂課就像溫水煮青蛙,按部就班,沒有熱點,一定要導課時就要把教學的熱點展現出來,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

2、教學重點、難點的設計要點:

教學重點一定要突出,要讓學生在教學活動把要學的重點學透學深。語文課的教學重點要圍繞體會每一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來設計。例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學重點在於讓學生從人物形象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中去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心理活動,去悟出資本主義金錢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且分析課文中人物形象的目的,也就是教學目的,是整堂課的落腳點和集中突出體現的重點。再引導學生思考是什麼造成了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金錢至上的冷漠關係,這種有建設性的問題不但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也可以把學生思想引向縱深,讓語文課更有深度和亮點。

教學難點一定要分散,要深入淺出的在課堂探索中了悟知識難點。

總之,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堂設計的中心,是一節課的主體內容。教學設計時要圍繞一箇中心去設計,要體現課堂的完整,切不可只講分散的知識點,沒有完整的主線。

二、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

教學手段起輔助教學的作用,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音畫效果,也可以組織學生排演課堂劇,但要記住一點,教學手段是課堂的亮點,體現一個教師對課堂精心設計的精巧的心思,亮點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喧賓奪主,教學手段的加入要更加突出教學重點的效果才好。否則就成了言之無物的花架子。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就適合讓學生來排演課堂劇,要演就演“遇于勒”那高潮的一幕,而且要演就一定要聲情並茂,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內心的糾結,成為學生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之間關係的最直觀形象的輔助手段。

三、課堂亮點的設計

一節公開課不能沒有亮點,而這個亮點的設計也應該像演員“

抖包袱”一樣,要設計好每隔多長時間出一個亮點,一般導課要做有特色,有亮點,例如情景導入法,歌曲導入法或設疑法等導入新課效果很好,能有效帶動學生的興趣和激情。

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問題或者問題的解答都可以成為亮點,而能讓問題成為亮點的根本原因在於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解題角度多樣而有深度,因此,教學過程的亮點應該讓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課堂氣氛呈現出來。

課堂的結尾總結也要有亮點,最好有讓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同時也可以留下另學生興致盎然的問題,將課堂上的激情延伸到課下,這才達到了一堂公開課的價值。

總的來說,一節公開課教學設計的中心永遠不要偏離其專業性本身,永遠不要脫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身,永遠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的一種教學過程,同時教學手段的運用和亮點的設計必不可少,教學手段和亮點的設計要新穎獨到,做到“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年輕的老師們,你的公開課是這樣做的嗎?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指尖教育帝國


年輕教師剛入職的三年會經常上公開課。但是,由於剛入職,對教材知識分析不透,教學環節和教學流程掌控不好,對評課要求理解不深。怎樣才能上好一節公開課,讓評課老師給予高的評價呢?

一、熟知評課標準,做到知己知彼

一般評課人會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和教師素養五個方面,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評價。

二、吃透教材,重難點突出

講公開課時,評課人很注重授課教師是否已熟練掌握教材內容,是否重難點突出。往往年輕教師在準備公開課的課件和書寫教學設計時,會在網上下載很多參考的資料作為借鑑。但是,在教學重難點的書寫中考慮的不夠,一般是在照抄,感覺短短1分鐘或者幾十秒的展示,評課人不會過多的關注。在上公開課時,評課人是不會注意課件中打出來的教學重難點,但是,在實際上課中,如果沒有突出教學重難點,而是面面俱到,那麼這節課就不是一節好的公開課。

三、公開課教學環節要完整

1.導入新課:

時間不宜過長,3分鐘左右為宜。如果這節公開課與時政或者生活聯繫緊密,則可以設計比較新穎的導入模式,如視頻導入、實驗導入、情境導入。如果知識比較抽象或者課堂導入把控能力不強,則可以直接導入。我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一般採取直接導入,一分鐘搞定,把時間留給後面的重難點講解上。我建議年輕教師也是直接導入,如果太靈活怕時間掌控不好。

2.知識講解:

公開課上,教師不可能一節課全程講解,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所以,問題的設置非常重要,所有問題不能過於簡單,如學生不用思考可以直接說出答案的問題是無效的問題。也不能指向性不強,問題不明確,這樣學生不知道這個問題與哪個知識點有關聯。

3.過渡自然

公開課,教師起的作用是使知識點連貫,承接自然。所以教師必須在兩個知識點講解中做好過渡。

4.習題講解

有些年輕教師在上公開課時,時間掌控不太好。當知識講解完後沒有時間讓學生做習題,講解習題。但是,習題環節是檢驗學生一節課知識掌握程度的關鍵,評課教師很看重學生習題的講解。

5.課堂小結

教師在一節課的最後必須做課堂小結,可以帶領學生一起總結,或者自己總結,或者讓學生總結。具體採取哪種方式,需要看課堂時間安排。

四、課堂需要有亮點

一節公開課必須有亮點,對於文科性質的學科可以採取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表演情景劇,我每次上政治公開課,都會設計小品劇,貼近生活,學生感興趣,更容易理解知識點。

五、突出學生主體

年輕教師必須注意的是,所有問題的回答都讓學生完成,知識點理解也是學生完成,教師只是最後做總結,和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合理的評價。一節公開課,對於大的知識點需要有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小的知識點需要有同桌互議。讓學生在談論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其實上邊的建議,大部分教師都知道,我想給年輕教師說的最有效的方法上好公開課是:課前讓學生做好預習,提前寫學案的問題,提前背會知識點,提前寫好習題,提前分好組安排任務。有些老師覺得這不是作假嗎?其實,這不是作假,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前可以安排好任務,但是不會指定哪個學生回答,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年輕的老師們,你的公開課是怎樣做的呢?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大米說課


我作為一名老教師,願意就這個問題和大家做一交流。

優秀的公開課,總能讓大家滿意,那麼什麼樣的公開課才是優秀呢?怎樣才能達到優秀呢?

1、事先認真準備的公開課。

凡是公開課,都要認真準備,做好課件、教案設計的準備,還有上課思路的準備,以及課堂可能出現的問題的預案,時間的把握、以及學生回答問題的準備、課件中必須要用到的音頻或視頻資料的準備等等。如果這些事先沒有準備,到時可能就比較被動,上課的效果肯定不會好。

2、對課堂內容非常熟悉並把握得當的公開課。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應該還是準備的工作。只不過,這側重於課堂內容。課前,你必須對所授課程瞭然於心,非常的熟悉。同時還可以上網搜索,參考其他老師上這節課的模式和特點。對課堂中所授內容一定要充分了解,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說,上面第一條是手段和方法的準備,那麼這一條就是課堂內容細節的把握和準備。有多少內容,一節課時間夠不夠,哪些地方是重點,需要詳細講等。這些方面做好了,所上的課也一定不會有差錯。

3、對課堂節奏把握得當的公開課。

一個年輕的老師,由於缺乏經驗,有可能,備課備了很多內容,可上課的節奏沒把握好,所備內容,不到二十幾分鍾或半個小時就講完了。也有的,可能過於慢節奏,導致設計的內容沒講多少,導致,前面慢,後面趕的節奏,甚至有的出現公開課拖堂的現象。還有的年輕老師,由於時間關係,不得不草草收場,沒有完成一堂課的小結或佈置作業的程序。這樣,導致教學效果不好,也讓聽課教師不喜歡。所以,一定要根據所備內容,把握整堂課的節奏,把握所授課的必備必講的程序與環節,嚴格按照時間節點上課下課。

4、課堂板書工整、有條理的公開課。

對於年輕老師,課堂板書是你的基本功的體現,也是你實力的一個方面。一定要工整,有條理。在黑板上板書,要該寫的寫,可以不寫的就不寫,重點的寫,該提醒學生的寫。並且,板書的時候,注意板書的位置,板書的工整,切不可隨意,在黑板這邊寫一下,那邊寫一下,給人很零亂的感覺。切忌沒有條理的板書,給人視覺障礙,還讓學生的筆記也無從下筆。一個會板書的老師,他會把黑板分成兩塊,板書起來會按照序號從前到後去寫,並且讓學生看起來非常整潔,有內容可記下來。新老師尤其應該養成有條理,工整的好習慣。

我是職校方老師,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歡迎大家評論、轉發、留言和關注。


農林專業老師


我經常作為“評課人”,聽年輕教師講公開課。想讓評課人滿意,年輕老師可以從“五有”方面去努力:

一有——有較為充分的教學準備: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對於教師而言,就是“不上無準備之課”。任何一堂課,教師都應該有所準備。特別是公開課,應該比常規課所花的準備時間更多。充分的教學準備,也是對聽課者的一種尊重。

二有——有非常飽滿的教學熱情:一位上課的老師,也許前一秒還很煩惱,也許前一晚熬夜沒睡好,可一旦站上講臺,就應該把教室當成整個世界,用積極的狀態點燃自己和學生的“小宇宙”。飽滿的教學熱情,絕對可以感染學生、感染聽課者,而且也能感染自己。

三有——有比較清晰的教學思路:作為執教者,對於整個教學環節的安排、教學步驟的實施應該有個基本的把控。可以隨機調控,但不能胡亂變序而不得要領;可以用教學機智,但不能天馬行空,想說啥就說啥。執教者要給聽課者展示比較清晰的教學思路,自然也能呈現出一堂比較成功的公開課。

四有——有一點有效的師生互動:課堂的主角是學生,老師的精心設計,都是為了服務學生。所以執教者需要關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千萬不要滿堂灌,能從學生嘴裡說出來的內容,老師就想辦法讓學生說,不要包辦代替。讓公開課出彩的瞬間,經常都出現在學生方面。

五有——有一些較為鮮明的個性風格: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自然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老師。可是,你如何在聽課者的腦海裡留下特殊的印象呢?年輕老師很多都有自己的特長優勢,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可以樹立“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的意識,並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打磨。時間一長,教學的個性風格有可能穩定下來。我校有個畢業才兩年的青年教師,特別喜歡背詩詞。他經常挑古詩來上公開課,講得頭頭是道。有時講普通記敘文題材,他也總能挖掘出一些內容,拓展到古詩詞上來。慢慢的,他的課堂多了不少詩意,他的學生也常常帶著“詩味”。

每個優秀的教師都是從年輕教師開始的,我在講臺上站了20多年,現在仍然堅持每個學期至少上一次公開課。希望青年人多努力,多上公開課,多上一些讓自己滿意、讓學生滿意的課,那離“讓評課人滿意”的標準就不遠了!


賞楓亭


根據我校慣例,新學期開學後,新進教師、換任教學科的教師需要講授一節公開課,學校領導班子、同學科教師會參與聽、評課。這些年輕教師往往會發問:怎樣才能上好這節公開課?以我的經驗來看,這節公開課對於這名教師很重要,大多數人都有“先入為主”的習慣,關乎聽課人對其的第一印象,上好了,可以開個好局,事半功倍;上不好,事後需要很多工作彌補,事倍功半。用好“四個實”,可以有效地達成課堂目標,收穫掌聲,拿走不謝哦!

紮實的基本功和學科專業知識

我上師範時,夯實基本功是常態,每天的早讀是“推廣普通話”時間,由推普員帶領大家讀字、詞、文章。中午是“三筆字”時間,粉筆字、毛筆字、鋼筆字天天練、天天展示。我成為教師以後,最應該感謝的是師範時苦練基本功,為我輕鬆斬獲各級別優質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各學科教師講課時一定要突出學科特點,比如:語文課,就要體現“以讀為本”,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往往能引發學生、聽課教師的共鳴;數學課,教師規範的作圖、嚴謹的數學語言也能讓人眼前一亮;英語課,流利的英語口語讓人躍躍欲試;體音美課堂,專業知識一定不跑偏,凸顯出紮實的基本功,讓學生學有所獲。

或幽默風趣,或慷慨激昂,或妙語連珠,或端莊大方,總有一款適合你,這就是你別具一格的教學風格。

紮實突出課堂重難點

年輕教師備課時,一定要好好研究教材和教學用書,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如何導入、如何學習新知、如何練習等都需要巧妙構思,最好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讓學生迫不及待。同時要把握好本節課的重難點,讓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輕鬆地駕馭課堂達成預設的課堂目標。講課時,條理要清晰,切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鬍子眉毛一把抓。

教師要把握好課堂節奏,過快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過慢完不成本節課知識內容。板書提煉了這節課的重難點,一定要精心設計,課件屬於輔助性教學,適可而止。作業佈置要適量、具備科學性,不做重複性、機械性作業。對於新教師而言,上課拖堂是大忌,所以要準確把握課堂時間,一旦下課鈴聲響起,即便這節課沒有講完,也要快速總結收尾。

有人說有教師上優質課像表演課,師生提前演練很多遍才進入“實戰”。確實,完美無暇的表演只會讓人覺得“假”,所以我們呼喚真實的課堂、真實的提問、真實的學生情感。

教師要具備新課改觀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為主導,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學生,忌諱滿堂灌、滿堂問、一言堂。教師還要在一節課當中滲透思想方法,用獨到的教育理念去支撐。不僅關注教師的“教”,更關注學生的“學”,多運用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思維,點燃課堂氣氛,讓課堂充滿生命力和朝氣,給學生和聽課教師留下“意猶未盡”的感覺就說明這節課成功了。

用課堂機智實現有效生成

記得十多年前,外校教師到我校聽課,由於過分緊張,我講到一半多時發現忘記板書課題了,怎麼辦?偷偷寫上?肯定不妥!靈機一動,到這節課將要結束時我在學生的總結下板書上課題,巧妙的化解了這個尷尬。

還有一位老師,在黑板上板書錯誤了,很久才發現,於是她讓學生從板書中找毛病,學生很快找了出來,老師及時進行表揚,體現了課堂機智。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即便是名師、特級教師講課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缺憾,所以存在問題是正常的,如果聽課教師給你留下了寶貴意見,一定要用筆記本記好,虛心接納,博採眾長,“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累積,你也會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加油喲!


紙鳶談教育


對於年輕教師而言,一堂好的課應該具備這幾個因素:

1.教學目標明確

2.教學思路清晰

3.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4.教師個人素養好

5.教學效果好

6.時間把控得當

作為新老師,如何做到上述幾點呢?我用自己的經驗來告訴你,以下幾個方法實用又高效:

1.拜師學藝

沒有人天生會教學。所有的名師都是經過不斷地打磨和學習的。作為新老師,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彎下腰去,虛心學習。

多聽課,並做好聽課筆記。

多看教學賽課視頻,從中學習好的教學點子。多聽專家點評,明白好的課堂標準是什麼。

勤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中的優缺點,也要試著去發掘他人課堂的好壞,然後取精華而去糟粕。

2.備好課

備課是上課的準備環節。能否上好一堂課,關鍵看備課是否充分。備課中有兩個環節至關重要,即:備教材、備學生。

(1)備教材

a.教什麼

拿到教學內容後,你先把教學內容列出來,把重難點找好,再確立教學三維目標。

b. 怎麼教

確立教學目標後,你就得思考用什麼教學方式來實現這些目標,並確保教學環節緊密聯繫,層層遞進。

我以八年級上冊《仁愛英語》第一單元第一個話題A部分為例。

這課內容是談論即將要做的運動。教學內容是關於運動的單詞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 a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這節課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有:

*通過聽說練習,學生能正確讀出新單詞;

*通過情景創設,學生會用I a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這個句型表達計劃和打算;

*引導學生熱愛運動,做事要有計劃。

教學重點:

*熟練新句型

*正確使用be going to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be動詞和動詞原型

為了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時間把控得當,接下來這一部非常重要:設計教學環節!

整堂課分幾個教學環節,每個環節要花多長時間,它們該怎麼自然銜接,這些環節能實現哪些教學目標,可能會出現什麼誤差,你都得提前想清楚,寫下來,然後反覆推敲。

(2)備學生

想要上好一堂課,僅備教材是不夠的,你還得備學生。每個班的學情不一樣,老師的教法自然要酌情調整。這個環節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性格、接受能力等。

3.反覆試教

一堂好的課絕對要經過打磨,在正式上課前,試教是最能發現問題的。你在試教的時候會發現某些環節累贅,要刪減;有些內容過多或過少,要調整;有些表達可以再精煉……通過多次試教,再反覆調整,最後的公開課一定不會差。

4.重視教學反思

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教學反思分兩步:課前和課後。課前預測問題,課後思考不足。

總而言之,要上好一堂課,準備越充分越好!



湯菜學教學


專家評課及同行評課,既是看教師個人教學水平,也是看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你提到的教具使用,僅僅是手段。大家觀摩你的課堂最核心的還是從

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生成三個方面來看。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首先考慮對教授內容的分析是否到位,是否準備地把握了教學的重點。其次考慮對學生學情的掌握情況,是否有針對性地對難點進行了突破。而要完成這兩個點,需要在教學設計上考慮三個因素。

一、整個教學設計是否有邏輯性,也就是所謂的主線。一堂好的公開課如同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每個教學環節間有著緊密的聯繫,從導入、到學習理解、到強化鞏固、到課後實踐環環相扣。要設計出這樣的課,那需要認認真真分析教材,找到知識點的內在邏輯,並尋找合適教學資源,用有效的活動將整堂課穿插起來。

二、整個教學設計是否有層次性,即滿足學生認知的發展。新手教師,常常犯的問題,就是在教學設計中安排較多高難度活動來體現自己的教學水平。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們在一堂課中需要安排大量的中低階思維程度的活動,才真正能夠在最後的產出實踐環節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體現現場的教學生成效果。這樣的話,我們的課就可以呈現出一堂“豹頭豬肚鳳尾”的課。

三、整個教學設計是否有創新性,即有沒有打破常規。各種課型的教學模式大多都已經成型,我們都知道要注意在導入環節激起學生興趣,在課中環節助力學生理解,在課後環節進行運用遷移。但我們能不能在自己的設計中來點新意,比如在課中環節就安排點小產出環節,邊學邊用,而不是學完再用呢。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不是按照我們的教案,按部就班完成教學環節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時刻對課堂進行把控,及時對課堂的實際情況對我們的教學進行調整,對課堂中的問題予以當場解決。

首先,環節間的連接。教學設計上有了內在邏輯的課是比較容易“轉場”的,但我們在觀摩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老師講完一部分內容後完全忘掉下一部分內容的情況。要避免這種情況,需要提前構思好銜接方式,並在自己的課件上做好提示,才不會出現思維短路的情況。

其次,教學的應變。很多時候,我們明明覺得自己設計地已經很完美,但為什麼學生就是反應不過來呢?此時,需要及時降低教學難度,通過改變提問方式,讓學生進行討論或者請優秀同學示範的方式來及時“救場”。去年冬天,觀摩的一次全國性教學比賽,其中就有幾位教師因為沒有及時降低“標高”導致教學任務沒能完成或者草草收場。

最後,及時的追問。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正確答案,很多時候,還需要讓學生去思考為什麼該這樣解決。通過及時合理的追問,我們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知道為什麼,更能發現他們思考過程中的問題並予以解決。這種追問,往往可以讓評課教師眼前一亮,為教師的素質和水平所折服。

教學生成

教學生成是看我們一堂課是否有效,目標是否達到的有效手段。教學生成的方式多種多樣,根據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手段。

文科類的生成。在完成了當堂學習任務後,我們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評價,訓練其批判性思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創作,培養其創新性思維。具體的活動,要照顧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從學生興趣點、與現實社會聯繫、又具有一定挑戰性出發。

理科類的生成。由於自己觀摩理科類課堂較少,僅僅幾節課,在這裡只能說說自己的感受。自己看到的優秀理科老師在前面概念講解,例題示範過後,知識鞏固後,在最後環節居然讓學生自己根據所學內容來命制題目,給評課老師帶來了不少震感。

總之,一堂優秀的公開課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這裡只是討論了自己見到的最為典型的一些問題。其他,諸如教師儀表、教師用語、教師評價等問題還是需要注意。一堂精彩的公開課需要平時的不斷積累,多用心觀摩優秀成熟教師的課堂,多學習學科類教學動態,多反思自己的教學,多和學生溝通獲得反饋。

以上僅為個人感悟,不正之處,請大家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