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做什么检查最好?

春香飞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具相关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常见病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有脑梗死、脑栓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心脑血管疾病常规的检查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检查的项目比较多,常规的检查有:肝肾功能、血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等,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项目。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心电图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方法,对于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均有重要意义。

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主要检查心脏的形态学是否异常,以及心功能是否正常,特别对先天性心脏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脑血管疾病常见检查项目

对于脑血管疾病,除了完善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外,针对脑部的检查主要有:头部CT可快速鉴别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脑核磁共振(MRI)是用于观察脑部有无病变,能明确该患者是否由脑结构改变所致,颅内肿瘤常引起癫痫,MRI对脑内低度星形胶质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动静脉畸形和血肿等的诊断确率极高。经颅多普勒检查是一种血管的无创检测。可以检测颅内及颅外各血管及其分支,对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等可以进行初步的检查。全脑血管造影(DSA)是最精确的脑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如果通过MRA或CTA检查,考虑有脑血管疾病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确诊与治疗时,就需要进行DSA检查。它既是一种检查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在一些脑血管疾病(比如脑动脉瘤)中,可以直接利用检查的通道进行微创介入治疗。


总之,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做到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


药师方健


心血管疾病种类繁多,而且,能够检查心血管疾病的检查也很多,咱们今天就从检查项目入手,来了解一下能够检查心血管疾病的检查都有哪些,都有哪些作用?


一、检查心脏结构和外形的相关检查

心脏彩超:是心脏检查的非常常用的检查项目,也是心内科处方量最大的检查之一,心脏彩超可以检查出心脏的外形、结构、功能有无异常,有无心肌病、有无心功能不全、有无室壁运动异常等。


胸部CT或X线检查:胸部CT或X线检查,也可看到心脏的大致外形,尤其是CT更能准确的看到心脏的毗邻结构、大致形态等,还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等情况。

二、检查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大致的看到患者的心电活动,了解有无心律失常、有无心肌缺血、有无肺性P波等等,也是心脏检查的常用检查项目。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以更为准确的了解心脏的相关电活动情况,了解有无长间歇、有无传导异常、有无早搏等心律失常等情况,比普通心电图更容易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


平板心电图:运动心电图,是判断心肌缺血,缺血部位的一个较为常用的检查,也是冠心病确诊罪犯血管的常用检查。


心脏腔内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项目,其可准确的了解有无正向或逆向的异常传导,是电生理中的基础检查。

三、了解心脏功能的检查

血液学检查:比如常用的BNP、C-反应蛋白、心肌坏死标志物等,都可以有效的了解心功能情况,了解有无心肌坏死等情况。


磁共振检查:心脏磁共振可以了解心肌缺血部位,了解心脏的相关毗邻结构等,对判断心脏情况益处良多。


放射性核素扫描:也是一个了解心脏功能,判断心肌缺血的有效检查方法和手段。

四、了解心脏血管情况

冠状动脉CTA:是初步筛查冠状动脉的常用检查,也是判断冠状动脉有无异常的最简单的检查之一。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的常用检查项目之一,也是对冠心病进行进一步治疗的有效标准,更是判断和鉴别相关疾病的有效检查。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OCT、FFR等:也是最近衍生出的冠状动脉检查的新方法,是判断冠心病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指导冠心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


心健康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心脑血管病是指心脏以及大脑血管类疾病的统称,指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黏稠及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以及全身血管改变,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心脑血管病要做的检查有很多,让我一一讲解。


心脏大血管要做什么检查?

1.测量血压

血压是最基本的检查,长期高血压的老人,全身的血管会有一定的改变,并且容易出现动脉硬化脑出血以及动脉瘤破裂出血。所以有高血压的一定要控制,切勿突然停药。

2.抽血化验

抽血包括血脂、血糖、心肌酶检测。高血脂、高血糖也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导致管腔狭窄,心脑缺血甚至梗塞,出现心肌梗塞或者脑梗塞。

3.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能了解心脏的基本情况,是否为窦性心律,有无早博、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肌缺血梗塞等等。


4.心脏彩超

直接了当的观察心脏的结构,有无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瓣膜反流、室缺房缺等先天性疾病、心室收缩功能、心包积液等情况。

5.冠状动脉CTA或造影

这个检查就是观察供应心脏血管的冠状动脉有无病变、有无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程度。如果做了心电图未见异常,不一定心脏就没有问题。有可能会有冠心病,就是这个血管出现了斑块,但是还没有完全导致管腔狭窄出现症状,所以心电图不一定能反映出来。如果做了CTA检查,发现有斑块,狭窄75%以上,胸痛症状明显,那么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放支架处理。


6.胸腹主动脉CTA

心脑血管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胸腹主动脉是连接心脏供应全身最大的一根血管。如果长期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老年人,这根血管也很容易粥样硬化,继发出现夹层、动脉瘤甚至动脉瘤破裂等危急症,严重的会休克死亡。

胸腹主动脉CTA就是为了看这根大血管有无斑块,管腔有无狭窄,有无夹层以及动脉瘤形成等。

脑血管疾病要做什么检查?

脑血管疾病有缺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俗称的脑卒中。缺血性疾病就是血管堵了,狭窄了,无法供应血液了,比如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出血性疾病就是破了出血。所以无论出血还是缺血,就是血管的问题引起的。

1.出血疾病 头颅CT+CTA检查

那么首先要做个头颅CT检查,如果看到出血,那么就是出血性疾病。还需要做个头颅CTA检查,就是看脑血管有无斑块形成,有无动脉瘤形成。

2.缺血疾病 头颅磁共振平扫+MRA检查

如果没有出血,还可以做个头颅磁共振平扫+MRA检查,磁共振对早期脑梗塞诊断敏感性很高,6小时内诊断,及时介入取栓,患者的预后非常好,所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是相反的,所以一定要诊断明确了才能更好的治疗。


心脑血管病是一种累及全身血管的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更容易导致血管病变,比如高血压性脑出血、夹层动脉瘤破裂等等,所以有三高的朋友一定要坚持用药控制,另外要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类食物。


小影大夫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广啊,都不知道能不能帮助您解决问题!以下纯属个人临床见解!

心脑血管的疾病有很多,如果要完全查要,那涉及的检查就更多了!

所以本文主要针对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来讲!

第一、哪些人群需要做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

1、高龄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常见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以后的女性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在50岁以后,心脑血管疾病进展迅速。所以建议50岁以后的人群,每五年要做一次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

2、吸烟人群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的时间越长,每日吸烟的量越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所以建议吸烟的人群戒烟,有长年大量吸烟史的人群,要做一次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


3、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的患者较一般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2到3倍。且高血压的病史越长,血压的波动越大,高血压的危险分层等级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所以建议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也要定期做心血管疾病的筛查。

4、高血脂人群

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较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的人群。所以长期血脂高的人群,也建议定期做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


5、超重和肥胖的患者

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常常可并发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以及胰岛素抵抗,这类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的高,所以也应该定期做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

6、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家族中男性在55岁,女性在65岁之前有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近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一般人群要高5倍。这类人群建议在50岁左右,要做一次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

7、怀疑有心脑血管疾病症状的患者,肯定要做相应的检查予以明确!

第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疾病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检查包括对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评估和对心脑血管疾病病情的评估。

危险因素筛查评估:

1、血压 对血压的检查需要监测临时血压,完善24小时动态血压,用于筛查高血压和评估血压的波动情况。


2、血糖 对于血糖,需要完善随机血糖,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必要时需要完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做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功能释放试验来明确诊断糖尿病,评估糖尿病病情、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情况。

3、血脂 针对血脂比较简单,做一个空腹血脂检查,可评估血脂异常的类型以及血脂升高的程度。

4、其他还可完善血尿酸水平的测定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测定。因为目前研究认为,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而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患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密切相关!

心脑血管疾病病情评估:

心血管疾病的检查需要做的内容: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心脏彩超。必要时做心脏双源ct和冠状动脉造影。

脑血管疾病的检查需要做的内容: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必要时可选择做头颅血管CT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或者脑血管造影检查,以及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见解,每个人情况不同,具体的检查项目仍然要听取你主治医生的意见。

个人认识难免有不足之处,望请同行前辈批评指正,一定虚心接受!


普内科刘医生


心脑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现在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所以大家的健康意识也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脑血管梗塞和心脏冠脉问题的关注。


上图是脑血管CTA图像,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需要及时的溶栓处理。

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先了解下其工作原理: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依靠节律性搏动,推动血液不断地在血管中流动,通过动脉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经过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或细胞及完成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最后各器官的血液汇入静脉,回流到心脏。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重要疾病。在我国和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常见的心脑血管系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心悸,胸闷,头痛,虚弱,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偏生感觉障碍等等。

对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检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体格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首先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胸痛或一侧肢体感觉异常,应该测量脉搏与血压,高血压病会引起血压增高,如果是很严重的心脏病则血压会波动或变得很低,这是检测心脑血管疾病最基本的手段。虽然现在机器检查很多,但是基本的体格检查也很重要。

2、影像检查 头颅CT及MRI检查可以看出有脑梗塞、脑出血及颅脑占位性病变。进一步还可做血管造影如CTA,磁共振的MRA,以及dsa等等,(备注:因为磁共振检查时间较长,一般不作为脑血管急诊的首选),心脏冠脉常用冠脉CTA进行诊断,明确评估冠心病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3、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心脏超声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比如心脏血流供血情况,及瓣膜开闭如何等等。

4.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脂等常规检查可以作为预防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参考,部分特定血管疾病有针对性的生化检查,如发生肺栓塞时会有对应的dd二聚体检查指标。


张浩医生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内科王医生,全军心脏病介入中心副主任医师,我们今天聊聊这几个问题。

这是好几个问题,要详细回答比较复杂。

我尽量简单明了一下,首先心血管和脑血管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分开说。

心血管疾病的检查:

心电图——可以检查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否有心肌缺血,心脏负荷增重表现。

彩色多普勒——心脏结构,各房室瓣膜是否良好,各房室大小是否正常,测算心脏射血分数,为心功能分级打基础。



动态心电图——进一步评估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运动试验——主要评估是否有心肌缺血。

冠脉CT——评估是否有冠脉狭窄。


冠脉造影——评估是否有冠脉狭窄,并可进一步治疗。

抽血心肌酶——怀疑心肌梗死,提供证据。

BNP——怀疑心衰。

脑血管检查:

头颅ct、头颅核磁、经颅多普勒、脑血管造影等等,其目的兼备脑出血或脑梗塞。观察出血或梗塞范围及多少。

至于临床具体选择哪一种检查,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因人而异,不能随随便便都做一遍。

哪些人需要做,肯定是根据临床表现的需要,这个没法一概而论。根据患者表现及医生查体后,做出一个初步判断,根据初步判断的线索进一步选择检查项目。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王医生在之前的所以文章及悟空回答中其中90%都是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关,无论从生活细节,饮食起居,运动锻炼,药物预防等方面都做了较多的描述。在此无法详细描述,其原则就是:

预防三高,早发现三高早治疗三高,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

戒烟戒酒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健康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必须。

我是王医生,我的目标是通过我们的健康宣教,降低三高及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王医生知道任重而道远!

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让我们携手,普及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让更多的朋友减少疾病的折磨!

请您点击右上方关注。

王医生谢谢您!


心血管王医生


心血管类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发绀、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水肿、晕厥等其他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现如今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不洁、作息不规律等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检查有很多,我们应该对症症状、体征及疾病的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检查。

一、(非侵入性检查)

1、血压监测:包括医院及人们在家里所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的监测。日常规律监测血压助于诊断高血压病,更好的预防心血管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心电图监测:对心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断意义非同寻常,包括普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

(1).心电图:通过分析心律、心率、波形振幅等,分析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者电解质紊乱等;

(2).动态心电图:通过持续记录24~72小时心电信号,对于诊断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突然性晕厥原因不明确、了解安置起搏器后的运转状态有重要意义。

3、心脏彩超检查:能帮助检查心脏部分瓣膜发生病变的情况。

4、X线胸片:对主动脉瘤与异常占位的及定位意义重大。

5、心脏CT:逐渐成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

6、心脏MRI:对心脏和周边血管进行检查,用于紧急识别急性心梗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后的相应微小血管的血流情况。

二、侵入性检查:

1、右心导管检查:了解机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用于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必、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

2、左心导管检查: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检查冠脉有无畸形、钙化及有无侧支循环建立。

3、心脏电生理检查:记录心内心电活动,辅助诊断心律失常,并在此基础上对心律失常进行诊疗。

4、心内膜和心肌活检:对于诊断心肌炎、心肌病、心脏淀粉样改变、心肌纤维化等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5、心包穿刺:通过检查心包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炎的病因,鉴别诊断各种性质的心包炎。

本期答主:孙亚萍,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心脑血管病通常是血管中堆积了过多脂肪、血管壁受损或变厚、血管腔变窄使得血液流通不畅,心脏和大脑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而产生的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


6类人需要做心脑血管疾病检查

以下人群应该注意检查和重点预防,包括:

  • 家里有人患心脑血管病,自身可能携带易感基因;

  • 喜欢吸烟喝酒,烟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酒精更是会刺激血管,这都会加重血管负担;

  • 饮食高盐,钠离子会升高血压,每天用盐应控制在6克以下,大概一啤酒瓶盖;

  • 饮食高脂,饱和脂肪、反式脂肪摄入过多会提高血脂,提高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时常头晕头痛,这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

  • 40岁之上,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时刻刻都冲击着血管壁,对血管壁的磨损会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严重,40岁开始就要重点监控这方面的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需要以下检查

1.三高相关检查

  • 血压,正常在120/80以下,如果偏高就要注意控制;

  • 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查出高血压后注意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我国75%的高血压患者都同时伴随有这种氨基己酸水平升高,它会大大提高脑卒中的风险;

  • 血糖,正常为空腹3.9-6.1mmol/L,餐后2小时7.8mmol/L以下;

  • 血脂四项,即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的检查,理想结果如下:

2.血液健康度检查

  • 血粘度监测,能反应血液粘滞性,使用血液粘度计测定;

  • 肾素,即血管紧张素原酶,这个指标高则易发高血压;

  • 血管超声,能检查出血管内壁的健康情况,主要用于防治外周血管病;

  • 冠状CT成像,查看冠状动脉是否有畸形和堵塞,用于判断大动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主动脉瘤及夹层等病征。

3.心血管健康检查

  • 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心电信号,查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负荷情况;

  • 心脏彩超,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情况;

  • 心肌酶,用于查看是否有心肌损伤或坏死,若有则该指标会升高。

4.脑血管健康检查

  • 颈动脉超声,可查看颈动脉内膜是否有增厚、斑块、血管是否狭窄或闭塞;

  • 经颅多普勒,可测量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液流动情况,查看是否有阻塞;

  •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可根据需要选做颅血管CT成像、磁共振成像或造影检查,能显示出脑血管的影像。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低脂饮食,选择更健康的不饱和脂肪,如使用植物油,一周2次富脂鱼、一天1小把坚果;

  • 少吃盐,高血压患者最好控制在1天4克以下;

  • 以全谷物(选粗粮不选精细面)、蔬菜、水果为主的饮食,少主食、多吃豆(富含植物蛋白);

  •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有5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运动,以不感到痛苦劳累为宜,选择能让心跳加速的有氧运动;

  • 戒烟酒;

  • 遵医嘱用药不盲目相信偏方,每个人体质不同对少数人有效的偏方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 定期体检,尤其是已经出现三高问题或心脑血管症状的人要提高检查频率。




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会逐年升高。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加重,中老年人需要定期筛查心脑血管疾病,以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心脑血管疾病做什么检查好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由于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基础病变为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形成,而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像颈动脉这样的大动脉,其次累及像脑动脉、冠脉这样的中型动脉,故对于健康人群,筛查有无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首选颈动脉彩超。


但如果高度怀疑有冠脉病变或脑动脉病变时,无论是冠脉病变,还是脑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均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SA可清晰显示血管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闭塞性病变,有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以及判断病情的预后。但由于造影检查为有创操作,检查存在一定风险,且费用昂贵,故在筛查心脑血管疾病时,一般不选择血管造影。筛查冠脉病变,出现心绞痛时首选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需要进一步明确病情时,可选择冠脉双源CT、心肌核素显像,但确诊需依靠冠脉造影;筛查脑血管病变时,可选择CT血管造影,也可选择磁共振血管造影,确诊需依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对于心脏的其它疾病,心脏彩超可了解可了解心脏结构及射血功能有无异常,像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心脏彩超是不错的选择;心电图不仅可了解有无心肌缺血,还可了解有无心律失常,比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脑血管的其它疾病,怀疑脑出血时,优先选择头颅CT,怀疑头颅肿瘤时,可给予增强头颅CT、增强磁共振等相关检查。

综上,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所选检查不一样。需要明确心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时,动脉造影是最好的检查。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点右上角

“关注”,更便捷了解医学知识。

一、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做的检查临床常用的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电生理检查、心脏彩超、颅脑CT和颅脑MR(核磁)、脑电图、经颅彩色多普勒、CTA、动脉血管造影等。
二、需要做的人群:

①有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需要临床医生判断做那些检查。

②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长期大量吸烟喝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仍需临床医生结合患者情况选择性做检查。



三、检查只是辅助医生明确临床诊断,都是辅助检查,一切疾病仍需专业医生结合病人家族史、诱因、发病特点及症状体征做出诊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