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朱棣無法阻止的漢王叛亂,朱高熾只用8個月就解決了

漢王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二個兒子,他和長子朱高熾都是徐皇后所生。他也是靖難時期立功最多的人,是明朝前期叱吒風雲的重要人物。

“靖難戰爭”中朱高煦一直追隨朱棣鞍前馬後,並屢屢作出卓越貢獻,朱棣對他的這個二兒子一直鍾愛有加,甚至對他說:你功勞很大,你大哥身體不好,你好好幹,將來太子之位,肯定是你的。


大明風華:朱棣無法阻止的漢王叛亂,朱高熾只用8個月就解決了


朱棣靖難成功後,其實也想過立漢王為太子,當時朱棣即皇帝位後,馬上就冊立原配徐氏為皇后,按說冊立皇后同時就應該立太子,而當時朱高熾已經被朱元璋立為燕王世子,而且他是嫡長子,那麼就應該立他為太子,這也符合明朝立嫡立長的繼承原則。

但朱棣卻一直沒有立,直到永樂二年,以解縉為代表文臣抓住朱棣喜歡孫子朱瞻基這一心理特點,天天在朱棣耳邊誇讚朱瞻基,最終朱高熾才被立為太子,將朱高煦封為漢王。

從兩年不立太子這事,其實可以知道,朱棣也在猶豫,立朱高熾為太子是順理成章的事,但這拖延的兩年,可以有很多變化,一方面可能扶朱高煦上位,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自己慢慢食言做鋪墊,無論結果如何,朱棣都是雙贏。


大明風華:朱棣無法阻止的漢王叛亂,朱高熾只用8個月就解決了


朱高熾被立為太子之後,朱高煦難免情緒難平,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煦就表現得很明確,他不服氣,他要爭太子位。所以他一直不願意去就藩,堅持留在朱棣身邊,幾次三番惹事生非,惹得朱棣非常不高興,終於在永樂十五年被強行送到樂安州就藩(今山東惠民縣)。而漢王造反一事又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從永樂皇帝的駕崩開始說起。

朱棣駕崩,漢王造反

明永樂22年,朱棣在第五次遠征時,突發疾病,朱棣死前召楊士奇到榻前,想將皇位傳給漢王。朱棣說:老大朱高熾身體不好,只有一兩年的壽命了,如果讓這樣一個形同死人的人坐在龍椅上,和坐一個屍體有什麼區別。


大明風華:朱棣無法阻止的漢王叛亂,朱高熾只用8個月就解決了


如果他死了朱瞻基繼位,老二、老三肯定不服,必然起兵造反。而當時全國的精銳都在漢王手中,而且他有著豐富的領兵作戰經驗,朱瞻基是肯定打不過的。所以他要楊士奇想一個辦法,即能保天下不亂,又能保太子一家的平安。

楊士奇說:南京是陪都,可以讓太子一家到南京生活,並要漢王寫下血書保證太子一家平安,否則死後不得入祖廟。這辦法看似可行,而楊士奇當天晚上就拿著這份詔書去找了太孫朱瞻基,商量解決辦法。

在楊士奇的支持下,朱高熾在北京登基了,並昭告天下。而漢王對朱棣之死秘不發喪耿耿於懷,並以楊士奇、朱瞻基對朱棣駕崩秘不發喪為由,發動清君側。


大明風華:朱棣無法阻止的漢王叛亂,朱高熾只用8個月就解決了


朱高熾派楊士奇去漢王軍中做交涉,他知道,楊士奇此去,必定被漢王扣留。而當時一旁的趙王就提醒漢王,人家把造反的理由都給你送到門口了,如果你把楊士奇殺了,又拿什麼理由去清君側。

同時,朱高熾又將一直主張開戰的朱瞻基貶到南京去讀書,而讓他讀得全是永樂年間的兵部奏摺,其實就是讓他了解近幾十年來全面開戰的軍事情形,加強他對用兵的理解。這一招明為貶,實際上卻是讓朱瞻基去南方七省,暗中聯絡各地藩王。

在朱高熾的再忍讓下,漢王越來越跋扈,讓南方藩王看到了他的殘忍,無形中化解了漢王的後援力量。


大明風華:朱棣無法阻止的漢王叛亂,朱高熾只用8個月就解決了


朱高熾這招以退為進,確實高,輕鬆化解了漢王出兵的理由,同時又讓各地藩王都看到了新皇帝的仁慈,與漢王的暴力。這兩位誰更適合當皇帝,一目瞭然。這一切朱高熾只用了8個月時間,就輕鬆瓦解了漢王勢力,待朱瞻基登基後出兵,兵不血刃就贏了。

這都是大明風華中的劇情,而歷史上漢王真的造反了嗎?這事,其實一直存有疑慮。

從《明史》記載來看,朱高煦自永樂十五年被勒令就藩後,一直沒有再生事。朱高熾父子繼位後,一直對漢王朱高煦厚待有加,給他增加俸祿。朱高煦每天都上奏摺說一些利國利民的大事,宣宗都按他說的辦。


大明風華:朱棣無法阻止的漢王叛亂,朱高熾只用8個月就解決了


並對群臣說:“我爺爺曾對我父親說,我叔叔有野心,應該防備他。然我父親待他特別優厚。如今他說的,全是誠心話,看來他已經洗心革面,我為什麼不聽他的話呢。”

從這一段來看,明顯是假仁假義,按朱高煦的性格,他根本不可能對宣宗低頭。如果朱高煦提的意見都被宣宗採納,而且能得到豐厚的賞賜,他為什麼要反呢?

從《宣宗本紀》記載的朱高煦謀反的“事實”來看:朱高煦造反的時間是八月初一,而朱瞻基帶大軍征討的時間是八月二十日。而這20天的時間裡,朱高煦居然一直守在樂安這個小地方。8月21日,朱高煦毫無抵抗直接開門投降了。

從這個造反的表現來看,這完全不像一個親歷“靖難戰爭”、極富軍事經驗的人所做出來的事,反而更像一個圈套,所以朱高煦是不是真的造反,這事也是明朝歷史上的一個懸案。

《宣宗本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