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五十多岁开启人生二次创业的文化达人

虞翻比天文学家陆绩大二十四岁,二人可谓忘年之交。那虞翻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虞翻:五十多岁开启人生二次创业的文化达人

影视剧里的虞翻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虞翻一开始是会稽太守王朗手下的功曹。孙策进攻会稽时,虞翻的父亲去世了。虞翻建议王朗躲避孙策,王朗不听,结果王朗被孙策所败。虞翻陪着王朗逃到了大海上。王朗带着虞翻逃到了侯官(地名),可是侯官的地方长官不接纳王朗。虞翻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当地长官的工作做通了,于是当地长官接纳了王朗。王朗对虞翻说:“你的老母亲还在老家呢,你回去吧。”于是虞翻回到了家乡。结果孙策对虞翻非常重视,还让他当功曹,用朋友交往的礼节而不是上下级的礼节来尊重虞翻,还亲自登门拜访。

但是到了孙权时期,孙权和虞翻的关系可就不这么妙了。

在孙权初期,州里举荐虞翻为茂才,朝廷征召虞翻为侍御史,曹操也让虞翻到朝廷当官。结果虞翻都不去。



曹操为什么征召虞翻到中央当官?

其一,虞翻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达人,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例如:虞翻和孔融有书信往来,二人在书信中探讨过虞翻的著作《易注》。张纮在给孔融的书信中还称赞过虞翻。

其二,三国时代是一个群雄四起的时代。不同的政治派别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强大,纷纷拉拢这些文化达人,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力。这是那个时代的软实力。


虞翻:五十多岁开启人生二次创业的文化达人

曹操


朝廷征召虞翻去当官,虞翻为什么不去?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虞翻是个孝子,之前虞翻离开王朗,回到家乡,就是因为老母在堂。虞翻可能是因为母亲年事已高,所以不忍远离。

二是孙策虽然去世了,但是之前虞翻从王朗处回来的时候,孙策没有计较虞翻之前辅佐过王朗的事情,还让其担任功曹,并且礼贤下士,还亲自登门拜访,给了虞翻很大的面子。虞翻内心很感激孙策的知遇之恩,所以想留下来跟着孙权干。

孙权让虞翻当骑都尉。虞翻多次犯颜谏争,惹的孙权不高兴,加上有人在孙权那里说虞翻的坏话,结果孙权将虞翻发配到丹杨郡泾县。有人会问,虞翻在这个时候会不会后悔当初没去朝廷?

其实去朝廷也不见得就比在东吴好哪去。怎么讲?孔融和祢衡最后的结局还不如虞翻。


虞翻:五十多岁开启人生二次创业的文化达人

孔融


后来,虞翻跟随吕蒙出征荆州,南郡太守麋芳投降。吕蒙没带兵进城。虞翻说这不行,麋芳投降了,不代表所有人都愿意投降,必须马上入城。吕蒙马上意识到虞翻是对的,于是率兵进城。城中果然有埋伏,有赖于虞翻的计谋才没有得逞。




孙权不喜欢虞翻这个人,虞翻最后还是把孙权得罪了。起因是虞翻这个人标榜忠信,看不起在东吴的两个降将,一个是原曹操阵营的于禁;另一个是原刘备阵营的麋芳。怎么讲?


虞翻:五十多岁开启人生二次创业的文化达人

影视剧中的于禁


(一)曹操手下大将于禁被关羽俘虏。孙权占据荆州后,于禁就到了孙权这里。一日,孙权引于禁骑马同行。虞翻看不下去了,对于禁讲:“你不过是投降了的俘虏,怎么能跟我的主公齐着马头骑马同行呢?”虞翻还要鞭打于禁,被孙权制止。

后来,孙权与部下在楼船上饮宴,于禁听到音乐后哭了。虞翻对于禁讲:“你是装的吧?想请求赦免吧?”

孙权和曹魏和好之后,要放于禁回去。虞翻反对,主张杀于禁,孙权没同意。东吴在送于禁回去的时候,虞翻又对于禁讲:“你不要以为东吴没有人才,只是我的计谋没有被采用而已。”虞翻虽然讨厌于禁,但是于禁对虞翻的印象是不错的。魏文帝曹丕还时常为虞翻设立一个虚坐。


虞翻:五十多岁开启人生二次创业的文化达人

影视剧中的麋芳


(二)麋芳投降后,虞翻乘船与麋芳的船相遇。麋芳船上的人让虞翻的船让行。虞翻厉声喊道:“一个不讲忠信的人怎么能够事君呢?一个举两座城投降的人怎么能够当将军呢?”麋芳听后,躲避虞翻。

后来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门。军吏关门,虞翻的车过不去。虞翻又一次怒道:“该关门时开门,该开门时关门,这就是你(麋芳)办的事?”(暗指麋芳在南郡开城门投降东吴)麋芳听后,非常忏愧。

虞翻羞辱于禁、麋芳,为什么孙权不高兴?

(一)于禁在东吴时,孙权正与刘备针锋相对。这时,孙权急需与曹魏改善关系。而于禁是孙权与曹魏改善关系的重要棋子,所以孙权对于禁非常重视。而虞翻只看到“忠信”二字,一味羞辱于禁,孙权担心虞翻坏了自己的大事。

(二)麋芳虽然是降将,但是他投降的是孙权。在孙权看来,虞翻羞辱投降自己的将领,一旦传扬出去,这会增加以后其他势力的将领投降东吴的思想压力,不利于东吴的发展。所以孙权要通过善待麋芳和于禁,告诉曹魏和西蜀的将领,东吴是优待降将的。

(三)孙权虎踞江东,他要标榜忠信,这样才能号召部下忠于自己。所以孙权不好反驳虞翻。但如果不善待投降的于禁、麋芳,不利于东吴将来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虞翻缺乏大局观。

其实这件事情孙权和虞翻都有不足,怎么讲?

对孙权来讲,在前期就应该在集团内部树立优待降将的普遍共识。对虞翻来讲,他应该去思考,孙权是一代英主,孙权优待于禁和麋芳应该有其用意。




《吴书》记载;“禁(于禁)虽为翻(虞翻)所恶,然犹盛叹翻,魏文帝常为翻设虚坐。”为什么会这样?

(一)于禁曾向关羽投降,虞翻批评于禁这种做法。于禁是通过赞叹虞翻的方式间接向曹魏集团表达对自己当初投降的忏悔和愧疚。这是于禁向曹魏集团的一种认错方式。

(二)魏文帝曹丕以为虞翻设虚坐的方式表达对虞翻批评于禁内容的认可。在曹丕看来,于禁的投降对曹魏集团士气的影响很大。在这件事情上,自己(曹丕)必须表明立场,在曹魏集团内树立忠信的风气,否则曹魏的文臣武将要是都学着于禁去投降,自己这个皇帝还怎么干了!




虞翻:五十多岁开启人生二次创业的文化达人

影视剧中的孙权


孙权当了吴王,举办庆祝宴会。当宴会快结束时,孙权起身敬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孙权走去之后,虞翻又坐了起来。孙权大怒,心想虞翻这明摆着是在装醉,竟敢当众戏弄我,这眼里还有我这个吴王吗?孙权当时想杀了虞翻,被大农令刘基(刘繇的儿子)给劝住了。

刘基跟孙权讲:“大王(孙权)今天喝酒了,在酒后杀虞翻这样的社会知名人士,不合适。虞翻纵然不对,可是天下人有谁了解实情呢?海内之士闻风而来投奔大王的原因是因为大王您能够容纳贤士,蓄养英杰。怎么能够因为虞翻而毁了您的爱贤之名呢?”

孙权借着酒劲反问道:“曹孟德能杀孔文举(孔融),我孙权不能杀虞翻?”

刘基劝道:“曹操轻率地杀害士人,已经被天下人非议了。再说,大王(孙权)您践行德义,应该去追比尧、舜,怎么能仿效曹操呢?”

虞翻由此得以幸免。这件事之后,孙权也反思了一下自己,要求周围的人:“之后如果我(孙权)酒后说要杀谁,都不能杀。”

虞翻这个人做事缺乏严谨,说话办事随心所欲,不分场合,没有顾忌,经常喝了酒以后就忘了自己是谁了。有一次,孙权和张昭在谈论神仙。虞翻指着张昭讲:“你说的那些人都是死人,不是神仙,世上怎么会有神仙!”



虞翻触怒孙权不只一次了,孙权一想:既然杀虞翻不合适,那就把他流放到交州。虞翻被流放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孔子五十而知天命。那虞翻是否会因为五十多岁时被流放交州而放弃自己的价值追求呢?

不会。虞翻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并不因为自己已过知天命之年而放弃追求。虞翻非常珍惜在交州的这段时光,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些实事。

在流放期间,虞翻坚持讲学,学生达数百人之多。虞翻为《老子》、《论语》、《国语》等著作训注,取得的不凡的文化成就。虞翻在交州生活了十多年,七十岁时去世。虞翻去世后,归葬祖坟。他的媳妇和孩子得以从交州回来。

虞翻有十一个儿子,其中虞翻的儿子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四儿子虞汜。虞汜出生于交州。虞翻去世时,虞汜才十六岁。由此可见,虞翻至少在交州生活了十六年。如果说老四虞汜生于交州,虞翻后来又去世于交州,那么虞翻至少有八个儿子是流放交州之后生的。

后来,虞汜因讨伐扶严有功,在吴国官拜交州刺史、冠军将军,封馀姚侯。五儿子虞忠官居宜都太守;西晋征吴时,虞忠兵败被害。六儿子虞耸,先在吴为官,后在晋朝官居河间相。八儿子虞昺,先在吴为官,后在晋朝官居济阴太守。由此看来尽管虞翻老来得子,许多儿子挺有出息。




虞翻:五十多岁开启人生二次创业的文化达人

《三国志》作者陈寿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虞翻的评价是“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什么意思?

大意是说虞翻这种狂直的个性,在乱世三国中难免会遇到坎坷。孙权不能容忍虞翻,不是一个心胸如“旷宇”般宽广的人。

虞翻被流放交州时都五十多岁了,都知天命了,他怎么还这么拼搏啊?怎么还这么执着追求啊?

虞翻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他对《易经》很有研究。《易经》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虞翻作为一名三国时代的知识分子,他的身上就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国为什么精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三国之中有许多虞翻、陆绩这样很辛酸又很有趣味的人。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博学多才,又缺点突出;他们聪明过人,却又不太懂人情世故。总之,三国的精彩纷呈,也有他们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