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慄、曾槃:兄弟廣德知軍(1)

曾慄、曾槃:兄弟廣德知軍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廣德縣升為軍,轄廣德、建平兩縣,始有知軍一職。然而,兩宋時期廣德地方誌《(廣德軍)圖經》《廣德軍志》《桐汭志》《桐汭新志》等均已軼失,現存最早的為嘉靖《廣德州志》,之後歷代州志關於廣德知軍的記載或遺漏、或簡陋、或錯訛,亟待考證以補遺拾缺。

曾慄、曾槃兄弟兩知軍就是一個例子。

曾慄、曾槃:兄弟廣德知軍(1)

魯慄還是曾慄?

據嘉靖志記載:“魯慄,慶元二年知軍事,政多仁惠,時有大水入城,築三堤以障之,民免水患。……曾槃,嘉泰中由朝大夫出知郡事[1]。”慶元二年(1196年),廣德知軍為魯慄,有政多仁惠和築堤防洪事蹟。對於曾槃的記載更為簡略,任職時間約1202-1203年間。

之後萬曆志、乾隆李志(李國相)均沿其說。“魯慄,慶元二年任。見萬曆志,詳宦績。案:《祠山事要》作曾慄。……曾槃,嘉泰三年由朝奉大夫任,嘗砌磚路自東門至張王祠下,植松夾石路旁,見《事要》[2]。”這是乾隆胡志(胡文銓)據《祠山事要》首次提出了慶元二年知軍或為“曾慄”,並明確了曾槃嘉泰三年(1203年)出知廣德及築路植松的事蹟。該志《宦績》另載:“魯慄,慶元間知廣德,為政仁惠,嘗築三堤以障洪濤,自是居民得免水患《南畿志》[3]。”一直到編撰光緒《廣德州志》時,仍沿用的是“魯慄”這個名字,未給出定論。

作者張超,廣德市桃州鎮人,地方歷史文化業餘研究者。中國范仲淹研究會理事、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安徽省鄉土文化研究會會員,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祠山張渤傳說》代表性傳承人。

曾慄、曾槃:兄弟廣德知軍(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