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正式名稱是什麼?

愛風斯基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金”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1644年,順治帝遷都北京,滿清入主中原,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中原王朝。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溥儀頒佈退位詔書,中華民國取代清朝成為新的中央政府。

(中美《望廈條約》)

因此,“大清”是正式的國號,類似於明朝的“大明”、元朝的“大元”和民國的“中華民國”、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在對外交往時,清廷則往往使用不同的名字,如中國、大清、大清國、中華、中華大清國、大清帝國。

(中日《馬關條約》)

康熙年間的中俄《尼布楚條約》裡面,“大清”與“中國”混用,“大清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圖……河以南諸地,盡屬中國;河以北諸地,盡屬俄國……”到了鴉片戰爭以後,大清與外國交往頻繁,進入了條約外交體制,在各個條約中,以上幾個名稱混用,並且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老照片


清朝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我們平常聽到的關於清朝的稱呼大概就是“大清”“清”“清國”,那麼清朝的正式名字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其實清朝的名字正式名字一開始就叫“大清”,就像以前歷朝歷代的“大宋”“大明”一樣,但是這個稱呼到清朝末年卻不一樣了,因為那時候清政府天天要和別的國家簽訂條約,今天和這個國家簽字,明天和另外一個國家籤,每一個條約上清朝的正式名字都是在變化的。

清太宗皇太極在登基之初就確定了大清的國號“大清”,世祖順治皇帝繼承皇位的時候也稱自己“大清國皇帝”,但後來和俄羅斯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時候,清朝用了“中國”二字,這是第一次發生了變化,以後清朝和俄羅斯簽訂條約都用了“中國”這個稱呼。

到了近代,鴉片戰爭清朝戰敗,又要簽訂《南京條約》,在《南京條約》中清廷使用的仍然是“大清”,1844年,中美兩國簽訂《望廈條約》,在這個條約中清朝第一次自稱為“中華大清國”,同年,中法兩國簽訂《黃埔條約》,清朝自稱“大清國”。


到了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以後,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在這份條約中清朝又自稱自己是“大清帝國”(大概為了在日本蕞爾小邦面前霸氣一點),但日本稱清廷為“大清國”,並沒有加“帝”字。1901年,清廷又和十一個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在這個條約裡面,清廷乖乖的又稱自己“大清國”。

綜上,清朝在近代史上是對待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稱號的,但基本上就“大清國”“中國”“中華大清國”“大清帝國”幾個,至於哪一個是正式的稱呼,我覺得應該都能算吧,畢竟外交本身就是一個正式的場合。

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我的看法呢?各位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意見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形形色色的少數民族政權國號

在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的國號,往往是一個字或者兩個字的形式——比如漢、唐,或者大元、大明,而少數民族在建立政權之後,其國號,時常出現不斷更替現象甚至混亂現象——比如遼朝,有時候的國號是契丹,有時候又是遼,就這樣不斷交替,以至於後世遼金史專家都不能斷言遼代歷史上改過多少次國號?


此外還有西夏。西夏正式國號是大夏國,但有時候又自稱邦泥定國。而蒙古人則稱西夏為唐兀。

距離當下最近的封建王朝是清朝,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瞭解,清朝的正式國號到底叫什麼。

清朝的國號演變

清太祖努爾哈赤,本為明朝邊將。在明朝萬曆四十四年(西曆1616年),起兵反明,建立“金”朝,歷史上將這個金朝稱之為後金王朝。

努爾哈赤的漢化程度有限,但從其知道仿照中原王朝的政權形式,定國號為“金”,不難看出,努爾哈赤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承了後金的汗位,並且進一步改革後金的體系制度——將後金的國號改為大清,並改大汗稱號為皇帝。

關於皇太極為何將國號定為大清,目前尚無定論,不過小編傾向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當時皇太極政權主要的對手是明朝,而大明的明,具有火焰的屬性,因此,從水克火角度來說,用清來克明,算是皇太極的一種心願。



很多人印象中大清帝國是一個腐朽、不具備改革動力的王朝,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清朝在近代的遭遇,其實是很多封建帝國共同的宿命。這一切,早在西方文藝復興時代,就已經註定了——比如說1640年,當英國已經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的時候,大明朝國內還在鬧農民起義,這就展現了東西方發展進程的不同。

大清帝國的不幸在於其統治期間,遭逢了以西方列強為主導的殖民運動,這就迫使大清帝國不得不主動接受來自西方的觀念,並逐步將華夏原有的觀念。

古代華夏奉行天下觀。所謂天下觀,既中華天子為天下的共主,而中原則是天下的中心,因此並無世界近代史意義上的國號概念。而隨著清朝康熙朝廷和沙皇俄國就東北地區發生的衝突進行一番交涉以後,康熙朝廷也隱隱約約意識到,不能單獨以大清的名義和沙俄簽約,因此在《尼布楚條約》中,清朝以“中國”的名義簽訂條約。

當時康熙時代對世界的認知,還十分不成熟。

鴉片戰爭以後,清朝原有的華夏天下觀被徹底打破,近現代意義上的世界觀開始形成。大清皇帝也意識到,大清只是世界上普通的國家,大清皇帝也並非什麼天下共主。為了方便和列強打交道,因此,大清在對外交往的時候,國號方面也進行了一番改良——比如在洋務運動後,清朝和西方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時候,以“中華大清國”的名義自居——國號中,先是中華(代表地域),後是大清(代表政權),這也反映出晚清統治者對近代世界體系的瞭解,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


藤樹先生


很多在看到這個問題肯定會很驚訝,這個問題只要稍微懂點歷史的不就知道嗎?清朝的正式名稱不就是清朝嗎?那麼這答案是對的嗎?應該意義來說是錯的,清朝只是後來的史學家的俗稱。它並不是清朝的正式名稱,那麼清朝的正式名稱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在對外上清朝的正式名稱一直都在變化著,比如大清、大清國、清國、中華大清國、大清帝國、中國等等。可以說終清二百餘年它對外的正式名稱都在一直變換著。這裡澳古君我就為大家一一說明。



大清

《清史稿.本紀三》載“崇德元年夏四月乙酉,祭告天地,行受尊號禮,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清。”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清朝的正式名稱就是“大清”。後在康熙年間,清朝與沙俄在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時候,也是自稱“大清”。條約中說到“大清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圖”。可以說清朝第一個對外的正式名稱就是“大清”。



當然在《尼布楚條約》中清朝還自稱為“中國”,條約中有這麼一段話“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於中國,嶺北屬於俄羅斯。”。也就是說實際上在當時清朝在對外的國書上是“大清”和“中國”混合使用的。在當時大清等於中國,而中國也等於大清。



而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朝用的正式名稱都是“大清”。在清朝與英國簽訂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清朝用的也都是“大清”。比如條約中說到

“茲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來之不和之端解釋,止肇釁,為此議定設立永久和約。”。



不過在這個時候列強對於清朝的稱呼大多使用“中國”。在清朝與英國所簽訂的《五口通商章程》中就寫到“凡應嚴防偷漏之法,悉聽中國各口收稅官從便辦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列強對於清朝大多都採用了“中國”的名稱。



中華大清國

“中華大清國”曾經短暫的出現在清朝的對外稱呼上。在1844年清朝與美國簽訂的《望廈條約》中,就有寫到“茲中華大清國、亞美理駕洲大合眾國欲堅定兩國誠實永遠友誼之條約及太平和好貿易之章程”。當然在這份條約中也還出現了大清、中國的稱呼。比如“嗣後大清與大合眾國及兩國民人,無論在何地方,均應互相友愛,真誠和好,共保萬萬年太平無事”。又比如“

合眾國來中國貿易之民人所納出口、入口貨物之稅餉,俱照現定例冊,不得多於各國。”



而再比如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中也出現了“大清國”的稱號。條約中說到“茲中華大清國與大亞美理駕合眾國因欲固存堅久真誠友誼,明定公正確實規法”。當然這份條約也跟望廈條約一樣,也同時先後出現了大清、中國等名稱。可以說在當時中華大清國、大清和中國都是混合使用的,三者之間都是代表著清朝,且各國也都認可。



大清國

大清國的名稱最早也是出現在1844年,這一年清朝除了跟美國簽訂條約外,還與法國簽訂了《黃埔條約》,而在這份條約中就出現了“大清國”。條約中說到“今大清國與大佛蘭西國以所歷久貿易、船隻情事等之往來,大清國大皇帝、大佛蘭西國大皇帝興念及妥為處置”。




而後在光緒年間,清朝預備派往各國考場憲政的大臣們準備攜帶的送與各國君主的國書中也都是寫著“大清國”,比如準備送往法國的國書就寫到“大清國大皇帝敬問大法國”。


大清帝國

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1895年清朝與日本所簽訂的《馬關條約》當中。條約中說到“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為訂立和約”。不過也同樣在條約中也都相繼出現大清和中國兩個稱呼。其實從以上的內容來看,基本上可以明確的是在當時清國對外的名號並不固定,甚至很雜亂,很隨意,沒有一個固定的國號。



當然以上的名稱只是對外而言,對內清朝幾乎不會用到什麼國號。在當時清朝只是明確了“大清”這一國號,其餘的大清國、大清帝國、中華大清國等等這些國號都是在與西方等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之後才開始出現的,可以這麼說這些國號在當時就是中國的恥辱,它們一個個都是出現在一份又一份的不平等條約上,這些國號的出現都意味著當時的中國將失去大量的土地和權力。


澳古說歷史


清朝的國號發生過好幾次變化,要說他的正式名稱,不同時期不一樣,而且同一時期,還應該不止一個。清朝最初是由努爾哈赤以“建州女真”為核心,整合女真各部建立起來的邊疆民族政權,這個政權通常被後世稱為“後金”,其實這是一個誤會,或者可以說是“朝鮮人”故意誤導“明朝”。

事實上,只要想一想就明白,國號上加個“後”字,明顯自我矮化嘛,事實上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建國時的國號就是“金”,只不過當時的朝鮮為了不刺激明朝,同時也為了與“完顏氏”建立的金朝相區別,自己添了一個“後”字,於是成了“後金”,後金這個國號通過朝鮮傳到了明朝,於是成為人盡皆知的常識,然而清朝最初的正式國名,就是“金國”,這一點在近代陸續發現的滿文印章中得到證實。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前期,使用的印章上篆刻的滿文是“abkai fulingga aisin gurun han I doron”,其中的“aisin gurun han”直譯就是“金國汗”。而且,這時與金國相配的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不是“皇帝”,而是“汗”。表明他不是“天下之主”,只是女真人的首領。

因此“金國”這個國號,並不是傳統中原王朝(秦、漢、唐、宋、元、明)意義上的那種“有天下之號”,它只是一個民族政權的“標記”,代表的是一個與“大明”相抗衡的女真人的新政權。這個國號行用了大約二十年,到1635年時,發生了重大改變,使得“清朝”的國號變得有點複雜了。1635年10月,皇太極下令改國名為“滿洲”(manju),禁止使用“諸申”(女真)的舊稱,自然“金國”這樣的名稱也不再使用了。皇太極的原話是:

我國之名原有滿洲、哈達、烏拉、葉赫、輝發等,曏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

“滿洲”在這時,可以說既是“國名”,又是“族名”,跟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一樣,表明這時皇太極等清朝統治集團所要做的事,仍然是一個邊疆民族政權的事情。但一年後,“清朝”正式誕生了,這件事情發生在1636年4,《清實錄》記載,當月初,多爾袞代表滿洲人“捧滿字表文一道”,科爾沁蒙古首領土謝圖濟農巴達禮代表蒙古人“捧蒙古字表文一道”,孔有德代表漢人“捧漢字表文一道”,三份“勸進表文”,共同尊奉皇太極為“皇帝”。

這個儀式很清楚的表明,皇太極不再是女真人或者滿洲人的首領,而是包括了滿、蒙、漢三方在內的“天下”人“皇帝”。而勸進表中,大臣認為皇太極已經“征服朝鮮,混一蒙古,更獲玉璽,受命之符,昭然可見”,說的也是,上天給人們的啟示是,皇太極已不再是女真人的首領,而是天下人的皇帝了。

1636年4月11日,皇太極正式接受“寬溫仁聖皇帝”的尊號,建國號為“大清”。從這時起,“清朝”的正式國號就是“大清”了。而從這時起,皇太極要做的事情,也不再是女真人的首領,而是天下人的皇帝。那麼從這時起,清朝的“國號”自然是“大清”無疑了,不過要注意的是,皇太極稱帝后,《清實錄》的記載是“建國號為大清”,不是改國號為大清,事實上,他之前在1635年10月,已經改“金國”為“滿洲”了,建國號為大清之後,“滿洲”這個國名仍然存在。這就是清朝國號的複雜性。

皇太極這個稱帝建國的儀式中,滿、蒙、漢三方都參加了進來,但“大清”這個國號,顯然是“漢式”國號,而不是當時的滿人、蒙古人能理解的,因為《滿文老檔》記載的1636年4月11日的事情時,只記載了皇太極接受群臣上尊號的事,而沒有建國號為“大清”的記載。甚至到清朝已經入主中原後,在滿人觀念中,“大清”的國號仍然等同於之前“滿洲”的國號。事實上,清朝皇帝的性質也很複雜,一方面他要做“天下人的皇帝”,另一方面,他仍然是“滿洲人的大汗”,所以清朝一方面講“天下一家”,一方面又要“首崇滿洲”,可以說,大清這個漢式國號,與滿洲國名,在清朝一直是長期並存的,只不過,越到後來,滿文運用的地方越少,大家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罷了,比如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由官方主持編寫的《御製清文鑑》一書,對應的滿文名稱是“han i araha manju gisunm i buleku bithe”,其中“清”對譯的就是滿洲“manju”。

所以,1636年以後,清朝的正式名稱,從“漢文化”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大清”,從滿人的角度來說,仍然是滿洲。


只愛潘多拉


滿清政權的發展與成熟!

清朝這個朝代是由滿族統治者統治並建立的,它的國號大致經歷過兩次大的更改。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也是後金的開國之君。努爾哈赤從二十五歲時開始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後來隨著滿清勢力的逐漸擴大,努爾哈赤的名號亦逐步從當初的“聰睿貝勒”發展到了“女直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再到被稱為“建州等處地方國王”、再到喀爾喀蒙古上尊稱號“昆都倫汗”。而此時的明朝顯然對努爾哈赤的野心渾然不知。到了萬曆四十四年的時候,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正式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定國號為“大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也就成為了後金大汗,年號天命。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攻佔了大部分女真部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金”其實就是清朝最初的國號。

在明朝崇禎九年的時候,也就是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將國號有原來的“大金”正式改為“大清”,改元為崇德,將族名女真正式改為了滿洲。之後皇太極就將主要兵力用於對明的戰爭。在滿族統治者建立了大一統封建王朝之後也就繼續延續了“大清”的這個國號,之後直到清朝滅亡也沒有進行修改國號。

同過以上對於清朝時期國號的歷史沿革及發展,我們可以看出清朝的國號就是“大清”,在皇太極以後就沒有進行過大的變化了!

以上為本文的全部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圍觀討論交流!


BM大嘴


清朝最初的國名是金,史稱後金,而金的發音就是“愛新”。最能體現一個國家正式名稱的方式就是對外文件。在所有國書(最有名的是同治皇帝致美國林肯總統的國書)以及與俄、英、法的《天津條約》、《中法新約》等(但非所有條約)對外文件中清朝使用的國號是

大清國。其漢語為【大淸國】滿語為【ᡩᠠᡳ᠌ᠴᡳᠩ ᡤᡠᡵᡠᠨ】(標準為豎版,見下圖)拉丁拼寫為【daicing gurun】。福垊有鑑於此,認為清朝的正式名稱就是大清國,然而大清國只是其中之一。那是因為在其他條約中,清朝還有以下幾種正式名稱。

大清

除去沒有漢文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條約》、《恰克圖條約》等無法精確認準其正式名稱外,像1842年8月29日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又名《江寧條約》)、1843年10月8日簽訂的《中英虎門條約》、從1860年10月24日到11月14日簽訂的與俄、英、法的《北京條約》等條約中,明確使用的就是“大清”二字。

中華大清國

大英(條約用語)簽訂《南京條約》佔盡清朝的便宜時,大英的小弟亞美理駕洲大合眾國蠢蠢欲動。這亞美理駕洲大合眾國就是今日的美國,今天的英國是美國的小弟,清朝的美國是英國的小弟。1843年5月美國遣使來華,在美國特使的威逼忽悠下,欽差大臣兼兩廣總督耆英就對美國“一視同仁”了。1844年月7月3日,在廈門望下村簽訂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與《海關稅則》,因紀念談判簽訂地,故而又稱《望廈條約》。該條約中,首次出現了中華大清國,當然條約裡依然使用了“

大清”兩個字。

中國

此條約,不僅使用了“大清”二字,還使用了“中國”二字。其實早在《南京條約》中就出現“中國”以及“中國人”的字樣。清朝對歐美列強畏懼,故而這些個不平等的條約簽訂的很“順利”,完全體現不出大中國的霸氣。

大中國

關於這個合約章程,福垊沒能查到具體信息,還請評論區的高人多多指教,非常感謝。。但福垊可以判斷這裡的大中國就是大清國的自稱,依據就是1913年民國規定的美國的正式稱呼和今天的一樣——美利堅合眾國。福垊猜想這又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清朝一肚子氣加上對日本羨慕嫉妒恨,最終導致了長崎事件。

大清帝國

長崎事件的解決,讓日本吃了虧,日本以此為恥,朝野齊心合力,奮發圖強。中日甲午一役,清朝被日本打敗。李鴻章在馬關談判時還遭遇了行刺,勉強降低了賠款。1895年4月17日,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大概是為了面子,也是為照顧日本人的面子。在條約中對中日兩國的用詞分別是“大清帝國”、“大日本帝國”。不過日本方面比較“

低調”,稱呼兩國為“大清國”、“大日本國”。

一言以蔽之。清朝的正式名稱看似非常複雜,但萬變不離其宗。清朝的國號由清朝像中華乃至中國逐漸演化。這種演化造成了清朝正式名稱的複雜性。

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還請指教。


福垊


常用的名稱是大清國。但是對外的稱呼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

在清朝前期對外一般直接宣稱“中國”。比如在1689年與俄國簽訂的第一個國際條約《尼布楚條約》中就明確用了中國這一稱呼。


直到乾隆年間與俄國簽訂《恰克圖市約》時,還是用的“中國”這一稱呼。


到了鴉片戰爭後,清朝在國際的稱呼發生了改變,從鴉片戰爭後與英國簽訂的《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中,可以看到稱號已經變成“大清”,即大清國。

之後幾乎所有簽訂條約都是以“大清”作為稱呼,但是條約其中還是會出現“中國”字眼,比如在下面1844年與美國所簽訂的《五口貿易章程:海關稅則》中,即有“大清國”稱呼,又有“中國”稱呼。

在1895年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中,已經稱為“大清帝國”。

所以說,清朝對外有“中國”,“大清國”,“大清帝國”這幾種稱呼,以“大清國”為主要稱呼。


小小烽火臺


清朝自從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族部落後,將國號定為“大金

”,後來又改成“後金”。在愛新覺羅·皇太極掌權時,皇太極在天聰10年(1636年)將清朝國號才定為“大清”。所以清朝正式名稱應為“大清”。

一、清朝國號更迭

1、滿族祖先本來是金代的女真族,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族後,為了區別歷史上的金代,才將國號由剛開始的“大金”改為“後金”。

2、等到皇太極入關後,統一了蒙古人、漢人,皇太極覺得若是再用“後金”作為國號就不適應了,並且漢人受歷史影響,對金人大多懷有敵意,“後金”在漢人眼裡就是罪惡的代表,“後金”已經不適合招攬當時的漢人,皇太極於是在天聰10年(1636年)將國號正式定為“大清”。(皇太極狩獵圖)

二、清代國號的來源

皇太極以“清”作為國號有兩種說法:

1、在改國號為“清”的前一年,皇太極已經廢除了女真族號,改為滿洲。而滿洲在滿語裡面音近曼殊,曼殊是佛的名字,意思是“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皇太極覺得用“清”代替“金”,對籠絡各族人心有巨大的作用。

2、還有一種說法是,“清”在滿語裡就是“金”的諧音,“金”改為“清”,是該漢名而不是改滿名,目的就是讓漢人更容易接受其統治。

皇太極為什麼要改國號?

好多人認為皇太極改國號是出於政治的需要因素,主要就是籠絡被統治的漢人,進而為取代明王朝做準備。等到清朝穩定局面之後的很多年,皇太極的後代皇帝都忌諱用“女真”和“大金”稱呼清朝,更喜歡用“清”稱呼這個帝國。



搞史人


對於清朝的正式名,歷史上有著不同的演化,從清朝廷向外國宣稱的國號及外國對清朝所承認的國號,有過不同的叫法。但統一來講,清朝的正式名稱是:
大清國

清初時,太宗皇太極於崇德元年,改國號為“大清”,即國家名為“大清國”,世祖順治皇帝登基時,在《清世祖實錄》中記載,皇帝自稱“大清國皇帝臣”。

在當時的清朝統治者觀念裡,自己所統治的國家就叫大清國,但在某些時候,也會用中國來代指這個國家。

在中俄兩個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中,有滿漢俄三文界碑,滿文用“中國”表示;漢文也用“中國”;俄文的翻譯為“中國的”,這裡翻譯不指任何的王朝,只指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國家,即清朝,翻譯中文便是“中華帝國”。

  • 1842年的《南京條約》與1843年的《虎門條約》中,英方使用的稱呼是“Empire of China”,即中華帝國,簡稱為“China”,清朝則使用“大清”代表。後來的《虎門條約》也依照以上的稱呼使用。

  • 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中,清朝改稱為“中華大清國”,而美國稱清朝為“大清帝國”,簡稱還是“China”。


  • 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清朝自稱“大清國”,法國稱其“Chine”(中國)。之後的《中法新約》,清朝仍稱“大清國”,而法國改全稱“中華帝國”。

  • 1861年,《中德通商條約》,德國對清朝稱呼為“中國”。

  • 1898年,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德國也改對清朝的全稱,為“中華帝國”。

  • 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因為要一下子跟11個國家簽訂,語言皆不相同,因此最終以漢文和法問作為兩種語言制定。清朝仍自稱“大清國”,法文仍堅持稱“中華帝國”。

條約的漢文開頭:

“今日。
會同聲明,核定大清國按西曆一錢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歷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文內各款,當經大清國大皇帝西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中歷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降旨全行照允,足適諸國之意妥辦。”

原書現存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這些條約厚的就像一本書,一條條屈辱。1905年,光緒向英國、法國、比利時等送去了這些國書,這些國書皆為滿漢雙語。漢文部分為“大清國”。

1908年,清政府被迫定製了《欽定憲法大綱》,在此大綱中的官方名稱則為“大清帝國”,但這個稱呼沒有得到西方國家的承認。


綜合以上,清代在近代開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中,使用不同的稱呼,而各國對清朝的稱呼也不相同,甚至在清朝的前、中、晚期的稱呼也不一樣。在各國的條約、國書以及清代定製的一些法律文書中,有不同的叫法,如:“大清”、“中國”、“清國”等簡稱。

以下列舉各國對清朝使用過的稱呼:

  1. 俄國:中華帝國

  2. 英國:中華帝國

  3. 美國:大清帝國

  4. 法國:早期稱中國,後期稱中華帝國

  5. 葡萄牙:中國

  6. 日本:大清國

  7. 韓國:大清國

因此,從鴉片戰爭刀宣統退位,在這段時間中清朝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中,清朝對外的稱呼也一直在變化,但使用“大清國”次數比較多,如果說哪個才是清朝的正式全稱,那應該是“大清國”,畢竟這個稱呼已經寫在國書或條約裡面了。

而外國對清朝的稱呼也並不統一,但以“中華帝國”這個稱呼的版本最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