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单位忙的人总有干不完的活,闲的人总是闲着,是领导看不到还是欺负老实人啊?

大鹏视线


【职场再出发】为你深度解析:首先,工作忙与闲是领导衡量员工优秀与否的标准吗?当然不是!员工再忙,没有做出来什么成绩,在领导眼里也是可有可无的被裁对象;员工再闲,成绩却非常突出,在领导心目中也是不可替代的优秀员工。


其次,就公司的岗位设置而言,客观上根本不存在“忙”与“闲”的区别,只是“忙”的内容不同罢了。你觉得人家工作很“闲”,其实人家真的很“忙”,只不过人家“忙”的内容你不懂而已!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学生早晨5点半就起床了、一天从学校到补习班,大脑始终高度运转,整个人学习到呕吐,累得几乎虚脱,写完作业时间已经是 晚上12点后,有些家长却说“我一天到晚工作这么忙,你坐那儿轻轻松松学习,还说累?!”。


再次,领导个人因素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领导个人因素既可能是正面因素,比如领导想锻炼某位员工,特意多交代一些工作;也可能是负面因素,比如领导故意想让某位员工多干活,所以特意多交代他一些工作,等等。


我的观点是:

单位里有人总有忙不完的活,而同时有一些人总是闲着,是有三个因素造成的,第一是“衡量标准因素”,就是忙的人绩效也没见有多高,可闲的人绩效也没见有多低,领导不管“忙”“闲”,领导只看绩效;第二个是“岗位分工因素”,因为岗位设置及分工的不同,本来“忙”和“闲”本身就是不好判定的;第三个是“领导个人因素”,领导个人因素在有些时候,可能是决定性因素。

衡量标准因素:职场中对员工的“衡量标准”真的不是表面的“忙”和“闲”,而是员工绩效达成率如何。

除了一些还在“吃大锅饭”的单位,目前大部分企事业机构,都建立了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在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里,是否“完成绩效”才是领导衡量员工的最重要标准,而不是员工的“忙”与“闲”。


这就像一名学生,其实你夜里学习到几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考试成绩如何。如果你夜里不学习,回家就看电视,或者打游戏,却照样考满分,拿在老师眼里也是绝对的好学生。如果你每天学习到夜里1点,但考试成绩总是不及格,老师只能说你“刻苦”,但你不是“学习不达标的学生”。


企事业单位也是一样的。有些员工看着非常“忙”,貌似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其实绩效并不很好,因为这些员工本身做事效率很低,而且做事的方法并不科学。而有的员工做事高效,能够科学管理事件的进度。他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完成任务。


举个例子:

我部门曾经有个A员工,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加班,看起来忙的“焦头烂额”;而做同样事情的B员工,却显得轻轻松松。

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B员工做每件事情前,总是会提前做好规划,然后按步骤完成。而A员工则并不规划,喜欢接到任务后,直接开始做,由于事先考虑不周,这样在做的过程中,总是各种突发事情不断,只得停下来分别处理,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

岗位分工因素:职场中员工所处的岗位及工作分工不同,导致“忙”的内容千差万别,明明“忙”的要死,在其他员工眼里就成了“闲”。

企事业机构就像一台完整的机器,每个员工的岗位和工作分工是不同的。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子和方向盘等岗位是一刻不得休息的,显得异常忙碌;而雨刷、远光灯等岗位则非常“闲”。但从本质而言,每一个岗位都有他自己的“忙”“闲”规律,分工不同导致工作内容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就不能用同一个“忙”的标准来要求。


举个例子:

我司有个部门叫做“公关部”,公关部的经理是直接汇报给CEO的,其岗位级别和销售总监、市场总监是平级的。销售总监每天各种数据、报表、见客户、看市场、催订单忙到昏天黑地。而公关部经理天天悠闲的连办公室都几乎不去,去了也是喝茶!


看起来真的很“闲”,可他“闲”吗?真的不“闲”!因为他的工作时间是晚上,他每天晚上都要陪相关部门吃饭、喝酒、玩乐。和各种相关部门建立关系,维护关系,发展关系。而且在这种交际工作中,言谈举止要做到“滴水不漏”,对方的每一个爱好都要打探清楚,交谈中每一句话都要揣摩多次。那是真的累心啊!


所以,职场里最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就是A员工看着B员工好像天天不干活,而自己忙的昏天黑地,抱怨道“B员工天天闲着,而我累的要死,领导欺负老实人啊”;与此同时,B员工却觉得自己累得要死,而A员工却天天做些按部就班简单的事情,实在是太清闲了,抱怨道“A员工天天做这么简单的事,而我费心费力,领导这是欺负老实人啊”

领导个人因素:职场里,领导的个人因素对员工的“忙”和“闲”也会造成重大影响,在某些时候,甚至是决定性影响!

衡量标准因素和岗位分工因素严格意义上讲,都属于客观因素。而“领导个人因素”则相对主观一些,掺杂了领导的个人喜好和管理风格。又分为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


1、正面因素:让你“忙”是为了锻炼你

领导在提拔下属前,或者重用某位下属前,都倾向于先“锻炼一下”或者“考察一下”,这时就会交代一些“额外工作”或者是明显“超出能力的工作”给这位员工,处于这样环境下的员工,相比于其他人,就会显得“异常忙碌”。


2、负面因素:让你“忙”是为了收拾你

领导想“收拾”某位下属,也倾向于给这位下属“穿小鞋”,具体表现就是让他多做事,多做简单的事,多做“容易掉坑里的事”,但薪资却不升反降。让下属苦不堪言,要么主动归顺领导,要么被迫辞职。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就是领导真的“没看到”。你的工作量确实比同事高,你确实比同事“忙”,但领导真的“没看到”。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自己有忙不完的活,别人却闲着,应该怎么办?

如果在职场里遇到这种情况,应对方法有以下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非常关键:


1、第一步:看!就是和那些“闲”的人相比,先看看你是否有“闲”的资本!

以我在职场近二十年的经验,凡是在职场里工作确实很“闲”(是真的闲),但领导却不管不问的员工,都是“绝对高手”!不是上面背景深不可测,就是技能非常独特;不是和领导有各种私下利益往来,就是拥有领导致命的把柄。总之,不简单!


所以,在抱怨之前,要看看自己是否有“闲”的资本;别人“闲着”是真的没事,但你就不同了,不信你“闲一下”试试。这时候,我对你的建议是:认真工作,别抱怨!


2、第二步:问!就是去问问那些“很闲”的人,他们的绩效结果如何!

有些人真的有点“闲”,但他们的绩效结果却并不差,这你真没什么好说的!就比如领导交代“今天下写一篇3000字问答”,我噼里啪啦不到几十分钟肯定就写完了,而且质量还不差。剩余的其他时间,我就悠闲的喝咖啡、刷手机玩了。而你趴在电脑前,抓耳挠腮一下午,才写完,累得头昏眼花!


你这时候如果抱怨“我今天下午这么忙,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而你却还悠闲的喝咖啡,刷手机,领导太欺负老实人了”!这时候,我对你的建议是:提升能力,别抱怨!


3、第三步:思!就是沉下心来想想“闲”的人做的工作,是否其实也是很“忙”的!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换位思维,你觉得人家的工作很“闲”,那么对方的工作,你是不是都能做?对方给领导写的报告,给领导做的呈现,向领导拍的马屁,自己是否都能做到?如果做不到,那还是老老实实忙自己的工作吧。


不同岗位不同分工,是有不同的“忙”法的,其实安排一场“聚餐”订饭店写通知等,不比你工作几小时轻松多少。这时候,我对你的建议是:提升效率,别抱怨!


4、第四步:查!就是认真检查自己和领导的关系如何,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如果和领导的关系很亲密,领导给你多安排一些工作,很大概率是“重用”,因为领导把你当成了“实在人”“自己人”,让你多做一些工作,是正常的!如果和领导的关系一般或者很差,那你肯定是被“穿小鞋”了!


衡量自己和领导的关系很重要,如果是被“穿小鞋”,我对你的建议很简单:最好是认怂,修复和领导的关系;不然只能考虑换部门或者写简历了!


总结:

这种情况的出现,我的观点是:通常是有三种因素造成的,分别是“衡量标准因素”、“岗位分工因素”和“领导个人因素”。


而解决方法也是从三种因素中而来,我的建议是:

1、第一步:看!看你是否有“闲”的资本。

2、第二步:问!问“闲”的人绩效如何。

3、第三步:思!思考“闲”的人是否真的“闲”。

4、第四步:查!核查自己和领导的关系如何。


职场再出发


我回答一下我的看法,我觉的领导应该看的到,但是也有可能欺负老实人!

首先应该判断的是,忙的人是真“忙”还是假“忙”

我以前有个同事,平时工作时间很长,甚至周末都要加班处理工作,有时候也忙的焦头烂额,上报个东西,总是一推再推,很少有按时完工的,工作表标准也不够高,但是仔细观察,他是在干工作,但是你能说他真的很忙么,他这个忙是原因是他工作效率很低,做事缺乏计划性,导致旧账未平,新帐又起。

其次如果忙的人是真“忙”,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

  1. 因为经常忙的人,是完成工作比较好,完成工作比较快,办事让领导你放心的人。因为你做事让领导放心,领导就喜欢用你。领导交给别人做这个事,不如你完成快,完成的好,领导当然会让你去做事,但是从积极的方面考虑,领导又比较信任你,遇到好的领导更是能有好的发展。

  2. 因为领导是新到任的领导,一些老员工工作上不配合,确实也会有这种现象,但是也不一定是欺负老实人。

    因为他刚到,根基还不强,需要慢慢处理好单位的各种关系,所以他会在工作中会先安排年轻的员工,或许让人感觉是欺负老实人。

最后忙得忙死,闲的闲死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造成

  1.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老员工可能就像轻轻松松工作,新员工不仅要完成领导交代的事情,可能还要处理老员工的工作,特别容易产生这种现象,即使这样,领导也不会视而不见,他自己都清楚,只是心里清楚。


  2. 因为一些企业管理、文化出现了问题,造成了责任不清、分工不明、奖惩不利,就会导致很多“聪明”人钻空子,这就会导致一些年轻的涉世不深的“老实人”吃亏,在这方面也许领导会有察觉,也许因为领导水平的问题就发现不了这个问题。

那么,总结楼主的问题,关于忙得忙死,闲的闲死,究竟领导是看不到还是欺负老实人:

1、先判断是不是真忙,如果不是真忙,那就是个人问题;

2、如果是真忙,那么忙的人肯定领导心里有数,也有可能是欺负老实人;

3、这种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现象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不光是领导看没看到,欺负老实人的问题。

欢迎关注@结构性思维,专注做职场思维,期待与您一起进步!

职场那些事儿


单位忙的人忙不停,闲的人总闲着,这不是领导看不见也不一定是欺负人,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大企业里面,领导对手下的员工虽说不上清清楚楚,但大致都有个心里判断。

朋友在公司里做新媒体运营,每天都要写很多稿子,费脑力也费精力,虽然累但至少是朋友喜欢的工作内容。

后来公司给部门调来了一个新同事,本来以为是来分担工作量的,但谁知,新同事上班很清闲,排排版找找资料,泡泡茶、聊聊天,这样一天就过去了。

反倒是朋友的工作量却加大了,因为还要给新同事的工作修改较正。这差点要把我朋友整抑郁了,跟领导反馈,领导说,没办法,交给她的工作我不放心,这个人又是老板安排过来的,我现在还推不掉,你先坚持一阵子。

后来朋友坚持了几个月,熬过来后,领导给升职加薪,现在是运营主管了。总算,没有让朋友白白付出。

从朋友的经历中,大致可以分析出,领导让忙的人一直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忙的人能力得到领导认可,能者多劳

领导指派任务也不是随便安排的,至少对你的能力心里有底才会把工作安排给你。领导对你的工作结果是要负责的,一般不是跟领导有过节是不会故意给你穿小鞋的。

所以,在公司里忙到不行的人,至少能力是得到领导的认可,被认为是能者多劳。

2.领导能用的人有限,二八定律

公司一个部门里,不会全部都是领导觉得能用的人,肯定有些关系户、能力差等等的难搞员工。根据二八定律,20%的人会干80%的活,而这20%的人之中,才有领导觉得能用的人。

所以,把重要工作都集中在你身上时,你就是领导认可的那20%的可用之人,至于觉得值不值得卖命,就因人而异了。

3.员工愿意付出学习,公司有作为

用各种工作任务逼出来的员工,能力肯定比其他员工要强,同时他们也愿意付出和自主学习,有心栽培柳成荫。虽然员工没有主动积极去提出要求,但领导不会看不见也不应该。

所以,这样的员工应该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提升。

总结

领导明知道某个员工的工作量将满,还给他分配工作,这种心里门清却装糊涂的表现是常态,同时也是一个机会。至少能力和印象在领导心里是靠谱的,接下来的路也会更容易些。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阿花羊,欢迎关注我,分享职场经验,与你共同探索你我所在的世界。

阿花羊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就是一个干活忙不完的人。在我们部门里分工很明确,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我的活总比别人的多。

在部门里我跟一个老员工阿玲是一对合作伙伴。我们的工作都是一样的,但是很明显,我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去做,而阿玲却能掐点的下班,这点让我有点不甘心。毕竟她有家庭,我也有家庭,为什么我就要做那么多工作,而她就轻轻松松在办公室里玩手机,逛淘宝,涂指甲呢?

奇怪的是我越是很忙,领导却越是经常喊我去办公室吩咐我做事。这也难怪,为什么我有做不完的工作了,每当我投入工作的时候,领导又喊我去吩咐新的工作,回到办公室后又要重新进入状态,所以我的活根本做不完。

有一天晚上领导有应酬,所以很久还不下班,而整个办公室就只有我的部门,还有领导的办公室是亮着灯的,领导经过我办公室的时候说了一句,怎么还没走呢?我有点委屈说:我的工作还没做完呢。

领导听了之后就走了。

隔了几分钟之后,领导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说:工作量很大,对吧,我可以帮你请一个助手来协助你的工作。

我有点诧异了,干嘛不叫阿玲做呢?她也是同样的岗位呀,为什么要花钱去招聘呢?

领导苦笑了一下,他说:阿玲?哎……。

然后摇了摇头就走了。

我忙完了之后又到了领导办公室,给他递去文件,我再一次的跟领导说了一下我的心里话,我说领导为啥不给阿玲去帮忙呢?

领导看着我说:阿玲这个人心思不在工作上,做事丢三落四的,这些工作都是需要十分严谨的态度,不能有差错。你才是值得信赖的人,因此如果你觉得很难应付得过来的话,我可以帮你招一个同领域的应届毕业生,让你去分配工作。

听到领导这么说,我突然有点释怀了,更多的是有点自豪,因为领导的话让我树立了信心,原来我在领导心目中是有如此好的印象,我的工作能力得到领导的认可和信赖。

因此我认为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无非就是有两个原因。

1、忙不完工作的人是给领导吩咐了重要的任务,而闲的人却是被冷落了,其实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是领导对你的认可和放心。

2、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很闲的人喜欢钻空子,不愿意去承担工作,同时也是不服从管理的人。因此他们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都会左闪右闪的,不去担责。

同一件事换一个角度去看,你会发现有不一样的结果。希望你能转变一下心态。

欢迎关注羊仔的职场之路,职场无小事,处处大道理,每天分享一点点,每次进步一点点。

羊仔的职场之路


感谢有机会回答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是在某些企业很常见。

茉莉以前离职的一个公司就是典型的情况,有次我们开领导会议,然后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中层副职就说安排谁谁做,经理突然很感慨的说,我们公司几百人,说来说去,每个部门大概就只有十个人能调动起来,然后我们一边说,某某太忙了,不好安排他再做了,但是真的在分配的时候,我们又只能给他做,一个是图他放心,第二是他牢靠,说来说去都是那个理由,剩下的人我不能指望,也不敢指望。

然后几个领导面面相觑,没有什么好回复的。同理,我们这些经理到上级单位开会,总是吵闹着说人手不够,然后上级领导一句话就把他们噎死了,你们几百人,编制内是够的,为什么还说要人呢,你门作为领导,怎么调动员工积极性,怎么安排工作?

第一不是领导不安排,是没法安排,我们有些领导都亲自上阵的,几十岁了还在半夜加班,累的浑身是病,可能还要闷声受气,我们竟然有个副职,教我们的 事情是:如何苦中作乐。妈呀,这不是正常的吃苦啊。

所以在这样的公司,要不就是没有绩效管理制度,要不就是绩效只是用来做个样子的。

当然愿者上钩,不少同事还在那里,然后一边抱怨一边挨日子,图什么,能到退休不会被炒呗,或者是干脆放纵自己,破罐子破摔,等退休。

当然茉莉出来后也有觉得现在自己也蛮辛苦的,但是总是觉得这才叫苦中作乐。

有时晚上下班,看到路上忙碌着还没有下班的人,想想自己还算是要知足,能在劳动中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Molly小秘书


反正我是出生低贱 吃饭挣钱全靠自己干活流汗 甚至有时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都有 在我眼里都很正常 假如听到同事说谁谁离婚了或者出轨了 这些都不算什么 很正常的事 有几个人能顶住天天拼命加班不停的干活的人 坐办公室这样子都很伤神


哟哟哟切克闹696


每个单位,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一下,马上就能看出总有一批人整天东游西荡,到处乱窜,不是说说家长,就是聊聊八卦,闲若无事;


然而另外一批人一天到晚都是忙得不可开交,走路都像去救火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有干不完的活儿。


为什么在同一单位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两种现象,闲的闲死,忙的忙死,难道领导不知道吗,看不见吗?答案肯定是大错特错,领导心中当然有数,近在咫尺,就在眼皮底下,怎么会看不见呢?领导心中跟明镜一样。


既然领导清楚,心中明白,那又为什么让这种极其不合理的现象存在呢?其实领导也有领导的苦衷,也有领导的盘算,更有领导心中那不怎么见得人的小九九。

一般单位里面的闲者都是:
A,年龄偏大即将退休的人员。B,有后台有关系的群体。C,领导的心腹。D,领导不敢招惹的刺头人员。E,能力薄弱,不能干事的人员。
这些人员,对要完成一个具体事情来说,有的是领导没有办法用,有的是不敢用,有的是用不得,有的即使是用了,领导也不放心,因为不一定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所以闲者是越来越闲。

每逢具体工作来临时,老实忠厚且工作能力强的人就被领导垂青了。


要说领导看不到,那是一句笑话,就工作在领导身边与眼皮底下,而且本身就是为领导工作的,不是为这个领导服务就是为那个领导工作,怎么能说看不见呢?


要说是欺负,话也不能说得这么难听,但不能说没有这种成分在内,有时领导也确实是事在两难,万般无奈,有属于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这一点也应该确实考虑。

为什么?

一,这种人一般来说心地善良,领导安排的事情是不会拒绝的。


领导有具体事情要做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这种人,因为领导心中有数,只要自己吩咐了,这种人是不会推辞的,即使自己再忙再累,也不会张口拒绝,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会让领导为难,都甘于接受。


所以在单位里,所有领导有大大小小的具体事情要办时,毫无疑问,都会直接一古脑儿地交给这批人,这批人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人也就越来越忙。最后成为人们眼中那种总有干不完活儿的人。


二,这些人都能干,在单位里是个通才与多面手。

这些人工作能力特别强,单位里的许多部门的工作都驾轻就熟,融会贯通,很容易轻松上手,是个多面手,都是单位里的工作骨干与标兵,有时一个人要顶几个人用,刚忙完这个部门的事情,那个部门的工作又来了。
所以领导在要人做事的时候都特别喜欢这类人。

三,准时完成任务,领导用得顺手,也放心。

这类人不但有才能,而且对领导的要求也说一不二。对于领导交待交办的事情,一定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会出现纰漏的,即使有困难,自己也会想办法克服完成。
领导在交给他们任务时,心中不存在有任何的担心与疑虑,因为心中有数,这类人不会耽误事的,会百分之百地完成。
对于这类人,领导用得既顺手,也安心。当然这类人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

四,这类人不会邀功请赏,居功自傲,而是默默无闻。

这类人虽然在单位里都是工作能手与骨干,份内份外做了许多事,但他们不会邀功请赏,居功自傲,而是默默无闻,一如既往,而不是像那些阿谀奉承的人那样,做了一丁点事,就到处喊破天,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功劳被埋没。
这类人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那种只顾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人,是人中的老黄牛。只知道一心踏踏实实地干事,而不是耍心思钻营去当官,捞好处。

总结: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为什么在一个单位里,忙的人忙得要死,闲的人闲得要命,不是领导不知道,看不见,也不能完全说这就是领导欺负老实人。

之所以有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发生,综合考虑,应该是既有这类人能力特别强,又特别能干事的问题,也有这类人性格软弱方面的原因,当然也与领导好指使老实人又不求回报是脱不了干系的。

在这里本君要真诚地呼吁一下:在职场上,既然要老实人多做事,请也不要寒了老实人的心!


梦笔大画


能做上领导岗,一般都不是傻子,下面的人谁忙成狗,谁闲的蛋疼,都了如指掌。那么为什么还养这些闲人呢?

1、他有核心竞争力,公司或领导离不开他。

之前公司有个女同事,虽然不一个部门,但是在一个大的办公室办公。

她休完产假后那个哺乳假过的滋润程度让所有人羡慕。

早上上班前打个卡,上一个小时班,上午十点多钟就回家。下午三点多回来,发会呆,再打个卡。

几乎天天如此,一个月最多忙两天。工资还超好高。

好多人就不解,她领导就不知道吗?(她领导在另外一个办公区),肯定知道。

每个人每个月干了多少活儿领导门清儿,吗为什么还这么纵容她呢?

因为她有超级关键的核心竞争力。写稿能力强,而且是给董事长写稿。

其他人写的都不行,就她能准确吃透董事长喜欢的词语,每次稿件都是她负责。

所以,如果你有独特的优势,你也可以这样滋润。

2、他有很强的关系,养着他就能赚取很大的利益。

之前公司引进了一个人,啥都不会,也不去学,领导还没有任何意见。

后来才知道,这人是政府财政局某高层推荐的,引进这个人,虽然不干活,但是关于政府的回款,因为这个人提前了十天。

几个亿,提前十天到账是什么概念?光利息就多少?

所以,好吃好喝的供着财神爷。

3、有些人能力不行。领导心里门清儿,故意架空他,不给活儿干,让他犯错误,然后逼迫辞职。

无故辞退员工是要付经济补偿金的,但是如果有些人真的是能力不行,还不听领导的话,真的很头疼,让这类人干活,说不定越干越倒退,索性,啥也别干了,等真的犯错误了,那就离职吧。

总结:所有公司都有忙的人和超级闲的人,看看你想成为哪类人,是否又成为“闲人”的资本。遇到这种人时,千万别嫉妒和生气,记住自己的目标,估量好自己的价值,面对变动时会更从容!





李yi夏


萨加认为:领导并不是看不到某些人或者故意欺负某些人,只是领导喜欢使用用起来顺手的人。

普通职场人,尤其是新人,想要得到发展不单要会筛选公司,还要根据不同领导的特性调整自己的成长方式。

因为最终的竞争,不是与其他同事的竞争,而是与整个行业佼佼者的竞争。


一、职场上的领导有哪些类型?

用领导所处的位置与目标来区分领导的类型:

  • 征服者

征服者型领导大多是职场上的鹰派,他们有魄力,有闯劲,有野心。是对自己、对下属都有高要求,讲效率,不容许出错的完美主义者。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职场上攻城略地、大杀四方。

更高的职位、更多的荣誉、更丰厚的奖金是征服者型领导的追求。刚去世的篮球传奇科比·布莱恩特就是这类型征服者。

  • 盘踞者

盘踞者式的领导一般是公司的元老,多年前他们曾经也是征服者,凭着多年的打拼与积累已经稳居高位。选择成为盘踞者是因为经济与地位已经得到满足,没有野心再往上爬,他们的做事宗旨:不求突出,但求无错。

但盘踞者对自己的位置十分敏感,其他人要是对他展示出夺权、侵略的意图,他会尽全力打压对方。盘踞者有个相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 落魄者

他们曾经也是身居高位的领导,之所以成为落魄者,可能是被人陷害、被人报复、工作失误......无奈被降职为小领导。落魄者型领导满肚子怨气,同时也有非常高昂的斗志重回巅峰。

落魄者与征服者表面上差不多,他们都想获得权力与地位。但落魄者心更急,行动中更不择手段。他们为了讨好老板或者做出业绩,有需要时会牺牲下属。落魄者的宗旨是“不顾一切代价重回巅峰”。


  • 失落者

之所以成为失落者,可能是能力不足,也可能是权力游戏中的牺牲者。这类型领导即使怎么努力,都做不出特别优秀的业绩,也争不到好的资源。他们苦苦坚持活下来,不解散部门是他们的首要目的。


二、如何根据领导的类型调整合作方式?

1、跟随征服者,要展现上进心

如果你的领导是个征服者,那么恭喜你,你得到的机会比在其他领导手下多。领导在前面奋勇杀敌,哪个士兵主动冲上来帮他,他就会重用此士兵。

征服者领导谋求建功立业,对人对己都非常狠。征服型领导大部分有“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作为下属只要抓住这个特点,展现出“我要跟着你杀上去”的决心和魄力,他就愿意给你机会发挥。跟这种领导相处不需要讨好他,一切用业绩说话,帮他打下江山,就是对他和对自己最好交待。

2、对于敏感的盘踞者,要收起野心

盘踞者对于地位、权力的入侵非常敏感,作为他的下属切勿展现太强的野心。否则只会让他防着你,乃至打压你,不给你机会。

但也不是什么都不干,要换个软一点的方式向盘踞者领导讨机会。例如展示出“我为您出谋献策,也请多多给我点支持”的态度。

利用“接近效应”提高盘踞型领导对自己的好感度。多出现在他身边,多跟他闲话家常。切勿谈及自己的野心,让他看到你不断贡献即可。

接近效应: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指出,人们对某样东西的喜爱程度会随着这样东西出现的次数增加而增强。

3、跟随落魄者,将舞台让给他

落魄者需要尽快证明自己,重新进入权力中心。作为这种领导的下属要特别谨慎,既要做出业绩助他往上爬,又不能抢他的光芒。

落魄者型领导还会反过来抢你的功劳。业绩里有下属的50%功劳,他巴不得再抢占40%,说是自己领导有方。他甚至还会埋怨下属不好用,这时候不必去跟他争辩,也不必绕过他跟老板邀功,暂时忍耐为上策。

如果不幸跟随了落魄者,要忍辱负重,切勿跟他抢戏。抓紧时间提升自己本职技能,为日后去其他部门或者跳槽做准备。

4、跟随失落者,机会较多需把握

失落者属于自身难保的状态,甚至整个部门在公司的地位岌岌可危。如果身处其中,反而机会多多。

失落者的权力在衰退,他会选择给下属们机会放手一搏。期待新思想、新做法帮助自己逆天改命。所以下属的发挥空间很大,只要稍微做出点成绩,就很容易看见。跟随失落者要努力出活,即便部门解散,自己也会是其他部门邀请的首选。

萨加总结:机会多不多,有时跟领导的性格无关,而是根据领导的处境有关。他在什么处境,就会做出对应的反应,或进攻,或防守。职场人要懂得分析领导当时的处境,合理表现自己的特质,才能借领导的势发展自己。


萨加


没事的人闲的要死,事多的人忙的要命,这在职场是非常普遍的。究其原因,一般有三种。

欺软怕硬

职场有很多老实人,但也不乏刺头。比如有些人有着复杂的背景,什么活都不干,主管领导也无可奈何,甚至还要讨好巴结。刺头不干活,只能老实人来干。很多人说,这是职场不公平。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公平不是总存在的,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总有一些不能如意的地方。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

能者多劳

有些人,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把工作交给他,领导不放心。这样的人,在职场是很常见的。哪怕一个简单的会议纪要,都写的跟小学生作文似的,领导想改一改,都无从下笔。所以,领导只好把工作交给既老实又有能力的人。其实,这不是欺负老实人,算是无奈之举吧。

重点培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人才有意识地进行重点培养。领导想提拔一个人,一定会让他熟悉所有的核心业务和工作流程。给他安排很多的工作,俗称压担子,促进人才尽快成长和成熟。所以说,在很多情况下,没事并不是好事。没事干,说明你没有什么价值。

除上述三种情况之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

工作效率有高低。

有些人老看起来很忙,劳动量就一定比别人大吗?不见得!这跟工作效率有关。我上班的时候,就有一个工作效率特别低的员工。别人一个小时就可以干完的工作,他吭哧一天也做不出来。看他整天趴在电脑前忙活,可是并没有结果。

忙是做给领导看的。

其实,任何一个单位,在工作量的分配上,都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差不多。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很忙?很多情况下是做给领导看的。领导不在的时候,上网聊天打游戏,领导在场时,煞有介事地忙忙碌碌。这样的人很多。

作为一个领导,每个下属的能力如何,工作量是不是饱满,其实心里都有数。很多人都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实,事少不见得是好事。当领导什么工作也不给你安排,让你整天无所事事的时候,你就危险了。没事可干,说你你无才可用,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肯定拿你开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