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是三国中一位得道的老神仙,孙策为何要置他死地?作者有何深意?

已知天命心心向善


都别抢,我来答。

于吉不仅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是真实历史上的人物。他是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三国演义》中几个比较著名的“神仙”,譬如“天师道”的张鲁,以及道教左慈,于吉不是虚构的人物,他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据《江表传》记载,这个于吉还颇有一点画符治病的本领,当然至于是不是真的有,都是史书上在说,我们也无法判断。

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江表传》

于吉早年在吴越地区颇有名气,就是因为他有点道术,能够通过画符的方式给人治病。这个也是道教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把画好的一道符烧成灰放进碗里,冲上水喝下去,相信在林正英系列电影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话说回来,小的时候我也是喝过这样的“符水”呢。

说起这个于吉还颇有一点传奇色彩,按照资料记载,他不晚于汉顺帝时期就已经修炼出了一身本领,一直活到建安年间直到被孙策所杀,活了有一百来岁。当时汉朝规定一百岁以上的老人是可以得到皇帝召见,于吉就享受到了这份殊荣,但不知道是哪一位皇帝,大概率应该是汉献帝。

初顺帝时,琅琊宫崇诣阙上师吉所得神书於曲阳泉水上,白素朱界,号太平青领道,凡百馀卷。顺帝至建安中,五六十岁,吉是时近已百年,年在耄悼,礼不加刑。又天子巡狩,问百年者,就而见之,敬齿以亲爱,圣王之至教也——《江表传》

总之关于这位老神仙你只要知道他很有本领,活的还很长,另外在吴越地区很有名气,而恰恰就是这种名气最终成为孙策杀掉他的原因。

有一年孙策在会稽举办宴会,当时来参加的宾客很多,这位于吉也不请自来。当时参加宴会的宾客们听说老神仙于吉来了,纷纷离开宴席到楼下去见于吉,负责维持宴会秩序的主办者制止不住,眼看着宾客们一个个都走光了。

坐在主位上的孙策很生气,随即命令让人去把于吉抓起来,大家都很害怕,连忙通过孙策的母亲去向孙策求情,希望他能释放于吉。孙策的母亲虽然照办,竭力向孙策求情,但是孙策认为于吉蛊惑人心,以至于大家不顾君臣之礼,坚持要杀掉于吉。

孙策尝於郡城门楼上,集会诸将宾客,吉乃盛服杖小函,漆画之,名为仙人铧,趋度门下。诸将宾客三分之二下楼迎拜之,掌宾者禁呵不能止。策即令收之。诸事之者,悉使妇女入见策母,请救之。母谓策曰:“于先生亦助军作福,医护将士,不可杀之。”策曰:“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诸将复连名通白事陈乞之,策不从,即催斩之,县首於巿——《江表传》

其实孙策坚持要杀于吉的原因非常简单,就像他自己说的“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其实你说于吉有什么罪呢?什么罪也没有,但是由于名气太大,搞得孙策的宾客们毫不顾忌孙策的脸面,纷纷离开宴席跑下去见他这位偶像。

这就像今天某某明星来了,机关干部们都离开大领导跑去看偶像,大领导肯定是要生气的。因为当时孙策刚刚平定江东地区,而且又打算征讨袁术,所以对于内部团结看的十分重要,他肯定不容许出现这么一号有影响力的人存在。

换言之,要是哪天于吉振臂一呼,要大家反孙策,凭借这位老神仙的名气,想必会给孙策带来不小的困扰吧。当然了,这种看法有点阴谋论,总之来看,由于当时宾客的举动也是害了于吉的一个原因,毕竟孙策好歹是个会稽太守,又是江东地区的领导人。

大家这么不给人家孙的面子,都跑去看于吉去了,把孙策的面子往哪里搁。孙策并非不知道于吉可以不死,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也就只有拿于吉来祭刀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杀鸡儆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怕出名猪怕壮”也是这个道理,“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所以说啊,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于吉虽然死的冤枉,但也死的合情合理。这就像曹操杀杨修一样,都是一样的心理,一样的原因。


围炉谈史


于吉是《三国演义》书中三大仙人之一(三大仙人:于吉、左慈和南华老仙)。这三个仙人都有通天彻地之能,呼风唤雨、幻化飞升不在话下。

比如曹操想试试左慈的法力,把他关押在大狱,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越狱逍遥而去;曹操想吃南海咸鱼,左慈在洛阳宫中就可以垂钓,并且手到擒来。

其实这些本领都是于吉撂下的活,三人中于吉的本领居首。

于吉不仅能力超强,且有一副菩萨心肠,他经常为江南地区的老百姓“化符为水”治病救人,被于吉佑护的百姓,恰是东吴首任领导人——小霸王孙策的治下。

(于吉仙人)

按照人之常情,孙策应该感谢于吉大神,毕竟为他“辖区”内的百姓解除了病痛。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孙策却处死了于吉,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看看事情的经过:有一天,孙策在城楼上接受百姓的朝拜,一边发表演讲,一边挥手向百姓致意。

就在孙策陶醉在万民欢呼喜悦中,突然人群呼啦啦涌向了门口。

原来于吉从此经过,人们都去朝拜于吉去了。

于吉平时为老百姓看病消灾,听说于吉从此经过,感恩的人们前去迎接和跪拜。

孙策在城楼上看到了这一幕,感到十分尴尬,心中暗骂“这不是拆老子的台吗?”于是下令拘捕于吉杀之,理由是装神弄鬼、妖言惑众。

当时谋士张昭上前劝谏道:“于吉并没有犯错,杀之不公,请大王三思”,孙策不听执意把于吉关进了大狱,择日开刀问斩。

就在这当儿,张昭找到吴国太(孙策的母亲)为于吉求情。于吉曾为老太太看过病,吴国太和张昭劝孙策放过于吉。孙策固执己见,还为母亲举了迷信仙人亡国的例子……

张昭见孙策固执己见,于是说:“要不这样吧,现在正值大旱天气,让于吉求雨,如果求来雨缓解了旱情,就说明他真有本领,大王就把他放了你看行不行?”

孙策也只好答应,于是把于吉从监狱提出来让他求雨。

前面我说了,呼风唤雨对于于吉来说小菜一碟,于吉作法“风来雨下”,洛阳城水深盈尺,于吉一挥手,风停雨住。

围观的城中百姓无不感激泣零,不顾泥水纷纷跪在了地上。

孙策放了于吉了吗?

恰恰相反,孙策立马斩了于吉。原来孙策再次尴尬了,心中泛起酸溜溜的味道,百姓跪在泥水里的行为,坚定了孙策杀于吉的决心。

分析孙策的心理无非有如下几点:

一、于吉在城楼下夺了孙策的风头,孙策要在百姓心中树立权威,可于吉不识时务从城下经过,由于他平时为百姓看过病,所以百姓离开孙策去迎接他,显然于吉给孙策难堪。

一个糟老头子和一国之君争人脉,孙策肯定要杀他!不然君王何立威?孙策让于吉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这时的于吉应该低调做人,于吉执行的是天意,而孙策是天之骄子,县官不如现管,于吉应该把取得的成绩往孙策脸上贴,然后孙策号召百姓祭拜神仙,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于吉强抢风头惹来杀身之祸,是不谙人情世故所致。于吉有天大的本领,但不如孙策权力来得直接,孙策在巩固权力过程中,遇佛杀佛,遇仙杀仙,意思是挡我者死。

于吉纵有天大的本领也挡不住孙策的刀,杀了你这个神仙又咋地?

孙策号称江东猛虎,出尽风头岂能甘居人下,杀于吉凸显孙策的权力,是告诉百姓,我才是你们的主人,别乱拜,拜我就行了。


秉烛读春秋


于吉是东汉末年道家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史料记载,于吉是琅琊郡人,先前经常在吴地一带学道、布道,以符水为百姓治病;因此,于吉在吴地有很高的威望,被誉为活神仙。

孙策杀于吉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演义小说中作者凭空杜撰的,不过在历史上孙策杀于吉没有演义小说中那么绘声绘色而已。


在孙策看来,有一万个理由要杀于吉,因为于吉太可怕了。

孙策初平江东,士族心中不服,就出现了郭嘉预言中的许贡门客刺杀事件。大伤尚未痊愈的孙策,正在于群臣在城门楼上聚会。于吉穿着盛装前来,端着一个漆画的小匣子,说是“仙人铧”。参加宴会的将军、宾客有三分之二都跑下楼去参拜,甚至负责执掌礼仪的官员大声呵斥都禁止不了。

孙策当场就大怒,将于吉关进了监牢。然而这个将军、大臣回家让自己老婆进宫找吴国太告状,请求放掉于吉。孙策嘴上说:于吉是妖人,蛊惑人心,竟然让大臣、将军们不顾君臣之礼,前去参拜,因此要杀掉。

其实孙策心中估计更多想的是,于吉太可怕了,在强大的武力面前,江东士族们依然敢于反抗自己的统治,而于吉一个小小的道士,竟然比自己深得民心。孙策杀于吉,与其说是嫉妒,还不如说是忌惮。一个道士在民间的小恩小惠,造成的影响力,远远高于孙策自己通过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威望。

在吴国太劝说无效的情况下,诸将、大臣们联名上表求情,无疑进一步坚定了孙策杀于吉的决心。此时,孙策杀的不仅仅是于吉了,而是于吉后面代表的那些敢于挑战自己权威的人心。所以说,到了此时此刻,于吉必须得死了。



在小生看来,于吉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些人,这些于吉们太可怕了。

在于吉盛装出场的时候,让小生不由得三国时期另外一个人物,那就是左慈。左慈在当初曹操、刘表都想杀掉他,都认为其是妖人,善于蛊惑人心。

这就要追究在这段时期,道士为什么这么不受待见。追根究底,就是道士太会收买人心了,当初张角的席卷大半个国家的黄巾军起义,就是依靠道术聚集民心的。而且,此时此刻,割据汉中的张鲁,就是依靠“五斗米”教收拢人心,达到割据的目的的。

小生说,于吉们太可怕了,是有原因的。即使孙策杀掉了于吉,在江东的民心目中,于吉依然活着,并且认为孙策是因为杀了于吉而死的。估计,孙策作为江东小霸王,在九泉之下,得知杀掉于吉依然消除不掉在百姓心目中的影响,情何以堪。


安定郡小书生


孙策杀于吉,本身不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即以孙策为代表的外来军事集团,通过战争扫清江东的割据势力的过程中,利用暴力手段打击异己分子的体现之一。于吉之死,只是其中一个偶然事件,更像是一个缩影。



我们常把三国时期的吴国称为孙吴,意指孙家据有江东,与魏蜀鼎足而立。


但实际上,孙吴在江东地区真正站稳脚跟,是在孙权时代,终孙策一生,他与吴地大族的关系都非常紧张,很多名士对这一政权都持观望态度,尽管孙策自己军事才能卓越,战场上无人可敌,但他依然遭遇到了来自吴地土著与望族的或明或暗的反对,反抗力量之大,致使孙策生前不得不以武力进行镇压,孙家与地方势力的关系非常紧张。


孙策攻打江东依靠的,有从袁术那边获得的父亲孙坚的残部,同时也有后来招收的淮泗兵,领兵诸将也多是江西人,也就是说,这支部队并不是江东子弟兵。


何况孙策在攻打江东前,名义上是袁术的部属,他向袁术请求派遣自己攻略江东地区的举动,虽是名正言顺的下级征求上级意见之举,但在外界看来,这无异于受袁术之命侵略江东,加上袁术在重视名节与声望的世家大族们看来是乱臣贼子,孙策是乱臣贼子的帮凶,名声自然也不会好。


所以,可以想见,当他们发现孙策在江东地区节节胜利时,甚至于把汉献帝委派的扬州刺史刘繇给赶走了,虽然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孙策这算不上什么大逆不道的行为,但和之前所说的类似,在江东本地望族们看来,孙策就是个入侵者。


而且孙策本人也与吴地望族结下过梁子。


之前,袁术曾派人向担任庐江太守的陆康索要军粮,陆康认为袁术是叛逆(看来名声确实不好),拒绝给付,一下子惹毛了袁术,派孙策攻打庐江,花了2年时间才打下来,70岁的陆老爷子不久去世,逃难的陆氏宗族百余人,遭遇战乱和饥荒,死了将近一半,可见陆家与孙家是有血海深仇的。


陆康虽然死了,但陆氏是吴地大姓,所谓吴地四大姓,顾、陆、朱,张,彼此同气连枝,关系千丝万缕,孙策得罪了陆家,基本上可以肯定,其他三家看待孙家就绝不会有好的态度了。加上孙策自己也是寒门出身,很不受这些名门望族的待见(和曹操类似),当年孙策曾想拜见陆康,也遭受了对方的轻慢,被看不起,可以想见,孙策初来吴地,他的处境绝对不像电视里演得那么好,至少是,反对他的力量,很强大。


这就导致了在孙策统治时期,他镇压或残杀了不少本地的反对派,史载“孙策平定吴、会,诛其英豪”,可见手段之酷烈,反响之恶劣,致使江东大族与孙氏结仇甚多。甚至震动到邻国,也就是曹魏,以至于陈琳在做檄文的时候还不忘拿这个做文章,斥责对方“残仁贼义”。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孙策之母,曾害怕儿子铲除异己太过狠毒而使得孙家遭遇灭顶之灾,不惜威胁投井自杀来威逼儿子放过对方,能把自己老妈逼成这样,可见孙策当时的手段到了何种地步。


二个是,孙策死前,希望弟弟孙权不要像自己一样以武力压倒一切,而是要改弦更张,立足江东。甚至于都说出了“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的话,被认为是江东待不下去,就回江西去,也就是说孙策对于自己的集团能否在本地长治久安,仍然怀有狐疑。


在这种情况下,孙策击杀于吉,其实和他在吴地大肆排除异己,屠戮英豪的初衷是一样的,那就是竭尽所能打击对自己有能力造成潜在威胁的势力,于吉在当地是颇有名望的道士,下到小老百姓,上到达官军将,都对他顶礼膜拜,一度出现于吉出现,孙策的手下争相去礼拜,拦都拦不住的尴尬场景,这就摸了孙策的老虎屁股,很快就起了杀心,硬是将于吉给缉拿杀掉了,成为震动当地的一大冤案。


实际上,于吉不是孙策手下冤死的第一个在吴地具有强大号召力的人,孙策的黑名单上还有长长的一串,都是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人。从这个角度说,孙策也算是个手段狠辣的军阀了。


大葱侃侃侃


很正常啊,老罗要让蜀汉群雄封神,自然都让其他势力的统治者接受一定程度的制裁,所以在给魏国和吴国的剧情设定上,老罗需要把历史上本来很正常不过的死亡原因和“报应论”联系起来,所以推测于吉和孙笨的剧情,就这么出来了。

《三国志》中记载孙笨被许贡门客仇杀,《三国演义》中也沿用了这段剧情,但是老罗似乎不想让这个暴戾份子这么轻易的领盒饭,就硬是让孙笨杀了救苦救难的于神仙。按照小说的记载,于吉确实是在行善事,只是被病痛到心态炸裂,又多少有点嫉妒于吉的口碑,于是怒而杀之。后来于吉魂魄时常来纠缠孙笨,直接导致了孙笨的死亡。

所以按照小说的说法,孙笨杀于吉实则是不义之举,他被于吉索命也是罪有应得。历史上孙笨为了扩张江东地盘做了不少屠戮之事,老罗让孙笨以如此无语的行为死去,也不单单是为当年的江东无辜百姓伸冤,其实还是为了用贬低其他势力的形式来抬高蜀国。

不仅孙笨如此,孙坚也一样。历史上孙坚本就很正常的死于与刘表的战斗中,但老罗非要给孙坚安排一段私藏玉玺不得好死的真香剧情,这就极大的降低的孙坚的英雄气概。

而在整部《三国演义》中,最大的神仙当属南华老仙,左慈、于吉、张角都是他的徒弟。张角作为开篇的boss(也是基本所有三国游戏中通用的第一关boss),被全民围歼这无可厚非,刘、关、张三兄弟在战役中大放异彩也是理所应当。而左慈可是扮演着戏耍曹操的重要任务,自然要让曹操扮演丑角了。

当然,除了大神们戏耍魏、吴外,老罗让神仙尽可能的去帮助蜀国并且也让蜀国的许多人封神。就单纯人物设定而言,诸葛亮和关羽已然成神,再加上普净这个半神相助,蜀汉的剧情不可能不精彩。

所以逻辑文史姨的分析只仅限于表皮层,那就是老罗想黑吴国罢了。



逻辑文史游


三国是一卷波澜壮阔的人物群像绘,无论真实还是虚构的人物,他们每个角色都是这汪洋中的一捧浪花,这些传说让三国史之中的很大一部分脱离了正经文字的牢笼化作演义,也让其时甚至是多少年代后的人们的思想可以从束缚之中得到解放,创造出数不清的玄妙故事。

而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于吉这个玄妙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之中,于吉是一个道士,更是人们口中的老神仙!书中言其在吴郡、会稽一带为百姓治病,甚得人心。可偏偏这样的一个人,却不得孙策喜爱,甚至评价其“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最终还是被孙策杀死。

那么许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何孙策就容不下这个百姓口中的老神仙呢?想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分析孙策的实际心理。据《江表传》记载,“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

按照记载,于吉本是琅琊人,在抵达江东以后,经常免费施舍符水,替穷苦百姓治病。随着时间推移,他在民间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很多人甚至还抛家舍业地跟在他身边。

他的威望高到了什么地步呢?“时人皆知于吉,而不知孙策。”渐渐的,孙策心中必然会对于吉生出忌惮之心。在他有勇有谋的外表之下,实还藏着一颗妒忌之心,而这也是大多数的领导者容易产生的状态,在其位忧其事!

所以才有孙策定然要处死于吉的事情,但是真实的历史上又是如此吗?事实上历史上确确实实有于吉此人,而且本身也是道教发展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甚至说他有可能影响了整个三国的进程也不为过!要知道,三国的起源就是由于黄巾贼的暴乱,而早在汉顺帝时于吉已在民间传道。这两件事情有什么关系呢?首先于吉他的道,同张角一样叫太平道。而张角自称的“太平道”,宗旨就出自《太平清领书》。

我们这时候再看一下,《太平清领书》又名《太平经》,相传正是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其成书于东汉中晚期,共170卷。

从这里来看,也就是说张角这个黄巾军的领袖所传播的教义,正是脱胎于于吉应该散播的《太平经》!当然还有人说于吉本身就是《太平经》的作者。不过从内容看,《太平经》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书中“真人”和“天师”互相问答,汇集《太平经》的人,应是真人或其传人,把天师所授的道书,连同问答记录编集成书。

也就是说于吉应该是一个得到此经的布道者,而他也确确实实凭借对于道的理解,走上了和张角不同的道路,在他传授的《太平经》中,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可以说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养性术;提出了财产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恶报应观念,指出只有人们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道成仙;也反映了平均主义和平等理想的朴素民本思想。

而正是这样一个理念,让于吉得以成为了历史之中,得到人们认可的人物。

只不过历史之中的蛛丝马迹,也说明于至大约九十多岁时候,还是被孙策所杀。而这样的事实在当时是很不得人心的,所以孙策死后,就产生了于吉索命的神话,还说于吉的尸体半夜就不见了等等。更是最终成为了三国演义之中充满玄幻色彩的精彩片段!


井夫子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于吉在历史上上的记载主要见于《江表传》和《志林》:只能大概推测于吉是琅琊人,和诸葛亮出生一个地方,他是从中原来到江东的一个道士,在吴郡和会稽郡两个地区十分有名望,传闻于吉是汉顺帝时期的人物,他曾经在曲阳泉水旁边得到了一本道书,这就是著名的《太平青领道》,到了三国时期他已经百岁了,于吉在吴郡和会稽郡传道的时候,所从事的还是张角的那一套制作符水治病,在吴郡和会稽郡有非常多的信徒,当时孙策曾经在郡楼里大宴宾客,于吉穿着华贵的衣服,手持一手杖,来到郡楼门下,当时很多人前去拜见于吉,掌管礼仪的人不能够禁止,这引得孙策大怒,最终孙策收押于吉,于是大批人拍自己的老婆老妈到孙策的母亲吴夫人面前求情,吴夫人就劝谏孙策不可杀于吉,诸位将领也向孙策求情,最终孙策引用张津的故事,孙策说张津担任交州刺史时,废除汉家制度和儒家经典,跑去烧香读道书,最后被蛮夷所杀。所以孙策坚持杀死于吉,但是于吉的信徒认为于吉只是尸解,继续信教求福。不过这个故事有漏洞,因为张津在建安六年依旧健在,孙策去世于建安五年,这导致这个记载说不过去。

另一个记载来自于《搜神记》,按照搜神记的说法,是孙策准备渡江攻打许昌的时候,当时和于吉一起,但是那个时候十分干旱少雨,孙策督促士兵赶快催动船只运兵,有一天孙策起早了,看见将士都在于吉的那个地方,孙策大怒,于是派人收押于吉,于吉带来之后,孙策问于吉:“天气干旱缺少雨水导致运兵困难,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渡过长江,你不和我同甘共苦,反而在军中散布传教,我要除掉你。”于是孙策把于吉绑在地上暴晒,让他请雨,一旦有雨水,就放了他,没有雨水就杀了他。但是不久就下起了大雨,当时的将士十分欢喜,以为于吉必得原谅,但是没有想到是孙策杀了于吉,将士哀伤于吉于是埋藏于吉,但是第二天前去看的时候,尸体已经不见了。

这两段记载都是虚虚实实,但是能够确定的是孙策杀死了于吉。

孙策为什么如此讨厌于吉?

这实际上汉朝时期的黄巾起义有关系,东汉末年是中国原始道教的形成期,主要形成了五斗米教和太平道,其中太平道来自于《太平经》,《太平经》倡导仁治,它认为只有君王实行仁政,天下才会太平,君王实行仁德,天下才会仁治,《太平经》希望君王以人为本,不要用严刑峻法来打压人民,这在东汉末年天下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对民众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张角以太平道为根基,设置组织来管理太平道使得大批太平道教徒形成战斗力,这就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这次起义对于东汉的冲击十分大,直接瓦解了东汉政府的统治。

而孙策的父亲孙坚就是镇压黄巾起义发家的,这对于孙策来说,影响很大。张角不过凭借传教,就有了百万信徒,张角和黄巾起义失败之后,陆续出现大批打着黄巾起义旗号的起义军横行关东,对于久在中原,之后在袁术旗下征战的孙策影响也十分大,所以于吉以太平道传教,在东吴的统治核心区域吴郡和会稽郡大肆传播,仿佛另一个张角再次出现在江东,这如何不令孙策感到担心害怕。所以才会有孙策杀死于吉的事情。


人者仁义也


三国于吉是不是一位老神仙还很难说,从古至今,世上就没有神仙,有神仙只是一个传说,既然是神仙那就隐居深山幽谷或寺庙,就不要在凡间招摇惑众,因为传说的东西真假难辨,通过信徒的添油加醋,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一传十 ,十传百,越传越多,如果信徒遍佈天下,大家都去信他,当权者将危危可岌,黄巾起义将是例证,当孙策看到于吉在人群中前呼后拥,百姓都称他神仙,在他治理下的东吴出现这种事情,在孙策看来于吉绝对是妖人,杀死于吉,清除心头之患,也有利于巩固自己的地位。


青石5340


于吉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为一位得道的高人,偏偏被孙策杀死,为什么啊?这要进入当时的历史情景寻找答案,东汉末年,庙堂乌烟瘴气,民间哀鸿遍野,社稷摇摇欲坠,北方出了一位活神仙,大贤良师张角,画符为水 活人无数,几年谋划,爆发了黄巾起义成了压塌大汉江山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关中,也有一个活神仙,纠集教众,割据州郡,张鲁是也,小霸王孙伯符占据江东,将之视为立身之本,辖区出了一位活神仙 ,手下将士都视若神明,换做各位是小霸王,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所以于吉被杀是必然,任何统治者都不会放之任之。至于有何深意?主要为了矛盾冲突吧,如果一定说有,我们在回到作者生活的历史情景中,本书成于元末明初,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基业,起家偏偏依附于明教,而后自立,而他还有一个重要对手,张士诚,这也是一位枭雄,作者就在他手底下打工,估计作者就想强化大明的宗教印记吧!让以后的统治者都防着点这些明者教化世人,暗则聚众造反的伪宗教主义者。手写不易,答这么多吧!


退隐江湖27564058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神仙,比如开篇就出现的南华老仙,再比如于吉、左慈,甚至关羽也可以算做半个神仙。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袁绍派陈震出使江东,孙策在城门楼上款待陈震,正巧于吉路过,孙策部下诸将、城中百姓都对于吉顶礼膜拜,孙策认为于吉是个妖人,一怒之下就抓了于吉。

尽管以张昭为首的众臣、以及孙策的母亲都给于吉求情,并且于吉还施展本领求雨,但孙策还是坚决处死了于吉。并且在处死于吉不久以后,孙策也病逝了。

那么,于吉此人,并没有什么恶行,为何孙策要置他死地呢?在笑谈君看来,应该是孙策认定了于吉就是个妖道,并且其蛊惑人心的本领已经威胁到了孙策的地位。

1、孙策认定于吉是妖人,和张角是一路货色

孙策第一眼看到于吉,就给于吉定了性:“是何妖人?快与我擒来!”

孙策应该是非常反感这些妖魔鬼道的,从后文孙策说的话中,也能看出来:

“汝毫不取人,衣服饮食,从何而得?汝即黄巾张角之流,今若不诛,必为后患!”

“昔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红帕裹头,自称可助出军之威,后竟为敌军所杀。此等事甚无益,诸君自未悟耳。吾欲杀于吉,正思禁邪觉迷也。”

于吉虽然没有什么恶行,但是张角在造反之前也没什么恶行啊!所以说,在其他人眼中,于吉是个神仙,但孙策根本不信这些鬼神之事,在孙策眼中,于吉就是个妖人。

2、从人心角度看,于吉的威望似乎比孙策还要高

如果说,于吉只是个骗吃骗喝的妖道,那肯定罪不致死。

但问题是,于吉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太高了!百姓们见了他,都是焚香伏道而拜,孙策转斗千里,打下江东基业,也没享受到百姓们的这个待遇啊!

从这一点来看,于吉已经是犯了大忌,你的威望竟然盖过了君主,那不杀你,后患无穷啊!就算是方外之士,也必须杀之以除后患。

再看孙策要杀于吉的过程中,孙策的部下屡屡阻拦,苦苦哀求,殊不知这正起了反作用,他们越阻挠,孙策心中就越堵得慌,越感觉自己的人气还不如一个妖人,就愈加坚定了杀于吉的决心。

我们知道,历史上,孙策被许贡门客刺杀后身亡,《三国演义》这里加了一段小霸王怒斩于吉的故事,罗贯中先生这么些,有何深意呢?笑谈君感觉,这是对孙策这个人物形象的一个升华。

第一,英雄不信虚无事。孙策的性格,和孙坚很像,和霸王项羽很像,都是至刚的性格,他们行事光明磊落,一身豪气,并不信鬼神之说。

第二,如果说孙策死于刺客之手,那未免有些可惜。作者这么一写,相当于孙策以凡人之躯与神仙相搏,死于神仙之手,短短二十六岁的生命也算是轰轰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