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得“好欺负”?这不仅怪爸爸,这三类妈妈也有影响

遇到孩子放学回家说自己在学校受欺负了怎么办?

不少家长反映自己会让孩子直接“还手”,在外面可不能让自己的心肝宝贝受到委屈。 可是另一部分家长认为,受了欺负就“还手”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处理方式,小朋友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养成懂礼貌、好相处的性格很重要。

但都不“还手”的孩子受欺负时又没有大人的帮助,就和容易让其他小朋友认为他“好欺负”,下一次再有抢零食、抢玩具还是针对这个孩子下手。这让不少家长都犯了难。

孩子变得“好欺负”?这不仅怪爸爸,这三类妈妈也有影响

其实,孩子“好欺负”并非完全无迹可寻,除了每个小朋友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差异之外,性格也占据了很大的成分。

这三类妈妈容易养出“好欺负”的孩子?

1、过于强势的妈妈

许多妈妈也许很难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过于强势,她们甚至对自己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而感到自豪。一些妈妈包办了孩子的生活起居等大大小小的事宜,从早上叫孩子起床到晚上为孩子做宵夜,从小时候干涉孩子交友,到长大插手孩子恋爱。孩子在母亲面前不能有反对的声音,也不能做妈妈不同意的事。

孩子变得“好欺负”?这不仅怪爸爸,这三类妈妈也有影响

妈妈将孩子的一切都牢牢把控在手中,完全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孩子的声音和想法也得不到妈妈的尊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主见,遇事也习惯性地等着别人帮助。在外面“受欺负”也就不足为奇了。

2、管教太严的妈妈

有的妈妈虽然不至于包办一切,但仍然为孩子制定了许多条条框框,希望孩子能按自己所想的的方向发展。

妈妈们的初衷并没有错,但是孩子所有行动都在母亲的约束下进行,不仅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也会造成孩子过于死板和怯懦。对于外界新鲜事物不敢尝试,对于规矩之外的世界不敢探索,就连被小伙伴欺负了都不敢“还手”。

孩子变得“好欺负”?这不仅怪爸爸,这三类妈妈也有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留一些空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事情。在给孩子制定规则之前也要告诉他们,一切以保护自己为先。

3、懦弱没主见的妈妈

与前两种妈妈正相反,还有一些妈妈性格过于懦弱,遇事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家庭生活中也缺乏主见。长期以来习惯了忍气吞声,遇到委屈的事也常常选择忍耐。

在妈妈的影响下,孩子也渐渐习惯了对欺负自己的小朋友不予“还手”,默默忍耐了事。

教育孩子不能太过严格,也不能太过弱势。有时候保持沉默值得夸赞,有时候却必须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总是受欺负还不敢发声,孩子长大了之后也将自卑、懦弱,不敢为自己正当的利益抗争。

孩子变得“好欺负”?这不仅怪爸爸,这三类妈妈也有影响

怎样才能培养“男子汉”气魄?

1、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尊重

不少孩子受了委屈不敢“还手”,回家也不敢告诉爸爸妈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感。在同学老师,乃至父母面前没有自信,也缺乏底气。

作为孩子成长路上重要的引航人,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关心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当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了解到自己的发声都能收到回音,孩子也会乐于向大人倾诉,也有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孩子变得“好欺负”?这不仅怪爸爸,这三类妈妈也有影响

2、爸爸的角色不可或缺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母亲的爱像涓涓细流,给予我们港湾,而父亲的爱则像高山,给我们肩膀,也教会我们坚毅的品格。

一些孩子性格懦弱,在学校“好欺负”,除了母亲过于强势或者管教过严之外,父亲角色的缺失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平时教育孩子以妈妈为重心,爸爸在外应酬,很少关心、陪伴孩子的成长,孩子“男子汉”阳刚的一面就较难树立起来。

孩子变得“好欺负”?这不仅怪爸爸,这三类妈妈也有影响

3、和谐的父母关系

孩子虽然不会表达,但家长的一举一动他都记在心里,并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他们成长。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关系和谐,那么孩子也会更加阳光、自信、与小伙伴相处融洽。如果家庭关系比较紧绷,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经历这样那样的阻碍。因而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就是孩子处理人际关系最好的榜样。

孩子变得“好欺负”?这不仅怪爸爸,这三类妈妈也有影响

养育一个孩子并非一件简单的事,一个小生命的成长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作为家长也要不断学习如何养育孩子,这是一生都需要修习的课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