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后,爸妈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孩子才会阳光健康。

近有一位妈妈说3岁的儿子几乎每天都尿床,中午睡觉尿,晚上睡觉也尿。

冬天天气不好,无法晒,家里的被褥已经不够用了。

她说儿子小时候尿床,觉得小,没有管他,每次大声说他,他还会咯咯地笑着。

但是上了幼儿园还这样,每尿一次,就狠狠地打一次屁股,让他保证下次不会这样做了。

而且爸爸也在边上跟孩子说,“这次就算了,下次还这样我也要打你屁股了。”

感觉小小的他当时吓坏了,原本以为孩子不会再尿了,没想到反而变本加厉。

孩子尿床后,爸妈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孩子才会阳光健康。

以前孩子玩电器拿刀具什么的,只要一警告就见效。

可这次孩子做出承诺和保证,为什么会失效了呢?

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过尿床的经历。

到如今,我还能想起小时候被祸害得不成样子的棉垫被。

我记不清奶奶有没有因为这件事惩罚我。

但我能感觉到自己当时是内疚的,觉得我把被子弄坏了,我是不想这样做的。

可很多生气的父母却觉得这是孩子故意的,而没有去询问孩子的感受。

有一次聊到这个话题,有一朋友说自己儿时的一个小伙伴,因为尿床,被他妈妈拖到院子里打屁股。

孩子尿床后,爸妈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孩子才会阳光健康。

边打还边喊着“你下次还尿不尿了,还尿不尿啊。”

结果小伙伴后来就得了一个小名叫“尿不尿”。

每次一叫这名字,他就羞得低下了头。

看上去胆小而自卑,跟小伙伴们也越来越疏远,还为此打过不少的架。

后来成年了还尿床,因为这件事他还找不到女朋友。

周边人都悄悄对这事议论纷纷的。

当孩子尿床后,假如父母没有去理解和引导,而是责备和怒斥的话,会对孩子往后的人生或多或少都带来影响。

责备,能改善孩子尿床的坏毛病吗?当然不能。

我的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也经常尿床。

有一次在老家,中午的时候我在屋里午睡,听到他在对面房间哇哇大哭。

跑过去一瞧,只见我妈在生气地说着:“昨天才换的被子,今天又尿了。”

还在他屁股上用力地打了几巴掌,原来是他中午尿床了。

我赶紧过去把他抱过来,安慰他,跟他说没事的。然后说我小时候也尿床的故事,其实没关系的。

等我妈整理完,跟她说,“他也不是故意的,今后不要因为尿床的事责备他,换好被子就行了,睡前少喝水,别动手打他。”

孩子尿床后,爸妈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孩子才会阳光健康。

后来,他跟我们睡,有好几次把床单棉被弄湿,还把我们的衣服都弄湿了。

但是我每次都没有去责备他,而是把他抱到干爽的一旁,然后给他换上干净的内衣内裤,再用毛巾或者纸巾把湿的被子尽量吸干一点。

中间有时有点抱怨,也赶紧打消,因为我理解他。

我能看出他小心翼翼地躺在那,一副知道自己犯了错的模样。

孩子尿床后,爸妈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孩子才会阳光健康。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膀胱还在发育中,尿床是非常正常的事。

倘若父母拿这事来责备孩子,追问为什么,再禁止他尿床。

其实这样的负面反馈没有任何作用。

只能让孩子更加地伤心、沮丧,有挫败感,甚至激发他们的羞耻感。

可他们无法改变这睡梦中发生的事,而且,尿床其实还是一种心理的反馈信号。

三、孩子尿床,它本身不是问题。

但它有时会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状况和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比如好几年不尿床了的孩子,在家里添了个弟弟或是妹妹之后忽然又开始尿床了。

如果父母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出了问题,就会成为点燃心理疾病的导火索。

在很多心理学家的书中,都提及过尿床这件事。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到:尿床是利用梦来引发某种情绪,以便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在通常情况下,尿床的孩子梦到他们走下床上了厕所。

于是,他们可以为自己开脱,尿床也变得情有可原。

这样的儿童通常是希望即使在夜间,自己也能受到他人的注意,别人也会听从他们。

他们是在用膀胱而不是嘴巴说话。

他们用自己的缺陷来表达他们的态度。

因为平常的生活中,他们无法获得父母或者周边人的足够关注。

就会退行到婴儿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孩子能获得父母足够的关注和爱。

比如平时孩子生病了,也会表现出这样的特征——他们会一下子变得比实际的年龄小很多。

甚至像一个婴儿一般,跟父母哼哼嗯嗯。

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道心理防御墙,能够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持正常的行为特征。

孩子尿床后,爸妈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孩子才会阳光健康。

在《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里,我们就能看到这个场景。

刚来幼儿园的小主人公方枪枪,对这个陌生环境有排斥心理,自己不会脱衣服,还不让其他小朋友帮忙。

他尿床时会受到其他人的举报。

老师问谁还不会自己穿衣服,方枪枪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他承认自己不会穿。

这时老师请一个人上去做示范,已经得到五朵小红花的于倩倩被老师点中。

她在众人面前表演得很吃力,衣服都被扯破了才脱掉。

轮到方枪枪时他使出浑身的力气也没有脱掉,着急的他最后还撒了一地的尿。

孩子尿床后,爸妈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孩子才会阳光健康。

方枪枪晚上总是会做噩梦。

梦到有大妖怪要吃他,然后他便撒尿把妖怪给冲走了。

有时,方枪枪在梦里四处找厕所,最后在雪地里尿了,当然,他并没有去雪地,而是尿床了。

等待他的是老师的责备和教训。

而他却用尿床来表达自己尊严受到打击的抗议。

这是孩子无声地呐喊,反应出了孩子最真实的心理状况。

当孩子尿床的时候,请不要生气地破口大骂。

甚至动手,把孩子赶到地板上去躺着。

因为被褥可以换,也可以晒干,可孩子的伤害却是不可逆转的。

在童年里留下的心理阴影,有时需要一生的时间来消除,甚至无法消除。

当孩子尿床后,可以怎么办?

先在心理上给予关怀:不要过于重视,给孩子一个理解的、可接纳的态度。

比如黄磊的女儿尿床,他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妹妹昨天晚上尿床了,早晨她问我知道我怎么尿床的吗?

我说你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要尿尿,然后就找卫生间。

找啊找,找啊找,终于找到了,然后你就尿尿,然后你就觉得凉凉的,然后你就醒了……

妹妹无比崇拜地看着黄磊说:哇噻,爸爸你怎么知道的?

这里,做爸爸的没有半分责备,而是用“做梦找厕所”的故事去消除孩子的紧张和尴尬,让孩子明白尿床并不意味着做错事情。

其实这样做挺好的,对孩子的行为表达了接纳和理解的态度。

心理阳光健康的孩子,如果不是生理问题导致的,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最后基本都会自行消失。

我的孩子这几年开始一个人睡,从来没有尿床了。

有时晚上会自己起床尿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一个晚上都不需要起来。

孩子尿床后,爸妈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孩子才会阳光健康。

当然,我们做父母的,也可以在行为上给予孩子引导。

比如睡前不要饮过多的水,提醒孩子睡前小便。

陪孩子走一遍起夜的流程,这样他们会顺利地自己起来,也不会因为憋不住而尿床。

尿床是一件小事,但如果父母的方法不对,也会变成一件大事。

因为孩子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在父母身上,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