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最好吃几个月母乳?母乳一直很少了,到底怎样喂养科学些?

陈依德


我是儿科医生小果,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母乳应该吃到多大?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纯母乳喂养时间至少达到6个月,然后开始逐步添加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直到婴儿1周岁。只要母亲和婴儿都愿意,1岁后仍可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变少怎么办?

【1】勤吮吸

这是让母乳多起来最关键的步骤。

只要宝宝多吮吸,才能告诉妈妈的大脑,宝宝需要更多的母乳。

如果母乳不够吃,需要添加奶粉,最好先吃母乳,吸空乳房后再添加奶粉,这样才会让妈妈大脑知道母乳不够。

【2】均衡营养

要想母乳多,原料当然要充足。

平时多吃一些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肉类,鱼类等等。

因为母乳绝大部分成分是水,所以妈妈要多吃一些水分比较足的食物,比各种水果,蔬菜汤,或者开水。

【3】保证休息

如果太劳累,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如果宝宝的睡眠习惯不好,带宝宝是很辛苦,所以平时要多求助家里人,尽量给自己创造休息的机会。

【4】保持愉悦的心情

心情也很重要,如果整天心情不好,你会影响母乳的分泌哦。



儿科医生小果


宝宝最好吃几个月的母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最好到2岁,很多妈妈休完产假需要上班,就会考虑给孩子断母乳,如果真的是不能实现母乳喂养,最好母乳喂养到半岁。

母乳一直很少怎么办?

1.可以尝试追奶。除了5%的人是先天奶水不够,其实大部分妈妈都是有奶水的。追奶的方式就是妈妈多喝汤汤水水,孩子多去吮吸,因为母乳产生的机制是宝宝对乳晕的刺激,让大脑分泌出泌乳素,身体产生乳汁。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吮吸。

同时,妈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说到底泌乳素就是身体的一种激素,如果妈妈自己本身状态不好,激素的分泌肯定会减少,从而影响到奶量。

2.尝试混合喂养。母乳不够,那就让孩子吃点配方奶。为了多刺激乳晕,可以每次喂奶之前,西安吮吸母乳,吃完母乳再去给孩子喝配方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频繁的吮吸,促进乳汁的分泌。

3.母乳更适合孩子的成长,轻易不要断母乳。虽然母乳很少,但是母乳可以提高孩子抵抗力,这点是奶粉不能代替的,所以虽然母乳少,但是可以混合喂养,最好不要因为少而直接断掉母乳。

怎样喂养更科学

1-3个月

1-3个月的宝宝应该按需喂养,每天喂养的次数不少于8次,间隔时间在1-2小时,每天的奶量在500-750毫升左右;

4-6个月的宝宝可以逐渐定时喂养,每天喂养的次数不少于6次,间隔时间3-4小时,每天奶量在800-1000毫升;

6-12个月,宝宝的奶量在600-800毫升,孩子应该添加辅食。

如何看孩子发育是否正常,看孩子的体重增长曲线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3个月的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50-200克;4-6个月,每周体重增长150-180克;6-9个月,每周体重增长90-120克;9-12个月,每周体重增长60-90克。

如果孩子的体重增长一直在正常范围内,证明孩子很健康,发育的很好。


豌豆妈妈育儿


婴儿喂养是婴儿期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等各种喂养方式的统称。婴儿喂养可不是一件简单事,不同喂养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还有不同的喂养技巧。这需要新爸新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下面,小编整理了几种宝宝喂养方式,详细介绍它们的哺育要点和注意事项,准爸妈们可以提前收藏学习哟~

一、母乳喂养

1.哺乳次数:

卫生部2012年4月颁布的《儿童喂养与营养技术指导规范》指出:“3月龄以内婴儿应频繁吮吸,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妈妈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4-6月龄逐渐定时喂养,

每3-4个小时一次每日约6次,可逐渐减少夜间哺乳,帮助婴儿形成夜间连续睡眠能力”。

2.各阶段宝宝胃容量:

年龄段

胃容量

新生儿

不足10毫升

2周-2个月的宝宝

80-140毫升

3个月的宝宝

130-160毫升

4个月的宝宝

140-180毫升

5个月的宝宝

150-200毫升

6个月的宝宝

200-220毫升

6个月以上的宝宝

大于220毫升

3.母乳喂养量:

卫生部2012年4月颁布的《儿童喂养与营养技术指导规范》建议:“3个月龄内婴儿奶量500-750毫升/天,4-6个月龄婴儿800-1000毫升/天,逐渐减少夜间哺乳。”

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每日奶量保持600-800毫升,每天喂奶3-4次。”

4.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对6个月的宝宝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

5.母乳储存时间:4小时-12个月

健康足月儿的母乳存储时间

母乳储存条件

最长储存时间

新鲜奶在25℃左右的常温下

4小时

解冻奶在25℃左右的常温下

4小时

解冻并已加温的奶在25℃左右的常温下

请立即食用

新鲜奶在15℃左右的冰盒内

24小时

新鲜奶在4℃左右的冷藏室内

5-8天

解冻奶在4℃左右的冷藏室内

24小时

解冻并已加温的奶在4℃左右的冷藏室

4小时

新鲜奶在单门冰箱(非独立)的冷冻室内

14天

新鲜奶在双门冰箱(独立)的冷冻室内

3-6个月

新鲜奶在-20℃的低温冷冻室内

6-12个月

Part1. 0-1岁宝宝每月喂养要点

怎样喂养新生儿

宝宝出生头两周里不宜规定喂食的时间和次数,视实际情况来调节。因为宝宝胃小,每次吸入的奶量并不多,按需哺乳能够使宝宝吃饱喝足,更快地生长。

母乳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主张新生儿出生后就应该立即喂奶,最迟不要超过两个小时。新生宝宝如果不及时补充能量,出生后2-4小时血糖就会明显降低,进而可能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早喂奶有助于新生宝宝排净胎便,这样可避免或减轻宝宝的黄疸现象。

新生儿阶段的宝宝每天需哺乳8-12次,每次至少吸空一侧乳房。宝宝在吃奶时,除了有节奏的吮吸声外,还可以听到吞咽声。每24小时排尿8-10次,每天至少3-4次黄色糊状便,每次哺乳后能安睡2-3小时,每周体重增长125克,满月时体重增长约600克。

奶粉喂养:

新生儿阶段的宝宝,一昼夜喂奶7-8次,约3小时一次,后半夜可间隔久一点。出生后第一天每次喂奶15毫升-20毫升,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0毫升-15毫升,直到每次都可以吃60毫升;再隔天,每次增加10毫升-15毫升,直至每次90毫升,同时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延长。7-8天后,每天喂奶可以降至5-6次,每天总量120毫升-180毫升/千克体重。

怎样喂养1-2个月的宝宝

母乳喂养:

如果妈妈的乳汁分泌量能满足宝宝的需求,这时候哺乳次数应逐渐稳定。如果宝宝每周的体重能增加150-200克,说明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此时宝宝每周体重增加不足100克,那么说明母乳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需要额外奶粉的喂养。妈妈可以在乳汁分泌较少的时候,给宝宝单独加一次牛奶,每次120毫升。添加牛奶之后,妈妈的乳汁量分泌增加,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如果添加牛奶之后,宝宝还会因为饥饿而哭泣,那么可以在夜晚10-11点之间,再喂一次奶粉,以保证妈妈的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奶粉喂养:

如果采取奶粉喂养,注意不要使宝宝吃过量,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一般的标准,出生时体重为3-3.5千克的宝宝,在1-2个月期间,每天以吃500毫升-750毫升左右的奶为宜,每天分7次吃,每次80毫升-100毫升。对食量过大的宝宝,尽管每次能吃120毫升,最好也不要超过120毫升,否则会加重肾脏、消化器官的负担。

怎样喂养2-3个月的宝宝

母乳喂养:

母乳充足时,2-3个月的宝宝体重平均每天增加30克左右,身高每月增加2厘米左右。这时候宝宝的胃容量比上个月大了很多,可以容纳更多的食物了,上个月只要3个小时就饿得哭闹的宝宝,现在即使过4个小时也还没有饿。很多妈妈会因为喂奶时间到了就叫醒宝宝,这样会影响宝宝的休息,应避免这种做法。

卫生部2012年4月颁布的《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建议: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吮吸,每日次数不少于8次,可使妈妈的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4个月后可逐渐养成定时喂奶的习惯。

奶粉喂养:

这时候宝宝的吮吸能力,消化能力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发育,很多宝宝在喝完一次的奶量之后,还表现出想喝的欲望。很多妈妈会认为,宝宝能吃是好事,于是再次添加奶粉喂给宝宝吃,实际上这样很容易导致宝宝过度喂养,并加重心脏、肾脏和肝脏的负担。虽然吃母乳的宝宝也有肥胖的,但由于母乳易于消化,不会加重肝肾负担。

2-3个月的宝宝每天建议喂6次奶,每次喂奶120毫升-150毫升,中间可以相隔3.5-4小时,后半夜连续睡5-6小时不要喂奶。

卫生部2012年4月颁布的《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建议:3月龄内婴儿奶量每天500毫升/天-750毫升/天。为了不使宝宝过胖,这时每天的奶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要过度喂养。

怎样喂养3-4个月的宝宝

母乳喂养: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要检查看看母乳量是否足够。宝宝的吸奶力量在增强,喝的奶量也越来越多,妈妈的母乳量如果没有相应增加的话,需要在母乳分泌不够时,采取奶粉喂养的方式。如果宝宝的体重每天能增加20克左右,说明纯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不需加任何代乳品。

当宝宝体重平均每天只增加10克左右时,或夜间经常因饥饿而哭闹时,就可以再增加一次哺乳。妈妈可以每隔10天称一次宝宝的体重,然后除以10,以此得出宝宝每天平均增长的体重是多少。

奶粉喂养:

宝宝此时每次的使用量和上个月没有太大的差异,如果宝宝因为饥饿哭泣,妈妈可以多喂一次。如果宝宝每天的体重增长超过了40克,那么说明宝宝有婴儿肥胖的趋势。这时候宝宝的吸收能力很强,过多摄取奶粉和农容易导致肥胖。此外过度喂养还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厌奶的现象。

如果宝宝发生厌奶,妈妈可以从改善喂食方式做起,采取较为随性的方式,不需要按时间来喂食。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等宝宝想吃的时候再吃。可以通过游戏消耗宝宝的体力,例如按摩、肢体活动等,当他精力耗尽、感到饥饿时,进食的状况也会获得改善。

怎样喂养4-5个月的宝宝

母乳喂养:

现在宝宝的体重增长没有前3个月那么快了,但依旧保持平均每天增长15-20克的水平。如果宝宝在10天之内的体重只增加了100克,那么妈妈就要给宝宝额外添加奶粉喂养了。但是实际喂养中,如果宝宝到这个月龄才初次接触奶瓶,宝宝很有可能会拒绝,因为这时候宝宝能清楚地分辨出来,奶嘴和妈妈的乳头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妈妈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营养的摄入,以保证有充足的奶水提供给宝宝。否则,早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就要采取混合喂养的方式。

奶粉喂养:

4-5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喂奶5-6次,每次150毫升-200毫升。后半夜可连续睡5-6个小时不需要喂奶。对食量过大的宝宝,可能吃完了200毫升,还表现出想吃的欲望,妈妈可以缩短下次喝奶的间隔时间,但是不要一次给宝宝喂太多,否则会加重宝宝肾脏、消化器官的负担。

辅食添加:

4个月后,宝宝体内来自母体的铁已消耗尽了,奶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已经难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到了这个月,如果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比较好,妈妈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辅食添加时间只是参考,宝宝的身体成长表现才是决定何时添加辅食的重要因素。

4-5个月宝宝的主要食物还是奶制品,此时添加辅食主要是为了让宝宝开始适应辅食、品尝奶水以外的食物的味道,因此,此时添加的量以宝宝的适应程度为参考。

妈妈还要注意,辅食的添加需要循序渐进,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他们可以接受的食材。一般来说,妈妈可以按照淀粉(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的顺序为宝宝制作辅食,这样无论从口味还是营养,宝宝更容易接受。

怎样喂养5-6个月的宝宝

5-6个月每天的奶量:

5-6个月的宝宝每日喂4-5次,每次可喂200毫升-240毫升,入睡后最多喂1次奶。这时宝宝每天的奶量应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宝宝超量喂奶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宝宝吃奶量超过1000毫升很容易发胖。胖的婴儿由于背负着多余的脂肪,动作迟缓,站立行走时间也较其他宝宝晚,所以尽管宝宝爱喝奶,每天的总量也应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为控制宝宝的奶量,可适当喂些鱼泥、肉泥、猪肝泥等辅食,不仅可以给宝宝补充热量也可以补充铁和动物蛋白。

辅食添加:

宝宝6个月后,可以吃一般的水果。可将香蕉、水密桃、草莓等类的水果压给宝宝吃,苹果和梨用匙刮碎吃,也可给宝宝吃葡萄、橘子等水果,但要洗净去皮后再吃。

该月龄宝宝的食谱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6点:母乳(或牛奶)

上午9点:蒸蛋黄

中午12点:母乳(或牛奶)

下午3点:水果泥,果汁

下午5点:粥(加碎菜、鱼泥或肝泥、肉末)

晚上8点:母乳(或牛奶)

晚上11点:母乳(或牛奶)

夜间:一次母乳(或牛奶),或不喂

怎样喂养6-7个月的宝宝

6-7个月每天的奶量: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进入了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能吃的宝宝奶量会随着增多,但这样很容易使婴儿成为肥胖儿。因此不管宝宝多么能吃,每天的总量应该控制在1000 毫升以内。

那么喂奶次数是多少次呢?大多数的宝宝是每天5 次奶,每次200 毫升。有的宝宝200毫升可能不够吃。如果晚上睡觉前喝250 毫升奶后,宝宝夜里1次不醒,可以在睡觉前给250 毫升。但要适当减少白天的奶量,即5次奶中要有1 次减少至150 毫升,不够的部分可以用果汁或菜汤补充。

辅食添加:

6-7个月宝宝可加的辅食应以粗颗粒食物为好。因为此时的宝宝已经准备长牙,有的宝宝已经长出了一两个乳牙,可以通过咀嚼食物来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同时,这一时期已进入断奶的初期,每天可给宝宝吃一些鱼泥、肉泥、猪肝泥等食物,可补充铁和动物蛋白,也可给宝宝吃烂粥、烂面条等补充热量。如果现在宝宝对吃辅食很感兴趣,可以酌情减少一次奶量。

该月龄宝宝食谱的安排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6点半:母乳或牛奶

上午9点:蛋黄泥或者米糊

中午12点:母乳或牛奶

下午3点半:粥或面条小半碗,菜、肉或鱼占粥量的1/3

下午6点:母乳或牛奶180毫升

晚上9点:少量辅食

晚上11点:母乳或牛奶180毫升

怎样喂养7-8个月的宝宝

7-8个月每天的奶量:

此时母乳或牛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铁、维生素、钙等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在宝宝1岁半之前,奶制品都是宝宝主食。6个月-1岁期间,宝宝应保持每天600毫升-800毫升的奶量 。这个期间只有以奶为主食,才能保证相对高密度能量的提供。即使此时宝宝非常喜欢辅食,也不能让辅食“喧宾夺主”。

辅食添加:

增加半固体性的代乳食品,用谷类中的米或面来代替两次乳类品。在每日奶量不低于600毫升-800毫升的前提下,减少两次奶量,用两次代乳食品来代替。代乳食品的选择。可选择肉末、肝末、动物血、豆腐等,同时还可以适量添加新鲜蔬菜、水果类辅食。

该月龄宝宝的食谱安排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7点:牛奶200毫升

上午9-10点:肉末粥一小碗

中午12点:牛奶200毫升

下午4点:牛奶150毫升,馒头1片

晚上8点:面条(加碎菜、动物血少许)

晚上10点:牛奶150毫升

怎样喂养8-9个月的宝宝

8-9个月每天的奶量:

用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过8个月,即使母乳充足,也应该逐渐实行半断奶。原因是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足,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用牛奶喂养宝宝,此时也要增加代乳食品,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600-800毫升之间。

辅食添加:

这时候大部分宝宝都已经萌出2颗牙齿,能吃的东西就更多了。同时这时候的宝宝运动量非常大,在不增加奶量的前提下,辅食的量应适当有所增加。此时宝宝可食用碎菜、粥、面条、鱼、肉末等。辅食的性质还应以柔嫩、半固体为好。

给宝宝做的蔬菜品种应多样,如:胡萝卜、西红柿、洋葱等,对经常便秘的宝宝可选菠菜、卷心菜、萝卜、葱头等含纤维多的食物。

宝宝满8个月后,可以把苹果、梨、水蜜桃等水果切成薄片,让宝宝拿着吃。

该月龄的宝宝食谱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7点:牛奶200毫升

中午11点:粥一小碗,菜末30克,鸡蛋1/2个

下午3点:牛奶200毫升

晚上6点:粥多半碗,鱼30克或肉末30克、豆腐30克

晚上9-10点:牛奶200毫升

怎样喂养9-10个月的宝宝

9-10个月每天的奶量:

这时候的宝宝喝奶量和上个月没有太大的差异。母乳充足时,除了早晚睡觉前喂点母乳外,白天可以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用牛奶喂养宝宝的,此时牛奶仍保证每天600毫升左右。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比较缓慢,可以增加喂奶量,每天1000毫升-1200毫升。但是不管如何,这时候宝宝都是比较适应辅食的了。

辅食添加:

此时可以在稀饭或软烂的面条中加肉末、鱼、蛋、碎菜、土豆、胡萝卜等,量应比上个月增加。此外注意补充水果,此月龄的宝宝,自己已经能将水果拿在手里吃了。但妈妈要注意在宝宝吃水果前,一定要将宝宝的手洗干净。

该月龄的宝宝食谱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7点:牛奶200毫升,饼干1-2块

上午9点:粥1/2小碗,水果适量

中午12点:面条半小碗,加蔬菜、肉、鱼

下午3点:牛奶200毫升,小点心一个

晚上6点:粥一小碗,碎菜、肝末

晚上8-8点半:临睡前加一次牛奶,约200毫升

怎样喂养10-11个月的宝宝

10-个月每天的奶量:

到了9-10个月,妈妈要准备给宝宝断乳了,虽然每天还会保持一定奶量的摄入,但是重心慢慢偏向幼儿的饮食。如果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良好,对辅食的适应情况也较好,妈妈可以尝试在正餐的时候,用营养米粥、面条等代替奶,然后在副餐时间给宝宝喂奶,让宝宝慢慢适应断奶的过程。

辅食添加:

此时的宝宝已有了一定的消化能力,可以吃接近固体类的食物,辅食的量也应比上个月略有增加。如果以往辅食一直以比较稀的泥糊状为主,那么此时可以接近半固体,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

中午吃的蔬菜可选菠菜、大白菜、胡萝卜等,下午加点心时吃的水果可选橘子、香蕉、西红柿、草莓、葡萄等。

该月龄的宝宝食谱的安排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上7点:牛奶200毫升,

上午9点:果汁适量,饼干两块

中午11点:肉末粥半小碗,鸡蛋1个,蔬菜

下午3点:牛奶200毫升

下午6点:稀饭一小碗,鱼、肉末、蔬菜

晚上9点:牛奶200毫升

怎样喂养11-12个月的宝宝

11-12个月每天的奶量:

此时宝宝的饮食已经非常接近幼儿的饮食,但是每天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奶量。宝宝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少蛋白质。虽然在宝宝的食谱中有动物性食品的安排,但是量不足,而从牛奶中补充是最佳的补充方法。此时的奶量依旧要维持在每天600毫升-800毫升。

辅食添加:

此时,宝宝的膳食安排要以米、面为主,同时搭配动物食品及蔬菜、豆制品等。

随着宝宝消化功能的逐渐完善,在食物的搭配制作上也可以多样化,最好能经常更换花样,如小包子、小饺子、馄饨、馒头、花卷等,以提高宝宝进食的兴趣。培养宝宝自己用勺进食。

该月龄宝宝的食谱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7点:粥一小碗,肉饼或面包一块

上午9点:牛奶200毫升

中午12点:肉末粥或肝泥粥,适量蔬菜和水果

下午3点:牛奶200毫升

晚上7点:软烂的面条一小碗,适量蔬菜和水果

晚上9点:牛奶200毫升

Part2.喂养注意事项

一.辅食添加原则:少量、简单

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在 4-6个月,启动辅食也需要两个月时间,按照少量、简单的原则,一种一种地给宝宝添加辅食。仔细观察宝宝的接受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添加方案。

开始添加第一种时,可以在一天之内喂食两次,连喂 3天,在这3天之内要留心观察,如果宝宝接受良好,那么这种食物进食一周后,就可以再添加另一种新食物了。一旦宝宝出现异常反应,要暂时停喂,3-7天后再添加这种食物。如果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应考虑宝宝对此食物不耐受,需停止至少3个月。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不适症状是否可以缓解,同时向医生、有经验父母请教,寻找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在 2-3个月的时间内用这种方法不断尝试,就可获得最合适宝宝的食谱了。

二.合理为宝宝添加蔬菜和水果

在给宝宝制作蔬菜泥时,要保证蔬菜中的营养物质尽可能不被破坏。不同种类的蔬菜制作方法有异。根茎状蔬菜,如土豆、红薯、胡萝卜,可将它们蒸熟后去皮,再制成泥糊状;绿叶菜应整颗在滚开的水里焯数秒,取出后再加工成菜泥,菜泥要剁得很碎。这样处理后,附着于菜叶上的化肥、农药等残留物可以降到最低;绿叶菜不要做得太熟,也不要剁碎后再放入开水内焯,这样做会使维生素大量流失。

菜泥处理完后,可直接加入到米粉中喂食;如果想做菜粥,可以先熬米粥,待粥要熟时再加入制好的菜泥,千万不要将菜与米一起煮熟。

从营养的角度出发,果泥是最好的进食水果的方式,可将苹果、香蕉等刮成泥直接喂给婴儿,这样既可保证水果中的营养,比如维生素、纤维素等,又能锻炼宝宝进食食物的能力。由于水果是甜味,不是成人食物的主要味道,希望妈妈以加餐的形式喂养。一岁内,最好选择味道不太甜、酸的水果,以免干扰奶的摄入。

不建议将水果泥加入米粉等喂养婴儿,这样不会使宝宝出现对主食味道的错觉,为长大后自然接受咸味主食做准备。

三.预防肥胖从婴儿期开始

蛋白质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质过多会刺激体内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分泌增多,早期促进婴幼儿身高、体重同时过度增长,同时也刺激了脂肪细胞分化过度,形成成人肥胖的基础。宝宝从食物中摄取优质蛋白质,就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要轻易给宝宝“补”蛋白粉,保证每餐中蛋白质食物即可,鸡蛋、肉等不要超过每次进餐量的1/4。

从婴儿期开始,妈妈就要注意让宝宝预防肥胖。从饮食上来说,合理摄入蛋白质,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早期混合喂养,都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另外,还可以让宝宝多运动,鼓励他们多趴着或爬行。

Part3.宝宝喂养常见Q&A

一.给宝宝先喂辅食还是先喂奶?

每次辅食添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两次母乳或配方粉之前,先吃辅食,紧接着喂奶,让宝宝一次吃饱。添加辅食之初,每次辅食的进食量有限,需要再补充奶才能让宝宝吃饱了。这样做能够避免出现少量多餐的问题。少量多餐不仅会影响宝宝进食的兴趣,还会影响消化的效果。

之所以要先吃辅食,是因为要持续保持宝宝 “饥 ”和 “饱 ”的感觉。两次喂奶间给宝宝添加辅食,此时宝宝还未饥饿,对辅食兴趣不大;进食后也未必吃饱;下次吃奶时又还未饥饿,造成对奶的兴趣降低。周而复始,宝宝失去了“饥 ”和“饱”的感觉。饱腹的体验,不仅可满足心理需求,还会促进胃肠功能发育;饥饿感觉的缺失,会导致宝宝进食兴趣的相应降低,受此影响,胃肠功能也会下降。

二.能让宝宝多吃菜少吃米粉吗?

很多妈妈认为宝宝即使少吃米粉,也不能少吃蔬菜和钙水,担心宝宝缺维生素、缺钙。每餐中米粉只有1-2小勺,蔬菜至少占一半,另外还加了鸡蛋或肉。这样喂养看似宝宝胃口好,进食多,可体重增长缓慢,喂养效果不好。原因是辅食中产生能量的成分不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不能提供能量。

婴儿饮食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是宏量元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最易被婴儿吸收利用。一次进食中菜、肉占的比例过大,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主食过少,少于每次进食的一半,或者主食过稀,比如过稀的粥或面条,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以致能量不足,不利于婴儿体重增长。微量元素只有在宏量元素充足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关注宝宝的营养均衡比单独强调宝宝多吃某种食物更重要。

三.能把鸡蛋黄作为宝宝的第一种辅食吗?

一直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把鸡蛋当作宝宝要尝试的第一种辅食,这与当时的食品供应状况和食品加工水平有关。鸡蛋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确实有着重要作用,但把鸡蛋作为目前宝宝的第一种辅食是一个误区。事实上,过早给宝宝添加鸡蛋黄是非常不妥的。

鸡蛋很容易引起宝宝过敏,且4-6个月宝宝的肠胃还很虚弱,摄入鸡蛋黄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继而影响到宝宝的发育。对于进食及发育均良好的宝宝来说,妈妈可以将添加鸡蛋黄的时间推迟到8个月之后,而鸡蛋清要等到1岁后才能添加;对于明确蛋黄过敏(食物回避+激发试验阳性)的婴幼儿,停止食用鸡蛋黄至少6个月后才能再次添加。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更要严格地将添加鸡蛋黄的时间控制在8个月以后,这样可以减少过敏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宝宝在8个月之后1岁之前,妈妈要给宝宝吃煮鸡蛋的蛋黄,煮熟的鸡蛋黄比较容易被消化吸收;满1岁以后,就可以给宝宝将全蛋烹制成鸡蛋羹喂养了。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乳房保养:孕妈妈如果决定母乳喂养,那么就要从孕期开始保养乳房,洗澡的时候注意按摩,佩戴宽松的胸衣,避免压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有乳头内陷等问题,可以请教医生,尽量早点矫正。

另外,妈妈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如果今后喂养的时候,姿势和方法得当,其实问题不大。每次哺育宝宝之后,如果宝宝没有将乳房吮吸空,应当用吸奶器将多余的奶水吸出,这不是浪费,排空了乳房才能促进乳汁更多地分泌,还能减轻新妈妈的涨奶痛苦,对乳房的健康也有保健作用。

●尽早开奶:一般来说,产后30分钟之后,虽然这时候新妈妈还未开奶,乳房中可能没有足够的奶水,但也要尽量给宝宝吮吸乳房,尽早培养起宝宝吮吸乳房的习惯。否则的话,宝宝日后可能会排斥妈妈的乳房。

●不要丢弃初乳:产后五天内,妈妈分泌的乳汁称作初乳。有些妈妈认为初乳是“脏”的,或认为初乳没有营养价值,挤掉丢弃了,这很可惜。其实初乳是营养的精华所在,富含最高的人体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促进宝宝的发育。因此产后五天内应当“随饿随喂|,尽量多给宝宝补充。

●注意母乳不足:妈妈母乳量不足时,经常会有哺乳前乳房不胀,哺乳时宝宝吞咽声少,哺乳后宝宝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这个时候,妈妈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宝宝边吃奶边睡觉影响大: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这样不仅不卫生,而且容易引起窒息、呕吐,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牙床的发育导致畸形。

●保持心情愉快:妈妈要以轻松的心情喂奶。如果妈妈在精神上有负担或者心情很紧张,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心连心好月嫂


相信很多新手妈妈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宝宝吃饱了吗?”“母乳不够怎么办?”“要不要加奶粉”“要不要断奶”。作为一枚二胎妈咪,我也曾无数次在这些问题中纠结。结合我的亲身经验,来说说娃吃的那些事吧。

关于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一般建议,母乳喂养最好到1岁,甚至可以到2岁。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宝妈会因为工作、身体原因没办法哺乳这么长时间,那么我觉得宝妈们最好也要坚持到半岁,因为母乳真的是宝宝最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如果母乳不足怎么办?我认为可以试试这种方法:哺乳和瓶喂相结合,追奶成功有信心,适量奶粉没关系,正常生长发育是目的。

1、任何时候我都建议宝妈们瓶喂和哺乳结合起来,特别是奶水不够或者准备断奶的宝妈,应该尽量让宝宝熟悉奶瓶,这样才不会抗拒。宝妈可以利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瓶喂和亲喂交叉喂养;

2、当宝妈们觉得自己奶水不够时,一定不要放弃追奶哦。注意休息、食补、排空或者可以试试PP大法;

3、如果任何追奶方法都已经尝试却不奏效,宝宝的体重仍然不见长,那么,宝妈们一定不要忘记给宝宝添加奶粉或者及时断乳,转为奶粉喂养,毕竟任何喂养,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才是目的。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一般,宝宝喝奶时我们可以听到吞咽声,喝饱后会自己吐出乳头,而且表情满足欢快。如果拔出乳头,宝宝哭闹,则可能没吃饱;

2、喝饱吃足的宝宝一般可以自己睡眠或玩耍1-2个小时,如果宝宝时不时哭闹烦躁,可能是没吃饱;

3、看宝宝尿量,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每天尿6-8次,如果尿量不够而且尿偏黄可考虑摄入奶量不够



那怎样做到科学喂养呢?

1、新生儿:按需喂乳,后半个月可隔2-3小时喂一次;

2、3-4个月:每隔3-4小时喂一次,每边每次10-15分钟;

3、4-6个月:大约4小时喂一次,一般来说每天在5次左右;

4、7-9个月:每天最少哺乳3次,加2次辅食;

5、9-12个月:每天保证600毫升奶量,加2-3次辅食

当然,每个宝宝都存在个体差异,以上数据只供参考,宝妈们要根据宝宝的特点调整喂养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欢迎大家关注我,并在评论区留言或点赞哦,一起交流育儿路上的有趣故事和经验。


妈妈别生气


宝宝最好吃几个月母乳?

近年来,随着持续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妈妈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纷纷加入到母乳喂养的大军中来。

虽然母乳是宝宝最理想最天然的营养食物,很多妈妈都想坚持母乳喂养,但有时候现实条件不允许(比如奶水不足、职场妈妈重返职场等),使得母乳喂养没办法坚持下去。那么宝宝最好吃几个月母乳呢?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至少要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有条件的话,能喂到2岁最好。

但落实到每个妈妈身上时,到底让宝宝吃母乳到多久,还要根据妈妈个人的体质和家庭情况来决定。

母乳一直很少,到底怎样喂养科学些?

1、尝试追奶

妈妈母乳不足,可以尝试着追奶。追奶的方式就是多喝汤汤水水,保证饮食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

其次,要让宝宝多吸,也可以用吸奶器吸奶,母乳移除乳房频率提高了,就会建立被需要的信号,产生更多的乳汁,慢慢地,母乳就会充足起来了。

再次,宝宝出生后,娇嫩的宝宝免疫力比较差,容易感冒发烧等,比较难带,妈妈又没经验,容易感到焦虑,再加上要照顾宝宝,睡眠不足,影响神经内分泌,导致脑垂体分泌催乳素减少,母乳就不充足。所以,妈妈要学会放松心情,多和家人商量一起照顾宝宝,这样也有多出一些时间来休息。

最后,妈妈母乳不足有可能是自身气血不足,所以在饮食上要多吃动物血和肝脏等来调理。

2、混合喂养

妈妈母乳不足,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可以进行混合喂养。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用补授法混合喂养,也就是先让宝宝吸空母乳后,如果宝宝还饿,就再添加奶粉,这样可以多刺激乳晕,促进乳汁分泌。

而6个月后的宝宝,妈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补授法混合喂养或代授法混合喂养。代授法混合喂养,就是一次喂母乳,一次喂配方奶粉,轮换间隔喂养,这种喂法容易使母乳减少,逐步地被辅食、配方奶粉替代,为后面的断奶做好准备。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就给宝宝断奶。但对于少部分草牛妈妈来说,无论用尽多少催奶方法,乳汁分泌依然少得可怜,根本无法持续的,那么就不要勉强自己,可以放弃母乳喂养,改为配方奶粉喂养。

曾经的理科女文青,现在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坚持一手写作,一手生活,专注孕婴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谢谢!

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到六个月,而六个月之后建议一边母乳喂养一边给孩子添加辅食。到了孩子一岁之后母乳从主食地方光荣退位辅食地位,而即使是辅食母乳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母乳对于孩子的好处:

1、心理上的抚慰

子宫是胎儿最好的家,而妈妈的乳房也是孩子最深的依恋。喝母乳的孩子安全感一般会更高、

2、好消化的食物

母乳相对于奶粉来说更好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喝母乳的孩子一般生长发育会更好一些。

3、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

喝母乳的孩子免疫力更好,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 。

如果可以给孩子母乳喂养到二岁左右自然离乳是最好的。

但是可能因为母乳不足可能是妈妈需要上班等原因很多家庭没办法给孩子母乳喂养这么久,而菁妈一直也说了,无论是妈妈是给孩子母乳喂养还是赚钱给孩子喝奶粉都是伟大的妈妈。

无法母乳的妈妈也要注意给孩子喝奶粉,一般一岁之前孩子每天的奶量是600-1000毫升左右,特别是加了辅食之后的孩子,建议一岁之前还是以奶为主,先保证奶量,再给孩子吃辅食。而孩子1-3岁时建议每天的奶量是400-600毫升。

话题:你母乳喂养喂到几时?


菁妈育儿


大多数育儿书都建议母乳喂养到2周岁。

因为2周岁以后母乳会变得很稀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加上孩子饭量的增大,从母乳中获得的收益已经很小,反而哺乳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害。所以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宝宝吃母乳最好24个月。

为什么有些人母乳不足?

从进化论上讲,母乳一直分泌较少的原始人不会留下后代,早早就被淘汰了。所以母乳分泌少不会是先天的,只能是后因素。

第一个是婴儿出生后头三天吮吸不足。

婴儿出生后一两天产妇是没有奶的,很多人怕饿到孩子会喂一些水或配方奶,这是错误的。应该让孩子马上吮吸奶头,没有奶也要坚持,过几天就有奶了。婴儿出生前贮存的营养足够这三天的,不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后面奶水不足主要原因是添加配方奶。因为奶水不足担心孩子不够吃,就添加配方奶。配方奶因为香精较多,蔗糖较甜,另外奶瓶喝奶也较省力气。孩子自然爱喝配方奶,母乳吮吸少了奶水更不足。造成恶性循环。

第三有些老年人为了防止所谓的上火,给婴儿喂水,尤其是糖水也是造成奶水不足的原因。

奶水不足怎么办?

知道了上面的原因,改正过来就好了,只要坚持让孩子吮吸,奶水就会越来越多。需要注意的是这很考验妈妈的决心,要忍得住宝宝哇哇大哭的决心才能成功。这时候接受不住考验,以后考验还很多。大一点要吃糖,要喝饮料冰淇淋。 再大点要看手机,要新的玩具。不满足都会哇哇大哭。有的还会在地上打滚。

什么时候需要添加配方奶?

母亲有严重疾病不能哺乳。母亲不能时刻在孩子身边,又不能用吸奶器吸奶后送到孩子身边。这种情况下考虑配方奶喂养,要选味道较清单的配方奶。并且冲调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不能多加水也不能稍加。做好奶瓶清洁。

因工作原因不能坚持母乳喂养到24个月怎么办?

如果能坚持到12个月断奶,就不受影响。因为一周岁以后孩子几乎可以消化所有的食物了。注意食物尽量切成小块,或打成糊状。因为孩子的咀嚼能力还不行。另外肉蛋奶,水果蔬菜 谷物各种食物要均衡。

如果只能坚持6个月,辅食里就要添加配方奶,这时候一段奶粉二段奶粉都可以。到一周岁以后就可以不加配方奶了。


嘟嘟宝贝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营养来源,可以满足婴儿的生长和发育需求,200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发表《婴儿喂养建议》建议婴儿纯人乳喂养不少于6月龄,同时建议,在引入其他食物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建议对婴儿乳喂养至12月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最好到2岁,母乳不仅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更有利于婴儿心理健康,满足宝贝的安全感,而且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因子,包括IgA、溶菌酶、白介素、生长因子、酶和核苷酸预防婴儿感染,母亲乳汁分泌的分泌型抗体,进入婴儿体内可成为婴儿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同时母乳喂养还可以降低发生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中耳炎的危险。对儿童的认知发育还有益处,有助于预防食物过敏,预防儿童超重肥胖。

婴儿在吮吸母亲乳头时,可以刺激母亲乳头乳晕的感受器,将神经冲动传到母亲的下丘脑,刺激垂体分泌两种重要激素即:催乳素和催产素。催乳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刺激并维持泌乳,而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刺激乳腺胞腔和导管周围的肌肉上皮细胞,使乳汁挤到乳导管中,可以迅速产生射乳反射。所以婴儿在吸吮乳头30~45秒后,双侧的乳房均可以有摄入的表现。有些母亲母乳很少,有可能是宝贝吸吮少的缘故,增加宝贝吮吸,可以促进母乳的分泌,增加母乳量。

如果监测宝贝生长发育,宝贝生长发育慢,有可能是母乳量不足的表现,那么可以采用婴儿配方奶粉来补充喂养,也就是所谓的补授法,补授时人乳的哺乳次数一般是不变的,每次要先补人乳,将两侧的乳房吸空后再给婴儿配方奶粉,以补充人乳不足的部分,这样既有利于人乳分泌,又可以满足宝贝对奶量的需求,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没有硬性规定母乳要吃到多大,我觉得是依据宝宝和宝妈的具体情况来定的。

一般正常情况下在9至12个月时可以断奶。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母乳所供给的各种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宝妈都会选择在9至12个月时可以断奶,目前甚至有些宝妈选择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奶粉喂养,根本没有母乳喂养的概念。

其实宝妈如果母乳奶水充足可多喂一段时间,一般到1岁左右断奶。此时宝宝的消化器官发育渐趋完善,咀嚼及消化功能在增强,能适应断奶,并且要断奶时要选在孩子身体健康,消化功能好,而且要避开炎热季节或很冷的冬季,因为夏季或冬季宝宝断奶容易食欲下降,抵抗力降低,引起身体不适,产生生病等问题。

如果宝妈母乳很少,又想给孩子母乳喂养,那就要进行追奶。

1、让宝宝勤吸。就是不停的吸,乳房像一个粮仓,宝宝越吸越多,最后会达到一个供需平衡!如果宝妈需要上班或者外出,可随身携带一个吸奶器进行,按时定期吸奶很有必要。

2、奶阵刺激。奶阵的时候奶最多。学会刺激奶阵,奶量就会明显上升。喂养前建议先放松乳房,可以轻轻的按摩乳房;吸奶或喂奶的时候多看宝宝的视频照片,能够很快刺激奶阵。

3、睡眠充足休息好心情。养好自己身体奶水自然好,心情在月子里最重要,就是要学会自我调节。

4、多喝汤水、酒酿。鲫鱼汤、排骨汤、酒酿等,饮食清淡,多喝汤水。不要等到渴了再去喝水。

5、宝妈要有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母乳喂养,给宝宝最好的口粮,一定能够追奶成功。


七悦妈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至2岁以上

母乳喂养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纯母乳喂养和持续母乳喂养可以为婴幼儿提供足够的营养,有效预防各类营养不良和母婴疾病,而且母乳还具有一般婴幼儿配方奶粉所没有的优势:母乳成分会随着宝宝的月龄增加而变化,适应宝宝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可以说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宝宝半岁以前进行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持续至2岁或更长。如果妈妈母乳不足或者不方便继续母乳喂养,这时候再考虑用配方奶粉来作为补充。

母乳少了可以尝试混合喂养

1. 混合喂养要坚持先母乳后添加奶粉的原则,如果宝宝吃完母乳后还未饱腹,妈妈们再冲泡奶粉给宝宝喝,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宝宝喝母乳营养得到了吸收,另一方面,母乳是越喝越多的,如果因为混合喂养而直接放弃母乳,会使母乳越来越少,以后就更难给宝宝喂母乳。所以混合喂养

需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母乳,并均匀分开喂养次数,避免长时间不喂母乳。

2. 注意循序渐进,奶粉添加要由少到多,逐渐增量。最开始给宝宝添加配方奶的时候用量要少,先从半勺开始,慢慢增加到一勺,等宝宝适应后,逐渐达到满足宝宝的需求量。

3. 开始添加辅食后可适当给宝宝减少配方奶。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以后,就可以开始尝试添加辅食了,这样既能满足宝宝身体更多的营养需求,又可以锻炼宝宝咀嚼、消化能力,以后可以更好的适应其他食物。在添加辅食初期,可以选择添加了强化铁的营养米粉,之后慢慢尝试容易进食的米糊、粥、面条等,让宝宝的辅食种类趋向丰富、营养搭配更为合理。

选择母乳标准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必须含以下5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这和母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一致的,目前市面上的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大部分也都是按照国家标准添加了这些营养素的。除此之外,妈妈们还可以根据宝宝的体质和生长发育需求,选择添加了国家规定的可添加营养成分的奶粉,比如能促进宝宝大脑发育、提高新陈代谢能力的牛磺酸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帮助肠道健康发育的益生元,还有母乳中非常重要的助力防御免疫蛋白——乳铁蛋白,帮助宝宝抵抗有害微生物,增强免疫力,降低生病的可能性,增强造血功能。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