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父母为赚钱孩子成留守儿童

泽泽三岁的时候,小雪和大成离家去了北京打工。就这样泽泽成了留守儿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他7岁,上小学一年级的下学期。

刚回来那会儿,泽泽对小雪和大成很陌生,虽然能看到孩子的喜悦,但是他的拘谨让父母知道,这样子的孩子并非真实的他。

很快泽泽和父母熟悉起来,他原形毕露了!

沉迷手机游戏,看动画片,想要什么必须要到,否则就在地上哭着打滚。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看到这样的孩子,夫妻两个充满了内疚,自责和难过。

小雪觉得自己要崩溃了,她很后悔自己当初扔下孩子出去打工,现在是钱没有挣到多少,孩子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大成认为孩子小,贪玩很正常,长大就好了。更何况一直都是自己父母带孩子,说孩子不好,岂不是说父母带的不好,父母也都要70岁了,给看孩子都不错了,哪能因为这个再说什么呢!

一边是丈夫的不作为,一边是公婆的持续溺爱,泽泽又这个样子,好强的小雪告诉自己:“这都是我自己的过错,是我让泽泽成了留守儿童,所以我必须一步一步重新引导他走上正轨。”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妈妈的补救

小雪开始并不知道怎么做,她想陪着总是没错的。为了让泽泽尽快回到正轨,她不再找工作,决定在家好好陪着泽泽。

为了拉近和泽泽的关系,她买了好多绘本,希望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孩子。

只要有时间,小雪就会给泽泽讲故事,读绘本。

也许是绘本故事很有趣,也许是因为妈妈的陪伴,泽泽对电视和网络游戏的瘾没有那么大了。

泽泽的拼音很差,每当读到有趣的地方,泽泽也心情不错的时候,小雪就会要求泽泽自己读。虽然泽泽读的很慢,小雪都会耐心地等他读完,这让泽泽收获了小小的成就感。

中川李枝子在《当孩子遇到书》中写道“孩子们会与绘本的主人公化为一体,经历各种各样的事。这被称为是“心灵的体验”,能够靠想像来体会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东西。”

或许真的是这种体验,泽泽慢慢的爱上了阅读,开始要求每天晚上妈妈陪着自己读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泽泽升二年级。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前功尽弃

小雪在家除了陪伴泽泽,还完成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二胎。

开始怀孕到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到了后期,因为胎动,自身问题,小雪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泽泽,他们一直坚持的亲子阅读也因此中断了。

因为没有妈妈的陪伴,没有亲自阅读,整个暑假,泽泽又跟着爷爷奶奶回到了动画片和网络游戏的面前。

泽泽的情况急转而下,看电视叫半天没有反应,网络游戏玩起了没够,早上不想起床,也不想上学。

小雪是又失望又焦虑,二胎也因为心情不好早产。

出院后的小雪跟大成深谈了一次,他们现在是儿女双全,可教育不好哥哥,妹妹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老大不是试验品,他们要为孩子负责。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信心全满,教娃入坑

这一次,小雪没有刚从北京回来时候的内疚,内心更多的是焦虑,结果催生了采用严厉教育的方式,开始一路坑娃的过程。

6:00起床,跑1000米,晨读10分钟。

回家第一件事:写作业

写完学校作业后完成当天妈妈布置的作业

每天晚上自主阅读30分钟

小雪认为孩子大了,自己要照顾小宝宝,就不再坚持亲子阅读,而是要求泽泽自己读。

当泽泽说看不懂的时候,小雪就命令他查字典,这样的方式让泽泽很抵触和不乐意。

当看到泽泽一脸不乐意的时候,小雪都会很严厉的告诉他:“看不到半个小时,你就别想看动画,别想出去玩。”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孩子虽然不乐意,但始终抵挡不住父母的强制打压,只能妥协。

妥协往往不会出现我们预期的结果。

泽泽每次看书的时候都会说:“妈妈现在几点几分了,我开始看啦!”没过几分钟他会再次问现在几点了,算计着赶快够时间,好去看电视。

这种情况持续了不到一个月,泽泽彻底不干了!

他扯着嗓子对小雪说:“我不看书了,我也不想看电视了!”

然后每天各种找茬,就是为了和小雪吵架。

小雪一度陷入抑郁之中,她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摊上了一个这样的孩子。自己为了这个孩子,放弃了工作的机会,为了他,关心小宝宝的时间都被缩减了。

“让孩子自主阅读,查字典,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好好写作业,难道不是为了他好吗?怎么他就把我当成仇人一样仇恨呢?”这是小雪在我的办公室哭着问的。

很多时候父母都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却意识不到问题在自己身上。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泽泽离家出走

真正让小雪意识到自己教育有问题的是在一天吵架之后。

泽泽打包了自己的零用钱要离家出走!

气头上的小雪说:“走吧,走吧,走了就别回来。我就当没有生你。”

刚好有事的她就带着女儿出门了。

虽然生气,小雪还是很担心,真怕泽泽一时冲动,一上午魂不守舍的。

中午回家后发现泽泽打包的东西在门口放着,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小雪回家没多久,泽泽就在外面敲门,怯生生的问:“我又渴又饿,能回家吃点东西吗?”

小雪并没有让泽泽进门,而是堵在门口生气的说:“你先跟我说清楚,我怎么着你了,你就好离家出走?”

在小雪的压迫之后,泽泽再次服软说:“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回家吃过饭的泽泽,一下午没有出自己的房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小雪发现泽泽又不见了!

这一次是真的不见了!

小雪当时都要急疯了,发动了很多人去找,并且调取了小区的监控。

孩子没找到,他们却接到了警察的电话。

泽泽要买火车票去上海,因为年龄不够,售票员报警了,警察做了好久的工作,才问出小雪和大成的电话。

在派出所见到泽泽的时候,小雪抱着泽泽痛哭不已,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让小雪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规则和爱并行

为了缓和自己和泽泽之间的关系,小雪决定不再强迫他阅读。而是跟孩子一切协商出了每天的学习时间和玩乐时间。制定了家庭作息时间表和奖惩制度。

泽泽不再觉得自己是需要被改造的坏小孩,而是他们一家人要过更好的生活。

每到晚上,爸爸下班之后,我们会把手机统一放进厨房充电,这个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

泽泽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爱看电视和玩游戏,但是他也没有多喜欢读书。

小雪开始偷偷的失望了!

很多时候,当孩子表现比之前好一些的时候,我们就会期待更好,在我们眼里孩子永远都做的不够好,我们很少去看孩子好的那一面,只是一味的盯着孩子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自我改变是最好的改变

如何让泽泽重新爱上读书是小雪最迫切的愿望,毕竟未来会读书的孩子,才可能过的更好。

“不是都说爱阅读的孩子不容易变坏,并且有能力甄别和剔除不利于自我成长的部分吗?如何才能让孩子再次爱上阅读呢?”

这是小雪问我的第二个让我记忆深刻的问题,我反问她:“你喜欢读书吗?”

小雪摇了摇头,然后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辍学打工了,这么些年,她越来越发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才希望泽泽可以多读书,读好书。

我的建议是请她开始读书,并且每天大声的读出声来。为此我们还签署了,一个读书协议。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面对我的郑重,她有些不解,觉得她是要孩子读书,为什么却成了她去读书。虽然不认同,但是她选择了信任我的建议。

她有空就拿起书来,做饭期间在读,在沙发上坐着的时候也读,小宝宝醒着的时候给小宝宝读。

一天泽泽对她说:“妈妈,你读书的样子真美,就像电视上的那些人一样。”

泽泽开始让她给自己读书,中断的亲子阅读再次开始。

一段时间之后,泽泽开始要求小雪给他买漫画,小雪则抱着读总比不读好的想法,买了回来。

现在泽泽还是喜欢跟妈妈一起读书,有些时候妈妈累了,他还会给妈妈端茶倒水,这是之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陪伴必有结果

当小雪不再逼迫泽泽必须读书和写自己布置的额外作业的时候,泽泽平和了很多。

自从自己大声阅读之后,泽泽也开始喜欢出声阅读,尤其是小雪学着朗诵的时候,泽泽也开始抑扬顿挫。

以前泽泽回家之后总想着怎样逃避作业,早点坐到电脑前面,或者玩手机。现在泽泽开始思考如何写作业可以即好,又快。然后好尽快去把昨天没看完的那本书看完!

泽泽还会要求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扮演书中的故事,当父母做的不好的时候,他会抱怨说:“你们怎么就不配合点呢?”然后是对父母的各种指导。

他们的亲子关系越拉越好,泽泽和父母说学校里和自己的事情越来越多,泽泽的成绩也从倒数蹿升到了前几名。

现在的小雪已经不是假装读书,而是真的爱上了读书。

(人名、身份、地点为了隐私已做改变)

孩子厌学,玩网络游戏,讨厌父母:妈妈每天做一件事改变了孩子

爱家寄语:

昨天接到一个电话,说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不想上学,问是否有什么快速的解决办法。

我真的希望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让孩子吃了就爱上学习,但现实是,如果想改变孩子,首先应该做出改变的就是父母。

父母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千差万别。

教育没有什么速成药物,改变一个孩子的恶习,我们可能需要比形成恶习更长的时间。

耐心,规则和爱,亲身示范是最佳的良药,假以时日自见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