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不再与职称挂钩能实现吗?教师工资的走向将如何?

琳珑儿


我是一个教师,我认为教师工资不与职称工资挂钩,目前是不能实现的。

同时,教师工资的走向应该是越来越高。理由如下:

1、职称,作为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体系,是目前阶段,还没有更好的东西来取代得了的。也许若干年后会有,但目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2、职称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他也有很多好处。能够区分出老师的德能勤绩。可以激励老师的工作热情和干劲。通过职称评定,可以促进老师的上进心。目前阶段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取代它。

3、目前教师的工资走向应该是会越来越高。国家规定,教师工资不能低于公务员的工资。这是政策的导向。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4、还有教师的工龄工资,提高的呼声很高。有的省份已经增加了教师的工龄工资。相信在不久的以后,绝大部分的省份都会相应的增加工龄工资,增加了的工龄工资,会成为工资的一大组成部分。会相应的提高我们工资的总量。

5、还有农村工作的教师,他们有艰苦地区的补贴。这一部分的补贴也会成为工资的增量。

所以我们说教师的工资,以后是会越来越高的。

我是职校方老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欢迎大家留言转发,评论和关注。


农林专业老师


工资与职称可能要脱钩,薪级和绩效或将是发展方向!

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福建省、山东省、甘肃省、河南省、安徽省等等分别在接二连三地实行职称评聘的新政。例如,连续工作并且继续在一线工作的年满25年或者是30年的农村一线教师可以不受岗位比例限制,直接晋级高一级职称。而教育部某部门领导在今年教师节前夕,宣布或者说透露了若干工作计划,包括: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改革教龄津贴标准,增加绩效工资总量,改革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重等等。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来,职称的作用可能正在被淡化,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就可以直接晋级了,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有些地方主动地松动了。同时,绩效工资分配上也要减轻职称的影响,不再让职称主宰着绩效工资。这些就是苗头,也是方向。有时候只要有开头,离最后的结果就不远了。也就是说,职称和工资最后或要彻底地脱钩,将会采取其他的可能更加合理并且必要的薪酬体系来分配教师工资,这似乎不是没有可能的。

那么,将来教师的工资报酬将向哪里发展呢?或许教育部在教师节之前的透露可能已见端倪。


增加绩效工资总量

什么意思?教师工资中的绩效工资比重就要增加了,这就是一个发展方向。其实呢,绩效工资分配合理了,透明了,正是广大教师希望看到的。绩效工资最能够反映多劳多得和按劳分配,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到时候,教学质量还要愁吗?或许上级领导早就知道了,所以才这样安排的。

增加薪级工资份量

其实,薪级工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来的是资历,即工作年限和贡献大小。河南省开了个好头,工作没满一年加10元工资,工作了30年,则一个月可以领取300元的相当于教龄津贴或者说是薪级工资。教育部透露了改革教龄津贴的计划,也是在释放一种关于增加薪级工资的设想。到那时候,将是全国性的统一调整教龄津贴。实际上这就是告诉我们,工作年限长的,工资报酬就会非常高。

总之,淡化职称工资,让职称与工资脱钩,增加绩效工资和薪级工资,可能就是教师工资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广大教师的心声!

所有这些你敢相信吗?


中小学教育者


在2017年年底时,网上有一则新闻,说的是“教师工资不再和职称挂钩,2020年起陆续取消”。这则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不过后来有媒体出来辟谣说,教师工资等级改革主要是针对大学教师。

教师职称所代表的不仅是荣誉,而且是切实的利益。职称的高低,决定着工资的高低,甚至也决定着老师在学校的地位和权利。

同样学历,同样的工作量,有职称和没职称,初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工资却有巨大的差别。在有的地区,有职称的老师工资是没有职称老师工资的两倍甚至是三倍。

我国实施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已近将近30个年头,这一制度确实调动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职称激励着老师让老师不断的提升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优秀教师。

和其他制度一样,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目前,职称评定存在的问题

第一,兼顾了效率,且忽视了公平。

激励不仅能够产生正向的作用,有些时候还能会产生负向的作用。

职称评定本身是为了激励老师,让老师不断的精进自己的教学质量,更好的专注于教学事业,但是在多数学校之中,老师的职称越高,教学任务反而越少,甚至在有的学校高级职称的老师都在从事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

地位应该和责任是相匹配的,那些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在学校一般都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很多学校的老师都把职称评定当做一个目标,当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就对日常的教学工作失去了动力。

这就造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在很多学校之中,有职称的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任务量安排上有更大的话语权,这些教师本应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能力充分的用于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上,反而这些老师的工作量比较少,而那些年轻的老师,或者没有职称的老师,因为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反而教学量比较重。

拿着较低的工资,教学任务反而比较重,拿着较高的工资,教学任务反而比较少。这种倒挂的现象,引起了很多教师的不满。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那些评上职称的老师,不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吗?如果一个老师真正比较优秀,难道还怕评定不上职称吗?

这样说确实有几分道理,但是要知道的是教师队伍目前的存量已经非常大了,并且教师的职称评定是有名额限制的,并不是说老师什么时候想评职称就有名额的。

比如,之前有新闻报道,武汉钢城的张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的班主任,并且他所管理的班级也多次获得了优秀班集体,但是却在职称评选当中多次失利,职称很长时间就没有变化过,担任班主任也没有得到任何的补贴。

最后,这名张老师因为压力过大而选择了自杀。

第二,职称评定,“人为”干预的因素太多。

如果所有的职称评定都是公开透明的,什么样的能力都对应什么的职称,谁有能力职称评定时谁优先,相信大部分的老师对于职称评定也没有太多的意见,对于自己的工资低也没有太多的怨言。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职称评定的设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老师的职称评定是自上而下分配名额,然后学校进行层级上报申请。老师所在的学校,对于老师的职称评定有很大的决定权。

正如有的老师抱怨的,现在老师评个职称,仅有教学业绩、荣誉证书之类还是不够的,有些时候还要拼人脉关系。

庞大的基层教师队伍和有限的评定名额之间的不匹配,造成了教师职称评定之中很多奇怪的现象。

比如,之前在教师职称评定中要求老师发相应数量的论文,一个中小学老师发论文,难道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吗?答案是当然不是。之所以会设置这样的门槛,主要就是为了缓解老师之间的过度激烈竞争。

虽然,教师职称评定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定被取消了,但是并不是说教师评定之中一些隐形的门槛不存在了。

只要是在学校呆过或者是参加过职称评定的人,就明显觉得教师职称评定除了竞争比较激烈之外,还有一些隐性的门槛存在,甚至有些

独断的现象存在,并且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因此,很多人在呼吁取消教师职称评定,但是从短期来看,教师职称评定不大可能被取消。

取消教师职称评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其实,很多人看到了教师职称评定有激励老师的作用,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教师的职称评定,也为教育管理部门对于老师这种人资源在不同地区进行分配,提供了低成本的调节手段。

如果取消了职称评定,严格的按照绩效工资来进行考核,那么很多私立院校的竞争力将显著的增强,而财政压力比较大的地区的公立中小学竞争力将明显的减弱。

更何况,目前我国的教育分布城乡的二元结构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取消了职称评定,多数老师肯定不会优先选择农村地区的学校,以及偏远地区的学校。

教育不仅要考虑到效率,有些时候还要兼顾到公平,毕竟每个人都有受教育权。如果教育管理部门不能有效的对教师资源进行分配,这显然不是教育管理部门所希望看到的。

至少在未来的5到10年之内,不同地区的教学质量之间的差距不可能缩小,所以,老师的工资也不可能完全和职称评定相脱钩。

更有可能的是,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定条件,以及评定以后的教师管理会做出详细的规定;另外,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定可能会引入教师之间的民主评定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模式。

并且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之中,会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是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进行大幅度的倾斜。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升学与考试


虽然目前职称改革的方向要求逐渐淡化职称工资上的差异,但实现起来依然很难,从最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基本工资标准对照表和旧的基本工资对照表相比较(如下图所示),职称工资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明显变化,反而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广大教师盼望的同工同酬恐怕一时之间很难实现。

目前职称与教师工资挂钩是造成同样工作量的老师们工资差异巨大的根本原因,同一个学校同样工作量的老师之间的工资会因职称不同而相差300-1000以上,再加上绩效工资,各种津贴和补助工资也和职称挂钩,这就造成更大的差距,年轻的低职称的教师工资大多3000左右,而高级职称的教师工资水平却在6000左右。

但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职称与教师工资挂钩,而是在于,能够评上中级职称仅占全体教师的60%,能评上高级职称的仅占全体教师的6%,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老师晋升职称缓慢,甚至一辈子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拿低工资标准,且还有可能一辈子无法评上高级职称。

也就是说人们对职称与教师工资挂钩意见重大的原因是因为评高级职称可望而不可及,如果大家都能自然晋升,都能在从教二十年以上评上高级职称,相信大多数老师不会对因职称与老师工资挂钩而有意见,因为自己早晚也能实现。但现实是绝大多数教师晋升职称很难,这也就造成强烈的不公平感。也极大的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再加上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后,教师的退休工资目前也很低,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使尽力于教育的人才纳入越来越少,特别是乡村教育越来越落后。职称晋升难和职称与工资挂钩是影响教育发展的极重要原因。

但为什么很难实现教师工资与职称不再挂钩呢?

一、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有限,如果实现同工同酬,那么教师的整体工资就要上涨,这会加重地方财政经济负担。

目前教师职称二级职称套专技十二级,一级职称套专技十级,高级职称套专技七级。处于事业单位专技技术人员工资标准的最低级,且占教师总数的40%左右的教师只是专技十二级工资,60%左右专技十级工资,6%左右的高级职称拿专技七级工资。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老师只能拿到最低级的基本工资,而6%的高级教师专技七级工资只是凤毛麟角,对普通教师而言,想实现它越来越成为奢望。但这种工资结构却极大的降低了当地财政支出。因此,要解除工资与职称挂钩首先要地方经济发展支撑才行。

二、教师工资与职称挂钩有利于教师行业的管理。极大的保障了相关人员的利益。

目前职称晋升从初级评定到各项证书、论文再终极到评定的过程,早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趋动链条,这一利益链让权钱交易进行的越来越顺畅,极大的保证了某些有权有势有后台的人的利益。想打破这一格局谈何容易?

总之,要想实现教师工资与职称挂钩,必须实现教师的国家财政,而非地方财政,到那时,全国老师不分乡村和城市全部领国家统一核定的同一标准的工资,而这个方法,实现起来太难,很难达成。


指尖教育帝国


我是一名教师,个人认为“教师工资不再与职称挂钩”,短期内难以实现。教师工资预计有3大走向,大家静静地期待吧!


作为一名教师,你问我如今最纠结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都会毫不迟疑的给你一个答案“职称”!教师职称已经成为教师内心深处说不出的痛,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更是痛上加痛。1986年实施至今的职称制度,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要取消,只能是不断深化改革。短期内没有可以取代的新制度应运而生,职称不再与工资挂钩就无法实现。

每到职称季,教师苦恼,徘徊,困惑……职称!究竟什么时候,你让广大教师才能得到解脱呢?作为一名教师,其实不在于有多么高的工资收入,只要能养家糊口,并且公平公正就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职称与工资挂钩,导致教师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就目前而言,高一级职称比低一级职称每月实际工资收入多出1000元,何况职称评定还有诸多“猫腻”。长此以往,你让广大教师情何以堪呢?毋容置疑,职称无法短时期内取消,职称不再与工资挂钩也无法在近期内兑现,未来教师工资有3大“走向”,你想知道吗?


走向之一:“不低于”要求有待于实现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这是法律规定和要求,25年前的《教师法》和近期的27条“教育新政”对此都有明确要求。国家最高教育新政部门已经明确表态,在短期内一定解决多年困扰教师的工资问题。我们地区政府已经郑重承诺,“年底前落实教师待遇,力争达到法律要求”。现如今,我们教师实际工资收入与同龄,同级别公务员相差4000元,主要差距在各种各样的津贴和奖励性绩效。我们区域正在测算,预计筹措资金1.3亿,我们只能期待着,盼望着……渴望梦想成真的那一刻早日到来。



走向之二:“教龄津贴“渴望得到提升

教龄津贴这个教师最早的福利待遇,迄今为止已经完全成为了“鸡肋”。追溯往昔,1985年,为了鼓励教师长期从教,实施了教龄津贴制度。那个时候,教师的工资不到100元,教龄满5年发放3元津贴,满20年可以领到10元钱,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笔丰厚的收入。转眼之间,34年过去了,教龄津贴仍然10元封顶,广大教师真的无语又无奈啊!

近日,某省出台“意见”,明确提出:“从7月1日起,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教龄津贴在落实国家规定标准基础上,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龄增加10元的标准累计计算核定”。这无疑是广大教师的福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从教30年,教龄津贴能达到310元。其它地区假如都能达到这样程度,这个多年被遗忘的“鸡肋”,就要重新焕发生机了。好友!不知你们地区是否有相关政策出台呢?

走向之三:“乡村教师”补贴马上落地

我是一名普通中学的高级教师,生活在东北省会城市,每月打卡工资5000多元。面对这样的收入,已经捉襟见肘了,可是我们“一对一”帮扶的乡村教师待遇更低。同样高级职称的教师比城市少了1500多元。近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着力提升乡村教师补贴。某省“意见”提出:“增加乡村补助,省级贫困县乡镇、村、教学点每月分别增补200元、400元、600元”。

对于乡村教师而言,本身工作环境就很艰苦,工资收入又不高,适当增加一些补贴,一方面吸引中青年优秀教师,另一方面可以留住人才。对于乡村教师来说,几百元的补贴即可以温暖人心,又可以缓解偏低的工资收入。2019年教师工资3大走向,这是教师地位和待遇提升的一个重要信号,但愿各地都能引起高度重视,真正让好的政策和好的举措早早落地生根发芽。


俺油菜


编者按:教师工资组成项目有许多项目,每一项少十几块,多则上千块。除此之外,教师工资还要跟职称挂钩,教师工资待遇就很难跟得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只从教师工资和职称挂钩后,教师的平均收入就普遍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



一,教师职业内部收入差距十分巨大

众所周知,教师工资待遇和职称挂钩后,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和初级职称的教师的工资待遇收入差距十分巨大,高级职称的教师和初级职称的教师每个月收入在一千多以上。而且,每次调工资都是按照职称级别来调资的,造成没有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和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平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所以,虽然在一个学校内做同样的工作,却同工不同酬,很多教师因此而心理不平衡,职业倦怠越来越严重。

二,职称想法是好,却不符合实际

职称是我国独有的人才管理制度。教师职称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自从职称出现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项好的制度都有可能过时的时候,职称制度也是如此。很多人说,不是职称不好,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该得高级职称的人不得,不该得的却得了。

比如说,老实认真上课的一线教师很难评上,那些整天用钱买论文,去参加表演课,还有其他热衷于做课题等等乱七八糟的人,还有一些不上课的学校领导却获得了高级职称,导致教师们人心涣散,再加上工资不高,地位低下,生活都没了盼头,教育情怀也就谈不上了。

三,教师工资不和职称挂钩不可能实现

教师工资和职称挂钩的制度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期间也经历过多次修订。但是,每一次修订都是没起到多大的作用。最近的一次修订也只是取消了电脑和英语这两样评职称需要的条件,其他的并没有多少变化。虽然说不再以论文为主要评选条件,但是又多加了难度更大的课题材料。很多教师没有申请得课题,也就没有了评职称的机会,他们就更消极了。但是,即便职称和工资挂钩不合理,也没能改变,毕竟职称制度历史悠久,还有一帮靠职称吃饭的人养,要是取消了职称,这些人怎么安排呢?

据我观察,今后教师工资还是和职称挂钩,而且职称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革,工资待遇提高的也不是很快。而且,今后评职称也只能会越来越严格,材料越来越多,形式主义也会越来越严重。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也会越来越严峻,很多优秀学子还是不会加入教师队伍,很多地方也就缺很多教师。


孖无悔观教育


我的判断是,教师工资将不与职称直接挂钩,而是间接挂钩。

评审条件苛刻、过程不透明、名额限制、评聘分离等,令现行职称制度一直以来饱受诟病。无数一线教师历尽千艰万难,仍只能望职称而兴叹。

那么,不评职称行不行?有些老师这样自我安慰:“多活几年,啥都赚回来了!”

这自嘲的话里,透着苦涩,却说到好些人心坎上。是呀,反正希望渺茫,何必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去折腾呢?不如卸下压力,好好活着。

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工资差,确实太大。一般情况下,同等学历工龄,打卡工资相差七八百,算上公积金及绩效奖,差距达千元以上。而且,每调整一次工资,就会拉大一些差距,导致未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心理越来越不平衡。


很多地区的教师职称,永远只套最低档,中一套十级档,中高套七级档。这样,中级与高级之间的巨大差距永远无法缩小。

如果说评上了高级职称的教师,确实能力强、贡献大,承担了更多责任,倒也无话可说。事实是,他们多逃离了教学一线,也没有承担教研或引导青年教师成长的重任,而是“功成身退”,拿着高薪等待退休。在一线打拼的,是那些职称低、又没有行政职务的老师。

这就凸显出现行职称制度的最大弊病——直接与工资挂钩是行不通的,一定要与岗位、业绩相联系。


浙江省的职称改革试点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评上了高级职称,必须在相应教学岗位,才有高级职称工资。低职可以高聘,高职也会低聘。

这与之前的评聘分离、评聘合一都不同。评聘分离,是有职称却不一定有岗位,评聘合一是即评即聘。前者导致有些评上职称的老师多年不能聘任,后者则使岗位聘任失去意义。而浙江省的改革,有可能真正体现出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

所以,我认为长远来看,职称与工资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工资调整的方向应该是这样:

1、取得职称,是取得对应职级工资的基础条件。

2、岗位竞聘,是取得职称工资的必要条件。

3、教师工资结构中,工龄、职称与岗位、实绩,将三分天下。其它要素占比减小。

一家之言,欢迎探讨。如若有缘,点个关注。


毫米


八十年代没有职称个个奉献精神,工作认真负责。质量比现在好多了。职称就是阻碍教育的拦路虎,,不过职称不会马上取缔的,首先个个领导都是高级职称,谁愿意取缔职称。吃亏的还是老老实实的一线教师。


海阔天空174925773


教师的工资待遇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而且只要提及教师,总会无法避开工资待遇、职称等话题,尤其是教师职称的问题,更是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领域引发了比较热烈的讨论与争论。

综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职称问题已经得到了官方的重视,也可以说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教师职称问题,比如:山东、河南等地,都在采取一定程度,改变教师工资待遇与职称紧密挂钩的现状,力求弱化职称在教师工资组成中的影响力。

对于教师工资与职称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教师职称在工资组成中的作用将会被弱化,将会成为主流,教师的绩效工资将会逐步完善,代替现在的教师职称工资待遇。

我们注意到,各地在教师职称改革上,纷纷增加了高级职称的名额,简化职称竞聘的流程,切实提升了教师职称竞聘的简单程度,尤其是很多农村教师,在职称竞聘上看到了希望。要知道以前农村教师都会遇到职称的“玻璃天花板”,高级职称对于农村教师来讲基本都是奢望,而且中级职称获聘成功的可能性都非常小,可以说职称对于农村教师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来讲,想要获得一个职称,难度真的实在太大。

以目前的发展实际来看,教师职称受到的争议比较大,而且绩效工资的争议性也不小,但是笔者认为绩效工资才是未来的方向。当前教师职称成为影响工资待遇的唯一关键因素,基本上其他的因素难以与之匹敌,这也是为什么职称竞聘会在教师队伍中引发如此大反应的原因?

绩效工资之所以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还是因为职称会在今后的教师工资待遇影响因素中弱化,不会成为影响工资的最关键因素,教师的工资待遇影响因素会更加多元化。同时,绩效工资是体现教师承担工作量的重要方式,按照他们的承担的工作量,才决定他们的工资待遇,这也能体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原则。

此外,我们注意到各地都在推行教师绩效工资,而且很多地区的公务员、事业编也正在推行绩效工资考核,也就是说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将会成为未来体制内人工资待遇的发放原则或者重要影响因素。综合各种因素,笔者认为绩效工资待遇将会成为未来教师工资发放机制中的重要方式。


东爱雨小公


我对职称工资有疑问,第一,职称的取得没有公平性,有些可以通过评审取得如:工程师、教师职称等,有些必须通过考试取得,如:会计师、经济师等。通过评审取得的职称,只要达到他们定的标准,就可以取得,不知道需不需要交钱?这样的职称评审会衍生一系列的培训,代写论文及发表论文,等等等,不胜枚举……第二,同一单位相同的工作量及相同的技术含量的工作,因为职称的高低而导致工资报酬相差甚远,大大的打击了工作积极性。三,有很多人,工作不落心,却会花大量时间去钻研怎样考职称,甚至在上班时间也在刷题目,老员工工作了几十年,有工作经验,却没有考职称的时间、精力和记忆力。有些工作了30年的低职称老职工,比刚刚进单位不久的高职称人员的工资低500~1000元。对新老职工的关系融洽影响巨大。四、职称的评审是腐败的温床,就拿教师的职称评审来说,由于教师 的先进证书可以加分,导致教师之间为争抢先进名额,争吵的不可开交,实在不利于安定团结。有些人甚至花钱买先进证书。五、明摆着就是不公平。你随便去看一看,那个单位不是领导层先占完指标,才轮带下面的虾兵蟹将……

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可能也不太现实,在中国能反映一个人能力的参照物,也只有职称和学历,如果要公平,最好是把工龄、学历和职称协调好!工龄工资稍稍高于职称工资所占的比例,因为很多人说:职称和学历都可以+造假,唯有工龄是事事在在的!所以,要照顾一下老同志,他们毕竟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江山毕竟是老前辈们打下的。

仅具浅见,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