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欢迎来到小城庸人趣聊历史,浏览一分钟,轻松60秒。

喜欢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朋友,一般都有一个特殊的爱好,那就是给名将排名,比如号称屠城狂魔的白起;攻必克,战必胜的韩信;兵家至圣孙武等,很多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第一,而且经常为此发生争论。

但是这么多年来,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个人,他就是战国初期的军事家,变革家吴起。

吴起的一生“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无一败绩”可以称得上奇功伟绩,吴起留下来的《吴起兵法》更是军事研究的必读经典,如果仅凭这两点来看,吴起至少应该排在很多名将之上,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太喜欢他呢?

主要是因为吴起的一生除了在军事上获得好名声以外,其他方面始终被人唾骂,甚至死后还被君王五马分尸。历史又恰巧是多面镜,扭曲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只看它的一面,所以导致了后人对吴起的认识并不全面,本期我们就从多个角度,客观细致地了解吴起的一生。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吴起画像

从各种流传下来的史料来看,吴起的一生备受争议,不过有关他出身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里引用史记的一段介绍。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多种资料记载吴起是卫国人,而且家里比较有钱,但是家里是干什么的不得而知,只知道这些钱都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不过吴起本人对钱不感兴趣,只对用兵感兴趣,所以就拿着家里的钱到处游说,最终没当上官还把家搞破产了,乡里开始有人嘲笑他。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吴起雕像

其实像吴起这种情况,被人嘲笑也是正常的,但是他竟然一怒之下杀了三十多个嘲笑他的人。最后逃出卫国的时候,还在自己的胳膊上咬出血牙印,对着自己的母亲发誓说:这辈子要是当不上卿相,就再也不回来了。

然后扔下自己的母亲就跑了,后来直到他母亲死的时候他也没能当上卿相,他也真的没回来过。他母亲的尸体和葬礼是怎么处理的,各种史料都没有记载。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吴起剧照

从以上吴起出身的记载来看,我们至少能读到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吴起应该是一个有仇必报,心胸狭隘,没有悲悯之心的人。按照常理来说如果只是为了解恨,杀一两个人也就差不多了。可是他偏偏要把嘲笑过他的人全部杀掉,杀人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因为杀人是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的。由于被人嘲笑,吴起竟然杀了30多人,可见此人应该是一个有仇必报,心胸极度狭隘而且没有悲悯之心之人。如果站在如今的社会角度来看,吴起绝对是个心理变态的人。

第二:吴起的个人能力绝对在当时的大多数人之上。因为战国初期的乡镇单位其实面积不是很大。乡里发生的事情基本上都会迅速传开,尤其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传播速度只会更快。吴起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能杀三十多人,杀这么多人至少需要一定的时间吧?可是吴起不仅没有被抓到而且还顺利地逃了出去,可见他的个人能力至少在大多数人之上,只是还没有得到合适的舞台去发挥。

第三:吴起一定是个不孝子。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同乡杀了30多人,逃跑的时候就算不带上自己的亲娘,也会想办法先把她安排好,避免受到牵连。但是吴起却扔下他母亲自己跑了,难道他就不担心官府和仇家找他母亲寻仇吗?史料记载他应该根本不关心他母亲的生死,因为他母亲死的时候他都没回来。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吴起一心只有功名

吴起被后人诟病的污点除了弃母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杀妻。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吴起在鲁国的时候有幸得到鲁君的赏识,齐国攻打鲁国的时候,鲁君想让吴起为将。但是吴起的老婆是齐国贵族,鲁君非常担心吴起会临阵倒戈。而这次拜将,对吴起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了抓住这次机会,吴起竟然把自己的老婆杀了来表明决心,因此而登坛拜将!

如果吴起弃母让他背上了不孝的骂名,那这一次杀妻绝对让世人明白,在成名这条路上吴起绝对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狠角色!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吴起杀妻戏曲桥段

不过在吴起杀妻求将这件事上,后世很多人认为可信度不高。

第一:吴起在逃跑的路上,怎么可能娶到齐国贵族的女儿做老婆?而且在地理位置上齐国还在鲁国的东边。

第二:如果吴起先跑到了齐国娶了齐国贵族的女儿当老婆,然后再跑到了鲁国来求将。那就说明吴起在齐国并没有得到贵族的重视,鲁君也完全没必要担心吴起会因为老婆发生叛变。

第三:有关于吴起和妻子的事情还有另外一种记载。

《韩非子》: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

《韩非子》中记载,吴起让自己的妻子编织一条类似于布匹的东西,并且告诉她规格大小,但是他的妻子擅作主张给改了,织出来的样式和吴起想要的完全不一样,吴起一怒之下把妻子给休了。

《韩非子》的这段记载要早于史记的记载,如果说吴起已经把妻子休了,又怎么会有史记中的吴起杀妻一说呢?不过不管吴起杀妻还是休妻,从他对待妻子的态度来看,吴起这个人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自我意识极其强烈。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民间流传的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

吴起弃母杀妻算是他人生中非常大的两个污点,不过这两个污点仍然不能抹杀吴起在军事上和变革上的卓越才能,在军事上吴起自创了非常有名的武卒制。

武卒制的创立跟吴起早年游说的经历有极大的相关性,他规定入选武卒必须满足三项基本指标:

第一:士兵要全副武装,拿着12石之弩,这里的石(dan)是一种力量单位,12石相当于现在的360公斤,一般人根本拉不开这么有劲的弓弩。

第二:除此之外还要背着箭矢50个,荷戈带剑,装备好三天的口粮。

第三:以上了两点全都装备好以后,要在半天内跑完一百里,才能入选为武卒。

一旦入选就可以享受免除他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租税,这项制度的建立为普通人直接开辟了最快捷有效的成名之路。而且还为吴起建立了一批精锐武卒,大约7万余人。在阴晋之战中,吴起只用了五万武卒,就击败秦国五十万大军,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吴起的武卒相当于战国时期的特种兵

魏国因为有了吴起的军事改革,国力迅速得到提升,连一代枭雄曹操对吴起都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吴起在魏,秦人不敢东向。

可是战功卓越的吴起在魏国不仅没有实现拜为卿相的心愿,还成了魏国国君魏武侯的追杀对象,因为吴起的名声太坏了,实力又太强了,功劳还太高了,魏武侯两次拜相都没敢选择吴起,他非常担心,报复心极重的吴起会造反。

其实吴起最大的心愿就是拜为卿相,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国君,所以他选择了离开魏国,投靠楚国。当他到楚国的时候,楚悼王简直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开心,立刻封他为楚国令尹,令尹在楚国就相当于二把手,吴起在魏国没有得到的东西,在楚国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而且楚悼王也看到了国家改革的重要性,春秋时期的国家制度已经很明显的不再适合战国初期的发展形势了,要想强大就必须要改革,拥有成功改革经验的吴起,成了楚悼王的重要委托对象。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吴起在楚国的改革被称为吴起变法

吴起在楚国改革的难度要大于魏国,因为魏国是三家分晋以后的新兴国家,正是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候,改革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但是楚国是一个老牌的是实力大国,楚国延续下来的贵族错综复杂,导致楚悼王的权力十分不集中,楚国的财力消耗极大。为了让楚国强大就必须要先从楚国贵族下手,为此吴起和楚悼王一起定下了楚国改革的三个基本方向。

第一:“均爵平禄”,为了彻底解决楚国“封君之众”的难题,吴起提出爵位只传三代,三代以后贬为平民,除非另立战功。

第二:“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楚国幅员辽阔,人口利用率极低,很多贵族每年的开销就占据一大部分国库开支,吴起提出没有任职的现任贵族一律带着奴隶,到荒凉地带开垦致富。

第三:“厉甲兵以时争于天下”,吴起在楚国实施相同的武卒制度,为楚国以后争霸积累力量。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吴起带领楚国变法图强

经过吴起一系列的变法让楚国从一个落伍的大国,变成了一个焕发新活力的时髦强国,楚国的疆域又有了更大的扩张,而且还在公元前381大败魏军。

吴起在魏国和楚国的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两个国家的实力。而且吴起也掀起了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商鞅的变法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吴起的影响,才使秦国强大起来。

但是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严重的触动了贵族利益,从向贵族开刀那一刻开始,他就为自己埋下了死亡的祸根。最终在楚悼王驾崩的时候,贵族决定联合射杀吴起,吴起为了逃命跑到了还未下葬的楚悼王旁边,结果楚悼王的尸体也身受数箭,被后人称为军事家,变革家的吴起就这样死在了乱箭之中。

楚肃王即位后为了追究射尸的罪责,借机灭了70多家贵族,而且为了安抚余下的贵族,还下令把吴起的尸体五马分尸。

吴起的功与过:他是为了前途弃母杀妻的败类,还是举世无双的战神

影视剧中的五马分尸

吴起的一生至此落下帷幕。

其实吴起这一生如果仅从某一方面来看,很难有一个确定的评价,因为从人性伦理的角度来看,吴起单就弃母这一条,就可以把他定义为败类。

可是从吴起的变法来看,他讲究以德治国,用武力来支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开战,这样又避免了百姓因为战争而生灵涂炭。如果吴起从一开游说的时候,就能遇到楚悼王这样的君王,相信一定不会有杀同乡,弃生母,杀妻求将的事情发生。

所以笔者认为,吴起本人绝对是善良之人,他是不忍心看到生灵涂炭的,毕竟能亲自为部下吸脓的将领古今都没有几个。但是时代赋予了他特殊能力的同时,也造就了他极端的性格,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可以不择手段,不顾杀戮。

其实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古今中外我们可以观察,凡是有大能力的人,在某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白起是性格暴躁的杀戮狂人,韩信虽然被称为兵仙,但却是政治低能儿。

因为人无完人,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经过本期对吴起一生的介绍,您对吴起是不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呢?

本文参考资料:《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三》、《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韩非子·说林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左传》、《春秋》、《战国策》、《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