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他到底要猜想什麼?

弄影93742202


上世紀70年代末期,哥德巴赫猜想之所以在中國家喻戶曉,源於中國數學家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被譽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是有數學家哥德巴赫於1742提出的,在200多年的時間裡,沒人能予以證明,成了近代世界三大數學難題之一。1976年這個難題終於被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攻克。




那麼,哥德巴赫猜想究竟是什麼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任意一個大於5的奇數都可以寫成三個素數之和。這個猜想由數學家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但他沒能給出證明。於是便求教於當時的大數學家歐拉。

歐拉被譽為數學王子,精於算法學,但歐拉窮其一生也沒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在給哥德巴赫的回信中,歐拉說你的猜想看起來很正確,但很難給出證明……信中歐拉又將這個猜想進一步深入,提出了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但是對於這個命題,他也不能給出證明。兩百多年來,這個猜想讓很多數學家為之傾倒,也不遺餘力想給出證明,但最終結果都是望洋興嘆。


1966年,中國數學家陳景潤用兩麻袋演草紙辛勤付出證明了1+2的問題。也就是“任何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說簡單些就是2為啥等於1+1。哥德巴赫猜想容易懂,但很難被證明。他被成功證明的意義在於:在證明過程中,會衍生新的數學分支,從而促進數學向前發展。

陳景潤成功摘取哥德巴赫猜想這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激發一代年青人獻身科學的熱情,對中國的科學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意義。80年代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口號,就是那時青年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寫照。即使到了今天,陳景潤依然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他的事蹟還將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奮進。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由於陳景潤攻克了世界難題"哥德巴赫猜想"最接近點,所以學術界就掀起了一種研究數學之風。

哥德巴赫猜想的原意是"任何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比如8=5+3,12=5+7。我看到網友把素數與奇數混為一談,有必要解釋一下,奇數只是單數,而素數不只是單數,而是我們過去所說的質數,除了1和本身數沒有整除數的數,比如5,7就是素數而9就不是,l3,17,是素數而15就不是。

陳景潤的研究也只是到了解答題的最後一步,他的公式證明了一個偶數等於一個素數加上另外兩個素數的積,這就是1+2的公式,離突破哥德巴赫猜想還差一步。

當年我們受潮流的鼓舞,也曾經探討過這個問題。初看起來這個問題十分簡單,有小學數學知識的人就可以論證了,你可以把每一個偶數分解為兩個素數.用這個方法一直分下去,確實是任何一個偶數都可以由兩個素數之和組成。前蘇聯的科學院用電子計算機分解,直到現在幾佻億的偶數都可以分為兩個素數之和。

看來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確的,但是需要一種說服人的公式,誰如果用公式解答了這個問題,誰就摘取了世界數學王冠上的寶石。

陳景潤在臨終前告戒人們不要在這個問題上花費無謂的精力,因為它太複雜了,看似簡單的問題,但涉及加法與乘法的網系點,因為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整數之問題,而且素數中又把1和2作為一個特殊數,所以哥德巴赫猜想是一道很奇葩的數學題。

我曾經研究過哥德巴赫猜想,其間也有一些收穫,最大做收穫就是發現了素數都是出現在6的倍數前後,比如5,6,7,///11,12,13,而6的倍數前後這兩種素數又有不同的.性質。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想哥德巴赫猜想總有一天會被破解的,希望有志之士努力攻克吧!





泰山9981258


IvanZhu 科學達人 古希臘幾何學家阿波洛尼烏斯總結了圓錐曲線理論,一千八百年後由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將其應用於行星軌道理論。 數學家伽羅華公元1831年創立群論,一百餘年後獲得物理應用。 公元1860年創立的矩陣理論在六十年後應用量子力學。 數學J.H萊姆伯脫,高斯,黎曼,羅馬切夫斯基等人提出並發展了非歐幾何。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歐幾何的實際應用,但他抱憾而終。非歐幾何誕生一百七十年後,這種在當時毫無用處的理論以及由之發展而來的張量分析理論成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核心基礎。 世界沉默著, 為了這些傷心的名字, 為了這些傷心的名字後面那千百年的寂寞時光. ——何夕《傷心者》 上文摘自著名的科幻小說《傷心者》。雖說是科幻小說,但其中的每一個例子都是真實存在的。這些數學上的理論,在提出之初都是毫無用處的,就如同當前的哥德巴赫猜想。但是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這些數學工具在百年之後最終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成為物理理論的重要基石。 哥德巴赫猜想如果被證明了,這個證明本身會不會有用呢?我們不得而知,就好像阿波洛尼烏斯也不知道他的圓錐曲線理論可以用來描述星體運行,伽羅華不知道群論可以被用在對稱性描述上,高斯和黎曼不知道非歐幾何可以在廣義相對論中大放光彩。這些理論在當時是如此的無用,以至於只能靜靜躺在紙堆裡無人問津,而在今天又是如此偉大,以至於每一次手機信號傳遞,每一次GPS定位,每一次打開一個網頁,背後都會默默地隱藏著這些偉大的名字。 哥德巴赫猜想呢?我不知道。它可能沒有用,就好像數學歷史中和他一樣的那麼多沒有用的知識一樣,百年千年都躺在紙堆中,沉默著,寂寞著。但百年千年之後呢?也許某一天,就會有一個研究著不知道什麼理論的科學家,把它輕輕取出來,撣去浮塵,讓它的光芒開始照耀整個世界! 不過順便說道,哥德巴赫猜想雖然沒有被證明,但是近些年,我們在很大範圍內都做了驗證,可以說在10^18(1,000,000,000,000,000,000)以內的所有的數,都符合哥德巴赫猜想。因此,在一般實踐中,往往會直接把哥德巴赫猜想當做一個已經被證明的定理來使用。至於10^18以上的數?到那時候,誰還在意個位十位是幾啊,差出去一些也沒關係......而且真的沒什麼情況會用到這麼多位...... 創建於2017.7.12


欣欣8030


大家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但具體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不太清楚。經常聽到人說是證明1+1=2,說我們認為1+1=2,其實沒那麼簡單,為啥等於2,要證明出來,等等。

其實,我們算術中的1+1=2不用證明,就是人為規定或者說是定義的,哥德巴赫猜想和它沒有一毛錢關係。

哥德巴赫猜想的具體描述為: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

這個想法最早由哥德巴赫提出,後來人們對其表述做了稍微的改變,但意思都是一樣的。哥德巴赫提出後,自己沒能證明出來,兩百多年來,大量數學家付出了巨大努力,也都沒證明出來。但也沒找到一個反例證明其錯誤。成為當代數學三大難題之一。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將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到了1+2,即大偶數可以表示為一個質數與不超過兩個質數乘積之和的形式。這項成果到目前也是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最終結果1+1的證明。

其實,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網上有大量的資料。





科技侃大山


這個問題得從1742年說起。1742年,俄羅斯偉大的君主彼得大帝為了建設聖彼得堡,從歐洲引進了一批科學家。其中就有著名的數學家歐拉,和一個不太著名的數學家哥德巴赫。

當時歌德巴赫是德國的一箇中學的數學老師,他在教學時發現很多的偶數都能寫成兩個質數的和。

什麼是質數呢?質數也稱作素數,這種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也就是說,只能除以1和它本身才能除盡。例如 3 5 7 11 13 17。與之相對的就是合數,合數就是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其他約數。例如 6 8 9 10 。


歌德巴赫說,任何一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能分解成兩個素數的和。比如 6=3+3,8=3+5,10=3+7。是不是所有的偶數都能寫成兩個素的和呢?這就構成了一個猜想。這個猜想就是著名的陽歌德巴赫猜想。這個猜想也被稱作‘’1+1‘’,這就是‘’1+1‘’的含義。


家庭主夫747


在1742年給歐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因現今數學界已經不使用"1也是素數"這個約定,原初猜想的現代陳述為:任一大於5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歐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價版本,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今日常見的猜想陳述為歐拉的版本。把命題"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為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過a個的數與另一個素因子不超過b個的數之和"記作"a+b"。1966年陳景潤證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二個素數的和,或是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的和"。今日常見的猜想陳述為歐拉的版本,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亦稱為“強哥德巴赫猜想”或“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

基本信息

中文名:哥德巴赫猜想

英文名:Goldbach conjecture

提出者:哥德巴赫

提出時間:1742年6月7日

所屬領域:數學

其他名稱:三素數定理

相關推薦

微分幾何講義

被禁止的科學

世界三大數學猜想

畢達哥拉斯

科學家 哲學家

聶耳

中國音樂家

萊布尼茨

歐幾里德

費馬大定理

質數

數學三大危機

非歐幾何

歐拉定理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共軛複數

費馬

三體問題

費馬小定理

週期函數

魏爾斯特拉斯函數

哥德巴赫猜想.

數學猜想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 哥德巴赫猜想1十1 被禁止的科學

概述

正在加載哥德巴赫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1742年,由德國中學教師哥德巴赫在教學中首先發現的。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把自己的多年實驗證明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歐拉,歐拉回信正式提出了以下兩個猜想:a.任何一個大於 6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b.任何一個大於9的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素數之和。 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也有人稱作哥德巴赫--歐拉猜想)歐拉在回信中說,他相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但他不能證明。 從此,這道數學難題引起了幾乎所有數學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為數學皇冠上一顆可望而不可及的數學上的“明珠”。

一、哥德巴赫猜想解數的特性:

令偶數為M,小於√M的素數為小素數。

特性一:

1、依據素數定理,只能被1和自身數整除的整數叫素數,得素數是不能被自身數以外的素數整除的數,那麼,在偶數內不能被所有小素數整除的數,必然是素數或自然數1;

2、依據等號兩邊同時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的原理。令偶數內的任意整數為A(1≠A≠M-1),由A+(M-A)=M,令任意一個小素數為X,則A/X+(M-A)/X=M/X,(M-A)/X=M/X-A/X,當M/X的餘數與A/X的餘數相同時,M-A必然被X整除,M-A為含小素數X的合數或X本身;當M/X的餘數不與A/X的餘數相同時,M-A必然不能被小素數X整除,當A除以所有小素數的餘數不與偶數除以所有小素數的餘數相同時,A的對稱數必然是素數或自然數1。

由此得哥德巴赫猜想定理:在偶數內的任意整數A(1≠A≠M-1),當A除以所有小素數的餘數,既不為0,也不與偶數除以所有小素數的餘數相同時,A必然組成偶數的素數對。

特性二:

令M/2=P,因為,偶數都能被2整除,所以,P為整數。

在P±S中,同樣令任意小素數為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