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鸡互啄勇者胜,日本自行车大队横扫14万英军,号称东方闪击战


在我们通常的印象里,二战是坦克飞机、巨舰重炮的舞台,你大概很难想象,其实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在战争中也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率先祭出闪击战,用领先时代的先进战术横扫欧洲。作为德国的亚洲盟友,日本自然不甘落后。在东南亚战场上,日军以5万人迎战14万英军,凭借低配版的“自行车闪击战”大获全胜,创下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菜鸡互啄勇者胜,日本自行车大队横扫14万英军,号称东方闪击战


日军能在东南亚用自行车大队击败英军绝非偶然,而是占尽了天时和地利。

对日本来说,自行车是当时最适合日军的机动工具

首先,东南亚地形崎岖复杂,多热带雨林,不适合坦克部队推进。日本又没有美国那样大规模的工程机械化部队,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坦克和汽车什么的往往开上不远就会陷在泥里,根本发挥不出作用。

菜鸡互啄勇者胜,日本自行车大队横扫14万英军,号称东方闪击战


而自行车呢?坦克过不去的地方它能过,实在不能骑的路,人把自行车扛起来也能走。仅凭这一点坦克就被自行车秒成渣了,日本士兵虽然崇尚武士道精神,但精神力量还远不足以让他们能背着坦克走。

其次,自行车不费油。日本之所以进攻东南亚,主要原因就是缺油。美国对日本实行禁运,日本人也不争气,在资源丰富的中国东北迟迟找不到油田,这才把目标瞄准东南亚。

为了赢得占据并消化东南亚的宝贵时间,日本不惜和美国开战。

在极度缺油的情况下,就算日本有能力将坦克大规模部署在东南亚,也没有足够的油来驱动。

相比起来,自行车这种只要人蹬就能走的交通工具简直就是神器。

菜鸡互啄勇者胜,日本自行车大队横扫14万英军,号称东方闪击战


最后,自行车载重能力强。

我国古代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相传诸葛亮为了运粮还专门发明了木牛流马。可见后勤保障对战争的重要性。拿破仑和希勒特先后输给俄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吃了后勤跟不上的亏。

进行闪击战需要部队在敌后快速穿插包围,为实现这一点,穿插部队必须携带足够的武器弹药和口粮。

自行车恰好是一种不错的载重工具。如果有过骑单车载妹子经历的朋友肯定知道,自行车这东西载重百来斤根本不叫事儿。自行车大队完全可以自己携带足够的补给深入敌后,根本不需要考虑后勤供应的问题。

菜鸡互啄勇者胜,日本自行车大队横扫14万英军,号称东方闪击战


对英军来说,日军的自行车闪击战根本就是作弊打法

二战时的英国虽然风光不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正面对决,日本恐怕很难占到便宜。可当时英国将几乎全部战力都投入到了欧洲战场,根本无暇顾及东南亚。

留在东南亚地区的英军大都是一些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杂牌部队,武器装备也十分落后。

于是这场战争中出现了一幕罕见的奇观。

日军骑着破破烂烂的自行车,追着惊慌失措、混乱崩溃的英军一顿猛揍,俨然一副菜鸡互啄的场景。

日本士兵由于过于拼命,甚至有人累死在了奔袭路上。

菜鸡互啄勇者胜,日本自行车大队横扫14万英军,号称东方闪击战


由于路况不好再加上长期缺乏保养,日军的自行车骑起来叮叮咣咣,本来是个挺尴尬的事情,结果却产生了奇效。

在一次追击英军的行动中,日军自行车发出的巨大声响产生了坦克部队行进的气势,不明真相的英军直接丢盔弃甲,连阵地都不守就逃之夭夭了。

总而言之,日军的自行车闪击战虽然强得有限,但却是符合当时情况的最优选择。大战过后,白人不败的神话被狠狠打破,日本人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石油。指挥这场战役的日军将领山下奉文因此一战成名,成为名噪一时的军界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