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農村人家,為何有的人家祖墳上,每個墳墓都沒有墓碑,而有的人家墳地墳前都有墓碑?

向日葵SFK


其實,為先人的墳墓立碑,就是做一個準確的記號,方便後人們為先人上墳拜土,也是人們慎終追遠的一種寄託,而發展的今天,在有些地方,為先人立碑,竟然成了一個“面子工程”,有些人家花高價圈墳墓,樹大碑,不僅佔用了土地,也浪費了錢財,同時帶動了社會上的某些不良風氣。

而對於為祖墳立碑這事,法律沒有禁止,風俗也未必提倡,是各家各戶自我的行為。經濟條件好的,或者日子過得順暢,自然可以講究一些。但家裡條件不好,子女事業也不順,成天東跑西奔的討生活,立碑不立碑,真的是不重要,重要的知道先人的墳墓在哪裡,逢年過節該祭拜一下還是要祭拜一下。假如祖上真有靈氣,可以保佑子孫後代,那麼,這個靈氣在意的也只是祭祀時的心誠,不在祭品的多少與貴賤,也不在於墳前是否樹有高大的墓碑。

至於本題涉及到的問題,有些人家祖墳上有碑,有的人家祖墳上沒有碑,這本事也是正常現象。本家族比較團結,有愛操心的,又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自然也就為先人樹了墓碑,反之,就有可能不給先人的墳墓樹碑。畢竟人死後入土為安,葬後燒完三年,所有葬禮完畢,這是基本的禮儀,而樹碑這事,自古風俗上也沒有一定的規矩,可以可無的事。

據小編掌握,農村這幾年給先人墳墓樹碑,幾乎成了風氣, 這主要是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生活提高,大多數人家開始顧及“臉面上的事”,所以樹碑圈墳等風氣愈演愈烈。而沒有給先人墳墓樹碑的,肯定有其自身的原因。這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家族的不團結。

給先人樹碑,其實也是家庭團結和睦的象徵,一大家子人要沒有矛盾,好商量好辦事。樹啥規格的碑,費用如何分,碑上勒名勒到哪一級別,閨女上不上碑?媳婦上不上碑?這些都要大家商量好。但是,農村聚族而居,如果家族人口眾多,兄弟妯娌不睦,這些事情就很難協調。家兄在家裡,專門做墓碑生意,去年小編一個同學找我,說讓我帶他去家兄那裡訂碑,小編問他提前和叔叔大爺們都商量好了沒?他說清時上墳時說過,沒具體定下來。小編告訴他,一定要再商量一下,大家都同意了,才撰寫碑單。結果,小編開車拉著同學回村轉了一圈,家族初步達成協議,樹碑,老二家信神,不同意,可以不上碑,也不拿錢。這樣,就到家兄那裡訂了碑。可是,過了三天,變了,老二家堅決不允許樹碑,我不拿錢不上碑,但我還是爹媽養的,碑上其他兄弟都有,沒有老二家,算怎麼回事?就這樣,墓碑一事只能放下,也許只能等到下一代了。

其實,家族人口多,但沒有主事人,沒有愛操心的人,都怕商量的時候得罪人,所以大家都持觀望的態度,你不說我也不說,各人上各人的墳,樹碑不樹碑的,反正也耽誤不了上墳。這樣,這家的墳墓,自然就不會有墓碑了。

還有一條,就是子孫日子過得不順,或者沒有經濟能力,或者沒有出息,要工作沒工作,要老婆沒老婆的,誰還去操心樹啥碑呀!

所以,在目前樹碑漸成風氣的形式下,農村很多人家的祖墳上都樹了墓碑,但總有一部分人家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為先人的墳墓樹碑。其實,這真的無可厚非,每家的情況不同,不樹碑也未必是這家人家不孝不賢,大家實在沒有必要把為先人墳墓樹碑看得太重,不要當成面子工程,或者當做“顯擺”的手段,祭祀貴在心誠,如此而已。


齊東晏子


別家的我不清楚,我說下我們家的。

我的老家與現在住的新家同樣都在農村就是相隔很遠,頭幾年我的幾個叔叔回老家去墳地立了墓碑。

現在我的父母和爺爺奶奶早已過世,就埋在了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方。

原因是,老人們慢慢都走了,小輩們幾乎不回老家,別說祖墳了慢慢連老家是哪都不知道了。給祖墳立個墓碑是讓後人能記得自己的先人曾經生活的地方,和兄弟姐妹的關係,因為什麼原因遷墳。墓碑上都有清晰記載。

現在住的地方,我父母爺爺奶奶的沒墓碑,是我們每逢過年過節都去祭典。

我個人認為墓碑就是讓他們的後人更好的瞭解前輩們的家族系統,做人不能忘本。



王大在農村


你好!我是楚鄉農,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來看一下提問的問題,現有農村人家,為何有的人家祖墳上每個墳墓都沒有墓碑,而有的人家祖墳都有墓碑!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可能每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一樣吧!就我們老家而言我認為有幾點原因,下面我簡單來分享一下:

在我們這裡人故了土葬了以後,新墳最少是要等三年以後才可以立碑。在土葬後的第一年,親人會在頭一年的清明節除了掃墓以外,還會繼續再墳墓上培土。因為新墳剛開始培好土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培好的土會慢慢的散落下,另外土還會慢慢變結實,墳堆就會變矮變平了。所以在清明節的時候很隆重的去培土,期間還會上供放鞭炮祭拜!所以有些看到墳沒有墓碑。



在過了三年之後就可以立碑了,如果是夫妻雙方都已故的話,在我們這裡原配是合葬在一起的。有一方沒有故的話,有些人家也不會立碑,不過有些人家也立碑了,把在世的那一方的名字先不刻上去。還有就是現在立的碑也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貴,有些困難一點的家庭就沒有去立碑了。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已故的人沒有後人了,也沒有血脈的至親,這樣情況自然就沒有人給它們立碑了。以上文中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當還請留言評論指出改正。我是楚鄉農,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楚鄉農


現在農村人家,為何有的人家祖墳上,每個墳墓都沒有墓碑,而有的人家墳地墳前都有墓碑?


這種現象很正常的,我們這邊的風俗是這樣的,一般祖父母或者曾祖父母兩口人都去世之後,後輩才會立碑紀念,祭拜祖宗。如果兩口子有一位尚在人間,就不會立碑,等兩口子百年之後,後代子孫才會合葬立碑。比如我曾祖父去世得早,只活了50幾歲,而我老太(曾祖母)活了96歲,在這40幾年的光陰裡,我曾祖父墳前都沒有立碑,等我上初中之後,老太去世,然後將姥爺(曾祖父)老太合葬在一起,我老太去世之後的第二年,才給兩位老人立了碑,話說我堂弟還在孃胎裡,我們就給他取好了名字,按輩分給他排了上去,刻在了墓碑上面。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座墳因為各種原因,後代已經不在這裡,失去了聯繫,這種情況下,就成了野墳,每年祭奠祖先,以及清明節和七月半,都沒有後人來祭奠,冷冷清清的。不過我感覺我們這裡的民風還是非常淳樸的,這裡的孤墳,大部分鄉親如果離得近的話,都會給燒幾柱香,幾捲紙錢和黃表紙,最後還會插上一根花燈,讓他們去哪邊有錢花。


雖然說算不上迷信,但是因為敬畏之心,我還是相信好人有好報的,不過是舉手之勞,也是積了陰德。想想我們百年之後,籍籍無名的時候,說不定自己也成了一座孤墳。


小龍蝦曬太陽


祖墳立碑在農村可不是小事,是所立碑先祖所有後人的大事。

我們這立碑的條件:

首先,先人的陽壽必須過六十,不滿六十不上香火,沒有資格立碑;

其次,必須要有兒子 ,有孫子,才能立碑,證明香火沒有斷,後繼有人;

第三,墳地必須三年以上,而且不會遷移才能立碑;

第四,立碑不立單墳,公不離婆,有父必有母,雙親必須都去了三年以上才能立碑。

不滿足這四個條件,不能立碑,也就是必須要夫妻雙方都活了六十以上,而且安葬了三年以上,有兒子孫子才能立碑。

立碑,需要明確的事有:

1、明確先人的生辰八字,去世時的準確時辰。這個一般族譜有記載,但是現在很多族譜只有生辰八字,沒有去世時間。

2、明確當時的向山,很多後人只記得大概方向,不知道準確的向山是哪。

3、後人的名字寫幾代,女兒要不要上碑文,還有些離婚的再婚的,已經去世的人要不要上碑文,後人的名字如何拍列,這是很多家庭真正爭執不休的原因,現在不像古代有明確的規定,現在是自己說了算。

4、立碑必定修墳,涉及到費用問題,是按一代後人分房算,還是按所有成年人名單算,還是按碑文名字算 ,這也是爭執不休的原因。

5、很多墳地埋在山坡上,交通運輸確實不方便。

就像我們家,我太爺爺去世已經整整一個甲子了,享年六十又三,但是太奶奶享年九十又三,去世才十幾年,畢竟比太爺爺小了十幾歲。頭幾年大家條件都不好,誰也沒有立碑的想法,現在想立碑,可是我大爺爺已經去世了,姑婆也已經去世了,就連堂叔都走了一個,這碑文就不太好寫了,要寫的話墓碑上帶括號的名字太多了,顯得墓碑死氣沉沉的。還有,當時族譜只記了生辰死忌,沒有明確的向山 。另外,堂叔去世後,他們家就是曾孫輩來管祖墳了,在我們這都出了三代了,只有祭祀 ,沒有立碑權了,另外四代人,人口眾多,每個上碑文的人都要算生辰八字,這也是大問題,這就一直耽擱著了。


魔幻紫水晶15184837


每年清明我們都會上山掃墓,在這一年中,除了清明節上山掃墓,其他時間是不去掃墓的,我看有些農村。在大年三十也要上山掃墓,所以各地的習俗也不一樣。掃墓的時候經過有些人的墳墓我也會留意一下。我發現有的墳墓有墓碑,有些卻沒有墓碑。甚至有些墳墓沒有墓碑也沒有人來拜祭,一直在荒著。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家墳墓有墓碑,有的就沒有呢?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立墓碑是為了記號,讓後人去拜祭方便尋找墳墓,這樣就不會拜錯墳。而有些人家是因為比較有錢,把墳墓建得更好一點。在墳墓旁邊砌牆和鋪上水泥的,然後立上一個墓碑的。

各地農村的習俗都不一樣,在我們這裡農村,立墓碑也是要講究的。不是說有錢就可以馬上立墓碑,也要看時間的。我們這裡是這樣的。老人去世必須三年過後才可以立墓碑的,我們把立墓碑也叫做葬山,一般老人剛去世都是放去棺材拿去埋了,這樣只是一個簡單的墳墓,是沒有立墓碑的,只有等三年過後重新找另外的好地方作為新墳墓,然後就要立墓碑了,在我們村裡葬山立墓碑是非常嚴謹的,要選好地址和選好時間。



所以說,在我們村裡是這樣的,有墓碑的墳墓 說明已經葬山了,沒有立墓碑的就沒有葬山的,老人去世三年過後你可以選擇不葬山,這也是個人意願,不過我們農村也比較注重這點的,所以基本都會葬山立墓碑的。不知你那裡也是不是這樣的呢?


三農天地


問:現在農村,為啥有些人祖墳的每個墳頭都沒有墓碑,而有些人的祖墳卻剛好相反呢?

農村有句老話叫「窮算命,富修墳」,如今這句話仍然很準確。而在修葺墳墓時,也會順便考慮墓碑的問題。有些墓地墳頭太多,若不立碑的話,年代一久就容易上錯墳頭。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那些事。

如果是自家祖墳山還好說,畢竟埋葬的都是祖上先人,上錯了也沒多大關係,而若是亂墳崗,好些不相干的人都埋在同一個山頭,上錯墳後豈不是給別人當孝子孝孫了?



我家祖上的好幾代祖墳都是無碑的,前幾年看別家都聯合族人給祖墳立碑,刺楸也想著有朝一日給祖墳立碑。

一、墓碑的好處

立碑實際上可作為一個標識,便於上墳者識別祭拜。設想一下,如果公墓沒有墓碑,估計連最親的人也免不了會上錯墳。

當然,墓碑也有一定的缺點。墓碑會透露死者的信息,在古代會招致仇家的尋仇報復,刺楸發現歷史上就有一些名人都通過樹假墓碑的方式以此來躲避仇家。



此外,豪華的墳頭和墓碑會透露出死者生前殷實的家境,同樣規格的墓室,墓碑樣式不同也可看出死者的社會地位。例如,墓室豪華但墓碑光禿禿的可判斷墓主就是一般的富人,而墓碑上有「帽子」的則很可能是有官位或者爵位的。而從墓碑上的字也可進一步判斷該墓有無「價值」。一些摸金校尉可能就來光顧了,一些帝陵都不一定守得住,何況普通人的墳頭了。

二、有人認為墓碑不好

事實上並非所有人都認為墓碑有必要,與某些熱衷於修葺墳頭樹立墓碑不同,有的人即便再飛黃騰達、再光宗耀祖也不會搞此類虛的,認為這是做給旁人看的,他們更加註重的是實實在在的,在父母先輩在世事盡孝比一切都重要。

此外,由於墓碑上除了刻上祖上先人生辰八字等主要信息外,還要將兒孫的名字都刻上,有人認為兒孫都還活著就受親人焚香祭拜,似有不妥,心裡也有膈應。

三、有人想樹,但樹立墓碑存在困難

有些人家人丁興旺,分枝散葉多,再給先人樹碑就有點困難。

在好些地方,由於新墳要過幾年才能樹墓碑,幾年後再商議樹墓碑可能要比剛下葬時難一些,變數多一些,畢竟牽涉到出資問題,還有對於某些人能否上碑會存在爭議,都會讓樹碑有所遲滯。

在刺楸老家,有些在給祖上先人樹碑時不刻女兒的名字。還有一家,高祖父已去世好幾十年了,在祖父輩動議樹碑時,祖父輩的一兩個兄弟已去世,去世的兄弟是否要上碑、是否由其兒子代為商議都成了問題,索性就拖著不樹了。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墳頭樹不樹碑的看法,若是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四種情況。

第一種,祖祖輩輩都是窮,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沒有錢立碑。

第二種,豐衣足食之家,小有積餘,但是思想觀念很平淡,認為已經死了的人,埋在土裡,迴歸自然,沒有必要浪費錢,有立碑那個錢,吃好丶穿好丶住好,才是現實。

第三種,連續幾代人都是兄弟姐妹不團結,各種因素導致,立碑牽扯的人員名字丶格式丶輩份丶招來的上門女婿的名字改與不改丶各家經濟條件差別較大丶某年屬雞說是哪家的當家人屬雞就不能立碑丶爺爺輩兄弟打架成仇導致子孫也不來往(祖輩的碑上又不能不刻哪家的名字)……矛盾沒有解決,誰也不敢去立碑。

第四種,墳地特殊的風水,祖祖輩輩的祖訓,風水先先交待過,不能立碑,立碑會有後患。


大海的眼睛3723187353


鄉居小菜也在農村生活,每年的清明都跟著家人一起去掃墓,確實發現有些祖墳是有墓碑,而有些是沒有的,至於是什麼原因,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說法;而相對來說,有墓碑的祖墳看上去更顯眼,類似於每家每戶的“門牌號”,掃墓的時候容易找著,不怕別人掃錯墓,下面鄉居小菜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祖墳立墓碑的說法

祖墳顧名思義是指埋葬已去世的先人的墳墓,一般至少是從爺爺輩以上的才能稱祖墳,也就是至少有三代人;而祖墳前有墓碑的一般是考慮到後代人丁興旺,怕到時候掃墓沒有墓碑不找找著,掃錯墓,而且子孫後代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有人考上名牌大學或者是有權有勢,被認為是祖先顯靈,子孫後代光宗耀祖了,後代為祖先立墓碑也是一種尊敬、懷念。

像鄉居小菜山區老家那邊,有些人就是後面才給祖先立墓碑的,因為族裡出人才了,考上名牌大學或者是當官了,後面那人給村裡的族人修路安裝電燈之類的,是榮耀,他們認為是祖先埋得好顯靈了,後代才會越過越好,所以給祖先立墓碑很有必要,那是對祖先的尊敬,也是希望祖先能一直保佑著後代。

二、祖墳不立墓碑的說法

至於有些祖墳不立墓碑也是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認為祖先去世時年紀比較輕,如都沒有年過50,不是長壽先人,或者是雖然壽命達到60歲以上,但卻是病逝,不是自然離世走得安詳的,不怎麼好,就不立墓碑了;當然了,在以前那年代,人們生活比較苦,飯都沒有吃飽,衣服也穿人家穿剩下的,哪有剩錢給祖先立墓碑呢,不立碑是因為太窮了。

而雖然沒給祖先立墓碑,但每一年的一些特殊節日,子孫後代都會祭祖的,沒忘本;後面日子越過越好之後還是沒有給祖先立碑,因為在他們看來都已經那麼多年都這樣了,也都記得祖墳在哪裡了,也沒有必要再刻意去立個多餘的墓碑了,立墓碑是要把墓碑埋進墳前土裡的,這樣反而不好呢,這就像一個房子人們住得好好的,突然改變房子的格局了,會有影響的。

像鄉居小菜山區老家那邊很多都是不立墓碑的,我們家族的祖墳也是不立墓碑,祖墳是埋在其他村的山上的,走山路去掃墓挺遠,每年掃墓都是每兩戶這樣輪流做頭帶領整個家族的人掃墓,一般是爺爺輩跟叔伯輩的男人們主要負責的,他們都知道祖墳在哪裡,不怕掃錯墓,而到我們這輩的年輕人不是那麼記得了,因為也就讀書的時候年年去掃墓,而且掃墓也不是所有的祖墳都跟著大人們去的,而是去其中的一兩個,太遠的就不去,後面外出工作了,距離太遠,清明掃墓都是由在生活在農村的中老年人組隊去了。

總結:所以說農村的祖墳,有立墓碑有不立墓碑的,並不奇怪,各有各的原因,只要子孫後代團結、生活得好,不忘本,每年都記得祭祖,祖先也是安心了。


鄉居小菜


在我們老家膠東半島農村,基本上每個村的墳地都是村集體統一規劃出地方,將去世的先人安葬在墳場之內。每當清明節或者是十月一秋祭上墳的時候,人們都去墳前祭祀,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有的人家的祖墳上有墓碑,有的樹有墓碑,這是怎麼回事呢?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也許地域不同風俗習慣也會有差異。我就以我們老家的風俗來和大家聊一下墳墓樹不樹碑的講究。

少亡之人不樹碑

在我們當地,少亡的人是不能樹碑的。少亡就是指在沒有成年之前的亡故之人,因為這種年齡死亡,在人們眼中那就屬於非正常死亡,我們這裡少亡的人不光不能樹碑,而且不能進祖墳。就是死亡以後,也不能在家中停放,一般是當日便下葬了。所以,少亡之人的墳前是不能樹碑的。

夫妻有一人在世的不能樹碑

我們當地講究單墳不樹碑,也就是說夫妻一人去世,另外一人還在世不能樹碑。過去,經常有這種情況。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爺爺就去世了,那時候也沒有照片,所以我連爺爺長啥模樣都不知道。每年上墳的時候,都是父親領著我去,爺爺的墳上就沒有墓碑。直到我奶奶在我9歲的時候去世,而且奶奶燒了三年後,爺爺奶奶的墳前才樹了墓碑。

未滿三年不樹碑

即使是夫妻二人全都去世,在後去世這人還未滿三年,也是不樹碑的。一般來說,根據後去世之人計算,滿三年後,才樹碑。有的人家在三年祭日當天,給先人樹碑。也有的是先人滿三年後,清明節或者農曆十月一秋祭的時候樹碑。

過去,也有的人家由於家庭條件所限,一直未給先人樹碑。導致多年以後,每逢上墳的時候,子孫後代找墳頭都很費勁,常常有上錯墳的現象發生。特別是有些人家太爺爺的墳墓,都記得不那麼清楚了,何況墳場內的墳頭一個挨一個,有很多沒有樹碑的,的確不好辨認。

如今,人們的經濟條件好了,也就有了給祖先樹碑的想法,在墓碑的用料方面也很考究。當然,也有的人家不遵循老傳統,有的在父母一方離世後,為便於辨認墳墓,也樹上墓碑,墓碑上將活著一方的名字也提前刻上,只不過再用白灰抹平,等百年之後,再摳開描一遍。也有的人家,在後一個先人去世後,燒五七的時候就將墓碑樹上。總之,有一些舊的傳統習俗,也在慢慢改變。

你們那裡樹碑的習俗是不是也和我們這邊差不多呢?如有不同之處,還請各位朋友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