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著名学者郦波和康震的诗词水平?

粤菜美食联盟


《诗词大会》不过就是个考记忆能力的综艺节目。没有关注过,所以评委水平如何也不清楚,但是能坐到那个位置,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而且评论诗歌的人不一定非得是写诗写得好的人,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大好回答。题主列出了两位学者的作品,我们只能就这两首诗的水平来研讨一下。

只看作品,从作品猜水平,无关诗人其他方面水平、人品。咱们就事论事。

集句诗其实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一种从大量阅读前人的作品中发现适合自己的诗意的句子,拼凑出自己的诗。虽然是文字游戏,但是集句诗还是诗,也就是说还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

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集句诗是用了苏轼的四首词牌里面的七言句子拼凑而成,初看起来感觉挺好,挺美的。但是这是苏东坡句子的美好,与这位专家的诗没有任何关系。

诗以言志,诗以言情。

说白话,诗就是一篇押韵文章。这篇文章,你总得让读者读懂,知道你说了点啥吧。平仄格律我们可以不论,就当你集句集成了古体诗,可是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鸡汤集合,算是怎么一回事?

同样是集句,我们看文天祥集杜甫名句成诗:

读书破万卷,许身一何愚。

赤骥顿长缨,健儿胜腐儒。

首句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句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承句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原句为“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转句出自《述古三首》,原句为“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

尾句出自《草堂》,原句为“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可是整首诗的诗意是连贯的,都是在批判死读书,赞扬男子投身家国,为天下奋战的英姿,抒发诗人投笔从戎的壮志。

而专家集东坡居士词牌七言,明显囿于词牌婉约的特征,四句诗整个软绵绵的鸡汤味道,而且还丢失了原句在词牌中上下文配合而衍生出来流传千古的韵味。

再看另外一位专家的七绝:

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竟芳菲。

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

我没有看过这个节目,不知道是不是这位专家自称这是七绝。前面那首集句诗没有说明格式,我们不用在乎平仄。可是你如果标明七绝,那就是指近体格律诗中的七言绝句,必须严格遵守平仄格律。否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起句:“大江东去流日月”,“仄平平仄平仄仄”关键位置为“平仄仄”,这就已经失替出律了,格律诗的偶数位置规则是相对的,只能是“平仄平”或“仄平仄”,其他失黏,失对就不必分析了。

而内容呢?这首不是集句,算原创吧,可是大而无当,意象浮夸,纯粹就是歌功颂德的老干体。人家老干体,至少平仄还对啊。

两位专家人也许是极好的,学问也许是极高的。

但这两首诗,是拿不出手的。

坏就坏在周围人的吹捧,让他们以为自己真的无所不能,才会拿出这样的东西来交货。所以捧杀这种让人产生盲目膨胀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网络上到处发表自己作品的普通人身上,专家也没有免俗啊。

就作品而言,网络上很多同学的作品无论格式、文采、和意境都要更好。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咱们先看郦波教授的集句诗,形式上乍一看像是首七绝,诗云:

人间有味是清欢,

照水红蕖细细香。

长恨此身非吾有,

此心安处是吾乡。

实话实说,这期节目我没看,咱就诗论诗。

首先,看形体格律。

①三句吾字处应为仄声,四句也没见救拗。

②二四句失韵,首句平起平收,着欢字入韵,属上平十四寒;二四句香乡属下平七阳,皆失韵。

③重字。三四句都有“此”,绝句一般不宜重字,至于香和乡,有人说撞韵了,我认为这个不算毛病,也没有犯忌。

其次,看诗意诗境。

我们把原诗直译一下:人生最有趣的其实就是平平淡淡的快乐(不需要讲排场搞奢华),就像在水面投下倒影的红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时常苦恼我这身躯壳不是自己的(大忙人),能让我心情安定的地方就是我该在的地方。

起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没毛病;第二句照水红蕖细细香,也算是承住了,问题不大。第三句长恨此身非吾有,转的虽然有点做作,也挑不出啥硬伤,第四句虽然结的有点僵硬,意思是可以连贯起来的。诗意上虽然差强人意可以讲通,但若谈诗境,可就不敢恭维了。诗境与结构关联极大,既然拼凑的如此生硬晦涩,又何来美感而言呢。


再看康震教授在诗词大会落幕时所作的七绝:

大江东去流日月,

古韵新妍竟芳菲。

雄鸡高歌天地广,

一代风流唱春晖。

说实话,康教授这首诗比郦波的集句诗更糗更烂,实在没有耐心硬看下去。前两句想学袭苏东坡毛泽东的诗风锐气,后两句直接拼上了“老干体”。此诗问题太多,出平仄出格好几处,结构上更是直不隆冬生搬硬凑。

大江东去流日月勉强看得过去,古韵新妍竞芳菲(把自已看成园丁)也行,雄鸡高唱咋回事?莫不是参赛选手都是雄鸡?哪朝哪代有哪位诗人把同台竞技的秀才举子比作雄鸡了?好像没有吧。一代风流唱春晖,若说风华风姿我觉得还算妥贴,风流二字极其超拔厚重,试问台上的选手是否真正可以担当得起呢?

康老师,您是真的震到我了。



总之,诗词大会各大评委的出糗让我更加坚信了两句哲理:

①高手永远在民间。

②一流的学生永远不是靠老师课堂教出来的。


抱庸詩書


一、很奇怪这两人的诗会引起这么大反应。两人都不是专业的,研究领域也不是诗词,原本对他们写诗就不抱什么希望,看了他们写的后,果然,说诗跟写诗是完全的两码事,他们无非再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

知道这两个人,并不在《中国诗词大会》,而是《中华好诗词》。两人都不是专门研究诗词的,通过他们的点评就知道,说的都是一些常识,一些熟典,对于稍微资深一点的爱好者都不会有知识上的吸引,而他们对诗词的讲解也很大众,很多都跟官方教科书上解释差不多,个人体会很少(也许有,但节目上不好展现)。看几期就知道,这样的节目都是普及型的,针对的都是普通爱好者。

二、说说两首诗

郦波的集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东一句西一句,一句一个意思,而几个意思又弄不到一块,好凌乱,郦波老师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呢?看看前人的集句

杂咏
秋烟脉脉雨微微,【唐·陆龟蒙《帘》】
回看池塘影渐稀。【唐·李建勋《蝶》】
正是西风花落尽,【唐·吴融《秋闻子规》】

孤魂空逐雁南飞。【唐·沙碛女子《五原夜吟》】

浑然天成,毫无痕迹。

康震的七绝:“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竟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

第一句虽是熟调,也还行,第二句马上就露馅了,第三四句不知所云,整首诗显得不通。押韵都显得勉强,为了硬押。平仄问题就不说了。

三,自我展示

用平水韵,两首绝句

渔舟傍岸小芦湾,水鸟行边来去闲。

都在夕辉金色里,船头还见一翁眠。

环绕小庐欣有竹,别居幽境不须邻。

多情顾我宵宵月,一片清光不染尘。

四感想

伴随“国学热”的兴起,诗词节目也多了起来,基本就是背,能够背几首的,也都成了才女才子。不知什么时候起,才女才子的要求这么低了。想想以前随便一个下层歌姬都能吟诗善曲,真不知该说什么。

这些只能说明我们离优秀文化已经很远了,稍微有人沾点边,我们就觉得了不起,要仰视。这是娱乐至死的悲哀。

(诗词分享头条号:诗词桃花源 喜欢右上角(⊙o⊙)哦)


诗词桃花源


说实话,六甲番人挺佩服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们的胆量的,文化类比赛(暂且定义为比赛罢,因为有了冠军)是需要足够的知识积累的,尤其是诗歌类,对诗歌理解不够深刻太容易出错了,或许评委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点评的时候,经常会将话题引申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毕竟都是大学教授,口才都不错,乾坤大挪移就带大家进入了百家讲坛。

但单靠话术,难免还是有疏漏,于是精心准备的诗终于揭晓了所有的疑团,六甲番人无意抨击任何人,就事论事吧,且看第一首诗:

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诗据说是集句,也就是将前人的名句集合成一首新诗,集句类型的也有佳作,比如辛弃疾的《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就可以算是集句,一共十句,句句用引用经典,只是略微修改几字,而诗词大会的这首集句确实也都引用了名句,都出自苏轼的词,首句来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次句来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第三句来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改了一字,尾句来自《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之只是,这四句放在一起,究竟想表达什么?用典绝不是堆砌,这里只能说是小孩子垒积木了。

至于格律,那这首诗也是说出律很多,且不说第三句和尾句各有一个“吾”字,重字的毛病不懂格律的朋友都知道不可取。再细说格律,按七绝首句平起入韵的格式,“欢”怎么可以和“香”、“乡”押韵,即便按用韵最宽的中华新韵也押不了韵的,按平水韵就差得更远了。如按首句平起不入韵呢,第5字“是”应平,第7字“欢”应仄, 第20字“吾”应仄,多处出律。

再看第二首诗:

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竟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

这首诗看似豪放雄壮,用典明显可见,苏轼的词,伟人或李贺的诗,但是还是弄不清楚想说什么,是在颂诗词大会让诗词雄起?还是号召大家用诗词歌颂新时代?如是,为何用平声五微?五微韵属于窄韵,读音色彩灰暗沉闷,更适宜表达委婉的情绪,以展现阴柔之美。选韵是有讲究的,想表达雄壮的气势,为何不用三江或七阳?

再论格律,也是没法看的,按七绝平起不入韵格律,第6字“日”应平,第13字“芳”应仄,第16字“鸡”应仄,第23字“代”应平,第25字“流”应仄。出律比第一首诗还多,只能算打油诗了。

诗词大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评委代表着诗词大会的水平,评委们如果实在不擅长作诗,建议还是别作了,不然,让观众们当成标准格律来模仿,问题就大了。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作为一个“骨灰级”诗词发烧友,南某平时酷爱读诗、写诗、论诗。

为了对郦波和康震两位老师在诗词创作方面,有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我特地在网上对他俩写的诗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索,也好综合评判。

遗憾的是,除了他俩在“诗词大会”上临场发挥的那两首外,别无其他。

那我们就对着题头那两首诗,就诗论诗。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郦波老师比较鸡贼,不用怎么动脑,就信手拈来了一首四言集句诗。只有博闻强记,才能集句成诗。但要想创作好的集句诗,需创作者对原诗句融会贯通。

郦波老师集的这四句,都出自苏东坡的词,初看眼,感觉还比较顺畅,从平仄上一看,就发现问题了。

作为七言绝句,首句应以仄声收尾,而清欢的“欢”字,实为平声。此外,第三句,非吾有的“吾”应为仄声,若改为“我”字就好多了。最后,第二、四句收尾,“香”和“乡”撞韵,这些都是绝句的大忌。

对于以上几个细小的失误,我不相信儒雅多才的郦波老师没有察觉,我想,可能是他大气豪爽,不拘小节,有意放过这些瑕疵吧!

再来看看这首诗的所表达的意思:

人世间有种味道叫平淡的欢愉,

红色的荷花倒映水中散发点点清香。

常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完全属于我自己,

心若安闲,处处都是水云乡。



经我分析,郦波老师其实是想通过这首集句诗,表达沉浸在诗词中的美好状态,劝大家不要浮躁,安心读诗。但火候掌控失调,有点言不由衷,词不达意,感觉怪怪的。

我以为,这四句基本都是苏学士晚年的作品,透露出对人生释然与参悟,格调太高,难以驾驭,不适合强硬的凑在一首诗中。

或许郦波老师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对诗词的领悟和对生命的感悟比我们一般人都高,苏学士的这四句高格调诗词,正好能表达他的境界,也不得而知了。

接下来,让我们放松一下,来看看康震老师的这首风趣的原创作品。首先,我大致的看了下平仄格律,最起码有五处错误,就不细说了,反正大学问家又不拘小节,我们直奔诗意。

开题“大江东去,日月经天”真是豪气干云啊!第二句突然就有点怂了,吐露出一股小家子气。意识到这种颓势后,第三句马上又领只雄鸡过来高歌一曲,以显示威武雄壮。第四句收尾,当然不能输了气势,大有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派头。

回味着“康博导”沉浸在自己的诗里,字正腔圆的吟哦、绘声绘色的比划,那种享受的样子,真有点想拍他的冲动。

康博导眼神炫亮,写诗可能差了点,但很有表演的天分。

每次看到他那迷之自信的微笑,总能让人联想到著名少将张召忠,他俩要是来个对对碰,绝对能碰出永不熄灭的火花。

但不得不表扬,康震老师对我们中华古诗词绝对是真爱,不知要有多大的爱和勇气,才敢当着全国人民的面献上这么一首趣诗啊!

不瞒大家说,康老师这类“老干体”诗,我十五岁那年,一天可以写十首玩。

也许,是我们观众朋友对两位教授的要求太高了,哪条规定要求了文化学者一定要会写诗、大学教授一定要会写诗?

有专家指示:写诗这么Diaos的事,最好还是留给那些愁肠郁结的Loser。

诗人是需要天分与历练的,而我们的专家、教授,资历和嘴巴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据说,郦波和康震两位老师显露了一点他俩在诗词创作方面的实力后,得到了来自各界知识分子们不同程度的问候。没想到,露这一手,掉得有点大。

还是希望大家能冷静看待这件事,毕竟《中国诗词大会》只是“诗词背诵大会”,毕竟郦、康两人只是研究者,不是创作者,毕竟他们是靠教案和嘴皮子吃饭的。

最后总结一句,郦波老师的那首集句诗,比康震老师那首“小诗”还是要强一点的。


南宫寻欢


不知道题主想听哪种答案,但是作为诗词写作的专业人士,还是得说实话啊。

首先阐述观点:这两位学者在诗词写作方面都是彻彻底底的的门外汉,在这点上,甚至比那些喊口号歌功颂德的“老干体”诗人还要差劲。如果在两人中非要分个高下,那我这一票投给郦波,为什么呢?因为他比康震聪明。他懂得用集古人的诗句来避开自己不会写这个短板,但是首句的清欢的“欢”字是在全诗中是不押韵的这点还是暴露了他压根不会创作的事实。至于康震学者,基本就是喊口号了,而且绝对没有平仄格律可言,意境格调也非常低,也没有表达出一个什么中心意思,无非就是说了几句场面话,等同于:恭喜发财。他可能对诗词有什么误解,这个我不太了解,就不过多的展开了。

节目为了播出收视率与节目效果,请一些知名学者站台无可厚非,毕竟从导演到演员大家都要生活,只是在做了多年的著名学者参演了多个诗词节目之后,为什么不能投入一点点的时间与精力了解一下真正的诗词文化呢?

无意于指责,只是在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诗词如何如何的时候,想起小孩子都可能会受到误导,不免令人痛心。



诗享课堂


很佩服现代人蔑视权威的勇气!郦波我不清楚,康震我是真心佩服!为何?能口若悬河说出古人诗句好在哪里,更能说出自己的见解,赢得一大片掌声,你能做到吗?

我做《大家玩对联》栏目有一段时间了,很多友友都希望我能给点具体的评论,可我真是笨啊!除了说:‘’好!很好!好得很!‘’以外,竟说不出到底好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却无法给出具体建议!为何?这就是凡人和才子的区别!

知其然容易,知其所以然那可不容易。我们的先人,在几万年前就知道了钻木能取火,但是为什么钻木能取火,这样简单的道理到近代才解释清楚。说点时髦的,那就是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写诗是技术活,有点基础,写得多了,有文化没文化都不是问题!过去那些民歌手,一字不识,却能你应我答,随你撑到哪条河,并且句句入韵,让人会心发笑和愉悦,那就是门技术,如果你能一门心思扑入于此,也许你也能做得更好。

但是,要说出别人做得好不好,并且让人信服,那就是门学问,也就是科学。王力先生是当代文学泰斗,他的著作都是高等院校教科书,好象并未见他出过什么诗集,只有亲近他的人才知道他的诗作水平,反正我是不知道。

王维被人誉为诗佛,他的诗诗中有画,他的画画中有诗。康震就不愧为才子,能在现场用寥寥数笔,勾勒出诗的意象,让人感觉到诗歌的魅力,换作你能行吗?

至于写诗,一要能力,二要时间,又有几人能象曹子建那样七步成诗?大多数名家都象贾岛那样反复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那才是精品!随口说出的精品佳作又有几何?

我们都要象唐太宗那样,天天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面那个我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再去说别人吧!


云卷飞山


诸位不知你们看过节目没有,没有的话就不要对二人品头论足。做为即兴创作,是不错的,不信你们来个七步成诗试试。再有人家不止一次在鉴赏中说过自己写不出来,就是高山流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关系。


诗词大会不是创作大会,目的不是让人写诗,而是为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就是“人生自有诗意”,大家能在古诗词中学到古人的情绪表达,能从诗句中看出不同境遇时不同的人生的态度,悟出积极向上对人有益的处世哲理。有人说自己能写,我绝对相信。但是就一个现在都觉得也不是多出奇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谁人能写出来?

很多时候是这样,懂鉴赏不一定就会干什么,美食家一定是“食神”吗?最基本的大家都觉着好看的衣服,自己能做出来吗?乾隆皇帝写过两万多首诗,留下来多少?你是不是觉着自己,包括现在的自诩名家是不是比他强?诗词是需要韵律平仄,但能写出好的意境是关键。有好多诗也不是韵律多么无懈可击,但依旧无法掩盖其光芒,会背的,会写几句的你们认可不认可?

郦波,康震老师固然即兴作的诗不是太工整,人家知道,只不过就是鼓励一下而已。好多人就认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说来个作诗大会,谁来评判?谁人可以像两位解读的那么到位,深刻。韵律很难吗?人家只要觉着有必要也不是多难的事。现在若真来个作诗比赛那绝对是脑残说法,做出来干什么?不是说一定没人作的好,可是大家能说出几句流行的深入人心的佳句?一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还流行了一阵,现在有又什么呢?恕我孤陋寡闻。

不说了,哪些觉着两位老师水平不堪的朋友,期待你们的大作。如果明年还有此大会,说不定就有征集诗句的可能,如果来个限时作诗各位或许有用武之地了!


体育杂谭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我认为当下[诗词领域]的学者大致可以分为几种:

一种是[历史型学者],论及古人诗词,可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但凡有文献记载的,连古人的生辰八字都可以倒背如流;

一种是[文化型学者],有丰厚的文学底蕴,熟读古诗却未必详究,但自身诗词创作能力不俗。

还有另外一种,是以上两者的混合,即[全能型学者],这类学者几乎凤毛麟角,可称大家。



可以这么说,这两种学者虽是同一领域,但各有专攻,擅长不同。

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郦波和康震的水平。在节目中,两位教授对经典古诗的解说十分娴熟,有关内涵或典故信手拈来,基本与文献注释的相差无几。很显然,二位属于[历史型学者]。

本来郦波和康震教授的身份与背诗大会评委的需求是极度吻合的,只要在节目过程中,将涉及到的诗词加以解说即可。

然而二位并不满足于[历史型学者]的定位,或者是节目并没有搞清楚二位的身份而要求评委作诗一首,以至于即便事先备好功课,还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了洋相。



康震教授作了一首浅俗的[老干体]诗,套用不少俗语,[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研竟芳菲],从首句便看出是不懂格律的;

郦波教授显然是知道写诗是有格律的,但了解不深。为避免露才,他选择了[集句]的方式,即直接用古人不同的诗句拼成一首诗。原本以为安稳无事,结果还是百密一疏。[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首句的押韵便出差池,可想而知对写诗的规则还是掌握不精。

现场还有蒙曼作了一首诗,但可以看出功底扎实,所以也无人诟病,而对比之下的郦波和康震教授,却成了众矢之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功夫不到,切莫出手],不要以为观众好糊弄,民间有高手。

有兴趣了解诗词写作知识,欢迎关注诗词补习班。

诗词补习班


《中华诗词大会》举办了三届,著名学者郦波和康震也做过三届评委。电视上,两位教授激情所诵之诗,是用中华诗词特有的一种创作方式,摘取众家诗句再经二度创作而成的集句诗

应该说,教授们本是想扬长(饱览群书,旁征博引)避短(业余写诗,并非专长),所以才寻章摘句用“荟萃群英”的方式创作。然而遗憾的是,大学问家不一定是大诗家,两位名师的二首力作,无一幸免地从扬长避短,变成了扬“短”避“长”,以至让诗词爱好者们有些失望。(两首诗回答者中多有完整评述和补充,我就不东施效颦,重复品说了)回头再看看明清文学家创作的集句诗,即便一首诗荟萃八名诗人的诗句,他们也能完美地做到起承转合,格律严谨。

中国集句文学的发展,据说是“滥觞晚唐,盛于宋明”。现录两首如下,供诗歌爱好者学习欣赏。前一首为非著名诗人的集句诗;后一首主要是著名诗人的集句。括号内是原创诗人的姓名。


——《七 夕》——

  • 燕阙天高暮雨收,(郭鲲涣)

  • 重霄仙女会牵牛。(宋邕)

  • 七襄有恨留千古,(申瑶泉)

  • 双泪交流说百忧。(方九功)
  • 环佩无声灯寂寂,

    (王建)

  • 银河一代水悠悠。(曹唐)

  • 伤心乌鹊桥边过,(屠隆)

  • 月落乌啼不断愁。(杨朴)

评语:不粘不脱,疑是天衣无缝。


——《题夫子玉照》——

  • 云雁下江烟,(沈佺期)

  • 幽期遇境牵。(白居易)

  • 卷帷邀皓月,(王昌龄)

  • 倚树听流泉。(李白)

  • 径隐千重石,(杜甫)

  • 山围一席天。(郭僎)

  • 兴来只自得,(张九龄)

  • 万事且萧然。(刘孝先)

评语:妙景剪辑,巧夺天工。引用潇湘叶鸿湘赞集句诗一首如下:

  • 花样推陈更出新,天衣一领称仙身。

  • 裁缝针线浑无迹,熨帖都宜让美人。


  • <strong>


  •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