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帝的“聖德”事蹟:水災、乾旱、蝗災,皇帝的至誠感動天地

自從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受推崇以來,天人關係便是歷代皇帝表現皇權的獨特方式。

如發生水旱災害,皇帝必須要祈晴或求雨,而且幾乎是靈驗無比,被史官鄭重其事地載入史書,列入“聖德”垂範後世。




一些宋史中不厭其煩地描寫宋代一些皇帝的“聖德”,其中求雨、祈晴是最常見的聖德事蹟。

先看宋仁宗的“聖德”事蹟。

慶曆三年五月旱,丁亥夜雨。戊子,宰相章得象等入賀,上曰:“昨夜朕忽聞微雷,因起,露立於庭,仰天百拜以禱。須臾雨至,朕及嬪御衣皆沾溼,不敢避去,移刻雨霽,再拜而謝,方敢升階。”得象對曰:“非陛下至誠,何以感動天地!”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五月有大旱,結果一天夜裡下了大雨。宰相等人進宮慶賀,宋仁宗說自己聽到雷聲後,“露立於庭,仰天百拜以禱”,雨很快就來了,仁宗衣服溼透了也不敢避去。


北宋皇帝的“聖德”事蹟:水災、乾旱、蝗災,皇帝的至誠感動天地

宋仁宗


宰相章得象適時地稱讚道:“非陛下至誠,何以感動天地!”,認為是仁宗至誠之心感動了天地,才有此一場夜雨。

很顯然,古人用這個故事表現仁宗的至誠與仁的,只是不知道這樣的“移刻雨霽”的夜雨能否有效地緩解大旱。

史官還記載了更早的仁宗天聖七年(1029年)的祈晴事蹟。

天聖七年連續雨水形成水災,“麥已損腐”,宋仁宗認為“此必政事未當天心也”,於是

“三月丙戌”,宋仁宗“遣官祈晴”,同時決定大赦天下,“以召和氣”。

結果那時異常有效的。

“夏四月庚寅,赦天下,免河北被水民賦租。京師自三月朔雨不止,前赦一夕而霽。”


北宋皇帝的“聖德”事蹟:水災、乾旱、蝗災,皇帝的至誠感動天地


京師開封的雨,在大赦天下的前一日停止了。彷彿真的是召來了“和氣”。

“此必政事未當天心也”,天人感應理論讓古代帝王警醒自己的施政行為,看起來迷信,倒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再看宋太宗的“聖德”

相對的宋仁宗委婉,史官對宋太宗“聖德”的描寫就直接多了。

“端拱二年,自三月不雨,至於五月。戊戌,上親錄京城諸司繫獄囚,多原減。是夕大雨。”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從三月到五月都沒有下雨,宋太宗於是“錄囚”。

錄囚亦稱慮囚,是由皇帝或有關官吏訊察囚犯並決定可否原宥的制度。“知其情狀有冤滯與不也”。皇帝錄囚本著“慎罰”宗旨,雖不是“大赦”,多會降低處罰。

北宋皇帝的“聖德”事蹟:水災、乾旱、蝗災,皇帝的至誠感動天地

宋太宗


宋太宗這一次錄囚便是“多原減”,結果當夜就來了大雨。

然後宋太宗以此教育起近臣來:

“為君當如此勤政,即能感召和氣。如後唐莊宗不恤國事,唯務畋遊,動經旬浹,大傷苗稼。及還,乃降敕蠲放租賦,此甚不君也。”

宋太宗把錄囚視為自己勤政的體現,感召和氣,帶來的降雨。

他還順帶鄙視了一把後唐莊宗李存勖,說他“不恤國事”,遊獵傷害苗稼後減免租賦,不符合君主形象。

提到了後唐莊宗,近臣有人附和道:“莊宗不獨如此,尤惑於音樂,縱酒自恣。樂籍之中,獲典郡者數人。”


北宋皇帝的“聖德”事蹟:水災、乾旱、蝗災,皇帝的至誠感動天地

後唐莊宗李存勖


有了這個話頭,宋太宗繼續道:“凡人君節儉為宗,仁恕為念。朕在南府時,於音律粗亦經心,今非朝會,未嘗張樂。晨夕下藥,常以鹽湯代酒。常服浣濯之衣。而鷹犬之娛,素所不好。”

宋太宗大談節儉仁恕,說自己“未嘗張樂”、“以鹽湯代酒”、“服浣濯之衣”、“不好鷹犬”,簡直清心寡慾至極。

一場錄囚後的降雨被宋太宗君臣配合闡發出如此多的道理,也難怪史官要記載此事並列入“聖德”事蹟中。

史官還記載了宋太宗另一件“聖德”事件。

這事發生在淳化二年(991年)三月,“三月己巳,上以歲旱蝗,手詔呂蒙正等”。


北宋皇帝的“聖德”事蹟:水災、乾旱、蝗災,皇帝的至誠感動天地

蝗災


宋太宗的手詔是這樣說的:

“元元何罪?天譴如是,蓋朕不德之所致也。卿等當於文德殿前築一臺,朕將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譴。”

這一年不但有旱災還伴隨蝗災,宋太宗認為這是天譴,是自己“不德之所致”,要求宰相呂蒙正等人築臺,他將“暴露其上”求雨,若三日之內沒有雨來,要求宰相把他給“焚燒”了,

“以答天譴”

宋太宗如此說,可把宰相呂蒙正等人嚇得半死。天生大旱蝗災,若是皇帝不德導致,也首先是他們這班宰相不德所致,呂蒙正等人急忙上表謝罪,還把手詔給藏了起來。

蒙正等惶恐謝罪,匿詔書”。

君無戲言,難不成宋太宗真的要去登臺祈雨,萬一真的“三日不雨”,大臣們還要真的把皇帝焚燒了嗎?


北宋皇帝的“聖德”事蹟:水災、乾旱、蝗災,皇帝的至誠感動天地


史官在故事的末尾用了一句神來之筆:

“翌日而雨,蝗盡死。”

宋太宗下完這手詔的第二天便下雨了,蝗蟲也都死光了。

這句絕對是“春秋筆法”了。大雨不得不來,不然眾卿要真上演把皇帝燒了的戲碼了。

因乾旱和蝗災表現宋太宗的“聖德”的例子還有一例。

這發生淳化三年(992年),也就是上面事件的第二年。

夏五月,上以久愆時雨,憂形於色,謂宰相曰:“亢陽滋甚,朕懇禱精至,並走群望而未獲嘉應者,豈非四方刑獄有冤濫、郡縣吏不稱職、朝廷政治有所闕乎?”因遣常參官十七人分詣諸路按決刑獄。己酉,雨,宰臣相率稱賀。

還是因為無雨乾旱,宋太宗認為自己的施政有不當之處,遣人“按決刑獄”,結果就來了雨,宰執大臣們上表稱賀。

宋太宗再一次藉機說教:“朕孜孜求理,視民如傷,內省於心,無所負矣。”

五月求雨成功,六月就發生了蝗災,“六月,有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


北宋皇帝的“聖德”事蹟:水災、乾旱、蝗災,皇帝的至誠感動天地


宋太宗憂心無比,“上謂宰相”曰:“朕素不識此蟲,群飛而過,其勢甚盛,必能害及田稼。朕憂心如搗,亟遣人馳詣所集處視之,卿等何策可去?”

大臣們有何良策呢?不是希望下雨,悉對曰:“蟲螟因旱乃生,頻雨則不能飛。為災與否,亦系歲時。聖心焦勞,憂念黎庶,固當感通天地。臣等職在調燮,伏增慚懼。”

這次厲害了,宋太宗還沒有求雨,只是心中焦慮憂念,便來了大雨。

“是夕大雨,蝗盡殪。”

這和淳化二年的“翌日而雨,蝗盡死”,幾乎是同樣的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