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應該是中元五運而不是八運

我們現在仍然是在午會之列,今天啟甲子為中元,這個結論是薛鳳祚的計算得到的結論,我只是由此往下推,重複了這一個結論。

當時薛鳳祚就認為世本作下元是錯誤的這樣的一個觀點。

可以知道當時市面書本中就是作七運。而薛認為是中元。

後面的清朝沈竹礽礽《沈氏玄空學》中有這樣的一個表,明朝天啟四年甲子至崇禎末年,癸未年,指就是1624年到1643年,是下元七運。是

鍾義明文章中仍沿用這個表。

在此申明,不是我自己這樣認為,我算是舊事重提而已。是清朝薛鳳祚的批駁結論。

甲子年一定是一四七運。甲申是二五八運,甲辰年是三六九運。

我的結論是從薛鳳祚的結論當中往下推演的,並不是我多麼高明。這是清朝天文曆法大家薛鳳作的結論。

現在是中元五運,也可以叫做是四元五運。現在八運是世俗以訛傳訛得到的結論。

推出的原根據介紹如下:

60年為一元。三元是180年。

64卦每年有一卦值之。

中分則32卦,32×60=1920年,作為第1周或者叫一章,19 20年×3=5760年成為一運。

甲子上元始於先天艮宮,這是邵氏先天之學的規律。

一元等於12會。

一會等於30運。

一運等於12世。

一世等於30年,

一年等於12月,

一月等於30日,

一日等於12時。

一元等於129,600年。

一會等於10,800年。

已經過去的6會,時間是6×10,800年=64,800年。

目前運行午會之中。

午會之初夏禹甲子到洪武元年,共3585年。

自洪武二年到天啟癸亥年共255年。

3585+255=3840年。

再加上天啟四五六七共4年和崇禎元二三四共4年這8年,子會到午會的崇禎辛未年,總共年數是68648年。

68,648年÷180年等於381餘68年。

68年60年為上元,餘下的8年是中元,所以天啟甲子1624年為中元開始,崇禎辛未年在中元是非常明白的歷史結論。

以上是我從邵康節及清朝薛鳳祚著作中得到的結論。

由此可以推出最近之三元九運的時間:

中元

1624年天啟甲子為中元。

1624年加60年至1683為中元。

1684年加60年至1743年為下元

1744加60年至1803年為上元。

1804年始加60年為中元。

1864年始加60年為下元。

1924年始加60年為上元。

1984年始加60年為中元。

2044年加60年為下元。

依次下推。

所以具體到最近的180年之上中下三元時間點應是:

上元:

一運(一白水)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二十年。

二運(二黑土)1944年—1963年(甲申年—癸卯年)二十年。

三運(三碧木)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二十年。

中元:

四運(四綠木)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二十年。

五運(五黃土)2004年—202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二十年。

六運(六白金)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二十年。

所以市面上易學書籍中認為流行的是新八運八白土運,並以此為根據,作某些應用,這是錯誤的。我們不能再將錯就錯了,可以看一下我的結論,如果認為我的結論有錯誤,可以拿出根據來,和我交流。

這也是算是我對前邊一個網友的質詢,一個正式回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