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飛出銀河系有意義嗎?

123456754245



人類飛出銀河系並不是有沒有意義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飛出去的問題,因為人類骨子裡就有探索欲和好奇心,也正是這兩樣東西讓人類從非洲大陸上的猿變成了今天的人,也正是這兩樣東西讓今天的人一步步發展科學技術一步步走向外太空。

探索是人類的天性,而宇宙本身就是探索者最大的樂園,當科技水平發展到足以供養全人類無憂無慮的生活之後,人類文明的重心將從以往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轉移到“探索”和“藝術”層面來。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資源始終都是保證人類文明富足生活的基石,而宇宙本身就是資源的寶庫,因此人類文明必將飛出地球前往更廣闊的星海,因為那裡有著更多的資源。

當文明的科技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宇宙中那些數百萬數百億光年外的星系就不再只有觀賞意義了,人類將有能力到達哪裡,而驅動人類離開銀河系前往其他星系的原因就是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今天的絕大部分人看來銀河系和宇宙這些東西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絕大部分人都在忙於生活,現實的壓力不允許也不提倡大部分人仰望星空暢想宇宙和人類的未來。然而未來科學技術進步帶來的物質極大豐富必將讓全人類都實現共產主義或者更高水平的生活,今天困擾我們的房子車子和票子是無法困擾未來人類的,所以說未來人類心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將驅使他們征服星辰大海。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再過幾十億年地球就不適合生命居住了,地球上的溫度會持續升高,磁場會慢慢變弱,隨著磁場的變弱,地球上的空氣水分會隨著太陽風而流逝到宇宙各個角落。

那個時候的地球會變的像現在的金星水星一樣,變成一個灼熱的行星,最後會被變成紅巨星的太陽吞進肚子裡。


飛出銀河系那是必須的,要飛的更遠,因為窩在一個地方只有等死的份兒。比如說宇宙中的一束伽馬射線暴,就足以讓我們人類文明以及整個地球上的生物完全滅絕。再者就是行星的撞擊,小行星也許對我們沒有太大威脅,但是大的行星要是撞過來那可就擋不住了。



此外,我們要移民到宇宙中的各個角落,把整個宇宙打造成我們的家園。在21世紀以來,我們的科技就發展的越來越迅速。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移民到其它行星,其他星系。美國的馬斯克就計劃著在2030年以前把人類移民到火星,在火星建造一個火星殖民地。相信我們在2030年以前都可以親眼目睹馬斯克移民火星的這一過程。

喜歡不要忘記關注訂閱我們!——時間史。


時間史


人類飛出銀河系有意義嗎?

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因為到現在為止人類前往太陽系以外最快的速度並沒有超過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光速,因此以這個速度來計算人類多久能飛出銀河系,非常明顯這這是一個數學問題而不是一個現實話題,但我們今天討論這個話題有意義嗎?當然有,而且意義重大!

一、跨越太陽系需要的技術

太陽系遲早都是要被跨越的,但即使是傳統意義上的日球層,半徑也高達100天文單位!假如按奧爾特雲範圍計則高達0.5光年,用人類現有的技術,大約需要數十年才能跨越日球層!上萬年才能跨越太陽系,當然這是不現實的!

跨越太陽系需要哪些技術呢?

1、超長工作時間的大推力的離子發動機 當然現在比較流行的霍爾電推,如果達到數十牛甚至上百牛級別,即比衝比化學火箭提高一個數量級甚至更高,燃料利用率達到了極致!當能在數月內到達木星軌道時我們就可以嘗試來跨越太陽系了!那麼有發動機就足夠了嗎?

2、封閉空間的生態維持 這是另一個關鍵,因為跨越太陽系即使是離子電推也仍然需要數年甚至更久,那麼這個空間內的生態如何維持,人體的各種消耗又如何滿足?這都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3、人體冬眠技術突破 即使完美實現飛船生態系統的循環,那麼物資儲備與人員在封閉環境的娛樂與工作安排也將面臨極大困難,但冬眠技術可以解決,還有什麼物資娛樂的問題不能睡一個長覺解決的?

4、虛擬現實技術 假如無法實現冬眠,那虛擬現實將是唯一能夠支撐娛樂方式,畢竟封閉環境內工作是非常壓抑的,比起空間內能天天看到地球,飛船中每天都面對黑洞洞的宇宙,估計不出三天就要瘋了!

5、除了娛樂以外,還有乘員的生理需求問題必須解決、這在未來的深空旅行方面是絕對需要考慮的,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危及任務順利執行!

如果有一天我們能順利跨越太陽系,那麼表示這些技術都獲得了突破,不值得慶賀嗎?

二、跨越銀河系需要啥技術呢?

跨越了太陽系,銀河系就指日可待了嗎?當然還是有一些用得上的技術,但其實就在門口轉了個身而已,而銀河系是人類第一趟遠門,必須有個數百甚至上千年技術的積累,那麼最關鍵的是哪個技術呢?毫無疑問是推進技術與能源問題

1、推進技術

2、能源技術

為什麼要將推進技術放在能源技術前面,為什麼跨越太陽系不是那麼嚴重?家門口逛逛,帶個充電寶(空間堆或者甚至是核電池)就可以啦,但銀河系就不行了,首先得解決引擎問題,跨越銀河系用牛頓第二定律就不靈了,即使是光速跨越也是十萬年級別,請問誰能活著等到他們回來?

  • 可以使用的引擎是哪種?

可能大家都知道是曲速引擎,畢竟這是人類能考慮到唯一跨越光年而且還沒有鐘慢效益的引擎了!

當然宇宙中也有可能存在某種隧道,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隧道,從目的地最近的隧道口出來即可,未來也許得有一個先遣隊比如無人探測器來尋找這種可能存在的隧道!

  • 可以使用的能源是哪種?

毫無疑問會是核聚變,畢竟這是人類“無限能源”最為可能的一個突破方向,儘管現在IETER甚至高達數千噸,但誰沒有第一次嘛,萬一小型化成功了呢?作為宇宙航行最合適的能源非聚變莫屬,甚至可以巴納德衝壓發動機模式運行(收集太空中的氫原子以作為聚變能源)!

假如人類某天能跨越銀河系,那麼很簡單這兩個問題早已迎刃而解,未來造訪銀河系中的矮星系甚至是以及大小麥哲倫星系甚至仙女星系都會排上日程,但有一個現實問題也將擺上檯面,就如《星際之門-宇宙》最後的那個情節描述的是“命運號”將跨越兩個遙遠星系之間的“沙漠”不能獲得任何有效補給,飛船將會處於極度節能狀態,所有乘員將進入冬眠!看來我們如果不實現冬眠的話,就不要出遠門了,未來的星系跨越是不可或缺的!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17世紀之前,天文學家通過他們的辛勤觀測發現並證實了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推翻了地心說,後來隨著望遠鏡的製作越來越精密,1781年,威廉·赫歇耳爵士使用望遠鏡發現了天王星,1846年9月23日,天文學家以嚴密的數學計算為輔助發現了海王星,人類認知的空間領域在不斷擴大。

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1969年美國實現了載人登月,人類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顆星球,直到今天,人類的探測器光臨了太陽系內所有的行星並拍下了照片。

這才400年的時間而已啊!!!

題目上面說縱然人類再發展100萬年,也造不出來超過10%光速的飛行器,這樣的看法我是不贊同的,100萬年的時間有多漫長,不用多說,試想一下,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發展100萬年會是多麼恐怖?

在我看來,100萬年後的人類文明完全有可能蔓延至河外星系,為什麼有這樣的自信?因為現在人類已經有了很多設想了,我想,100萬年的時間足夠科技大爆炸再爆炸幾十回的了。

人類飛出銀河系的意義?

其實,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就是延續、不中斷、一直存在下去,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一直髮展,飛出銀河系、飛出本星系群、飛出本超星系團、甚至飛出可觀測宇宙!飛出宇宙!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科學船塢


某種意義上講,人類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對未知不停地探索,好奇心和對未知的探索是人類的本性。作為目前宇宙中已知唯一智慧物種,如果連人類都停止了對宇宙的探索,大自然還能指望誰呢?

所以,只要人類不滅亡,永遠不會放棄對宇宙的探索。先不說宇宙了,就算是銀河系直徑也達到了20萬光年,即便是光速飛行也需要20萬年時間,相對人類只有百年的壽命,似乎人們已經失去了飛出銀河系的希望!

但大自然從來不會把探索宇宙的所有門都關閉,雖然相對論告訴我們光速不可超越,但相對論還告訴我們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距離就越短,理論上這就允許我們星際旅行!

理論上如果能無限接近光速飛行,就能瞬間到達任何地方,比如銀河系直徑20萬光年,純理論上分析,可以一個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跨越銀河系!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分析,這意味著必須十分接近光速,需要極大的能量支持,所以,實際上是很難實現的。我們需要從間接的方式去“超光速”!

還好大自然確實允許我們這麼做,利用時空了伸縮扭曲的特性,可以間接地超光速,遠超光速航行!比如利用蟲洞和曲速引擎原理!


宇宙探索


我們連地球都還沒探索完,連太陽系的邊界都還沒去過,要在銀河系自由穿梭甚至飛出銀河系是多久後的事兒?如果我們的文明達到這樣的水平,能量消耗一定很大。這時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達到核聚變普遍化、可利用反物質能量、航天器速度達到接近光速、可開啟蟲洞、可利用恆星能源、殖民星球、創造新生物等等。當銀河系的能源供應已不能滿足人類時,人類就會飛出銀河系以尋求更多能源。

銀河系直徑介於十萬光年至十八萬光年,估計有一千億至四千億顆恆星和一千億顆行星,並且有推測說銀河中心是一個巨無霸黑洞。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26000光年,不考慮方向要飛出銀河系最短直線距離都要約75000光年。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飛出銀河系呢?是飛出嘛,那得有個交通工具呀。太空飛船的結構、動力系統、維生系統和通訊系統一定和傳統的截然不同。飛船結果必須足夠穩定和堅固,要是要穿過小行星帶或是無法避免的超高壓區甚至宇宙風暴等,飛船的結構必須經得起這些考驗。動力系統可能是反物質推動或是離子推動,這些技術現今尚未成熟,但在以後必定是主流能源,也可能是更多我們至今還沒發現的能源。此外,因為是要載人所以維生(維持生命)系統也很重要,比如製氧設施等等,如果人類的飛船是超高速或接近光速,要上萬年甚至上百萬年才能飛出銀河系,休眠艙可是必備的,要將人類的生理狀態維持,不然等你飛出銀河系時人都變成灰了。再來通訊系統,在飛行過程和飛出銀河系後都要和人類基地聯繫,不然就算成功飛出銀河系,資料沒法給其他人類,那這麼大費周章飛出來也沒用啊。信息的傳送一定要夠快至少要比飛船的速度還快,要是光速更好,這個也是一大難題,或許未來可以找到更厲害的信息傳輸方式。還有,自動導航系統也是不可或缺的,飛船需要一個人工智能操作,在人類休眠期間帶領人類穿過龐大的銀河系和避開宇宙中的各種危險。人類飛出銀河系的意義就是掌握這些科技。

我們也可考慮人類飛船開啟蟲洞然後瞬間穿越出銀河系,但這應該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飛出銀河系”了,雖然我認為人類出現開啟蟲洞的技術會比開發出無限接近光速的飛船來得快。

有人會說飛出銀河系會不會是為了找更多外星文明呢?首先,銀河這麼大外星文明肯定不少,探索原本就是人類的天性,飛出銀河系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探索這浩瀚無窮的宇宙,但人類可能還沒在達到這個水平前就被滅了或是被征服了也說不定,當然也可能有很多比我們低級的文明。當人類能飛出銀河系時,理所當然是銀河系當中數一數二的大哥了,這時沒必要尋找更多文明瞭,而且有能力在各大星系間穿梭的超高級文明也肯定來過銀河系,所以為了尋求更多文明的可能性不高,而且人類不會拿整個文明的安危作為探索宇宙的賭注。

又或者說,當人類進化成能量生命體,文明已達到可利用整個宇宙的能源的程度時,這時人類屬於超高級文明可隨意探索宇宙,干預其他文明和星系的發展(干預可以是幫助或搗亂,主要看當時人類的想法),這時就可能可以正真意義上安全隨意的探索宇宙。

人類從狩獵時代、農耕時代、封建時代、工業革命、數碼時代、網絡時代,一直到現在已經準備邁入太空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歷經了無數里程碑,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創造和傳承的成果,包括你和我,每個人都是人類文明的一分子,努力有意義的活著就是對人類文明最大的貢獻。

第一次回答這麼長。作為一個普通人,純粹個人觀點,原創!各位一定多多點贊並評論你們的觀點。順帶一提我患有噴子色盲看不見噴子。





恆少的天


人類在太空每進一步,意義都非凡。



縱觀人類的科技發展史,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的發展起來了。沒有火藥的發明,就不可能現代化的槍支彈藥。沒有蒸汽機的發明,就沒有近現代化的機器。沒有晶體管,就沒有現代化的電腦等設備。所以,人類每一次的科技進步,都不容忽視。現在人類的活動範圍,還僅限於地球,或者說最遠也就是到達了月球。如果算上探測器的話,人類的活動範圍也不超過太陽系。所以,人類太空探測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飛出太陽系,感受一下真正的星際空間。而飛出太陽系,並非易事。就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來說,還是要準備很久,飛行幾十年才行。所以,未來人類在飛出太陽系的過程中,勢必會進行很多技術革新,同時,科技也會有跨越式進步。也就是說,飛出太陽系,表明我們人類的科技和文明邁入了一個新的臺階。



就連飛出太陽系對於我們人類都意義非凡,別說飛出空間尺度更大的銀河系了。我們要知道,銀河系直徑都在10w+光年以上,也就是說,即便我們未來達到了光速,人類也需要10萬多年的時間才可以飛出銀河系。我想,這麼飛肯定不現實,人類未來只有掌握了更為高級的空間技術,比如曲速飛行,蟲洞技術,人類才有可能實現飛出銀河系的夢想。而一旦人類飛出了銀河系,就標誌著我們真正的具有星際航行的能力了。也標誌著我們的文明進入了更高的層級,我們人類的活動範圍已經達到了整個銀河系,這可是一個可怕的範圍!就像是古代人一年都不一定能繞地球一圈,但是現代人僅僅需要1-2天就可以。這其中的意義不用說大家也明白。



總之,就像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時說的那句話:“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飛出銀河系,對於宇宙來說僅僅是一小步,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卻是一大步。


科學探秘頻道


人類的發展是不斷地探索的過程,飛離銀河系對人類來說自然非常有意義,只不過現在看來是接近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化學燃料推動的飛行器,飛出太陽系都需要幾萬年。

地球和太陽系的空間是有限的,歷史上人類不斷地發展已經佔據了很多野生動物的家園,也造成了地球環境的迅速變化,反過來又作用在人類自身上,對資源的索求速度越來越大,且資源分佈的不均衡的問題又會導致一系列問題,而在宇宙空間中,分佈著很多類地行星,和地球一樣擁有大氣、氧、液態水的行星也不是不可能存在,其實火星曾經就可能蘊含相當的氧氣,地表物質的種類指明瞭這樣的事實;外層空間中人類所需要的很多資源幾乎都是無窮無盡的,水、放射性物質、金、鐵、銀、銅、稀有元素等,甚至有接近純金的小行星。

現在已經有國家和商業航天公司在考慮太空採礦了,可能幾十年後就能部分實現。從太陽系的位置和演化歷史來說,人類也不能一直留在地球上,隨著太陽的演化,10年後就可能膨脹得使地球不適合生物生存了。題主說的的確是現在問題,化學燃料推動的飛船是可以到達光速10%的,但是對資源的消耗速度卻是目前全人類聯合在一起都無法承受的,只能用大型粒子對撞機實現幾乎無質量的離子束的接近光速的運動。但是人類科技也是在不斷髮展的,可控核聚變和離子推進器理論上都可以用於星際旅程,現在也有了實驗品,但技術都還不成熟,一時半會不能實際應用。

人類誕生於地球,卻不能一直留在地球,人類面臨著很多人類內部和地球外部空間的多重威脅,體積超過10公里的小行星就能滅了人類,而這樣的小行星撞擊事件未來幾乎一定是會發生的,不過現在人類監測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都非常低罷了。為了人類文明的永久存續,人類也得不斷地探索宇宙規律,增強自身能力,最後星際旅行星際移居。


來看世界呀


這個問題,量子君來回答。人類飛出銀河系當然非常有意義,雖然目前看想實現這個目標還是遙遙無期。

俗話說:好奇害死貓,對於人類來說,天生的探索慾望和好奇心,人類從一開始,就開始了不斷的征程:從類人猿爬下大樹走出叢林,到原始人類走出非洲,環球旅行,直至飛出地球。

從前蘇聯的加加林第一個飛出地球,再到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多次將人類送上月球。最近的幾十年,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也從未停止,我們發射的嫦娥四號已經登陸月球 背面,目前NASA規劃2024年重新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並在2030年以後啟動登陸火星的計劃。

雖然人類還未能走出太陽系,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探索銀河系,甚至飛出銀河系都是可能的。雖然我國最新的觀測發現銀河系直徑達到20萬光年,但夢想還是要有的,只要人類還在繼續發展,不再依靠常規的飛行,也許蟲洞,空間跳躍的技術都能夠實現飛出銀河系的夢想。


量子實驗室


如果能做到,當然是有意義的。人類文明的發展其實要依靠探索。

飛出銀河系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我們的太陽系在銀河系的第三個懸臂上,是整個銀河系微不足道一個恆星系。

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都有4.22光年,可以說依照目前人類的技術,去往鄰居恆星系那裡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而銀河系的直徑達到了直徑介於100,000光年至180,000光年,是這個我們和比鄰星之間的2.5萬倍~4.5萬倍。我們連去比鄰星都做不到,更不要說,探索完整個銀河系了。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探索太空的重要性

不過,不能完成的任務不代表,我們什麼都不能做。人類現在就在嘗試讓飛行器飛離太陽系,並且越走越遠,然後把信息傳回到地球。我們目前的運載工具確實沒辦法把人類送出銀河系,但這並不代表,未來我們沒有辦法。在未來到來之前,我們是可以依靠深空探索來了解宇宙的情況。如果僅僅是拘泥於太陽系內部,我們會宇宙的瞭解將會非常匱乏。

所以,某種程度上看,宇宙的探索是在拓寬人類的認知邊界,即使未來我們始終無法實現載人走出太陽系。可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一些探測器做科學研究,這是不衝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