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房價有可能賣到二三十萬一套嗎?

張瀾_ATM


中國人口再不斷⬇️下降房子蓋那麼多有什麼用現再不停的再掏空你的錢讓你賣賣賣你到時一個人有幾套房給誰大家都有房子你租給誰,


南的清醒


十年後大多數都會是這個房價,20到30萬一套住房,100到200萬一套別墅。

一,人口下滑,70和60後人口5個億左右,他們老齡化了,人口住房需求直接降低到10億左右,有1/3人口沒有買房需求,這個大家可以想想的了,街上行人少1/3,車子少1/3,現在空置率30%以上,到時候房子空置率恐怕50%以上,加上在建設的,應該大多數城市可以70%以上空置率,房子比人多。那個說和4億進城的,不知道哪裡來的4億,是非洲進口還是哪裡拉,90後➕00後人口才4億,但是現在有2.5億左右已經在城裡了,只有1.5億在農村,有5000萬肯定得留下來做農業吧,最多1億人口進城,現在空置率6500萬套,可以住1.5億人口,6500萬還是保守的,真實可能超1.5億空置房子。

二,中國房價正常就應該20-30萬一套房5000工資就得這麼多,美國5000工資,人家也是20-30萬一套,100萬是大別墅了,如果超出這個價格,買房不如租房,持有房子不如持有貨幣,賣掉房子一輩子不用上班工作。

三,中國物價不能再漲,只能回跌,否則更多產品和服務被迫產能過剩,更多人失業,更多企業破產關門,2016後房價大漲,很多人實體,服務業都倒閉了,工資也減少一半,就業減少至少1 /3,房價再不跌,後面除了農產品就是錢,後果大家知道的,糧食飛翔,可能一口袋錢買一口袋米,民國1936年就是那樣,現在委內維拉和津巴布韋也是那樣,阿根廷也在這方面發展,我們要是像他們一樣,十多億人可能要人吃人了。

四,財政一直依賴土地出讓金越來越行不通,因為房子過剩,人們收入趕不上房價,買房子上班不如賣房子享受生活,租售比不划算,出租不如賣掉銀行拿利息,買房不如租房,房地產擠出效應導致錢不好賺了,大家就會坐下來算這個帳,從2019年二手房掛牌量直線上升我們就看出來了,都在賣房呢,買房不知道是什麼心態。後面只能依賴房產稅,空置稅,土地增值稅,遺產稅代替土地出讓金,不跌那不可能,到時候房子多的,租不掉賣不掉的,萬哭暈在廁所了。


劉華銀mark


二三十萬一平是肯定的,一套你去夢裡買吧。要是真到了二三十萬一套的地步,你吃飯都會是個大問題,還想買房?中國房地產剛剛過度過爆發期,接下來的十年必然是平穩發展為主,部分炒得太狠的城市會有一定的下跌,但是請相信大部分城市是平穩上升的,這主要是貨幣貶值帶來的效應。最近幾年一系列限制房地產的政策出臺,結果還不是剛需買單?日本歐洲這些發達地區都是經歷過房地產泡沫的,現在房價照樣貴上天了。沒房的想買房,郊區的想住市區,住樓房的想買別墅,市場的需求慢慢從數量變為質量,房地產行業規模會縮小,但是價格不會暴跌,因為成本是一直在增加的。


狗狗兩塊


如果說是短期內,我可以告訴你,肯定不會。

但是,十年後,這個就說不準了。

要知道,十幾年前,國家鼓勵你只生一個,現如今,國家又鼓勵你生二胎。社會狀況的變化,也會導致國家政策的變化。

首先,國家在“住房不炒”的定位下,也在積極拓寬思路穩定房價,讓房地產迴歸理性。今年,1-8月國家密集的出臺了380多條調控政策。而且首次提出了,不走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的老路。現在房地產的高房價,就是因為房地產是眾多其他行業的依賴生存的行業,靠房地產拉動經濟,房價就很難跌下來,但是一旦脫離,中國房地產就有可能出現日本以及美國的情況。房產價格會恢復到一個理性的水平。

其次,人均收入水平遠遠不夠消費現在的高房價。目前,30萬,對比現在的高房價來看,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少得可伶,想要買全款買套房,只能是痴人說夢。

可是,我們收入有多少呢?很多二線城市普通職工,工資都在5000元左右,更別提三四五線城市,更低的收入。5000一個月,一年不吃不喝才6萬,存足30萬,需要5年,考慮到生活開支,實際上可能要10年。當前二線城市的房價,普遍一套150萬-200萬之間,買一套房需要50-70年的工資才夠,我就想問問所謂的經濟學家,你們真的就覺得這樣的房價合理?

以10年收入購買一套房的標準來衡量,這才是合理的水平。而全球其他國家,也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水平,工作10-15年工資可以購買到一套住宅。

最後,10年後,房價會不會30萬一套,不確定。但是,我確定的一點是,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泡沫多了,擠出來,會是很可怕的。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關注我,一起分享房產和經濟的不同觀點。


世家


十年後極有可能,四五線城市,現在基本每個地方的土族在本地都有幾套,在上一個級別基本也有預備房,並且直接降到農村還有一套,主要看社會發展和就業機會,要是就業機會和發展停止不前,這批人房貸正在半途中,經過十年的拼搏身心疲憊,選擇放棄的至少半數,能賣脫就不錯了,中國人口基數太大,國際通用的城鎮化會成最大笑話!適度才正確!


手機用戶66755081972


請問是喝多了嘛,但凡吃粒花生🥜 都不至於醉成這樣。首先政策拋開不說,貨幣貶值的速度越來越快,今年的100塊明年只值92塊,物價上漲,沙子水泥鋼筋人工費哪個不漲哦。就二十年前家裡有個一萬塊不得了吧,現在100萬都不算什麼,信息時代,賺錢的方式花樣百出,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有行動。而且房地產已經是國家的基本發展,國家不會允許它降價的,所以剛需該買就買,投資的話要看準地域優勢和發展


勇氣可嘉自己喜歡


哈哈,幾十萬一套可能都貴了吧。中國經濟向大城市聚集,城市大資源多,效率產出高,比較經濟節約。小城市生活不便,房價低迷,更無人接盤,可能沒人要。大城市也一樣有問題,一線北京現在多中心發展,房價變化也比較大,幾十萬公務員東遷通州,他們要有住房,他們原來的房子怎麼辦,估計有部分會換房,城中心的房子價格高昂,大幾百或千萬不奇怪,誰接得起盤呢。當下經濟結構在變化之中,以今國人治理智慧,現在更是經濟轉型升級契機,相信當下扭曲的房價問題在會逐漸日趨向合理,土地放量,與共有產權房現在看也有一定積極效果,後邊還有集體土地入市,以後住房不在是國人生命中的痛多好,


新家庭


根據市場規律和價值增量趨勢只增不減?如七十年代一般人工資二十多元至三十多元左右。現在一般人工資在三千至五千元,多者更多。?房價也一樣,只能長,不能減。二三十年後二三十萬一套絕對不可能?誰也不會做虧本買賣?不符合經濟增長規律。我說一句嚇人的話,北京中間地段房價不到二三十萬一平米就不錯了。



興趣領域自媒體


十年後房價的走勢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最頂尖的經濟學家也很難預測這10年間究竟會發生哪些黑天鵝事件,社會經濟的走向又會何去何從。但是可以大致預見的是,未來10年房價將走向下坡路,地產行業從神壇跌落是大概率事件。


(1)人口老年化趨勢加劇

房子的最基本屬性是用來居住的,一旦人口的數量不斷減少,大家對於房產的需求量不斷降低,那麼房價的迴歸也就理所當然了。甚至不少子女還能繼承父母的房產,在不久的將來甚至每戶人家都會擁有數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鼓勵生育的舉措,短時間內出生了大量的人口,往往一個家庭擁有4-5個兄弟姐妹都十分正常。這些人在10年後將步入70歲的高齡,我國的死亡率也將在這個過程中攀升,人口的新陳代謝速度將會加速。

眾所周知,現如今的出生率水平不容樂觀,即便是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後的今天,新出生的嬰兒數量都沒有明顯的起色,甚至總的出生人口數量還在呈溫和下降的趨勢。

我國人口的拐點即將來臨

出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總的人口的數量勢必會減少。一i對夫妻,上面有6個老人,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大部分都會擁有自己的房產,在不久的將來一個普通的家庭甚至能夠繼承最少3套的房產,一旦房子供過於求,價格會怎樣走,大家都十分清楚。

(下圖為未來40年我姑哦的老齡化趨勢圖,觸目驚心的數據)

<strong>

(2)居民財產“空心化”

前些天新聞報道了現在的年輕人平均存款為0,甚至揹負債務的還不在少數。在物價水平不斷飛漲,貨幣購買力走下坡路的今天,未來的年輕人是否能支撐得住高昂的房價還是個未知數。

畢竟總價上百萬的房子已經遠遠超出了大部分家庭的經濟實力。不少所謂的“中產階級”很可能在大城市也買不起一套房,還是需要依靠貸款才能解決問題。那就更別提普通家庭了。

現在是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的時代,社會中充斥著各種形形色色的誘惑,我們很難“把持”住自己的腰包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積攢下積蓄,這是很多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動輒幾百上千的衣服、鞋子、化妝品,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但是他們所賺取的工資又有多少呢?就連北京的平均工資也不過9000元,甚至半平米房子都買不起。

沒錢——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生活狀態,居民沒錢了,高高在上的房子又靠誰去支撐呢?難道真要去把多餘的房子炸掉?

(迷茫的年輕人)

<strong>


(3)“物極必反”

萬物發展都存在一定的客觀規律,房產領域也是如此。

我國房地產行業已經興旺發達了20年之久,房子的價格一度從2000年的1000一平米演變為現如今的幾萬一平米,價格翻了十多倍,縱觀這20年間又有幾個行業的利潤能達到這樣的水平?究其本源,房地產不過是鋼筋水泥拼湊的混合體,即便是其貌不揚的茅屋也能取代它居住的作用。

地產不過是延續幾千年的老掉牙行業,對於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騰飛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甚至還在讓時代倒退,徒增大家的生活壓力和負擔,讓搞科研的定不下心,讓搞學術的終日惶惶不安,讓普通居民也整天為了房子而發愁。未來本該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時代,而我們過多的注意力卻都停留在了房子上,難道不是時代的悲哀嘛?


未來十年房子是否會跌落到二三十萬一套我不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地產行業即將走到終點。


浮雲財經觀


1,房子是跌還是漲,只有一個標準,高層次的房子(黃金地段、學區房、高擋景觀房)。因土地是不可複製的,一個城市只有那麼幾處,物以稀為貴,好地段房子跌的希望不大。2,房子象所有的商品一樣,有漲跌,邊遠地區房子價格低,象以前三線工廠的宿舍,當年為房子爭得頭破血流,現在大片空置不要錢也沒人住了。3,還有房子漲跌要看什麼地方了和時間了,三十年在北京30萬二室一廳的商品房可以買三套,現在這個價連廁所也買不到了。十五年前,在一般的地級市,這個價還可以買三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現在呵呵😊。4,社會在發展,人工、建築材料、費稅、土地等逐年在漲!其實,房價一直虛高,最近看1989年的《市場時報》,當時北京房價1600∽2300平方米,老百姓的感觀與現在一樣,報道一個大學生100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大家也希望暴跌,希望房價與自己收入拉近。5,或許,房子有回調,暴跌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到那時,銀根緊縮,全款買房不能房貸,大家考慮的是吃飯的問題。6,暴跌也有案例可參考,美國破產的汽車城底特律,到處是沒人住的空房,別墅一美元沒有人買,因為大家要工作、吃飯,都逃離了……

房子軟著陸,工資逐年上漲,是化解良方。當你年薪十萬、二十萬且工資逐年上漲的時候,還會抱怨每平方米二、三萬的房價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