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凉薄丶轻叹世间多变145537084


当然守得住了。不然安禄山何必要在潼关之外故部疑兵,吸引哥叔翰出关跟他决战?他直接攻关不就好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杂种胡出身的安禄山联合契丹、室韦、突厥等胡族一起组成十五万叛军,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向唐玄宗开战。

当时唐朝承平日久,民不知战。并且唐军的部署也非常有问题——外重内轻,边军的实力太强,关内军队的实力太弱。

因而当叛军一出,河北州县便望风瓦解,当地官员或逃或降,仅仅才一个月,唐朝政府在河北的州县就全部沦陷。

如此严峻的军情奏报传到长安后,唐玄宗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不相信!怀疑是不是安禄山的政敌在造谣。并且唐玄宗还反复强调,安禄山是他的干儿子,怎么可能会造反?

然而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不久后,更多的奏报如雪片般的传到长安,每一张奏报就如一个耳光,啪啪的打在唐玄宗的脸上。安禄山造反一事确成事实,唐玄宗的面子瞬间挂不住了。

于是,唐玄宗紧急召来宰相杨国忠商议应变之策。这一对昏君奸臣的应对措施是:调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东都洛阳;调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领兵东征。(封常清和高仙芝当时恰好回朝述职)

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是盛唐名将,玄宗调他俩平叛,理论上是非常合理的。但问题是,玄宗早先不相信安禄山造反,错过了调兵遣将的最佳时机。因此封常清和高仙芝实际上都是光杆司令出征,平叛士兵都是现招的,基本没有战斗力。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唐朝平叛大军在洛阳被叛军击溃。安禄山占据唐朝东都洛阳,而唐军则只能退守潼关,闭关自守。

当时,唐朝精兵不在,封常清和高仙芝此时闭关死守,等待西北援军到达后再反攻,可以说是当时最明智的选择。


然而,唐玄宗等不了,因为东都洛阳自唐朝建国之后就没有失陷过。现在在他的手上给弄丢了,他的脸上无光。

于是,唐玄宗督促封常清和高仙芝出战,封高二人自知以现有兵力无法击败安禄山,便据理力争。结果他们两人这一争,立即受到了唐玄宗的怀疑。

当时唐玄宗已经彻底失心疯了,他认为既然干儿子安禄山能谋反,封常清和高仙芝凭什么就不会谋反?越想越怕的他,就派了一个死太监过去,以“失律丧师”之罪,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处斩于潼关。

封、高二人被杀后,洛阳的安禄山简直要笑死了。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昏招都能干,看来唐玄宗是真的糊涂了。摊上这么一个愚蠢的老家伙,他要是不能杀入长安,他都对不起老天爷啊!

几天后,安禄山为了鼓舞士气,他便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与唐玄宗分庭抗礼。称帝的那天是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距他造反的时间,仅仅才过去了一个半月。



听说安禄山称帝,唐玄宗的那张老脸更加挂不住了,他表示自己要亲征,要亲自宰了安禄山那个胡种。

然而,大家心里明白,玄宗已经70岁了,一把年纪的老骨头还怎么可能亲征?所以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到了当时在长安闲居,腿脚不太好的名将哥舒翰身上。

哥舒翰听说唐玄宗要征召自己,他当时就泪流满面,感觉这就是个送死的差事。于是他就推说自己腿脚不好,无法出征。(害怕跟封常清、高仙芝一样的下场)

唐玄宗听说哥舒翰不愿意去,就派平日里跟哥舒翰关系还不错的杨国忠去劝。哥舒翰经不住杨国忠的嘴炮轰炸,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但是哥舒翰提了要求,就是前线的事情由他说了算,朝廷不能干预。玄宗为了让哥舒翰尽快出征,当时就答应了。

天宝十五年正月,哥舒翰拖着一副半身不遂的身体,和八万从河西、陇右调回的精锐唐军就到了潼关。(哥舒翰守潼关时,他麾下是有精锐部队的)

当时潼关有10多万封常清和高仙芝留下来的杂牌部队,再加上哥叔翰带来的8万精锐部队,总兵力约20万,要略微高于安禄山的15万叛军。



安禄山听说哥舒翰来了,就让其子安庆绪试探性的对潼关发动了一次进攻。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哥舒翰当时手上有精兵。安庆绪率兵猛攻潼关,其结果自然是被哥舒翰击退。其后一段时间,哥舒翰与安禄山沿潼关一线对峙,双方整整耗了五个半月。

当时关中并不缺粮,就算再这么耗五个月时间,唐军也不会垮。但是唐玄宗要脸,长时间的对峙让他心急如焚,如果哥舒翰不能迅速平定叛军,他的皇帝位置就不稳固。并且唐玄宗此时也开始怀疑上了哥舒翰,认为哥舒翰也有造反的可能性(毕竟哥舒翰掌握了有二十万大军)。

于是,唐玄宗就催促哥舒翰进军,出潼关跟安禄山决战。

安禄山听说消息后,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三门峡市),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玄宗下旨令哥舒翰弃险出战。

唐玄宗接到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后,果然中计,他忘了当初的承诺,遣使强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

哥舒翰见玄宗不守信用,就上书玄宗说:安禄山久习用兵,此时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我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劳师远征,利在速。官军凭借潼关天险抵挡他们,利在坚守。且叛军暴虐无道,已失去民心,日渐衰颓,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到了那时,我再攻打他便可不战而擒。

但是,唐玄宗和杨国忠却不听,他们了两个都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连续遣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只得率部出关。(哥舒翰因为吞了杨国忠的一万部队,让杨国忠对他起了疑心)



如果说出关之前,责任在唐玄宗,那么出关之后,责任就全在哥舒翰了。

因为前面说了,哥舒翰是有精兵的,兵力还不少,足足有8万人。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病废在家,上藉其威名,且素与禄山不协,召见。拜兵马副元帅,将兵八万以讨禄山。并仙芝旧卒,号二十万,军手潼关。——《新唐书》

也就是说,虽然哥舒翰新兵多精兵少,但不至于都是新兵。并且如果从账面上看,其实他不怕安禄山。因为安禄山当时也没多少兵力。他的一部分叛军主力在河北,由史思明统帅,正在被郭子仪和李光弼暴揍;安禄山自己带着几万人在洛阳,哪里都不去。为了殿后,他又在开封留了几万精兵,也是哪都不去。(整体非常被动)

但是灵宝之战,哥舒翰居然就败了,败的是彻彻底底。不仅十多万新兵全军覆没,就连八万河西、陇右精兵也全军覆没。

灵宝大败后,哥舒翰想回长安请罪,因为当时河西的第二波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只要平安回去了,并且皇帝不杀他,他还能在潼关继续跟安禄山死磕。

岂不料他的部将火拔归仁是个二货,居然欺负哥舒翰腿脚不便,把他双腿绑住,整个人丢在马上,当作投名状送给安禄山。

后来火拔归仁把潼关送给叛军,等叛军攻入潼关后,玄宗还可以坚守长安,等待各地勤王的军队。然而玄宗不敢守长安,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就往剑南道逃命去了。

由于唐玄宗不战而逃,整个关中的唐军,以及赶往长安的唐军立马崩盘。大家都认为唐玄宗大势已去,没戏了。于是便有了后来的马嵬驿之变和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的事情。(其实这些事变都是当时权贵阶级抛弃唐玄宗的一种体现)



所以总的来说,潼关被攻陷之前,唐军的整体形势并不算差。如果哥舒翰不出战,被动的安禄山。而唐军之败,与其说是打不赢叛军,倒不如说是唐军各个心怀怪胎,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Mer86


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安史叛军凭借这一战,攻破潼关进入关中,随即攻陷长安,唐玄宗狼狈逃出京师。本已好转的平叛形势急转直下,使安史之乱延续了长达八年之久。而潼关之败,老迈昏聩的唐玄宗应负最大的责任,他的干涉,导致潼关守军几乎全军覆灭,唐军三大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由此也引发了后人的猜想,如果唐玄宗不干涉,潼关之战和安史之乱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参战将领的背景

既然要分析潼关之战和安史之乱,那就避免不了对这些参战主要将领的分析对比。唐朝政府一方,在前期主要的将领是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当然后来大放异彩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也已经开始登场亮相。而安史叛军一方则以安禄山为核心,史思明也开始崛起,但是潼关一战安史叛军一方的前线指挥官则是崔乾佑。

  • 封常清:他是高仙芝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在高仙芝入朝之后,他基本上是安西和北庭两镇节度使,可以说是独挡一面的名将。安史之乱时,六十五岁的封常清正好入朝拜见唐玄宗,于是作为唐庭最有名望且身体健康的名将他被安排统兵出征平叛。

  • 高仙芝:作为封常清的上级,高仙芝是唐朝边镇名将,他在西域北庭和安西两镇担任节度使多年,只是因为怛罗斯之战的失败,他被解除节度使之职,回到京城任职,安史之乱爆发时,他被封为密云郡公,在封常清受命出征之后。高仙芝以副帅的身份协助唐玄宗第六子荣王李琬领兵出陕郡平叛。

  • 哥舒翰:他是安史之乱前,唐朝西部边军中最具威望的将领,曾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与安禄山一样因军功被封王,两人也一直是死对头,一东一西堪称当时唐军中最具实力的人物。但是哥舒翰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几个月,在入朝面圣的途中突然中风,从此留在京城养病,在唐玄宗听信谗言处死封常清和高仙芝之后,哥舒翰在唐玄宗的强求之下,不得不领军到潼关抵抗安史叛军。

  • 安禄山:安史叛军的核心和领导者。他在发动叛乱前,已经兼任卢龙、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帐下统兵将近二十万,是当时控制边镇和掌握军队最多的节度使。常年是唐朝东北边防的最高统帅。

  • 其他诸如史思明、崔乾佑、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都还只能算后起之秀。其中崔乾佑在后期证明他除了在潼关之战中发挥超常之外,总体能力要比上述几人都稍逊一筹。

综上,在潼关之战中,唐朝政府和安史叛军都是名将坐镇,因而如果没有唐玄宗的横加干涉的话,唐军大体在临阵指挥上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潼关之战前后安史叛军的处境

要分析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等人能否在潼关挡住安史叛军,就要从潼关之战前后安史叛军的军事行动和处境去分析。

  •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安史之乱。因为唐朝内部已多年不见兵戈,防御能力极差,且安禄山帐下都是边军悍将,常年在东北边境作战,而且有许多战斗力强悍的胡人参与。因此安史叛军一路席卷而下,一个月就从范阳(今天北京和保定附近)打到了唐朝的东都洛阳。


  • 而此时受命东征平叛的封常清正在东都负责防御,但是他所统辖的部队都是临时征召,面对训练有素的安史叛军,封常清毫无还手之力,瞬间就被击垮。封常清只得率领残部向西退却。

  • 向西退却的封常清在路上遇到了老上级高仙芝,他马上告知高仙芝,安史叛军骁勇善战,他们统领的临时招募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在野战中获胜,必须立刻退防到潼关。利用潼关天险抵挡安史叛军,再作打算。

  • 两位经验丰富的名将当机立断领兵退回潼关,而此时安禄山却犯了个错误,或许前期的顺利推进,让他觉得他手下的兵马已经天下无敌,因此他暂缓了进攻,而是在洛阳准备登基事宜。这也给了封常清和高仙芝重整旗鼓的机会。

  • 而这一停顿就让安禄山尝到了苦头,等到他想起要向关中进攻的时候,唐军已经在潼关做好了布防,安史叛军面对潼关天险也是无可奈何。即使唐玄宗听信谗言,临阵斩杀封常清和高仙芝两员大将,安史叛军都未能攻破潼关天险。

  • 而此时安禄山分兵向东南方向扩地,虽有所收获,但也遇到了抵抗。最致命的是郭子仪开始领兵东征,他从朔方军镇出发,开始于安史叛军在山西一带作战,不久由分兵一部交给李光弼,两路出击,安禄山留守在范阳老巢和占据河北的军队被郭、李两人多次击败。安史之乱后期的叛军领袖史思明更是被打得步行逃生。而河北等地的州县也大都组织义军在颜真卿等人的带领下,杀死叛军守将,配合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的军事行动。

  • 到公元756年五月间,安史叛军向西被堵在潼关城下,无法逾越。而洛阳至范阳的联系也被郭子仪、李光弼所部以及颜真卿的义军切断。史思明等人退保范阳老巢无力再战,而向东南略地的安史叛军又被张巡等人阻截。

  • 而此时坐困洛阳的安禄山实际上已经非常慌乱,他甚至将高尚、严庄等主要谋臣臭骂一顿,吓得他们几天不敢见安禄山。同时在唐玄宗出昏招强逼哥舒翰出关作战的前夕,安禄山已经在计划放弃洛阳,回救范阳老巢了。由此可见安禄山当时的处境已经非常不妙,而唐朝政府的平叛形势已经大为好转。只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或者说再拖延数月,安禄山可能都要自己主动撤兵,安史之乱短期内平定的可能性也就非常之大。

综上,如果唐玄宗不横加干涉的话,以封常清和高仙芝的能力和个人健康状况,配合潼关天险,他们大概率能够守住潼关,毕竟安禄山从范阳到洛阳仅仅用了一个月,而潼关则在临阵斩将换帅的情况下,依旧坚守了半年,如果不出关作战,被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袭扰的首位不能相顾的安史叛军将基本没有可能攻破潼关。

而潼关如果不破,安禄山困守洛阳附近,范阳老巢的史思明等人也被打的不敢再战。断绝了联系的安史叛军将陷入被分割包围的困局。而唐军则将立于不败之地,凭借正统的名义和全国的资源优势击败安史叛军。


围炉品茗人


我是闲翻古书笑谈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安史之乱之所以打了那么长时间,大唐的这几位皇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他们消灭的唐军远远高于被叛军消灭的。

高仙芝,山地之王,率领2万多安西军纵横西域,所向无敌,虽然在怛罗斯之战中由于仆从军突然叛变而被阿拉伯人击败,但是也震慑住阿拉伯人东侵的野心。

如果不是因为补给问题,唐军不可能在西域驻扎重兵,天知道高仙芝能打到哪儿,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最著名的将领了。

封常清原来是高仙芝的副手,俩人珠联璧合,配合默契,高仙芝的军功章得有他一半。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获罪,封常清接替了高仙芝的职位,所作的就是一件事:练兵,憋着打回怛罗斯把场子找回来呢。如果没有安史之乱,这事儿是个大概率事件。

哥舒瀚,著名的“哥舒夜带刀”,原来是王忠嗣的部将,王忠嗣这个唐玄宗的养子获罪被自杀之后接掌了陇右节度使,郭子仪等人都是他的部下。是一位在帝国边疆战斗多年的宿将,经验丰富。

顺便说一句,如果王忠嗣不死,吓死安禄山也不敢造反啊,唐玄宗自毁长城,就是因为王忠嗣和李亨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惧怕王忠嗣逼宫,晚年唐玄宗这脑子是进水了无疑。

当时唐玄宗自大的认为可以反击出去,但是多年来强枝弱干的结果就是中央军系根本就打不过边镇强兵,而且人数还不足,好多都是刚招募的新兵,出去打野战根本就是胡闹。

但是唐玄宗不这样认为,又听信太监的谗言,根本不听这三位名将的死守潼关的正确意见,就因为不肯出兵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逼得老哥舒没办法,只好出战,结果一场惨败。

其实当时只要潼关守住了,强大的陇右军团抄安史叛军后路,安禄山顿兵坚城,进退失据,除了败亡再无其他可能了,叛军自己就心虚,一旦受挫很容易散摊子。

结论很明显:如果唐玄宗不杀高仙芝和封常清,或者在杀了他俩之后明白过来,听哥舒瀚的,安史之乱很快就可以平定,不会造成那样大的破坏。


闲翻古书笑谈历史


当然可以的,潼关十几万唐军虽说大部分是没打过仗临时招募拼凑的乌合之众,可是潼关是天险,城高墙厚,这帮乌合之众只要据险而守靠着潼关天险完全可以弥补战斗力和组织效率的不足。高仙芝和封常清被年老昏聩还好大喜功自以为是的唐玄宗冤杀后,又起用已经年老退休的名将哥舒翰,哥舒翰审时度势判断准确,和高仙芝封常清一样根本不打算出击,就在潼关据险而守。叛军几次进攻潼关都被打退,由此可见,再乌合之众的军队防线固定阵型秩序不乱还是有些战斗力的。唐玄宗却继续膨胀,认为叛军不足畏惧,潼关的叛军将领崔乾佑又出动老弱病残的士兵挑战,唐玄宗被成功的迷惑了,严令哥舒翰出潼关与叛军决战。一旦离开坚固的城池打野战,乌合之众的唐军战斗力低下,协同配合差,士兵贪生怕死的弊病彻底暴露了。“安史之乱”的叛军是常年守边打仗日常严格训练,一仗把唐军主力打了个全军覆没。哥舒翰带着几百残部退回潼关想继续坚守,部将叛变,抓了哥舒翰向叛军“领功”。潼关失守, 首都长安的陷落只是早晚几天了,唐玄宗不得不仓皇出逃。事实上,当时只需在潼关挡住叛军,时间一长叛军必然失败,安史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既不得民心又对经济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当时唐朝物产最丰饶也是赋税主要来源的江汉平原和江淮平原始终没有陷落,鲁炯先守南阳一年,坚持不住又退守到襄阳,堵死了叛军进入江汉平原的门户。张巡许远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 城破被俘就义,叛军也没能进入江淮平原。安禄山用兵谋略再厉害,没有粮草物资供应还能蹦哒多长时间?何况潼关失守没失守,叛军很快就要面对李光弼和郭子仪这两位名将了


立志成虫


在洛阳城下,安禄山就已经没办法前进了,跟他的手下说,你们跟我说造反能成功的?结果呢?

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尚、庄惧,数日不敢见。

如果皇帝派去平叛的武将,都想着造反,你怎么办呢?

很多人一看到唐玄宗、唐肃宗不信任武将,用太监、文官做监军,太监文官带兵打仗,就觉得这俩昏君,如果信任武将多好啊。

问题是,如果信任的结果就是武将不听调遣,那谁敢信任呢?

唐玄宗让哥舒翰去潼关抵挡安史叛军,结果哥舒翰想着清君侧,要知道,安禄山就是打着“清君侧”的口号造反的,吴楚七国之乱、燕王朱棣也是清君侧口号造反,清君侧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造反了。

“又,禄山起兵以诛国忠为名,王思礼密说哥舒翰,使抗表请诛国忠,翰不应。思礼又请以三十骑劫取以来,至潼关杀之。翰曰:“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或说国忠:“今朝廷重兵尽在翰手,翰若援旗西指,于公岂不危哉!”国忠大惧,乃奏:“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于苑中训练。”上许之,使剑南军将李福德等领之。又募万人屯灞上,令所亲杜干运将之,名为御贼,实备翰也。翰闻之,亦恐为国忠所图,乃表请灞上军隶潼关。六月,癸未,召杜干运诣关,因事斩之;国忠益惧。”

王思礼对哥舒翰说,我们清君侧吧?哥舒翰没答应。

但是,有人就向杨国忠告密了,杨国忠于是跟李隆基说,“现在你的命在潼关守军手里啊”,李隆基遂新募军万人,屯兵霸上,表面上是防賊,实际上防着哥舒翰造反,哥舒翰知道后很害怕,知道是提防他的,于是派兵把这支军队强行收编了。

这是什么性质的事呢?这跟造反没什么区别了吧?

只是因为最后唐肃宗继位,必须把唐玄宗写成昏君,所以淡化了哥舒翰反叛的事实。

很多人把“安史之乱”归咎于唐玄宗的昏庸,和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不忠,

但是呢,论谁拥有安禄山的权力,他都不会听话的,甚至造反的,

要知道,功臣和反贼,通常只有一线之差。

安禄山形象不好,只是因为他们造反了,并且失败了,并不是他们人品比别人差,要知道,河朔三镇的老百姓,称他们为四圣,给他们立庙祭祀。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为安、史父子立祠堂,谓之四圣,且求为相;上令内侍孙知古因奉使讽令毁之。冬,十月,甲辰,加承嗣同平章事以褒之。”《新唐书》卷一二七,列传第五二,《张弘靖传》:“俗谓禄山、思明为‘二圣’,弘靖惩始乱,欲变其俗,乃发墓毁棺,众滋不悦。”

其实,安禄山不是唐玄宗最受器重的人,王忠嗣才是,王忠嗣可是身兼四镇节度使啊

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事。忠嗣杖四节,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与吐蕃战于青海、积石,皆大捷。又讨吐谷浑于墨离军,虏其全部而归。

只是,王忠嗣也不听话了,就罢免了他,

后来平叛的将领,如李光弼、仆固怀恩这些名将,他们江湖地址一点不比郭子仪低,但是呢?他们都不听调遣,或者直接造反。

唐德宗时,让泾源节度使带兵平叛,结果因为伙食不好,就发生了“泾源兵变”。而且,皇帝的禁军在旁边看笑话,无一人至,只有太监跟着他。

所以,安禄山等人,只是不听话的武将代表,其他武将跟安禄山是一丘之貉,都不听话

如果唐玄宗的敌人只是安禄山,那将很容易就平定了,

但是,如果所有武将都不听话,都是潜在的反贼,平叛就困难得多。


南朝居士


安禄山攻陷洛阳,往长安进攻。无论是封常清、高仙芝,还是哥舒翰,都认为应该固守潼关。但是,唐玄宗不但杀掉封常清、高仙芝,而且还逼迫哥舒翰一定要出关进攻安禄山。结果哥舒翰一出兵,就落入安禄山设定的圈套中,惨败而回。等哥舒翰想收集残兵,再次固守潼关的时候,手下的那些将领却叛变了,把哥舒翰抓起来,绑在马腹上,向安禄山投降。潼关失守。

(唐玄宗剧照)

那么,如果唐玄宗不横加干涉,让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固守潼关,最终能守住潼关吗?

我们先来看看,潼关为什么会失守?

潼关失守,从客观上来说,哥舒翰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哥舒翰在出关之前,是“恸哭出关”。其实,就算哥舒翰不满意唐玄宗的做法,认为不应该出关,但他也不应该“恸哭出关”啊。这么一做,事实上先就认为会打败,对士兵的士气是有影响的。其二,哥舒翰已经识破了安禄山的阴谋,知道安禄山是用老弱残兵引诱,然后设下埋伏包围。这一点,他在给唐玄宗上奏的奏章中就讲到了。既然如此,就算出关,也得讲究些策略,为什么还有落入安禄山的圈套之中呢?

当然了,哥舒翰要负责任,但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潼关失败,负主要责任的还是唐玄宗。唐玄宗的错误也至少有两点。

一是滥杀大将失人心。

封常清为什么守不住洛阳,很简单,他虽然在洛阳招募了六万人,但都是一帮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斗能力。在军队战斗力不强的情况下,依靠潼关坚固的防御工事固守,其实是非常恰当的,所以他不该被杀。而高仙芝的被杀就显得更冤枉了。尤其是边令诚诬陷他贪污军粮。当时,高仙芝把所有的士兵都召集起来,问那些士兵,说他贪污,是不是很冤枉?所有的士兵都回答,冤枉!

在这种情况下,边令诚还要杀高仙芝,可以说,这样的举措,大失人心。

后来哥舒翰战败后,他手下把他绑在马腹上,前去投降安禄山,就是唐玄宗滥杀大将已经失去人心的表现。

(哥舒翰剧照)

二是贸然出击以弱敌强。

唐军弱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军队都是临时募集起来的,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安禄山强的地方在哪里?就是他的军队都是正规军,而且在边关镇守多年,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唐玄宗认识不到这一点,偏偏要用自己军队的弱项,对付安禄山军队的强项,那不是以卵击石吗?

反过来,唐军的强项是潼关,安禄山的弱项是没有强力的据点。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反复讲的,就是以自己的强项对付敌人的弱项。但唐玄宗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如果当初唐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与哥舒翰,放手让他们守潼关,潼关能不能守住呢?

我认为,肯定是能够守住的。

其一,潼关经营多年很坚固。

秦朝当年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有个函谷关。西汉武帝的时候,把函谷关往动迁移了一段距离。到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废掉函谷关,设置潼关。从此后,潼关就是定都长安的朝代着力打造的一个防御设置,目的是确保皇城的稳固。

所以,潼关是非常坚固的,根本就不容易攻破。

实际上,不只是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认为潼关可以守住,其实唐玄宗本人也认为潼关可以守。他之所以要命令哥舒翰等人出击,其实所担心的并不是潼关能不能守住的问题,而是觉得哥舒翰等人固守不出关,太慢了,不能很快消灭安禄山,他心里着急。

(高仙芝剧照)

其二,各地勤王部队正陆续到达。

其实,唐玄宗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着急,只要固守潼关,不让安禄山向前挺进一步,他们的任务就算达到了。等着郭子仪、李光弼、张巡他们把队伍集结起来,赶到京城勤王的时候,那时候安禄山就会腹背受敌。要打败安禄山,也是很容易的。

但是唐玄宗骄傲自大,就算安禄山打到家门口时,他也没有对国内的情况有个清醒的认识,没有看清楚他的军队有多么弱,反而一味地催促哥舒翰等人出兵。

其三,固守潼关不会打成持久战。

唐玄宗之所以一定要哥舒翰他们出击,其实还有一个担心,是怕安禄山变得势大,和安禄山的战争变成持久战。

但实际上,虽然哥舒翰在潼关已经守了半年,但绝不会继续守下去。一是因为安禄山本身其实治军不严,对士兵缺乏约束,士兵烧杀抢劫,无恶不作。这样其实是很不得民心的。二是因为安禄山粮草很存在问题,他不可能拖得太久。三是安禄山当时还急于称帝。因为他要做这件事,因此自然就会松懈。等到安禄山松懈后,哥舒翰等人必然会寻到反击的机会。四是安禄山当时的身体很差,也就是个行将就木的人。只要安禄山出现意外,反击的机会更是很快就会出现。

所以,潼关不但该守,能守,守得住,而且,守住潼关,也是发动反攻最重要的前提。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张生全精彩历史


如果不是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那么唐军是完全有能力挡住安禄山的。

事实上,在哥舒翰出关迎敌之前,潼关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已经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雄关。唐朝守军已经坚守潼关半年之久,期间击退了安史叛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当时,胜利的天枰已经开始倒下唐朝了。

因为,就在哥舒翰与安禄山在潼关相持不下之时,唐将李光弼与郭子仪又率军接连击败史思明的部队,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老巢范阳之间的补给线。此外,安史叛军向东被张巡阻于雍丘,向南又被鲁炅阻于南阳。因此,那时的安禄山等人其实已经处于四面环敌的地步了。

当时,安禄山鉴于自身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本来已经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

如果按照哥舒翰的战略,只要唐军继续坚守潼关,疲惫安禄山部,让各地官军继续进剿。那么,在官军的四面夹击下,叛军断然坚持不了多久,叛乱即可平定。

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却被接连的捷报冲昏了头脑,却忽视了官军野战能力远不如安史叛军的客观条件,自认为官军能够一举出关歼灭叛军。于是,唐玄宗不听哥舒翰的劝说,执意命令他出关迎战。最终,哥舒翰因害怕步高仙芝、封常清的后尘,不得不率军出战,结果惨败,二十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之后,安史叛军长驱直入,唐玄宗放弃长安,出逃四川。而安史之乱也因此进一步的恶化,几乎让大唐陷入灭亡的边缘。


这些历史要读


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关键性的一战。安史之乱爆发,由于朝廷毫无提防,武备松弛,叛军一路高歌猛进,不到两个月,就攻陷东都洛阳。随后,叛军马不停蹄,直奔潼关而来,准备进一步攻取京师长安。退守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采取闭关守敌的策略,坚守潼关不出。但是,玄宗听信了宦官监军和宰相杨国忠的谗言,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随后启用卧病在家的哥舒翰,并且从京师派了5万军队给哥舒翰。哥舒翰到任后,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安禄山派儿子安庆绪几次强攻潼关,都被潼关守军击退。叛军主力被阻挡在潼关数月,不得前进一步。

安禄山不愧为多年的宿将,善用计谋。他命部将崔乾佑将四千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而把精锐士兵藏起来,示敌以弱。安禄山的这点小计谋当然被哥舒翰识破,他向玄宗上奏到:

“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羸师以诱我,若往,正堕其计中。”

但是玄宗急于取胜,加上杨国忠向玄宗进谗言,说哥舒翰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因此玄宗拼命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君命不可违,哥舒翰知道出去必死无疑,“抚膺恸哭”,还是不得不率军出潼关,攻击叛军崔乾祐。

此时,叛军崔乾祐部已屯兵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距灵宝五十里)。西原南面靠山,北有黄河阻隔,中间一道隘路绵延七十余里。崔乾祐用重兵阨守险要之处,以逸待劳,只等着唐军自动送上门来寻死。

哥舒翰命王思礼等率领精兵五万在前,庞忠等率兵十余万继后,自己则带领三万余兵马,留在黄河北岸,击鼓助威,指挥大军。崔乾祐只派万余老弱病残迎敌,而且故意营造出队伍涣散,斗志全无的假象。官军见状,果然中计,放松了警惕。于是长驱直入,攻入狭隘险路。

崔乾祐见时机已到,命山上滚木礌石一起投下,伏兵从两侧杀出。官军这边都是从长安刚招募的市井平民,还没有经过训练就投入战场了,哪里是这些长年守边的叛军的对手。一遇到伏兵后,就阵脚大乱,调转枪头往回跑,而后面的士兵不知道什么情况,还在往前挤,一时间,骑兵人仰马翻,步兵挤作一团,根本无法展开战斗。

不得已的情况下,官军命战车强行挤出人群,在前面开道,想突出包围。但是崔乾祐却早有准备,他用易燃之物引燃了官军的战车,战场上浓烟滚滚,官军眼睛都睁不开,以为叛军还在浓烟之中,就聚集弓弩乱射一气,结果没有伤着叛军的毫毛,到伤了自己不少人,弓箭也消耗殆尽。

崔乾祐命大军出动,追击官军。官军全线崩溃,纷纷逃向潼关,只恨爹妈没有给自己多生两条腿。潼关关前原有三道堑壕,每道宽约两丈,深约一丈。溃兵慌不择路,纷纷跌入堑中,短短时间内,尸体就将三道堑壕填满了。后继者人仰马翻,踏尸而入,八万大军出关,后来又陆陆续续添加士卒,达二十万之众,这时入关逃得性命者只剩下八千人左右。

可是崔乾祐得势不饶人,依然尾随而来,潼关的残军力不能支,一战即溃。叛军终于一举抢占了潼关,打开了通向关中的道路。哥舒撤退到一个驿馆里,发榜召集流散士兵,准备整军再战,夺回潼关,不料被官军中的一个吐蕃籍将领绑架,带到叛军军中,后来被安庆绪杀害。

以上就是潼关失守的来龙去脉,那么,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答案是完全可能,甚至叛乱会提前结束。

一 首先来看看潼关失守前的局面

潼关失守前,局面可谓是一片大好。潼关是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武器充沛,粮草充足,加上哥舒翰的不断加固,叛军想攻破潼关绝非易事,主力全被阻挡在潼关,不能西进一步。正当双方主力相持于潼关之际,河北诸郡的民众愤恨于安史叛军的暴行,在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等人的带动下,纷纷自发抗击叛军。

而郭子仪、李光弼也统率精锐的朔方兵出击,连败叛军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等,斩首四万,与河北军民相呼应、相协同,切断了叛军与范阳老巢的联系,正准备直击范阳,给安禄山来个釜底抽薪。叛军前阻潼关,后绝

范阳,军食不继,军心不稳。河北诸郡中归附叛军的原本只有“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六郡而已”。叛军处境困难,进退维谷。于是安禄山迫不及待地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商议退兵,回守范阳。

可见,如果不是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兵,导致潼关失守,长安的大门被打开,叛军很有可能在河北就被剿灭了。

二 封、高、哥三人与安禄山的能力对比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三人,无论是从军事才能,还是战绩上来说,都要超过安禄山。

先说高仙芝,高仙芝主要是在西域和吐蕃作战。当年吐蕃占领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于天宝六年(747年)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出击,智取小勃律,升安西节度使。天宝九载进攻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高仙芝出击大食败归。怛罗斯一战,高仙芝以三万唐军对阵十几万大食军,拼杀数日,要不是军中葛逻禄叛变,反戈一击,唐军极有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后授开府仪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将军。在高仙芝的经营下,唐朝在西域对吐蕃取得绝对优势,高仙芝不仅在唐军中,而且在吐蕃和大食也享有很大的声誉。

再说封常清,起初在高仙芝部任判官,天宝六年随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天宝十一年(752年)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安西副都护,第二年,封常清率军攻破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的诗中就有很多关于封常清的,比如这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

亚相勤王甘苦,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对封常清给予了高度评价!

再看哥舒翰,天宝六载(747年),哥舒翰被王忠嗣提拔为大斗军副使,迁左卫郎将。他与吐蕃战于苦拔海,屡破吐蕃,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天宝八载(749年),在盖嘉运、皇甫惟明、王忠嗣等一众名将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哥舒翰接过军令,率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军进攻石堡城,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攻占石堡城,俘虏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等人。战后,以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胡马,不敢过临洮”。

这首唐诗讴歌的就是哥舒翰的英武神威。

而安禄山几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安禄山主要是在东北负责对奚、契丹两番的防务,这两个少数民族相比于突厥、吐蕃来说实力要差很多,但即便是如此的,安禄山也一直没能给予两番重创,几次兵败,损兵折将,双方打得有来有回。甚至在安禄山起兵前,仍然在和契丹拉锯。可见,安禄山的军事才能,比这三人要逊色不少。

因此,可以下结论,如果不是玄宗的荒唐指挥,安史之乱,绝对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造成这么大破坏!


一卷青史


公元755年正元,在大唐军队收缩到潼关一线后,安禄山其实就已经看不到任何胜算。因为,此时安禄山的大军被潼关阻挡,根本无法再向西前进一步,至于向南发展,由于鲁炅镇守南阳、许叔冀守灵昌,李巨、尚衡守彭城,贺兰进明守临淮、薛愿守颍川,张巡守雍丘,许远守睢阳,叛军一时也无法打开局面。

与此同时,安禄山所占据的河北和中原地区,也因为安禄山的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很多地方顾此失彼,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反抗力量开始纷纷出现,最经典的就在颜杲卿的组织下,河北24个郡,有17个郡又挂起了大唐的旗帜。

以上问题,就已经让安禄山头疼不已。更要命的还在于,郭子仪、李光弼也开始率军杀入河北,并且在河北战场上一再大败叛军。当时,很多沦陷区都被他们收复,安禄山实际控制的地方,已被压缩在以洛阳、范阳为中心的狭小地区。放眼望去,大唐帝国控制的地方,就好像一片汪洋大海,而叛军控制的地方,就好像两个小孤岛。



战争进行到此时,不管谁处于安禄山的位置,也会感到绝望的,因为安史叛军已经陷入死局之中。事实上,郭子仪、李光弼就当时就直接表示,只要继续保持现状,很快就能把安禄山的老巢拿下。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安禄山的灭亡,已进入倒计时。

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潼关守军却出大问题。因为唐玄宗的再三逼迫,哥舒翰不得不含泪率领20万潼关守军出城和叛军决战,结果当即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直接导致安禄山攻破潼关,剑锋直指长安,吓得唐玄宗不得不带领部分大臣连夜逃亡蜀地。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说起此事时,都会责怪唐玄宗不该听信谗言,让哥舒翰出城决战。但事实上,当时换做任何人处在唐玄宗的位置上,都逼迫哥舒翰出城决战。因为,在哥舒翰驻守潼关的期间,他下面的将领竟然公然要求哥舒翰用武力逼迫唐玄宗,撤掉杨国忠宰相的职位,虽然当时哥舒翰拒绝了这个建议,但相关消息传到唐玄宗耳朵里后,他心里自然满是恐惧。



虽然,从冠冕堂皇的角度来说,军人们用武力逼迫皇帝更换宰相杨国忠,是为国为民做好事,但问题是,从唐玄宗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潼关守军公然想造反的节奏。因为,不管在任何年代,军人们强制要求皇帝换宰相,都是犯上作乱。而且,一旦宰相换成功,那下一步是什么呢?自然是换皇帝,,因为宰相祸乱天下,皇帝一门心思信任他、重用他,这本身证明皇帝已昏庸无能,应该退位让贤了。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唐玄宗必须对潼关守军进行防备,因为安禄山造反,从理论上无法真正威胁到帝国中央政府;而驻扎在潼关一线的西北军,如果突然掉转枪口,大唐中央政府当时就是要崩盘。

虽然,当时哥舒翰并没有同意手下将领的要求,但问题是,他也没有公开反对。凭哥舒翰这种表现,如果他下面将领直接用武力收拾来杨国忠时,他会坚决打击吗?肯定是不会的。因为就他当时的态度,最多只能表明他不会这样干,但并不代表他会坚决反对别人这样干。



在这种背景下,出于安全考虑,唐玄宗就在潼关外围,又设置了一支军队。当然,这枝军队摆在台面上说,自然是为了协助潼关守军,但实际上谁也知道,它就用来防范潼关守军的。

对此,哥舒感到非常不满意,所以他就说这支军队是杨国忠擅自设置的,于是他直接用武力将这支军队给强行接管。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根本就不用再说什么,因为这就是造反作乱。

所以,对于唐玄宗来说,他自然会认为,如果继续这样坐视下去,哥舒翰随时都会变成第二个安禄山。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就强制要求哥舒翰率潼关守军出城作战。

客观来说,在当时的背景下,让潼关守军出城作战,多少有点冒险和不值得,但唐玄宗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让这种整天想要改组中央政府的军队驻扎在帝国都城附近,稍加酝酿,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只是,让唐玄宗没有想到的是,这枝人数接近20万的军队,还有哥舒翰这种身经百战的名将坐镇,结果竟然仅仅只和叛军打了一战,就败得干净利索,几乎是全军覆没,可悲可叹!连安禄山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种好运撞到自己头上。


我是赵帅锅


如果唐玄宗不出昏招,安史之乱本来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是唐玄宗自己把一盘本已快收官的棋给下崩了,以致小患为大祸,即使后来安史之乱虽灭,但遗害却达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

公元755年的十一月,安禄山以清君侧诛杀杨国忠为名,率范阳、平虏、河东三镇之兵造反,兵锋直指长安。由于国内太平日久,唐朝内部的武备多已废驰,除了驻扎在边关的边防军外,各州郡几无可用之兵。而安禄山的叛军本就是驻防幽燕一带与契丹等夷族长期作战的边防军,兵势之猛,不是毫无战力的郡府常规守军可比,几乎没受到像样的抵抗,叛军就如风卷残云一般很快就攻到了东都洛阳。

错估形势的唐玄宗

沉迷后宫观赏杨贵妃的霓裳舞的唐玄宗并没有正确认识形势,还沉浸在大唐强盛的军事武备的幻梦中,以为随便招募起军队就能去和安禄山对战,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而这时,有两位牛人也恰好都在长安城,这就是封常清和高仙芝。封常清这时还是安西节度使,他是回京述职被唐玄宗抓了个现差。而高仙芝这时是在京城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和密云郡公。

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是中唐时期的百战名将,在唐玄宗时期的开疆拓士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西域这个战场上,高仙芝更是出色。


高仙芝先开始是在夫蒙灵察手下得到重用,凭着战功,被封为安西副都护及四镇都知兵马使,经典一战就是在西域各国依附于吐蕃时,他率军远征,经过疏勒,越过葱岭,渡过播密川、特勒满川等地,征服了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今克什米尔部分地区),并借此战的威慑力,使得周边七十二个小国都纷纷归附唐朝。

在天宝九年的时候,高仙芝又征服了石国,也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使得唐朝疆域空前辽阔。

封常清原是高仙芝的手下,在高仙芝做安西节度使时,封常清是他的节度判官,时常跟随高仙芝出征。在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时,他升任为安西副都护,并率军收服了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这两人都是经历过严酷战争磨砺,知兵善战,

叛军摧枯拉朽的进攻并没有让唐玄宗清醒,以至于他完全认识不到,在无可战之兵又无险可守的情况下,这时的唐军根本无法正面与叛军进行野战。在封常清仓促领着刚招募没经训练的新兵在洛阳遭遇叛军时,连战连败,在败退到陕郡中,遇到比他晚出发几天在此驻防的高仙芝,两人的情况差不多,手上都是新募的新兵,两人也不篑是名将,一合计,便知道了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那就是集中兵力退守潼关,依靠潼关坚固的防御工事抵御叛军,消磨其锐气,以等待各路勤王之师的到来。他们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在他们退守到潼关后,叛军也很快就追了过来,但在对潼关久攻不下后,只得退了兵。

高仙芝和封常清清醒的认识到了敌我优劣之所在,驻守潼关无疑是对症下药,是当时唯一能克制叛军的正确办法,而唐玄宗却不明白,他不顾唐军己身的实战能力,先追究封常清丢失洛阳之责并斩杀了他,又听信监军边令城诬告,以弃守陕郡和贪污军饷的罪名杀了高仙芝。

以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军事能力,两人合守潼关,安禄山是根本无法攻破的。当时的局势,叛军是亟需速战速决,经不起持久战消耗战,只要在潼关堵住叛军前进的步伐,让各地的唐军缓过劲来,一待各路勤王之师赶到,叛军就会处于被包围的极为不利的局面。但唐玄宗就是如此的昏聩,自毁长城。

在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后,潼关必须得有位大将驻防才行,唐玄宗只得启用另一位正处于养病状态的名将哥舒翰,在哥舒翰几次婉拒不得后,只得奉命出征,率二十万唐军驻守潼关。

唐军在经过初期被叛军打得晕头转向后,也渐渐稳住了阵脚,颜真卿在安禄山的大后方河北积极筹军,在魏郡击败叛军,李光弼在常山郡击败史思明部,郭子仪也兵出井径关,与李光弼联军迎击史思明,史思明是连战连败。在唐军接连获胜的威势下,河北十数个被叛军所占的郡府纷纷杀掉叛将归附于唐军,叛军所占的地盘已没有多少,就连退回范阳老巢的归路也已被唐军切断,颜真卿也联络范阳的守将准备归顺朝廷。

大好形势下,无奈的哥舒翰

这时的形势对唐军是极为有利,在洛阳没当几天皇帝的安禄山已经有些着慌了。

《资治通鉴》: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

这时的安禄山已经快被唐军包围了,只要继续再维持这种局面,要不了多久,只等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赶过来 ,叛军就会被唐军围歼在潼关前。但这时,本来守潼关守得好好的哥舒翰却被唐玄宗强令领兵出关,与叛军进行野战。哥舒翰上书陈述出战的风险也被唐玄宗拒绝。

《资治通鉴》:翰奏曰:“......且贼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以扼之,利以坚守。况贼残虐失众,兵势日蹙,将有内变;因而乘之,可不战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务速!今诸道征兵尚多未集,请且待之。”

在唐玄宗连续下诏督促下,哥舒翰无法只得领命出关迎战。

翰不得已,抚膺恸哭;丙戌,引兵出关。

哥舒翰手上的兵是封常清和高仙芝遗留下来的才募集的新兵,守守城还行,出关迎战自然必败无疑。很快就被崔乾佑击败。

哥舒翰还待率领残兵准备继续守潼关时,却被部将火拔归仁捆缚住,力劝他投降安禄山。

归仁帅众叩头曰:“公以二十万众一战弃之,何面目复见天子!且公不见高仙芝、封常清乎?请公东行。”

在冤杀了封常清、高仙芝后,也使得唐军将士军心涣散,无心再为唐玄宗卖命,火拔归仁把哥舒翰强行捆缚了一起降了安禄山。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勤王之师一见潼关破了,原先在潼关前围歼叛军的战略意图已经作废,郭李便又退回井径关,唐军土气顿时一落千丈,本已归附的各州又纷纷复叛。

唐玄宗知道自己玩砸了,也仓惶逃向成都。本来翻不起大浪的安史之乱,最后却把唐政权搞得苟延残喘,再没缓过劲来,政权一直处于混乱之中,直至国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