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哥舒翰手握20万大军,为什么却守不住潼关?

pi15131788784


哥舒翰之败,既有杨国忠希望他去送死,唐玄宗逼他在不利条件下出战的原因,他自身也大有问题。

哥舒翰原来在边陲对付吐蕃,可以说是常胜将军,打得吐蕃满地找牙,尽显骁将本色。能够在唐代名将里占有一席之地,他当然懂得用兵。可是他粗人一个,只顾意气行事,杨国忠即便有千般不是,也是人家提拔了他。他后来看不惯杨国忠,还想弄死人家。很明显没事找事还惹了一身骚,杨国忠当然想找机会置他于死地。哥舒翰的政治头脑如此幼稚我也是无语,你倒是能守住秘密也算。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战略防守的位置十分重要,可是这里不光是哥舒翰的伤心地,之前驻守潼关的两大名将、无敌搭档高仙芝和封常清就先遭到太监边令诚的诬陷而被杀。哥舒翰调到这里,基本就是送死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还是玄宗皇帝身边红人的杨国忠已经看到弄死他的机会了。

凡是头脑清楚的将领都知道,在当时局面下,潼关军队宜守不宜主动出击,这就被仇家找到借口说他怯懦,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扣上怯懦畏战的大帽子,哥舒翰也是。杨国忠一番煽动,玄宗皇帝看哥舒翰就不顺眼了,强迫他主动出战。哥舒翰心知必败,大哭上马。安禄山诱敌深入,设下伏兵打得唐军几乎全军覆没,俘获了哥舒翰,潼关失守。哥舒翰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后来被叛军杀掉。

哥舒翰的幼稚,还表现在他面对强敌压境的局面也不忘内斗,对身在己方阵营的安禄山本家弟弟横加猜疑,一心想杀之而后快,导致军心涣散。再加上他打仗一味骁勇,不懂恩威并重,部下士气低落,这仗还没开打就已经输了。


灞上桑


按照惯例,首先谈谈历史背景!

唐朝天宝年间,胡人安禄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乱"爆发!




安禄山率范阳、平卢、河东三镇之兵十几万大军,先后击败唐朝大将封常清、高仙芝,拿下洛阳、陕郡失守。此时都城长安只剩下潼关这一道屏障。

如此形势之下,唐玄宗拜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统蕃、汉兵20万众,扼守潼关。结果灵宝一战,唐军大败,二十万大军,仅仅剩下八千人。最终潼关失陷,哥舒翰被俘。都城长安,朝不保夕,于是,君储逃亡,玄宗皇帝入蜀地避难,太子李亨于灵武登基,长安城拱手让于叛军!

所以,哥舒翰没能守住潼关,对战局影响颇大!

要知道哥舒翰是大唐名将,还手握20万大军,为甚却守不住潼关呢?

四个原因!

第一,哥舒翰带病上阵。哥舒翰出身名门,家境豪富,是个妥妥的富二代。所以他在个人生活方面就有些奢靡,醇酒美人,时时相伴。如此纵情声色,身体肯定受不了。所以他在安禄山叛变前夕,就因为中风而卧病在床。

当时唐玄宗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只得是让哥舒翰带病出征。

第二,军心不稳。此战唐军内部,有着诸多矛盾。马军指挥王思礼、步兵指挥李承光不和,经常搞内斗,而哥舒翰是纵容王思礼李承光内斗的,因为他还在跟杨国忠斗,而自己中风不便管理怕被架空,于是弄权。



第三,玄宗强令出征。原本不管怎么内斗,20万大军加上潼关的城墙,挡住安禄山是没多大问题的。当时安禄山攻了大半年都没攻下了。而这时候,自己老巢又告急,安禄山只得回师救老家。然后再前线就留了两万人殿后。这消息传到玄宗耳朵里后,就立马强令哥舒翰出征。哥舒翰没办法,只得率军出城。

不过想想玄宗也没错,如此形势下,主动出击,可以对叛军形成夹击之势,显然能取得更大战果,之时结果难料。



第四,指挥问题。这是根本原因。想想20大军对阵两万叛军,那胜算实在太大了,于是哥舒翰轻敌了。最后,官兵二十万人在叛军两万余人的伏击下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八千人。

总结起来四个字:“菜是原罪”。

而一代名将哥舒翰,也因此晚节不保!


白话历史君


一、哥舒翰曾经是唐朝名将,但有浪得虚名之嫌。

哥帅名气大得不得了, 有唐人为他写的诗《哥舒歌》为证: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二、安禄山独霸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蓄谋造反十年,兵强马壮,而唐玄宗后期内地武备松驰,一国之君却不知羞耻、不知疲倦地战斗在前儿媳妇杨贵妃的肚皮之上。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安禄山调发十五万大军在范阳造反。一路烟尘滚滚,军队前后相连达千里,所过之处几乎没有像模像样的抵抗。

三、军情似火,唐玄宗、宰相杨国忠、封常清为首的君臣却对形势盲目乐观。



杨国忠和安禄山素来不和,确证安禄山造反,他竟十分得意,认为自己有先见之明,又施展起他算命的特长:陛下,真心造反的只有安禄山一人,不出十天,他的部下定会献上他的人头。一国宰相盲目乐观,到如此地步,贼将明明是恶狼,确被他当作绵羊,真是视国家大事为儿戏,堪称千古奇葩!唐玄宗也只是派二品文散官毕思琛到洛阳,金吾将军程干里到河东道挑选招募数万人,抵抗安禄山。十六日那天,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到长安来晋见,又拍胸脯说:如派自己去洛阳,定能献上禄山的胖猪头!十七日,封常清被任命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十天后招募到六万人,拆毁河阳桥,镇守洛阳。到二十一日,玄宗斩杀安禄山儿子安庆宗、赐死他儿媳荣义郡主。任安思顺为户部尚书,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前线与安禄山作战的州郡,设置防御使。二十二日,以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准备东征安禄山。在长安招募十一万年轻人,高仙芝率卫戍部队及新兵、长安边防军五万人兵发长安,宦官边令诚为监军,兵屯陕县。安禄山攻下荥阳,与驻扎在虎牢关的封常清部相遇,大唐新兵蛋子不经揍,唐军大败,封帅收集残部再败于洛阳郊外的葵园,十二日,安禄山攻下东京洛阳,封常清再败于都亭驿,河南尹达奚珣降贼。封常清知道叛军的厉害了。

封常清退军陕县,汇合高仙芝,被叛军揍醒的封帅力主:扼守潼关,以卫长安。封帅所部继续被叛军追杀,虽伤亡惨重,但所幸守住了潼关。安禄山部趁势袭占了临汝、弘农、济阳、濮阳、云中六郡。安禄山忙着在洛阳称帝,朝廷得以喘息。

监军边令诚多次干涉高仙芝指挥,高仙芝不听。边令诚竟向皇帝诬告:封常清用贼势浩大(这是铁的事实啊!)来动摇军心,而高仙芝随便丢弃陕郡数百里土地,又抠扣军饷。结果玄宗再次昏君,杀了封常清、高仙芝,令李承光代领高仙芝的部队。许多士兵为高仙芝鸣冤,喊声惊天动地,军心动摇。封常清临死递了一道遗表:常清死后,请皇上不要轻视安贼!可惜玄宗耳朵里塞满了驴毛啊!

三、哥舒翰带病上任,不能管事,手下骑兵司令、步兵司令互争领导,加之哥舒翰军法严厉,士兵本是新兵为主,战斗力原本堪忧,顼又多一个毫无斗志的软肋。

哥舒翰是河西、陇西节度使,颇有威名,且和安禄山不睦,原本生病赋闲,有以上两个优势的将领打着灯宠都难找啊!哥帅再也甭想赋闲,立马被玄宗任为兵马副元帅,率八万兵讨安贼,哥帅带病披甲上阵。玄宗又委御史中丞田良丘为行军司马,加上高仙芝的旧部,号称二十万,驻扎潼关。哥帅因病把军政工作全部委托田良丘,田良丘不通军事,田让王思礼管骑兵、李承光管步兵,两个司令扛起来,互不买帐,哥帅所部处于事实上的群龙无首状态。加之哥帅不体恤土兵,士气极其低落。

四、大敌当前,唐朝将相矛盾重重,杨国忠遭天下痛恨,和哥帅互相猜忌。

天下人都以为杨奸相的骄纵引来安贼的叛乱,加之安贼造反用的也是讨伐杨国忠的名义,杨贼整日惊恐不安。部将王思礼劝哥帅上表诛杨贼,哥帅不从;又请求率三十骑武装劫持杨贼到潼关杀掉,哥帅又不听。也有人警告杨贼:哥帅兵权在握,若举旗西向,您不危险了吗?于是杨贼以训练后续部队为名,让心腹李福德率三千兵士在后方操练,同时又招募一万士兵让心腹杜乾运指挥屯灞上,防备哥帅。哥帅怕被杨贼图谋,请旨拿到灞上指挥权,六月初一借故在潼关干掉杨的心腹杜乾运,杨贼十分恐惧。

五、玄宗不听忠言,急功近利,一味轻敌瞎指挥哥帅贸然出击,杨贼从私利出发巴不得哥帅早日失败,极力怂恿下旨让哥帅出击。

有人报告:贼将崔乾祐在陕县一带,兵不满四千,老弱病残,毫无防备。玄宗派人到潼关催哥帅进兵收复陕郡。

哥帅根据实情上奏,认为这是安贼诱兵之计,直言官军据守险要阻挡叛军进攻,利在坚守;贼军远来,利在速战,现在朝廷征发的各路勤王之师还未集中,我部宜坚守潼关等待时机成熟,再反攻!郭子仪、李光弼也上奏玄宗:请求让他们率军向北攻取叛军老巢范阳,而潼关大军宜守不宜轻易出击。杨贼一心怀疑哥帅图谋自己,极力怂恿玄宗下旨给哥帅出击。哥帅无法抗旨,竟捶胸痛哭,军心全面动摇。

六、哥帅赌气出击,不识诡计,战无章法,愧对名将称号。

哥帅初四出潼关,初七在灵宝县西郊遇到崔乾祐,崔贼已先占险要地方,静等官军。这里南靠山,北边有黄河阻隔,中间有七十里的狭道。崔贼在险要处埋伏了军队,初八两军会战,哥帅浑然不知,见崔贼兵少,贸然催促各军进攻。于是王思礼率五万精兵在前,庞忠等率十万兵跟进,哥帅以三万兵登河北土山观战。见崔贼所部不过万人,十人一堆,五人一群,散乱如天上群星,哥帅下令出击。双方一交锋,贼兵假装逃跑,官军毫无戒备,被贱军诱进狭路,贼军伏兵四出,从高处掷下木头石块,官军被砸死很多。路面狭窄,兵士挤压,枪和长矛用不上劲儿,哥帅令用毡车驾马开路,想借车冲击贼兵,崔贱用数十辆装草的车子堵在毡车前焚烧,浓烟夹着火焰向官军扑来,官军挣不开眼,互相残杀,官军又误以为贱兵在浓烟后面,射完箭不见贼兵,互相埋怨。傍晚,崔贼派骑兵绕过南山,抄在官军后面冲击过来。官军首尾错乱,前军大败。后军见前军败了,自动溃退,三万河北军见状四散逃亡。官军逃回潼关的只有八千人。初九日,崔乾祐乘胜攻下潼关。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哥帅堂堂百战老将,难道这点粗浅道理也不懂?简言之,即便出击是下策,但作为百战名将,也不应该输得如此屌蛋精光啊!你看,当年韩信灭赵,手下不也是新兵蛋子吗?初唐李靖只率三千轻骑就长途奔袭、灭了突厥,这些才是名副其实的帅才啊!苍茫大地认为:哥帅是盛名之下,其实难负!这也是潼关二十万大军惨败不容忽视的原因啊!

哥舒翰后被部下蕃将火拔归仁捆着去投降安禄山,哥舒翰被押送到洛阳,竟跪在安禄山跟前,成了叛徒。先是美滋滋地做了安贼的司空、同平章事,后像被安贼吃光了枣仁的壳再无利用价值时,又被安贼杀掉。呜呼!哥舒翰不仅打仗的手艺有问题,人品也有问题啊!


苍茫大地顾炜斌


一个急一个乱,皇帝急,要平乱,不能坐看安禄山反贼在关外称王称霸。自己却不掂量匆匆征发的百姓哪是安禄山边军对手,稳守后攻本来是完全之策,待叛军粮尽,自己这边军队在守城中得到锻炼,可以一较长短,却高估自己军队能力,急于求战,败之不冤。只能说唐明皇不明,老了,昏庸了。


峰的颜色48


哥舒翰的兵都是零时拼凑成的,没有时间好好整合,战斗力不及安史叛军,若是凭着潼关险要,还是能守住的,但是唐玄宗逼着他放弃潼关坚固的防御体系,出去和叛军决战,结果就是悲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