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拿破崙時代規模最大的戰役——血戰萊比錫

1812年,侵俄戰爭和冬季撤退重創了帝國近衛軍,但它仍然是這次戰爭保留下來的精華,到1813年2月1日青年近衛軍有五個團的指揮官沒有在名單上,拿破崙軍中最精華的第一和第二老近衛軍擲彈兵團和第一第二近衛獵騎兵團只剩下823名老兵!近衛燧發槍擲彈兵團和近衛燧發槍獵兵團只剩下244名士兵了,近衛軍的嚴重損失使拿破崙不得不從駐西班牙250個營中,每營抽調6名有8年經驗的老兵,來補充近衛軍,雖然如此,號稱戰無不勝的第一老近衛軍擲彈兵團仍然只接受有10年以上服役的老兵,從而保證軍隊的戰鬥素質和能力。

拿破崙老近衛軍是法國陸軍的最精銳的部隊,有著十分豐富的戰鬥經驗和獻身精神

征服俄羅斯帝國的重大失敗,導致了拿破崙帝國根基的嚴重動搖,拿破崙不僅損失了幾十萬步兵,還葬送了精銳的騎兵,那些令拿破崙驕傲的戰場騎士已經不復存在。與此同時,屈服法蘭西帝國的普魯士王國也開始叛變,編在麥克唐納元帥第9軍的普魯士軍團在法軍撤退後,開始與俄軍談判,徵俄僕從的普魯士軍隊指揮官約克召集他的全體將官宣佈了與俄軍談判的決心,根據記載他是這麼說的:Gentlemen, the French army has been punished by god and will be broken! Now, we will come as long as we are united with the Russian military to dominate our destiny. Everyone, who agrees with my ideas and is willing to devote to our liberation, follow me. If you disagree, please help yourself. No matter what our sacred cause, I will always respect you, and if I do, the king may forgive me, or I will be executed。

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

由於巨大的形勢轉變,1812年冬天,拿破崙在兵敗如山倒的潰局之中,於12月18日先行回到巴黎,立即開始了緊張的徵兵和重建軍隊工作,他的個人魅力再次壓倒了幾十萬軍隊毀滅的影響,整個法國戰爭機器再一次發動起來。1813年春夏之交,拿破崙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軍隊重建。

在英國和俄國的推動下,德意志疆場上的第六次反法同盟也組建起來了。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拿破崙最強大的對手

截至1813年8月,拿破崙已經徵集和動員了徵俄以後最為龐大的一支軍隊,他們是:

近衛軍(拿破崙在1812年覆滅大軍團後,連英勇的近衛軍也慘遭嚴重削弱,1812年12月,撤退的近衛軍僅存4000人,拿破崙不得不從有役齡的士兵中重組擴建近衛軍)58191人

第一軍:旺達姆中將、伯爵

33298人

第二軍:維克托元帥、貝盧諾公爵

25158人

第三軍:奈伊元帥、莫斯科瓦親王

40006人

第四軍:貝特朗中將、伯爵

23663人

第五軍:勞里斯頓中將、伯爵

27905人

第六軍:馬爾蒙元帥、拉古薩公爵

27754人

第七軍:雷尼埃中將、伯爵

27283人

第八軍:波尼亞托夫斯基元帥

7573人

第十一軍:麥克唐納元帥、塔蘭託公爵

24418人

第十二軍:烏迪諾元帥、勒佐公爵

19324人

第十三軍:達武元帥、艾克米爾親王

37514人

第十四軍:聖西爾元帥、侯爵

26149人

另有5支騎兵軍,他們分別是:第一騎兵軍(拉圖爾莫堡將軍指揮)1.6萬人,第二騎兵軍1萬人(塞巴斯蒂亞尼將軍指揮)第三騎兵軍6000人(阿里吉耶將軍指揮)第四騎兵軍3900人(科勒曼將軍指揮)第五騎兵軍3000人(萊裡捷將軍指揮)

此外還有後備吉拉爾軍1.5萬人,工程及預備炮兵15800人,大軍團總計44萬餘人。

近衛波蘭槍騎兵,作戰勇敢,有著光輝歷史的精銳騎兵

而阿道夫.弗里德里希著的(1813年秋季戰局)詳細列出了反法聯軍的具體兵力數據,供大家參考:

普魯士:總體預備投入27W人,其中185個步兵營,174箇中隊,362門火炮,161764人為野戰部隊(內有西里西亞軍83391人柏林軍74305人萊茵方面軍4068人)一線部隊228個營,196箇中隊,402門炮。

俄羅斯:170個三營制步兵團,66個7中隊制騎兵團,159個炮兵連,20個工兵連,10個工程營,合計296223人。

奧地利:107個營(含步炮)117個騎兵中隊,一共127345人。

瑞典:39個營,32個騎兵中隊,62門炮,23449人。

英國:9個營,17箇中隊,26門炮,9283人

梅克倫堡:4個營,4箇中隊,2門炮,6149人。

聯軍野戰部隊於1813年8月準備就緒,彙集了一支龐大的反拿破崙武裝力量,合計556個營(炮步)572箇中隊,1380門火炮,512113人。

第六次反法同盟總司令部主要領導人

1813年春季戰役經過呂岑和包岑戰役後,雙方於6月開始了和平談判,由於利益衝突,談判於7月破裂,8月12日,奧地利皇帝宣佈加入英、俄、瑞等國組建的第六次反法同盟,並向拿破崙宣戰,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開始了。

卡爾.施瓦岑貝格,奧地利帝國陸軍元帥,時任第六次反法同盟總司令

大戰來臨前的衝突

法軍的榮譽軍團鷹旗,是大軍團的靈魂

拿破崙在秋季戰役爆發後,由於兩面作戰(二十萬部隊在西班牙與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軍隊作戰)在德意志主戰場不得不採取重點打擊,他派烏迪諾元帥攻擊柏林,試圖穩固易北河一線,聯軍主力波西米亞軍團趁機迂迴拿破崙後方基地薩克森王國首都德累斯頓,拿破崙聞訊立即帶兵回援,8月26日聯軍攻擊德累斯頓之戰爆發了,法軍採取迂迴打擊兩翼的戰法,擊潰了聯軍,聯軍有2~3萬人斃傷,被俘虜1萬。主力餘部向厄爾士山麓撤退。但隨後法軍連續遭遇重挫,負責追擊波西米亞軍團的法軍旺達姆將軍第一軍3萬人在9月2日的庫爾姆之戰被聯軍殲滅,烏迪諾元帥也在大貝倫格戰役被擊敗,奈伊元帥在登納維茨之戰被聯軍擊潰,麥克唐納元帥追擊布呂歇爾,在卡茨巴赫河一帶被包圍,損失慘重……

拿破崙的徵兵令——預示著大戰來臨

由於戰局態勢的變化,拿破崙感覺到決戰的來臨,他在9月27日給陸軍大臣寫了一封著名的徵兵信:

徵兵!以阿爾比恩為首的聯盟要求戰爭

————致陸軍大臣費特爾特公爵克拉爾克將軍

1813.9.27皇帝寫於德累斯頓大營

陸軍大臣應就徵兵對元老院進行報告,他應該說我們要求徵集20萬人只是給歐洲一個印象,實際徵兵只能等1815年進行……

他應該說皇帝拒絕在布拉格談判是由於聯盟的過分要求,俄國的行為已經表明它是法國的死敵,它運用它的影響阻斷一切和平談判。當一個有五百萬人口的國家(普魯士)把20萬人送上戰場的時候,一個擁有六千萬人口的帝國同樣也能作出犧牲。這種犧牲是為了保證帝國的完整和長久的和平。

這場幾乎把整個歐洲武裝起來的戰爭,一個讓一代人流盡血的戰爭是英國的產品。

只有這個國家放棄它貪婪的妄想之後,和平才會實現。

意大利的臣民不落後於法國人,我們六千萬人的忠誠和勇敢定將粉碎敵人的企圖。

會戰前的萊比錫

萊比錫戰役前,除了野戰部隊20萬人外,拿破崙還擁有一支分散在德意志諸城的數量極大的部隊,他們是:但澤(4萬人,由法國老將拉普指揮),阿德里安.迪塔伊( Adrien du Taillis) 將軍的托爾高要塞,讓.勒馬魯瓦將軍的馬格德堡要塞,讓.拉普.瓦佩將軍的維滕貝格要塞,路易.格朗多(Louis Grandeau)將軍的斯德丁要塞,路易.達爾布(Louisd'Albe)將軍的屈斯特林要塞,讓.德.拉普拉內(Jean de Laplane)將軍的格洛高要塞,此外,德累斯頓、愛爾福特、馬林堡( Marienbuτg)υ、莫德林、扎莫希奇( Zamosc)與韋瑟爾( Wesel)等都有駐軍。還有達武的漢堡。

法國近衛擲彈騎兵——有著光榮的作戰歷史,他們身材高大,作戰兇狠,戰場上的騎兵魔鬼,號稱“高跟鞋”

1813年10月,拿破崙開始察覺聯軍意圖在萊比錫集結,他推翻了先前的論斷,開始部署新的作戰計劃。13日,拿破崙的先鋒那不勒斯國王若阿基姆.繆拉帶領騎兵3萬駐紮在特勒拉貝恩,隨後拿破崙本人也帶著法軍主力來到萊比錫,聯軍在這裡集結的兵力多達20萬人。

拿破崙抵達萊比錫

取材於萊比錫戰役相關電影

萊比錫民族大決戰的第一天——決定戰局的瓦豪會戰

1813年10月15日大軍在萊比錫集結,拿破崙對陣歐洲三大列強的19世紀最大的戰役即將展開。16日,4個騎兵軍已經就位。繆拉負責指揮預備騎兵——拉圖爾-莫堡騎兵軍和帕若爾的一個胸甲騎兵師。 勒托爾(Letort)將軍帶領第四軍和第五軍的部分人馬在右翼發起攻擊,貝西埃率近衛龍騎兵於左翼展開攻勢。繆拉從利伯特沃爾克維茨方向發起了大規模衝擊,約12000重騎兵驅散了瓦豪方向帕倫(Pahlen)的俄軍,擊潰了一個步兵方陣,有效壓制了兩個炮兵營的火力,而且他還試圖向著守衛沙皇觀戰高地的輕騎兵發起攻擊,但是法方騎兵一衝向泥沼,俄軍便用炮火展開近距離還擊,疲憊的戰馬再也無力向前。卡里亞蒂親王一直在沙皇左右,如是寫道:“亞歷山大看到法軍突然出現在側翼,由一位光彩奪目的將軍率領,他認出了這是繆拉,對我說道:‘我們的朋友有些過分地掩飾他在這場戰鬥中本應該扮演的角色。’”

若阿基姆.繆拉,拿破崙妹夫,法國元帥,那不勒斯國王,拿破崙最驍勇善戰的將領之一

聯軍及時調集步兵師和騎兵支援,沙皇亞歷山大急令炮兵100門大炮抵達戈薩陣地,與此同時,勇敢的哥薩克騎兵將軍奧爾洛夫傑尼索夫帶領13個哥薩克騎兵中隊對法軍重騎兵發動了自殺式的衝鋒,法軍陷入苦戰,步兵和騎兵也沒有及時支援,法軍被迫撤退,對聯軍中央突破的勝利已然易主。

瓦豪之戰的失敗,重挫了法軍的士氣,更為嚴重的是沒有完成在聯軍尚未鞏固陣線的情況下殲滅其主力,對整個戰役來說影響極其惡劣。17日,南線無戰事,雙方開始大量集結有生力量,準備新的攻擊。

聯軍得到了11萬人的支援,拿破崙陷入重重包圍

18日,聯軍北方軍團和波蘭軍11.6萬人在貝爾納多特和本尼希森的帶領下,與聯軍匯合,其兵力達到32萬人,是法軍2倍之多。拿破崙急令雷尼埃的薩克森人1.5萬支援,薩克森人胸甲騎兵開始投敵,這無異於給力量處於劣勢的拿破崙軍隊的重大打擊。拿破崙決定出動老近衛軍師與華楚方向進攻,普魯士人潰敗,聯軍得到增援後立即部署四面包圍萊比錫戰場上的法軍,拿破崙軍隊英勇的在幾個戰場抵抗,損失慘重,被迫全面收縮,放棄了普羅布斯泰達、孔內維茨、馬克克萊貝格、戈薩和戈布爾希——奧伊特利奇等陣地。嚴重的形式使拿破崙承認決戰失敗,開始思考撤退,19日,大軍分批撤離萊比錫戰場,由林德瑙大橋渡河而去。3天的戰役損失非常慘重,聯軍傷亡48,000人,包括21名將軍、1800名軍官。法軍傷亡45,000人,被俘15,000人,36名將軍陣亡、受傷或被俘,聯軍還繳獲了28面軍旗、325門大炮、900輛馬車。萊比錫會戰決定了拿破崙帝國的命運,王朝統治的基礎已然轟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