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是喜欢保研的学生还是喜欢自己考上的学生?

老薛侃考研


不同的导师会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不会影响关系。但通常也会有点小意思,如果导师是考上来的,或者是国外留学回来的,多数都喜欢考上来的,认为这公平、硬帮。而多数自己是保送上来的,或者比较靠近组织的,会有点喜欢保送的,认为保送来的靠谱。但一般很快这个感觉就会消失,被你的平常表现所取代。这些细微的差别,千万别整天思谋这个,重要的是努力学习,做出好的论文才是硬道理!


京都老客41118


每个导师都希望招到科研能力强的学生。但招生名额有限,所以把有限的名额最大化利用好非常重要。


对于名校热门专业来说,保研跟考研上去的都是佼佼者。但两者或许还存在些许差别。


1、保研生:往往基础非常扎实,而且因为保研的倾向性,在本科阶段可能已经有一些科研经验。

2、考研生:有些基础很扎实,有些学生很聪明,但或许大一大二比较贪玩,大三之后才突击上来的。——但这点影响不大,毕竟考研成绩说明了学习能力。

科研经历方面,准备考研的时间段跟毕业设计时间冲突,考研生不占优势。大一大二都是基础课,到大三有能力参与一些科研活动了,又忙着考研了。——这一块有的老师看中有的不看重,因为本科阶段做的项目,除了特别优秀的,大多数在导师眼里看来都还比较小儿科。


导师怕什么呢?怕招来学习能力不强,从大一大二开始刷题上来的。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同学很有毅力,也未必不是好苗子。但无奈有些导师觉得,搞科研还是要一点点“天分”的


金融大师姐


其实导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喜欢这一类学生。

这类学生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三个特点。

第一:专业知识扎实。

专业知识是指你作为在这个专业的研究者,要把这个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历史,流程,它的历史发展进度以及在目前所研究的最新情况都能够扎扎实实的掌握。能够非常熟悉的理解各种晦涩难懂的理论,这样一种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很多同学只会三脚猫的功夫,只会那几个比较流行的东西掌握得并不全面并不扎实。导致后期的研究出现了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也没有能力去解决这样一个学术性的问题。因为很多知识点虽然很基础,但是他却不重视,不了解,这样以一种学生老师是很难去欣赏的。

第二:学习目标明确。

考研就是一个不断的筛选出更有学习能力以及更有目标和方向的同学的一种手段。在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这样一种局面之后,最后你能进入学校学习,但是如果你考研的目标不明确,你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还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亦或是想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等等,各方面的目标都是你追求的方向,如果你在考研之前或者考上研之后都还不能了解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么,可能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境,也是一个非常悲痛的问题。

所以整体来说,老师希望你的目标与他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这种同学对于这个灵越研究的导师是非常看好的,所以读音首先需要明确方向。

第三:表达能力优秀。

表达能力优秀其实是一个非常隐晦的词语。倒不如说实践能力比较优秀,能够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然后展现出来。

表达能力,我们既可以分为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分为书面表达能力。

不管是口头的表达能力也好,还是书面的表达能力也好,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去练习,不断地去培养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完整地呈现出自己的一种,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比如说你在研究中,你要把这个问题已经单明了的方式说给大家听,你说的出来的话要简单,易懂,让别人听着逻辑清晰、表达准确。所以在研究生阶段不但是书名表达要不断的加强,而且口头交际能力要不断的提高,这才是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再进行输出的过程。

所以,我们首先是不断的去获取新的知识,获取新的信息。第二步,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各种各样的加工,我们的加工工具主要是通过批判性思考。第三步我们就会通过书面表达或者口头表达进行输出,你输出的内容要使别人能够清晰易懂。

总结,其实导师真的不会特别在乎你是保研的还是考研的,他只在乎一些人的品质,如果你能够具备,他就会录用你和他就会欣赏你。


谈判学与博弈论


保研学生的优势:1、国家虽然规定保研不能超过50%,但是,保研的50%学生已经把很多“明星”老师的名额都沾满了!例如大多数有 院士 杰青 千人,以及近两年处于成果爆发期的老师,基本上保研结束就已经没有名额了。所以考研的学生很难选择到“明星”导师!这对硕博期间的成果会有很大影响!

2、保研学生大四就可以进去相应实验室适应学习!无论考、保研,有基础无基础,进入一个新的实验室,都要有一段适应期(在这个阶段是不会独立开展课题的)。保研的学生比考研学生多出了一年适应期,等正式开学期后。考研学生开始适应,保研学生则可以开展课题!

统考生优势:

1、统考生最大的优势我认为在于大强度的训练后英语水平会有很大提高!


特丁基锂



考研的学生都知道,现在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今年的研究生的报名将在10月10日正式开始,去年的报名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90万,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今年的人数是否能够超过300万。

对于想读研的同学来说,无非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获得推免资格,这样就不用和几百万人一起上考场了,貌似是走了一条捷径,但其实这条路也不容易,第二种就是参加12月份的统考。现在各个学校的推免名单都已经公布,落选的同学只能加入百万统考大军了。很多人关心导师到底是喜欢保研的学生还是喜欢自己考上的学生,其实以观察号来看,这并不重要,不论是哪个途径,对于导师来说,只要是符合自己要求的学生,到底怎么录取的对于导师来说无所谓的。

那么我们从导师对学生的一般要求入手,看看这两种学生到底哪一种更受导师的青睐。

1、 专业基础方面

有些人说读研时的学习和工作和本科阶段是完全不一样的,专业基础不重要。观察号认为此言差矣。没错,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相对于本科来说,更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学习,但专业基础我认为虽不必须但很重要。

对于保研推免的学生来说,想要获得推免资格,其中专业课的成绩一定是名列前茅的,而专业课成绩并不是一两门而是前三年所学专业课的绩点的平均值,可以说是三年努力的一个缩影。

对于参加统考的学生来说,要想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首先就要跨过初试这一关,对于初试,除了公共课外,只要把两门专业课(或者数学+专业课)学好即可,拿到复试资格后再去准备其它内容。

我们不是说参加统考的学生前三年的专业课成绩就不好,肯定有人是对保研学校、专业或者导师不满意,选择参加统考的,但毕竟是少数,对于导师来说,绝大部分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其学业成绩肯定非常优异的,代表着三年来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并且能够维持较高的绩点证明无论是在学习方法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是比较出色的,因此,这方面略胜一筹。

2、科研经历方面

对于本科生的科研,有人认为水分太大,那可能是因为你没看到过努力的学生,对于导师来说,如果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受到过科研训练,那么在将来必定很容易上手,可能科研工作的进展速度会更快。

对于保研的学生来说,除了专业课成绩以外,其综合能力包括科研、竞赛等经历也是重要的加分项,而且有的学校比较看重,当然,有些学校把什么优秀宿舍也纳入推免生的加分项就有些过了,虽然我们也曾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毕竟还是要以考察学生学习相关的能力为主,从这个角度来说,保研推免的学生一般在科研或者竞赛方面优势明显。

对于统考的学生来说,导师只有在复试的时候才能通过面试环节对学生的科研情况有所了解,而且可能因为抽签等原因,不可能所有的导师都在面试小组里,这样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肯定不如推免的学生,但是,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只要你有能力,一定会得到导师的认可。

除了以上两点,学生的英语水平、沟通能力、思维能力都是导师比较看重的方面,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导师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符合他的选人标准,而不在于录取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点,越是好学校,推免的比例越高,也就是说导师越可能选拔到名校的优质生源,相比于结果未知的统考,导师们还是对于推免生倾向更大一些,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聊大学生活,谈考研考博,教育观察号在头条等你。


教育观察号


保送和考上来的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有一方面就是,保送基本上在大四上半年就结束了。而考的话还需要经过一年的学习,这就差了半年的时间,保送生可以利用这半年做实验和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和适应。所以在你们正式进入实验室之后你要多努力争取超越这半年时间。没有所谓喜欢和不喜欢。你实验做的好,论文发的快。自然会受到老师的青睐。保送说明他大学做的比你优秀点但是不代表未来研究生生涯。因为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好,好好干好你当下的事最好,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小王子


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作用,如同导航设备对路痴所起到的作用是差不多的:读研期间能够得到导师的信赖,在导师的指点下,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的几年时间里可能会过得顺风顺水;而被导师所厌恶的硕士研究生,则有可能在读研的几年时间里会过得磕磕绊绊,屡屡碰壁,甚至很难毕业。那么,导师到底是喜欢保研的学生,还是更喜欢自己考上目标院校的学生呢?我觉得不同的导师,喜好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些导师自己当年就是通过考研的方式成为硕士研究生,那么他(她)就可能就对通过考研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看起来更顺眼,这种导师会认为通过考研考上目标院校的学生更珍惜读研的机会;有些导师自己当年是通过保研的方式成为硕士研究生,那么他(她)可能觉得被高校保研推免的学生更优秀,毕竟能够被推免的研究生,没有几个是省油的灯,而且能够享受保研推免的大学生,其本科母校的档次都是比较高的。

还有一些导师,他(她)刚开始也不看你是保研或者考研上来的,而是看你在大学四年中的具体表现情况,比如导师会对学生专业课成绩的优秀程度更为关注。当然,刚才所说的这些因素应该是导师对研究生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而已。

要想获得导师的认可,不管是考研过来的还是保研推免过来的,都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责任心必须时刻“在岗在位”。

在高考之后,有些大学生抱着“歇歇脚”、“喘口气”的心态在本科阶段混日子。那么这种混日子的心态能不能带到读研阶段呢?当然不行,因为读研期间如果继续保持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责任心一直不在“服务区”,那么导师会欣赏这样的硕士研究生吗?当然不会。所以,要想获得导师的青睐,在读研期间你就应该让自己的责任心必须做到时刻都能“在岗在位”,大学时期混日子的习惯别延续到读研的几年时间中去。

另一方面,参加科研活动必须积极主动。

据了解,科研能力越强的硕士研究生,越受导师的器重;而在读研期间以慵懒散的心态参加科研活动,那么不仅科研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而且也很难搞出科研成果来,学术论文懒得去碰,那么别说导师喜不喜欢,就是能不能拿到硕士学位都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当然,道德品质是“免检产品”的研究生业比较容易受到导师的器重,比如平时生活中对导师很尊重,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把导师的名字也挂上去,情商比较高的话,导师肯定会视如知己的。


微雨润苗


亲身经历的事实是,导师在选择学生之处,是倾向于保送生,导师在录取之后,一般不会区别对待。现实的残酷性在于,优秀大学像国内前五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研究生名额都是保送的,留给考研学生的名额一般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所以,与保送生的竞争会相对激烈。


刘松1511


喜欢保研的。同校的人中保研的肯定比考研的优秀,另外读研一般目标都是本校及以上档次的学校


小海螺panjp2008


首先,对于这两类学生导师一般都会公平对待,自己招到哪一类都不会明显偏向一方,厚此薄彼。其次,如果让导师必须其中选择一个的话,导师更倾向于保研生。一般而论,保研生通常专业功底更为扎实,学习能力强,而且保研生的能力是经过保研过程筛选的,可信度高。直考生来自不同学校不同教育背景,相互之间在专业功底和学习能力上就有很大差距,导师短时间内很难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风险相对于保研生要大得多。最后,说一句建议,学生应该主动接触导师,让导师通过交谈了解你以便做出准确选择。另外,这只是学生和导师互选一关,没得到青睐,也不必气馁。在读研期间,导师更关注的是你学习态度,一个踏实治学的胜过一个天资不错但却疏于学习的,所以资质普通的也有胜出的机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