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呢?

密探零零发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文化必定是繁荣的。在古代有三个时期文化是非常繁荣,第一个时期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众所周知春秋和战国是两个时期,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为战国时期。当初西周为了巩固其统治,建立分封制,在地方上成立诸侯国,事实上却为以后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统治地位还并未完全丧失,诸侯虽然在做大,但明面上还未敢与周天子撕破脸。虽然最终还是出现了春秋五霸,但这5个霸王明面上还是尊崇周天子的。但进入战国时期后,周王室的权力已经被各诸侯架空。当初西周建立的分封制,是以周天子为最高统治地位的,但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完全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势力壮大的诸侯国纷纷称王,于是便有了战国七雄。


在东周后期,强国林立。这些强国都不愿屈居人下,大家都想吃掉小国,来成为天下共主。于是各地纷争四起,战争不断。秦国的商鞅变法,让秦国渐渐强大起来。以秦国为首的许多强国,都开始对周王朝的疆域进行扩张,此时东周危!春秋时代虽然各个诸侯国间也有战争,但没有那么频繁,战争规模也没有那么大,毕竟那个时候的周王朝还是有些权力的。

战国时期分封制的上下级关系已经完全被破坏掉,诸侯国之间的动静也越来越大。战争变得更加频繁,小国越来越少,强国势力,天下快要被统一的趋势也越来越大。东周历史大致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代的诸侯国数量非常多,据说有100多个。而战国时代,诸侯国数量锐减。原因是什么?还不是因为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战争只是为了争霸。战国时期却是大家们却是为了争夺更多的领土,战国七雄们都想要成为天下共主。


自然大国吃小国,小国找依靠!此外在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和礼法只是有崩坏的趋势。但到了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等已经被破坏殆尽,统治者的眼中只有蚕食土地。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发生后?才算是进入战国时期呢?三家分晋之后,周天子正式退出政治舞台中心。


尚武菌


我是HK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经济和政治制度不一样。

对于周朝的制度,有不同的历史看法,一种看法是西周时为奴隶制社会,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奴隶制瓦解的社会,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封建制度建立的社会。

还有一种看法是,封建本意指封邦建国,西周是带有奴隶制成分的封建领主制社会,春秋是成熟的封建领主制社会,战国是封建领主制瓦解、封建地主制建立的社会。

对比欧洲的奴隶制罗马帝国和封建领主制的中世纪,西方的封建领主制也有大量奴隶制成分,沙俄直到1861年废除农奴制前,90%的农民是农奴。


欧洲封建领主制没有产生封建帝制,王权一直受到领主贵族和商人阶层的制约,同时还有大量富农存在,这就让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成长的土壤,欧洲也因此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出工业革命。

所以,春秋时的封建领主制是非常成熟的农业文明社会的政治制度。

战国时代,还夹杂有大量领主制,但是战国的国家兼并现象——就是战争太严重,导致了封建地主制的垄断阶段出现——就是秦灭了山东六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我国封建社会的毒瘤——封建帝制出现了。

封建领主制类似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封建地主制类似于垄断资本主义,而封建帝制类似国家资本主义。


2.春秋时期的国际环境是尊王攘夷,战国时期就开始诸侯兼并。

春秋时期(上图),《论语·宪问》里有一条孔子语录:“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

春秋时期,中华文明还在尊王攘夷,内部的联合、协作大于竞争,中华文明还能对外进行扩张,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战国末年,荀子曾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论兵”,说道: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齐桓公、晋文公)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商汤、周武)之仁义……

可见,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晋文公要比战国的政治家杰出,战国虽然有七雄,但是没有一个可以和桓、文、管仲相提并论的政治家。没有一个可以为中华文明而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诸侯盟主

纵约长虽然有苏秦,但是苏秦也因为欺骗齐闵王而被杀,只有信陵君才能率领山东诸国一起抵抗强秦。但是信陵君既不是魏国君主,也不是魏国宰相。

秦国虽然强大,但也只是在消灭山东六国的时候显得强大,而在对付匈奴的时候,却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强大。

在山东六国中,燕国击退东胡,秦开拓边,国境几乎囊括整个辽河流域,并进入吉林省境内,甚至控制朝鲜半岛。

赵国击退匈奴,胡服骑射,确立了强大的骑兵。并设立骑邑——结合马场的军事殖民据点,如果后世一直沿着这条思路出发,占领漠北高原,从战略层面改变漠北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楚国有庄蹻入滇。

秦国呢?下图是战国中期的地图,秦国还没有进行商鞅变法。

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已经变法过100年了,再看看下图中的秦国有没有开拓中华文明的文化圈:

这时候,秦国都已经攻破楚国的郢都了,自己的秦长城还被西北的义渠人攻入,义渠距离关中,距离咸阳很近,秦国不首先像赵国、燕国那样驱逐义渠之戎,收复黄河上游,反而不断对山东六国进行攻打,从现代历史角度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角度看,秦国是在内耗!

以秦国的军事实力,如果秦国有尊王攘夷,或者成为中原霸主——真正的西帝(当时,秦国与齐国一度称为东西二帝),就应该像汉武帝那样驱逐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建立河西四郡。对于河西地区,最早的记载是《穆天子传》的周穆王西游。

在秦朝的万里长城中,秦长城要比赵长城、燕长城更加靠南边。

我们知道明长城要比赵长城、燕长城靠南,但是即使是明长城的陕甘段也要比秦长城更加靠北!


换句话说,秦国只对内强硬,对外没有开拓精神

秦国只适合掠夺发达的地区,而对于相对落后的边疆,秦国的那套系统就不顶用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HK君


春秋五霸意气风发,战国七雄犬牙差互,所谓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或盟或伐,人才也是数不胜数,贤臣良将的典故数不胜数,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常常将春秋与战国合二为一,称之为“春秋战国”,也经常将春秋和战国就这么理解成一个时期。那么问题来了,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一、春秋在前,战国位后

周人发迹于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经周文王、周武王时,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武王伐商,建立周朝。然盛衰无常,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燃烽火而戏诸侯,哪知第三次犬戎真的来犯,大多诸侯王不闻不顾,至此西周灭亡,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也是战乱的开始。

战国是继春秋之后的又一次大变革,如果说春秋时周天子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话,那战国时期,周氏王朝的势力已经是日薄西山了。周王室衰微而七雄兴起,中原持续动荡,至秦朝统一六国终止,因此时间的先后,是春秋战国最大的不同。

二、春秋争霸,战国统一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春秋五霸人人闻名,

然此“霸”非取周而代之,而是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质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国互相攻交伐战,小国抱团取暖,在轰鸣的铁骑下,无数小国被吞并、或成附庸,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战国与春秋暂无明确的时间界限,但公认的战国开端便是“三家分晋”,经过春秋时期百余诸侯国互相兼并,战国时只剩下二十几个相对强大的国家,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征战也不只是简单的夺城掠池,百姓希望有个安定的环境,国君图谋天下归一,

七雄相争,要的不是只做“霸主”,而是要取代周室,“以天子自居”。<strong>

三、君权下替,加固王权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天子”之称名不副实,周王室也只等同一个中等诸侯国,然而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弑君现象屡见不鲜,虽然大部分都是发生在春秋早期,但战国的开始正是“三家分晋”,三位大夫瓜分晋国,君权下替。战国时,国君学聪明了,为了避免大权旁落,不仅任人唯亲,同时也重用出身卑微之人,士人阶层得以崛起并与外戚互相周旋,在君王的有意安排下互相争斗,似两虎相争而君王得利,王权得以加固。

四、国无定界,郡县代邑

春秋时期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国与国之间少有界定线,对于这百余诸侯国来说,“国”只是后世定的称谓,那时的大国尚有城池,但一些小国只有些县、邑,虽称一“国”,实为一家,并没有国家形态。而战国则不同,随着国士不断开疆拓土,为了方便管理,便设立郡县以取代县邑,大国之间便互相划分国界,约定土地,所以战国有国界。

不仅如此,春秋战国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点,比如春秋的官僚制度便是官位世袭、土地世禄,但战国时期,布衣们也能登上朝堂,也能拜爵封侯;还有农业制度,春秋多为氏族集体劳作,而战国时小农经济迅速发展,男耕女织已成社会主导,林林总总。但不可否认,即便是社会动荡、民心难安,但春秋战国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农业大发展、社会大进步,为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邓海春


记得小时候开始学习历史,有个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对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这其中的春秋与战国实际上就是周王室东迁之后的东周时段,东周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微,各诸侯国开始陆续称霸,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的春秋五霸之间的争霸战争,到后来齐楚燕赵韩魏秦的战国七雄的吞并战争,一个是战争性质的改变,从争霸倒吞并,还有社会性质的改变,严格来说春秋时期社会性质属于奴隶制社会,到了战国时期,列国通过变法图强,百家争鸣,文火空前发展,尤其是商鞅秦国变法之后,土地私有制产生,奴隶制被逐渐废除,郡县制代替封封制,客观上来说已经属于封建制社会,但其中春秋与战国明显的分界点来说目前史学界比较认同的应该有两个事件,一是三家分晋,二实田氏代齐!


天不怀疑海的深


周朝建立后,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从经济上讲,井田制开始瓦解,奴隶主贵族不能按照原来的方式奴役广大的奴隶,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从政治上讲,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周天子已经不能像西周时期那样号令天下,一些大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争霸战争,吞并一些小诸侯国。从文化上讲,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各种思想流派纷纷出现。阐述自己的主张。从社会效果看,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不稳定。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从经济上讲,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形成,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转型。从政治上看,各国经过一系列的变法,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奴隶主贵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各国之间不断兼并。从文化上讲,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反驳,最终法家思想取得胜利,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从社会效果看,秦灭了东方六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谷老师


周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奴隶制国家统治时间长达80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它的故事也是非常的多。

一、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先来说西周,之所以称之为西周是因为其都城位于镐京,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结束于公元前771年,西周的灭亡很具有戏剧性。

在周厉王时期因为暴政导致国人暴动,此后的周朝就由盛转衰了,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周朝的礼乐制度和分封制度开始崩塌。

然而就在此时周幽王竟然为了爱妃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虽然褒姒笑了但是周朝哭了,因为假传烽火台预警导致犬戎真正入侵时也没有诸侯国来相救,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公元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是荣耀不在,诸侯国开始崛起,历史上就出现了著名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当然东周也被历史性的分为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二、春秋和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结束向封建制度形成转换的特殊时代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这个时代的周王室虽然衰落但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其实与协天子而令诸侯没啥区别,但是周王室的地位还在。

此后的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也都称霸了中原成为当时最强劲的诸侯国。

战国时代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一统,所谓战国七雄就是战国时代的七个诸侯国,而春秋时代有几十个,最终被这七个逐步吞并,这样的局面存在了数百年。

三、春秋时代还处于奴隶制而战国时代封建制逐步形成

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而土地实行的是井田制,随着牛耕的推广和铁质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产关系也不得不做出调整。

原有的奴隶国有土地井田制逐渐被打破,以封建制度为依托的土地私有制登上历史的舞台。

春秋时期并没有太多的变法,而战国时代变法有很多,最出名最彻底的当属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一个是奖励耕织,另一个是奖励征战,打破原有的奴隶官员继承制改为军功爵制,这几个制度的实施不仅让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也为横扫六国提供了条件。

四、战国时代统一称为了历史的必然,而七国之间的战争不断

随着商鞅变法的不断落地,重视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的秦国逐步强大起来,除了采用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外,秦国还主动同赵国开启了长平之战。

此时的周王室已经不复存在,周最后一个王周赧王早已被秦昭襄王所杀。

在长平之战取胜后,秦将白起坑杀了这四十万赵军也就成为了整个统一战争的重大转折点,虽然秦军在邯郸之战失败,但是此后六国再也无力阻止秦国实现大一统的脚步了。

公元前221年六国被灭,天下归一一统,这就是秦朝,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集权国家。



秋雨鲁北说历史


春秋和战国是一个叫周的老爷子的俩儿子。

叫春秋的,算是老大吧,这老大还听点老爷白话,外头喝个酒,打个仗,吃个火锅唱个歌儿还能给老爷子打个招呼。老爷子受其他人的挤兑呢,春秋还能拎着板儿砖扑上去。村子里的大情小事儿,也是让老爷子出面,春秋则在后头站着,充当个跟包或保镖的角色。兄弟之间说得过去,有点龌龊时能商量就商量着来,尽量动口不动手。

战国就不一样啦,等他长大时,老爷子已经老了。怎见得呢:有诗为证:走路似风摆杨柳,说话如漏气皮球。一日三餐吃不够,喝点小酒还上头。所以战国一看老爷子这样了,也就起了个不尊敬的心了。首先是向自己的兄弟们开火,老爷子出来调停?门儿都没有,说不定还得给老头一个冲天炮。

他还时不时眯缝眼瞅着老爷子屋里,看看这个家还剩下多少值得糟蹋的东西。老爷子在外头受点气,回来想跟他唠叨两句吧,等来的全是冷嘲热讽。战国一天到晚就盼着老爷子早些归天,好把偌大的一片家来继承下来,又得防着身边的兄弟姐妹们都来争夺。所以一个挺好的家,整天打得乌烟瘴气的,兄弟姐妹们也不好过,个个整天互揍,一个个乌烟青,形象极磕碜。

所以说,这就是两个不孝子,不过一个面上过得去,一个连面子都不要的混帐玩意儿。


崔文澜


春秋与战国,是中国古代历史早期的两个重要时代。

在西周被灭亡之后,周天子的后代在洛阳重新建立起统治,也就是东周。

而春秋与战国时期,其实大致都还在东周的时间范围之内。

而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是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及田氏代齐为分割点,那么从直观上来说,这两个时代有哪些不同呢?

局势:诸侯林立与大国崛起

在西周立国时,大小诸侯国有六七百个。尽管东周时期,周王室已经不再有曾经的权威和影响力,但是从整个中华大地来看,诸侯国林立仍然是一个基本的情况。

在春秋时期,仍然有一两百个诸侯国,而且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非常微妙的。

在一个大国周边的多个小国,往往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安全寄托给大国,而非周王室。

而在战国时期,尽管仍然还存在几十个国家,但是已经基本上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大国为核心的格局。

彼此之间的战争和权谋,也都是以这七国为主的。

当然了,也存在类似于中山国这样的小国,凭借出色的外交手段,也能够游走于七国当中。

战争:称雄争霸与土地兼并在

春秋时期,强国之间的战争,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争霸的层面,大家只是为了证明:我才是最强的。

因此,当时的战争,显得要更加像“君子之争”,更纯粹,也更理想化。

著名的春秋五霸就是典型,他们通过一系列战役,来获得军事上的优势,然后中原会盟,成为诸侯当中的盟主,并且还会获得周天子的封赏。

而等到战国时期呢?战争就变得非常赤裸裸,彼此之间的战斗,根本目的就是消灭对方,然后兼并对方的领土和人口,是更加你死我活的争夺。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人性中关于权谋和战略的智慧,也被充分挖掘出来。

战国也成为英雄与智者辈出的时代,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当然,在这些不同的背后,是历史向前进步的表现,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有书君看来,春秋就像是西周统治崩坏之后分裂的开始,而战国时期,天下则是朝着统一的趋势迈进,随着变法慢慢产生效果,最终由秦国一统天下。


有书博物馆


春秋之义,就是孔子说的春种秋收。

战国之义,即大争之世。

春秋时,列国战争性质为争霸战争,只为取得结盟时的霸主地位,一般不求灭国。作战理由都是说对方不尊重周天子之类的。战法也是老套的车战。

战国时,战争性质开始演变为吞并与统一,多以夺城、掠夺人口财富为象征,已经不再讲求道义,对于周天子,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摆设,战法开始出现多种变化,如骑兵作战、偷袭、权谋等。

奴隶与封建只是马克思提出的分割方法,西方的这种分发能否套用到中国来,还有待商榷,只是目前我们讲求马克思主义,所以历史也生搬硬套,人为割裂成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最主要的代表,就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废除了古老的井田制。

以前耕作是为奴隶主,现在耕作的是自己的土地,所以就有了动力,生产力也就提升了,所以才能为各大国长期战争提供粮食和兵员。

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了中国,是没有争论的。

因为他把郡县制推到了全国,也就是将权利集中到了中央,政令可以随意下达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

西周所谓的统一,其实只是一种对王权的推崇,地方上的诸侯认可罢了,自家的事还是自家说了算,自行管理一方的民众和财富,只需要定期向周天子纳贡即可。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就是分封,不能叫统一。


历史有的说


文|小河对岸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背过《朝代歌》,大陆流行的人教版,其中有一段是:..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西周与东周,西汉与东汉,西晋与东晋等等,都是后世对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划分。但是,春秋与战国,却并非朝代名称,而是同属于周王室东迁洛邑之后至秦王朝一并天下之前的那段时期。

既然,春秋与战国并非朝代名称,那为何要将东周那段时期分为春秋与战国呢?后世之所以会将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比较长,约有550年之久(前770年--前221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与不同。

春秋的得名,源於孔子著《春秋》一书,《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计242年的历史。而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源於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其记录的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至秦朝一统。

而另一部史籍鸿篇《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其记录的年代是从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室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即三家分晋),而到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北宋建立的前一年)。《资治通鉴》记录到959年,很好理解,是为了不述及当代(宋代)。那为何又从前403年开始记录呢?因为在司马光这些儒生看来,孔圣人已经著了《春秋》,而后世孺子是不能比拟“圣人”的。故而,孔圣人写过的那段时期历史,后世儒生是不能轻易动笔的。

故而,《资治通鉴》的记录年代,只能从《春秋》之后的年代开始。但是,《资治通鉴》又没有紧接着《春秋》之后的年代(前481年)开始,而是从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记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司马光等人把“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当成一个时代的分水岭。而后世也基本上都认同,“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春秋迈入战国的重要标志事件。

春秋与战国的不同,从表面上看是传统的那套规则体系越来越崩解,而使战争越来越无序、激烈、频繁。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於社会形态体系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周王朝建立的时候,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天子将部分土地封赐给宗室勋臣,以建立邦国,而称诸侯。诸侯再将自己的部分领地封赐给各卿大夫以作采邑,而称为家。诸侯的疆域(国)与各卿大夫的采邑(家),就共同构成了“国家”一词。

按过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将夏商周称之为奴隶社会,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期,称之为封建社会。但实际上这种划分,并不适用於中国,且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他是根据西方的历史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的,而对东方的历史政治形态欠缺研究。

对比东西方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发觉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其实与西方中世纪那段时期更为相似。且“封建”一词,源於《诗经·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封建的本义,就是指封邦建国。

而春秋时期,虽说周王室已然式微,但在社会结构体系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仍是那种封建体系。如晋国有六卿之臣,楚有若敖氏、蒍氏、屈氏等,鲁有三桓、臧氏、展氏等,齐有高、国、崔、庆、鲍、田等等。各诸侯的国政,都由各国的世族卿大夫分掌,而很多诸侯国君都如同傀儡。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却发生了变化。各诸侯纷纷实行变革,魏有李悝,齐有邹忌,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赵有肥义,燕有乐毅。虽变革的措施不尽相同,但其变革的核心就是:加强君权、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权力。故而,在战国时期,虽也有分封采邑制度,但已经不占据主流。而渐渐实行了郡制、县制(县制始於楚,郡制在秦盛行),即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故而,君权才得以渐渐加强,而世族卿大夫的实力却渐渐削弱。这也是为何鲁国三桓,在春秋时期权势熏天,而到战国时期,却渐渐没有影响力的根本原因所在。不但大国在集权,小国也同样在集权。可以说,至战国中后期,封建制在各诸侯国都已基本解体,这也是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突然变大的根本原因所在。再至秦始皇统一天下,而在天下范围内确立了集权帝制的形式。简单地说,春秋时期,仍为封建制度。而到了战国时期,已悄然成为了君主集权制。正是这内在的变化,而导致了社会的更加动荡,从而凸显出了时代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