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貶值與關稅壁壘:英國靠什麼走出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告別自由貿易:最早走出大蕭條的英國

從蕭條走向大蕭條

顧名思義,“蕭條”與“繁榮”一詞相對。就此而言,“大蕭條”時代裡的英國,顯得有些諷刺。不像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是從“柯立芝繁榮”的巔峰直落谷底,英國倒是一直與“繁榮”無緣。


貨幣貶值與關稅壁壘:英國靠什麼走出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倫敦街頭的失業者

問題的根源,仍然是夢魘一般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7月3日,勞合·喬治在英國下院演說時承認,“每一個地方的力量已經被這次可怖的戰爭吸吮耗竭到我們迄今尚未能覺察的地步……如今你們到處感到的不安正是貧血熱症。”結果,“英國成為20世紀20年代歐洲大國中唯一經濟停滯的國家”。在1920-1929年的10年間,英國工業達到一戰前1913年水平的只有1927年和1929年,一直到1929年英國工業總產量只超過1913年水平的5.7%,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的份額也從1913年的14%下降到1929年的9%——同時期美國則從36 %上升到48%。

與此同時,“金本位”的存在則讓依賴海外市場的英國工業雪上加霜。“金本位”,也就是“黃金充當國際貨幣,每單位的各國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黃金”。在一戰前,每盎司黃金兌換3英鎊17先令10. 5便士,即1英鎊可兌換毛重7. 98806克,淨重7. 32238克黃金。迫於戰爭壓力,英國一度在1919年放棄了“金本位”,而在1925年,又恢復了這一日後被經濟學家凱恩斯稱為“野蠻的殘餘”的制度。


貨幣貶值與關稅壁壘:英國靠什麼走出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金條

如果英鎊貶值,會使英國的商品比較便宜,增加其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促進英國的出口,進而改善英國國內的工業處境。但這與倫敦金融界的利益相悖,在他們看來,“如果倫敦想恢復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鎊就必須重新回到戰前的價值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取信於天下,金融的基石就是信用,失去信用就失去了一切”。兩種意見博弈的結果,銀行家戰勝了工廠主。英國最終決定恢復到一戰前金本位制度下英鎊與美元,黃金的匯率水平上,即1英鎊兌換4. 86美元,這比當時的英鎊實際價值要高出10%。這就進一步降低了“英國製造”的市場競爭力。

於是,當經濟危機的衝擊波橫跨大西洋而來之後,本就步履蹣跚的英國立即從慢性蕭條走向了“大蕭條”。“鋼鐵生產下降了46%,設備利用率為42%;生鐵產量下降了52.9%,設備利用率為30%;船舶製造業的生產下降了91%,設備利用率僅為8%”。由於英國經濟本就在不景氣中徘徊,總的工業生產和之前的最高水平相比,“僅僅”減少了23.8%,只及美國的一半。可也正是因為基數低,英國的工業倒退到了19世紀,大約相當於1897年(維多利亞女王即位60週年)的水平。以這樣一種方式重回“日不落帝國”鼎盛的“維多利亞時代”,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倒行逆施

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對百業俱敝的經濟危機,英國當局最關心的居然不是恢復生產與就業,而是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其背後的深層次問題:英鎊作為國際貨幣的信譽。後者又與“金本位”制度聯繫在一起:過去英國一直憑藉良好的匯兌信譽使外國金融機構和商人相信英鎊自由兌換為黃金的能力。國際收支逆差意味著海外持有的英鎊越來越多,但英國用來兌換英鎊的黃金數量有限。

為了解決收支失衡的棘手問題,英國政府在1931年8月開出的藥方是:開源節流。稅收將全面上升:個人所得稅從每鎊6便士增加到每鎊5先令,最高收入附加稅增加了10%,一品脫啤酒1便士,一加侖汽油2便士,一包香菸1便士,娛樂稅增加了10%以上。這是對全體國民的無差別傷害:一個已婚男士,帶著兩個孩子,一個月的薪水是823英鎊,現在必須交納20%的稅款。而正如《泰晤士報》所指出的那樣,這在美國是不用交稅的。

引發更大爭議的是“節流”。經濟危機之下,政府應該過“緊日子”這一點顯得理由充分。諸如英國王室將在預算調整後中每年少拿王室專款5萬英鎊,也算是與老百姓一起“共克時艱”。但另一些措施就不是這麼得人心了。支付給皇家海軍的薪水也減少了。最受傷害的是那些海軍的脊樑——老兵們。他們參加了1914-1918年的戰爭,但現在他們的薪水只有每天3先令。有人就此揶揄,“減薪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太大,因為我們是在船上,但是我們的妻子除去支付房屋租金就只能剩下1英鎊了。”當這個令人沮喪的消息傳來的時候,皇家海軍大西洋艦隊正停泊在蘇格蘭的港口,為常規軍事訓練做準備。於是爆發了小小的騷亂:愛爾蘭士兵在小賣部搗亂,甚至砸壞了幾扇窗戶。其直接結果就是演習取消,船隻歸港。然而不安和波動卻在海軍中蔓延,水手無處不在訴說他們的委屈。至於媒體當然也不會放過炒作的機會。“震驚!忠誠的皇家海軍竟倒戈兵變”。如果那個時代就有“標題黨”的話,情形大概就是如此。


貨幣貶值與關稅壁壘:英國靠什麼走出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當時的英國海軍

海軍的實際情況當然尚不至此。比起軍人減工資,社會福利的削減才真正稱得上是倒行逆施。按照英國財政部門的邏輯,政府應減少開支,特別是在失業保險等社會福利上的投入。因為這種投資不僅不產生收益,反而還會加劇財政赤字,進而影響到金融的穩定。不但是失業救濟金被削減了10%,救濟金領取者如家中有人有另外收入,必須將數額再行減低。當局詢查家庭收入,進行所謂“貧寒認可”。此舉尤為公眾憤恨。這種詢查侵犯人的私生活,妨礙家庭和睦。未出嫁的女兒必須換居廉價房間,祖父必須搬出(或被趕出)家中住入多人合住的公寓。這只是因為她的20先令工資或他的10先令養老金會妨礙其餘家人領取救濟金……

顯而易見,失業者的悲慘狀況和絕望情緒很容易為極端分子利用,就連英國這樣一個代議制民主傳統久遠的國家也不能擺脫法西斯主義的魔影。1932年,原工黨成員,奧斯瓦爾德·摩斯萊爵士,組織了一個包括烏七八糟的各種法西斯團體在內的英國法西斯聯盟,在各地建立起地方組織。它得到《每日郵報》的支持,並從意大利得到一部分津貼,企圖效仿意大利和德國建立專制政權。所幸該組織不成氣候,未能對英國政體形成威脅。

與黃金說再見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切都是英國為維繫“金本位”存在而付出的代價。當局相信,“任何關於我國貨幣的穩定性的信心動搖都會自然地導致國外資本的撤出。”對於這種看法,經濟學家凱恩斯嗤之以鼻。早在幾年前,他就曾斷言,“如果英國迴歸戰前的金本位制度,為國內經濟和社會穩定所做的控制物價的政策就不可能成功,英鎊幣值也不可能長期穩定。”值得一提的是,凱恩斯同樣反對英國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不僅如此,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乾脆說,節約在經濟衰退時是災難性的行為。他進而解釋說:“你攢下來5先令,就相當於讓一個人失業一天,依次類推。所以,英國愛國的家庭主婦們,明天就該衝上街頭,看看隨處可見的廣告,大量購物吧……”


貨幣貶值與關稅壁壘:英國靠什麼走出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凱恩斯

英國當局維護“金本位”的決心不可謂不大,只是形勢比人強。英鎊面對的處境越來越糟糕。1930年,英國還有1.35億英鎊的黃金儲備(比1925年已經少了1000多萬英鎊),隨後在1931年,資金的外流更加嚴重。“1931年7月,每天有超過200萬英鎊價值的黃金和外匯資產從英國銀行流出。”隨著海軍“兵變”的消息傳出,持有英鎊的人變得更加恐慌,紛紛向英國銀行尤其是英格蘭銀行兌換黃金。三天之內,英國又流出了大量資金,平均每天損失了1100萬英鎊。到了9月19日,堂堂英格蘭銀行扣除借款以及交割遠期合同所需的外匯後,居然只剩下僅有500萬英鎊的儲備餘額。降尊紆貴的英國人在國外拼命爭取援助,但這次一無所獲。

兩天以後,1931年9月21日,英國最終不得不面對黃金儲備枯竭的現實,宣佈停止實施其金本位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從此英格蘭銀行不再按照固定價格出售黃金,並且還規定嚴禁向外出口黃金。英鎊成為浮動貨幣,它的價值將會由市場決定,而不再是固定於黃金價值之上的不變值。

在大眾心目中,畢竟黃金才是硬通貨,失去黃金的支持,英鎊的地位勢必大打折扣。放棄“金本位”制度後,英鎊匯率一潰千里。“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外匯市場上英鎊對美元的匯率從1: 4. 86跌至1: 3. 75,貶值幅度接近25%,截止12月,1英鎊兌換的美金已經不足3. 5元。”由於在此期間,美國也在實行美元貶值政策,美元對黃金的價格同步下跌。截止1931年12月,英鎊對黃金的跌幅竟超過30%。

就像凱恩斯鼓吹的那樣,英國也從英鎊貶值中得到了一些收益。英國出口商品的價格相對下降了。這就有利於出口貿易的發展。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的:1931年,英國的出口額在全球總額中佔9.4%,一年以後上升了1.5個百分點。《每日快報》的老闆比弗布魯克非常高興地表示:“我們擺脫了金本位是非常明智的,這是我們貿易復甦的開始。”

不過,在那些依然活在舊時代的銀行家看來,英國放棄“金本位”制度是一項徹底損毀名譽的措施,是英國政府和英格蘭銀行在耍賴皮,它將重大的損失強加給了那些給予英格蘭銀行和英鎊充分信任的國家和個人投資者,不啻對他們赤裸裸的掠奪。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一度執迷於捍衛“金本位”的英國政府很快也嚐到了與黃金“脫鉤”帶來的另一個甜頭,這就是賴賬。英鎊貶值可以使英國政府通過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償還龐大的戰時公債——印鈔票……

以鄰為壑

在“大蕭條”期間,世界各國日子都不好過,大家已經進入到不管別國死活的癲狂狀態,完全不與別國商量,就強行抬高關稅,增設貿易壁壘,希望以此平衡本國財政收支。這方面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利堅合眾國。1930年,美國國會在保有貿易順差的情況下通過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從40%提高到 47%。美國作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率先發起貿易戰,掀起了大蕭條時期貿易保護主義的第一次浪潮。

在他國的關稅壁壘面前,自由貿易的英國處在一種極為不利的地位。比如,為了阻止國內農產品價格的崩潰,許多國家都開始限制和減少從國外進口農產品。而英國在1931 年底之前依舊有80%的進口商品免稅。他國得以在英國市場上以傾銷價格大量拋售農產品,同時在本國市場上高抬這些產品的價格來彌補虧損:法國麵粉在倫敦的售價只相當於法國本國售價的 1/3。“英國實際上成了世界各國傾銷剩餘糧食的市場”。1930-1932 年,英國農產品的價格下跌了34%,農場主損失慘重,全國農業急劇萎縮。

為了保護國內工農業生產和國內市場,英國終於放棄了從19世紀三四十年代就開始奉行的自由貿易政策。1932年2月,英國議會通過了“進口稅法”,規定除少量商品外,對一切進口商品徵10%的關稅,而且對那些對英國商品採取歧視性措施的國家的商品徵收100%的關稅。

1932 年7月至8月,英國進一步改弦更張,同自己殖民帝國裡的小夥伴(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聯邦、愛爾蘭、紐芬蘭、印度和南羅德西亞)在加拿大召開了一次帝國經濟會議,史稱“渥太華會議”。與會國共簽訂了12份雙邊貿易協議,正式建立起了大英帝國內部的特惠關稅制度,即“帝國特惠制”。簡而言之,就是各方對帝國各成員國的商品彼此降低稅率、免稅或給予數量上的優惠;對來自帝國外的同類商品則提高進口關稅或加強進口控制。

無論如何,這種充滿“經濟民族主義”色彩的做法說明英國己經變得務實了,它“不再像二十年代那樣為恢復其國際經濟地位而奮鬥,而是集中精力於國內經濟,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措施,並靈活地、有時甚至是無情地使用其新的討價還價的力量”。

1932年以後,英國經濟開始復甦,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最先擺脫經濟蕭條。工業生產指數以1929年為100的話,1937年已達123.70。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佔的比重也回升到了1937年的11%。“英鎊集團”的出現同樣鞏固了英國在後“金本位”時代的貿易地位。“世界商品流通中有40%-50%是用英鎊計算的……1938年,它(英國)又奪回了1929年喪失的世界最大貿易國的地位。”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技術進步也徹底改變了英國人的生活,留聲機,電視,電扇,無線電,電爐,電影,吹風機,汽車,電冰箱等都進入了英國人的日常生活。很多都得到了普及。90%的家庭有無線電收音機,40%的人每週至少看一次電影……


貨幣貶值與關稅壁壘:英國靠什麼走出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電影導演希區柯克

對於英國而言,經歷了“大蕭條”後的1930年代,色彩並不是一片晦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