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註定百無一用嗎?為何兵法高深的漢人政權會陸續亡於蒙古後金?

靜夜史


兵法與政權存續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也不是在一個層面對等考量的問題,沒有邏輯關聯和可比較性。但是,還是願意就此話題展開更多一些的討論:

一,兵法有用,但貴在會心。從孫子到孫臏,再到後來的武穆會書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對兵法及戰爭組織、佈陣、保障、成敗、規律等有極深刻認識,甚至上升到哲學理論規律思考層面,內涵博大精深,也培養錘鍊了一代又一代傑出軍事家。但一位真正優秀軍事人物誕生,都基於戰爭實踐的陶治,從書上是讀不出的,中國先人有深刻認識。紙上談兵的趙括,就被不懂軍事的母親一語點破,只是趙王不明察。

二,戰爭決定一戰成敗,但不決定政權成敗。貌似宋、明是被少數民族用戰爭和武力打敗的,但打敗宋明漢族政權的恰恰是自身政治治理問題,外圍武力只是起到助推作用。如果宋明足夠強大,外圍力量就不敢侵入。非常淺顯一點,為什麼宋、明建國之初,外來武力怎麼不能來消滅呢?所以,宋、明的亡國,只是自取滅亡。

三,有意思的是,宋代是對武學兵法最重視研究和整理的時期官方當時組織過系統整理,但試諷刺的是,這個重視兵法的王朝,恰恰是最不會打仗的王朝,從最高層對戰爭戰略時機、力量的把握,如聯金滅遼,聯蒙滅金等,不知道三國關係的合縱聯橫的制衡,到將熊兵弱的戰鬥姿態,恰巧說明,兵法有用,但不是照搬出來的。而宋的抑武治國之策,政治腐敗,土地壟斷等尖銳矛盾,才是亡國根本,明末也難逃其原因。

四,政治是決定國家強盛的根本,保持堅強的武備是國家安全的基石,而培養素質強大的國民,才是民族和國家強盛的長久之計。

歷史氣象萬千,不容易捉摸。兵法與王朝政權,也許是個課題。

天佑中華,協和萬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自強吧!


論語社


兵法有沒有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看看韓信和孫武一生的戰績就知道,兵法的作用巨大!不過決定戰爭勝敗的,不只是兵法一個原因!

打個最簡單的例子,明朝末年東北的明軍在崇禎手上戰鬥力低下,但這些明軍投降滿清之後戰力爆表,這是為什麼?明明是同一支軍隊,為何前後表現差這麼多?

原因在於軍餉!崇禎拖欠軍人的軍餉,幾個月都不發軍餉,誰願意白白為他賣命?當然戰鬥力低下了!滿清統治者願意出錢,投降的明軍當然死心塌地,賣力打仗了!所以,明朝除了亡於黨爭、貪汙腐敗、土地兼併和天災人禍等等原因外,財力匱乏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無論你有多高深的兵法,沒錢你怎麼調動軍隊積極性?

你可以說宋朝重文輕武,但明朝可不是這樣!明朝對外戰爭幾乎沒有打過敗仗,土木堡之變是個例外,說鐵血大明一點不為過!可它還是亡了!主要是亡於政治,不是完全亡于軍事!如果大明政治清明,百姓團結一心,財政正常運轉,那小小的建州女真怎能問鼎中原?

兵法要起作用,是有前提的!最善戰的兵法家莫過於韓信、孫武、白起、李牧、霍去病、劉裕等人,這些人要想指揮千軍萬馬,戰無不勝,前提是不用擔心糧草、錢財匱乏!否則,就算韓信再會用兵法,沒有糧食,誰會給你打仗?韓信軍事上的勝利是建立在蕭何源源不斷提供糧草的基礎上的!

南宋雖然沒到財力枯竭的地步,可是金國和蒙古是何等戰力?再加上南宋和明末,漢人有多少軍事天才?有韓信式的軍神嗎?顯然沒有!

國力強大,政治清明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談兵法取勝,否則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罷了!


漂亮獅城


百家講壇,馬駿講過孫子兵法,在最後,他說了一段非常有趣的話:孫子兵法好不好?好!妙不妙?妙!管不管用?不管用!孫子兵法不管用,這是誰也辯駁不了的事實。幾千年來,面對外族的入侵,中原王朝在與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的對抗中,乃至於中國抵抗英國、俄國、日本的入侵中,所謂的孫子兵法,還有什麼鬼谷子奇謀,根本沒發揮出作為軍事寶典聖經的應有作用。雖然馬駿在後面也解釋了孫子兵法為什麼不管用,但略顯:牽強。

易中天先生在講儒家的時候,最後也說了類似的話:儒家思想好不好?好。儒家思想妙不妙?妙!管不管用?不管用!

這個事咱們得先從“功夫”解釋。

中國功夫要分兩條線。

一條線,就是我們熟悉的:太極、內功、氣功、輕功、點穴、螳螂拳、虎鶴雙形、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這些很好很妙,但不管用的東西。這些東西說起來玄而又玄,但面對泰拳、散打、拳擊、自由搏擊,根本就上不去陣,沒用。別說跟泰拳打不了,就是跟街頭混混打架也是毫無用處。

絕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情,這些東西不是真正的功夫,這些東西是:文學作品。這些中華神功不是武術家練出來的,是文學家編出來的。

文學作品!

功夫追究起來其實非常狗血。我們看民國以前的歷史、典籍甚至是小說,你找不到有關於內功、點穴、輕功這些東西的記載。沒記載,就是沒有。只是到了近代,從民國小說開始,才有了這些東西。文學家創作出內功、輕功、點穴這個概念沒有半點毛病,問題是我們的武術家看了小說以後,就覺得自己真會內功、輕功、點穴了......

但是,中國也確實有真正的搏擊技術,這是另外一條線。

而真正的搏擊,真正的功夫要枯燥的多,根本沒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就是比誰的胳膊粗力氣大,比誰下手狠,比誰出手快。真正的功夫,就那麼三兩招,簡單有效。跟現代拼刺刀的道理是一樣的。

古人真實的搏擊,就是一下兩下,三拳兩腳的放倒。即便是兩軍交戰,士兵之間也都是簡單的幾招劈刺。沒有什麼大戰300回合。

功夫分兩類:

1類是文學作品,看著賞心悅目,打架不管用。

1類是簡單粗暴,就那麼幾招,真打起來管用。

而我們的兵法也要這樣分:

兵法,奇謀秘計,火攻,水淹,夜襲敵營,反間計,半渡擊之,山間設伏,誘敵深入,武穆遺書.......這些豐富多彩的東西都是:文學作品。是娛樂消遣的東西,打起仗來根本用不上。前邊聽說金兵衝過來了,你這邊的兵一鬨而散,孫子兵法倒背如流也解決不了問題。

前幾天有人在網上說:伊拉克軍隊為啥不夜襲美軍......然後被1萬多網友嘲諷。這就是被文學作品忽悠瘸了。為啥不派個說客去美國實行反間計,為啥不把美軍引到山谷裡......這都是隻有才小說裡才能成立的事情。

即便是孫子兵法也只是文學作品和哲學思想。這種東西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看著很舒適,能調節一下情緒。就像總有人說美國軍校裡教孫子兵法,這就屬於自己開心就好了。美國軍校裡的孫子兵法和期刊雜誌是一回事,看一看,放鬆一下。真正打仗,不說歐美國家,咱們自己的軍隊,也得執行馬漢、杜黑、約米尼、克勞塞維茨......這些西方軍事家的思想。我們造衛星、造航母、造核武器、造雷達......以及打造現代化的軍隊,全都是在走西方國家的路線。包括經濟建設、科學研究甚至意識形態......打仗孫子兵法不管用,建設國家,孔孟老莊依舊是不管用。

就像朱日和演習,各路紅軍部隊去都是被滿廣志完虐。後來土豪師上去才打敗了藍軍。怎麼打敗的?用的不是孫子兵法,而是:裝備優勢。我的裝備最先進,各種探測設備先進,可以提前發現藍軍,發現以後,立即調動炮火,直接消滅目標。這才能打贏。先前裝備不佔優勢的部隊上去,兵法根本使不出來。

但是,中國古代也確實令有一套打仗的辦法,真正管用的辦法。

而這套真正能打仗的兵法和真正能搏擊的功夫一樣:都很簡單,沒那麼多花架子。

真正的功夫就是比誰的胳膊粗力氣大,真正的兵法就是比誰家的人多,誰家的糧多,誰家的錢多,誰家的武器精良。

很多人不理解那麼先進文明的大明朝咋就打不過八旗軍呢?道理非常簡單,大清比大明糧食多,皇太極比崇禎有錢。明末在關外和八旗軍打仗的明軍就幾萬人,騎兵以千記。如果大明朝有20萬騎兵,輕鬆滅了大清。問題是大明朝拿不出錢和糧食去養20萬的騎兵,10萬8萬的都養不起。明朝這些部隊本來是沒衣服穿,沒糧食吃,沒軍餉開,但大清朝有啊,於是一窩蜂的都叛變了,有飯吃啊,有錢給......

咱們現代人也應該能體會到:沒錢,你啥招都沒有啊。對於國家軍隊而言,沒錢沒糧,兵法也白扯。

漢朝衛青大破匈奴,靠的就不是什麼孫子兵法,靠的是糧食、錢、人口和裝備。

漢朝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攢下了豐厚的家底,可以拿出幾十萬的部隊去個匈奴決戰。幾十萬的部隊不是問題,關鍵漢朝是能拿出養活幾十萬部隊的糧食,軍餉。衛青、霍去病各帶領五萬騎兵在前方,後面是幾十萬的步卒,十幾萬的軍馬在給他們不停的運糧。

幾十萬的大軍有飯吃,這才能打仗。

而且漢朝當時在冶煉方面獲得了突破,士兵是鐵甲鐵刀,鐵箭頭。匈奴那邊還是骨簇。那對射起來肯定是匈奴吃虧。大家可以看看當時史料的細節,幾萬漢軍鐵騎到了戰場跟匈奴血戰,就是在比誰更狠,誰更兇,就是在比誰的拳頭硬,沒有兵法,沒有計謀。

人多,吃飽了,幹。這才是真正的兵法。

清朝給人的感覺打仗比較平庸,沒有什麼出彩的名將,但這才是對的,這才是真相。清軍在蒙古、新疆、青海、西藏、臺灣打仗,消滅吳三桂、太平軍,靠的就是人、糧、錢。和衛青打匈奴是一脈相承,兵家正道。

從東漢末年到明朝,尤其是兩宋,這段時間實際上是被中國的文學家給演義了。看著五彩繽紛,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但這些只是文學作品,不是歷史真相。這段時間的打仗也是比誰家人多,誰家糧多,誰家錢多,誰家裝備好......

東漢以前,時間太久,給人的感覺很古樸,所以不適合寫的過於輕浮花哨。而清朝離現在太近,也不適合寫的過於誇張:左宗棠大人頭頂金盔身披金甲,手中擎著一口金背開山大砍刀,催動坐下青鬃獅子獸,呼嘯而出,阿古柏措手不及,被斬於馬下......這就不好看了。

漢朝、清朝、美軍以及現在的我軍,歸根結底的思路都是:追求更先進的裝備,人多,錢多,後勤發達。而這些才是真正的兵法。歷來的遊牧民族想入主中原,別無他法,只能是團結漢地的地主、文人、大族以及老百姓,讓自己的人變多了,糧變多了,錢變多了,這他們才能成功。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滿洲人,起家就是那麼三兩萬,等到後來,往往都發展成了幾十萬。這裡面90%的是中原本地人。

所以說中國古代有兵法,也完全不落後,幾千年前就抓到了戰爭的真諦。只不過是被絕大多數人誤解了,把文學作品當成了軍事教材。

那為什麼有時候會不管用呢?

真正的功夫就是比誰的胳膊粗力氣大。

真正的兵法就是比誰的人多、錢多、糧多、裝備好。

看著簡單,其實並不簡單。

力氣大的打贏,這不是問題。問題是:我怎麼做才能比別人力氣大?得常年的鍛鍊,科學的鍛鍊,再配合膳食、營養,這才能力氣大。得這樣鍛鍊多少年,力量才能上去。問題是我鍛鍊,他也鍛鍊啊,我練10年,他也練10年,我怎麼能做到比別人力氣大?1萬個人鍛鍊身體,我怎麼做才能比其他的9999人更強?很難。

兵法也是一個道理。

想把自己的國家經營起來,把軍隊打造起來,怎樣讓自己的人比對手多,怎樣讓自己的糧食比對手的多,怎樣讓自己的錢比對手多,怎樣讓自己的裝備比對手的好......這是相當的難,相當的複雜,是一門相當深的學問。

軍事領域的名言是:戰爭的勝負在開戰前就決定了。戰爭很少有什麼奇蹟,都是國力強的滅國力弱的。要麼就本來國力不強的,把自己國力變強以後,再滅國力弱的。誰國家經營的好,誰在戰場上贏,這是真兵法。

大明朝為啥滅亡,經營破產。他不缺名將,也不缺兵,沒糧,你說啥兵法能管肚子餓?長平之戰最後趙括冒死出擊,歸根結底也是趙國沒糧了,熬不下去了。秦軍比趙軍多了幾天的糧食,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所以,每當有外敵入侵,中國兵法不管用的時候,其實也都是統治者經營國家水平低下的時候:司馬衷、唐明皇、徽欽二帝、大遼天祚帝、金哀宗、崇禎......無不如是。

總的來講,大家對兵法以及中華武術的期望值要降一降,並沒有文學家筆下渲染的那麼玄幻高深。

同時,我們也要把其他民族的智慧,軍事成就抬一抬。咱們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高,人家也沒咱們想的那麼低。

稍微看一下成吉思汗和他的兒女,完顏阿骨打和他的兒女,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女,看看這些人的征戰歷程:使用間諜,建立情報系統,千里突襲,收買人心,寬待降將,屠城恐嚇,以逸待勞,圍點打援,重視技術人才,開發新式武器......人家也都會。而且這些少數民族有一箇中原王朝難得的優勢:軍事民主。大汗是聯盟首領,皇帝是集權領袖,性質完全不一樣。中原的將軍被皇帝控制的非常死,一個昏君會害死一串名將。而少數民族的部落聯盟在打仗前要開會商量,彼此協調。

兩千年來,中原地區經常被周邊的少數民族打進來,搞不好還要留下來做幾百年皇帝。皇帝輪流做,但是,中國的筆桿子是一直掌握在漢人士大夫手裡。歷史都是他們寫的,不管是遼朝還是金朝,不管是元朝還是清朝,所以歷史、演義中難免要尊漢抑胡。對中原的東西要拔高一下,對周邊民族的東西要壓一壓。不過更多的時候是:不瞭解。中原文人對胡人不瞭解,寫的也就不夠詳細,然後以為人家很差。

歐美國家也是一樣,什麼美人計、清除政敵、暗殺、火攻夜襲、反間計、分化瓦解......人家也都會,而且不比中國人差,手段豐富的很。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兩線作戰,東面打沙俄,西面打英法美。後來德國人覺得不行,就把列寧送回俄國了。列寧一回到俄國,鬧革命,沙俄立即廢了,狠著呢。

西線打成了塹壕戰,看著笨,其實是因為雙方的將領都是頂尖高手,大家都鬥沒招了,夜襲、火攻,連毒氣都上了,繞到側翼......根本不管用,彼此都盯的死死的,全給你破解了,根本沒機會,最後只能挖溝了。

中原和周邊的少數民族,中國和其他國家,軍事水平沒有本質差距,都差不多。

只不過中原、中國的文學發達,把兵法、武功寫的很高,而這些文學作品經不起實戰檢驗。蔣幹盜書、火燒戰船、空城計......這都是古代說書先生編的,然後講給種地的老百姓聽,大家覺得很神奇。 在中原、胡地、外國的將軍眼裡,這都是糊弄小孩的把戲。

戰爭的根本是國力,沒有國力支持的兵法,就是窮人的志氣,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而有了強悍國力以後,我就是錢多,我就是人多,我就是武器先進,那我就是隨便打你。蘇聯為什麼在二戰後期能打敗德國,還是人多、坦克多、飛機多、大炮多,幾百萬人開著坦克、飛機組成鐵甲洪流,直接推到德國首都,他不用什麼兵法。在那種局面下,就算德國人熟讀孫子兵法,能擋住坦克軍團嗎?美國的軍事實力很強,但他打仗確實不好看,依靠衛星、航母、導彈、飛機、雷達......完全壓制對方,然後慢慢的宰割。這時候,兵法還是沒啥用。

國力差,兵法不管用。國力強,兵法用不著。


最近我經常在想一個問題:讀書有什麼用?

左思右想的答案都是:沒用。而且似乎還頗為有害。我們經常說讀書會增長知識,長見識,可以在書中總結經驗教訓,增長智慧。這說的似乎沒錯。而且讀了書也總會有恍然大悟豁然開朗的感覺,似乎自己的智慧又上了幾個臺階。

然而,一旦回到生活中,不管你讀了多少書,不管你總結出多少經驗教訓,你這一生該吃虧還是要吃虧,該上當照樣還是上當,做生意該賠本還要賠本......人世間的挫折一樣都免不了。更詭異的是讀書多的人往往會更窮,讀書多的人要給讀書少的人打工。中國幾千年,文盲當開國皇帝的有的是,讀書人當開國皇帝的有幾個?似乎沒有啊。而且很多出了名的昏君庸主,如陳後主、李後主、宋徽宗......反倒是讀書多的皇帝。

那麼問題就來了:讀書有什麼用?

兵法,跟讀書是完全一個現象:讀的時候頭頭是道,覺得非常有道理,高明的不行。結果放下書本,上了戰場就毫無用處。

兵法就是書,而讀書唯一的用處就是:快樂。讀書時帶來的愉悅。讀書,即便是讀兵法,都只是在享受這個時間段閱讀、思考帶來的快樂。中原人讀兵書和少數民族圍著篝火跳舞其實是一回事,娛樂完了,第二天還得繼續比誰胳膊粗力氣大。

兵法可以說是哲學也可以說是文學,可不論是文學家還是哲學家,你該窮還是要窮,該破產還是要破產,該離婚還是要離婚,該被丈母孃看不起還是要被丈母孃看不起......上了戰場,該吃敗仗,照樣吃敗仗。


銳度何老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時有用了。

上次網上有個視頻,有個女孩突然被路邊一個男人拳打腳踢,然後拖到傍邊猥褻。

期間,那個女孩沒有任何一下還擊,基本就是捱打。

當時很多人看她被打的太慘,說她如果練過自衛術就好了。

結果前格鬥冠軍說女人練自衛術其實意義不大,因為體力和力量差距太大,反而有可能激怒歹徒導致自己出現生命危險。

這就是至理名言了。

兵法當然是非常重要了,簡而言之就是作戰的戰略和具體戰術,任何國家都是需要認真研究的。

然而,再好的兵法前提是雙方實力差距不是那麼巨大,不然就等於0。

以滿清為例,當時李自成已經攻破北京,明朝北方的軍事力量在和李自成的內訌中幾乎被消滅。甚至的吳三桂區區幾萬人馬在南有李自成,北有清軍的情況下無法堅持,只能選擇更強的清軍投降。

在一片石決戰中,李自成和吳三桂兵力相當,本來佔據上風。結果數萬清軍突然殺過來,李自成區區6萬軍隊根本對付不了,全線崩潰。

隨後20萬清軍入關,當時明朝其實已經崩潰,南明政權四五分裂,沒什麼實力。張獻忠、李自成又是流寇,成不了氣候,最紅迅速失敗。

對於蒙古人更是如此。

南宋應該採用了正確的兵法,同蒙古人鏖戰43年之久,但最終還是因為實力差距而失敗。

再比如今天,美國對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用隱形戰機遠距離精確轟炸。

你被美國人狂轟濫炸,連敵人長相都看不到,試問你又再多兵法又有什麼用處?


薩沙


漢人政權為什麼會輸?

在冷兵器時代,我們可以發現。就是經濟越多元化,民族越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國家在武力上的表現往往不是那麼厲害。而經濟成分比較單一的國家,在武力值上面會非常高。


戰國時代,為什麼秦國會統一六國?因為秦國經濟形勢比較單一,思想比較統一,比較容易形成合力,在武力上面,力勝一籌,東方的國家,商業經濟更發達,國內各個階層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難以形成一股勁。

蒙古後金一直勝利嗎?

但是漢人善於總結,初次接觸蒙古或者匈奴的時候,害人可能會打敗仗,但是隨著漢人,越來越瞭解北方的民族,他們的戰法,漢人就會找到壓制他們的方法。


蒙古或者後金,他們的戰法形成以後,就一直保持不變,以為可以持續的維持優勢,殊不知,漢人會學習,會總結。漢人政權,不斷的進步,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上,但是蒙古候機或者時裝,塞外的少數民族一直維持自己的低水平。

第2次鴉片戰爭的時候,蒙古人還在用他們老一套的衝鋒戰法去對抗英法聯軍,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仍帥侃歷史


這裡有兩個問題,一是兵法到底有沒有用?二是,如果兵法真的有用的話,擁有兵法的漢人政權為何又會被蒙古後金所?這是相互關聯的兩個問題。我們先來說第一個。

何為兵法?就是古往今來作戰用兵之法。中國是古代兵法積累很豐富的國家,說兵法高深是毫不為過的。為什麼宋明會亡於異族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兵法上來說,可以有以下原因。

宋代以後,實行文官統治。武將的地位在現實政治中受到貶抑。社會政治中形成儒家一家獨大的局面,兵家思想的發展和尚武精神在大的社會氛圍之下,受到壓制,其發展形成停頓之勢。宋之前,中國歷史上是有許多優秀的兵家人物,著名的比如戰國時期的吳起、白起、孫武、王離、王翦,以及漢代的韓信,唐代的李靖、徐茂公,都是一流的軍事家。到宋代之後,能夠稱得上兵家人物的,幾乎沒有了。明代的戚繼光雖然是歷史名將。但他與宋之前的兵家人物有個很大的不同。唐代的李靖是世家子弟,他的舅舅韓擒虎是隋代名將。也就是說,他的軍事才能與家族遺傳不無關係。李靖之前的大多名將,都是世家子弟。軍事是他們家族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而宋明之後,上流社會中,已經沒有了武將位置。戚繼光雖然也是軍人世家,但當時軍人就是個臭當兵的。而王翦、王離這些也是當兵的,但他們在國家中是可以出將入相的貴族。

這種軍人地位的下降,必然造成軍人眼光和視野的下降。這種情況下,職業軍人中大都是一些有勇無謀的莽漢。而帶兵打將,常常是文弱書生。這樣的軍隊,是不可能有戰鬥力。像戚繼光這樣的天才戰術家,只是個異類。

宋以後的封建王朝為什麼壓制武人,原因很簡單。就是毛主席的那句話,槍桿子裡出政權。為了防止權力被奪,封建王朝把武人的雄強之氣閹割了。這樣的軍隊,能打勝仗才怪了。

我們歷史是有優秀的兵法。比如《孫子兵法》的思想,直到今天還有意義。《亮劍》中的李雲龍在軍事院校學習的時候,還背《孫子兵法》呢?但《孫子兵法》在今天只能做為一種戰略思想來用。卻無法指導今天的戰爭實踐。舉例來說,《孫子兵法》開篇就說了用兵五事:道、天、地、將、法。道是民心向背;天是天氣對戰爭影響;地是地理條件對戰爭的影響;將是為將者的基本素質;法,是部隊的構成編制情況。我們單說“法”,孫子是春秋時代的人。當時的部隊構成編制,指揮做戰以及後勤保障等等的系統有沒有可能和宋明時期一樣?答案是絕不可能。所謂兵法,是一個大的原則框架,實際的用兵,要根據裝備和作戰條件的不同,而不斷調整變化。所以,岳飛時代,岳飛有自己的練兵方法,戚繼光時代,他也有自己的練兵打仗的方法。戚繼光把自己的練兵打仗的方法寫下來,就是當時的練兵經驗。

假如明代時期,讓戚大將軍辦一個軍事訓練班,在總結歷史上兵家思想的前提之下,發展當代的軍事思想,讓一些有文化有血性的青年,通過軍事可以獲得比范進們更好的出身,一個小小的滿清能取代大明嗎?戚繼光的現實是,當他政治上的靠山張居正去世之後,他自己立馬成為了被壓制被防範的對象。從此再無做為。不過,戚繼光就算什麼不幹,呆在某個地方,也能起到穩定邊防的作用。

因此,無論多麼高深的兵法,是要與時俱進的。失去了與時俱進的精神。再好的兵法,也不過是死的。

明白了上面這些,就很容易為什麼宋明會被外族所滅了。

唐末到五代時期,是一個武人橫霸天下的時代。無論是梁唐還是晉漢,都是武將出身,憑實力奪了老主子的江山。而當時的十國,也都是當時唐代各地方割據勢力。周世宗些榮和宋太祖趙匡胤都是一流的軍事家。可惜的是,他們都死的太早了。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宋代的武力指數就大大下降了。加上趙光義是一流的政治家陰謀家,但不是一流的軍事家,所以,宋朝的天下,從開國之初,就是一個病歪歪的景象。宋初經過兩代皇帝的努力既沒有解決北方的契丹,也沒有解決西北的西夏。使得遼和西夏始終與宋相併立。遼是大家都知道的。西夏是南北朝時期北魏拓拔氏,後改元氏。唐以後,被收復,賜李姓。這就是西夏的李繼遷、李繼捧兄弟。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杯酒釋兵權之後,武將篡權的威脅雖然解除了,但王朝的軍事力量,也跟著一起被閹割了。

宋以後武將被壓制的情況,從各個方面都能反映出來。我們在初中的時候曾學過歐陽修的《賣油翁》,歐陽修寫這篇文章表達一個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重文輕武。對武人的鄙視。陳堯諮和陳堯佐、陳堯叟三兄弟,都是進士出身,陳堯諮做到武勝軍節度使。他除了文學上很有才能之外,還喜歡練武。歐陽修的文章意思是說,射箭射中了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是手熟罷了。言下之意是,只有讀書寫文章,才是了不起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就從這時起產生了。

在漢唐之前,中國社會上,是有諸子百家的。漢代雖說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其它各家還是在的。都可以憑一技之長,混口飯吃。到宋代之後,中國政治上,就真正只剩下儒家一家了。

諸子百家,相當於中國文化這個母親蘊育出的多個兒子。當外敵來侵的時候,用兵家。當內部關係不和的時候,用儒家。當內部有人犯奸做科的時候,用法家等等。到宋之後,家裡的所有事情,都是儒家一家說了算。因此,宋代之後,中國已經沒真正意義上的兵家了。打仗的時候,被人家揍的滿地找牙,就再正常不過了。象文天祥這樣的人,雖然可歌可泣。但是,書生帶兵,終歸無用。

明末的袁崇煥,這些年討論的也比較多。但袁崇煥也好,孫承宗也好,他們終歸都是書生。平時滿嘴談忠義,臨難一死報君王。雖然死了,但還是於事無補。

這種沒有尚武精神的,沒有兵家的狀況直到現代共產黨毛主席的出現,才得以改變。是毛主席把中國傳統的軍事思想和現代戰爭結合起來,產生了毛澤東軍事思想,中國才從根本上扭轉了千年以來,屢敗於外敵的局面。這種局面一旦形成,就不可扼止。接踵而來的,必然是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復興。


七月流火140400643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徒勞的。”

這兩句話最適合形容。

北宋覆滅的靖康之恥的兩年中,不是宋朝將領不行,而是作為拱衛汴京的幾十萬禁軍不行,多是多,但是很多其實沒有經過訓練吃空餉,也不願為國家賣命,甚至搞出了幾千金兵騎兵攆著二十萬大軍跑的戰績,來那麼幾次後,汴京的防衛體系也就崩潰了。

滅亡南宋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的絕對力量面前,兵法有什麼用,把十幾個人指揮的出神入化,還能消滅幾十萬大軍不成?

後金入主中原時,是明王朝的皇帝操作不行,心急猜忌推卸責任,不能給合適的將領合適的平臺。縱使給了明朝朝廷那麼多出色的將領,最後都直接或間接死於自己人手裡,無法發揮出他們的應有的力量。


黑眼歷史觀


兵法高就不會被打敗嗎?這個顯然是沒有邏輯的。

第一,以強勝弱

我非常認可一句話,所有戰爭的實質都是以強勝弱,所謂的以少勝多,以小勝大,都只是強勢的一面被掩蓋了。

攤開來說,影響戰爭的因素包括許多:政治、經濟、科學技術、軍隊人數、士兵精銳程度、兵法謀略、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等等。

如果你能做到以少勝多,以小勝大,必然是在這些影響戰爭因素中的某一種或數種,做到了強過對方,達到了左右戰局的程度。實質上還是以強勝弱。

第二,戰爭影響因素

所有的影響因素,都像天平上的砝碼,敵對雙方都在不斷添加自己的砝碼,你不能只看到人數這個砝碼,就去判定敵對雙方的實力,這是片面的,不準確的。

同樣的道理,兵法也只是影響因素之一,即使失敗了,也不能就判定兵法無用。

兵法當然是有用的,其作用就是在其他影響因素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最大的變數,即在硬實力無法增強的情況下,利用兵法讓己方獲勝的機率增加。

戰爭常常是敵對勢力之間最後的較量,事關生死存亡,會用盡所有的手段,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兵法只是其中之一。雙方都在使用兵法,但不能只看到這一點,他們不練兵嗎?不發軍餉嗎?不統一思想嗎?不準備糧草嗎?不制定策略嗎?當然都少不了。就看誰能讓自己獲勝的砝碼更多,最終實力更強,誰就能取得勝利,而不僅僅是兵法強或人數多就能左右戰局。

第三,實力

自古以來,漢人的人數和兵法都具有先天的優勢,我們也樂意發揮這樣的優勢,去取得戰爭的優勢,但久而久之,未必不會產生麻痺思想。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這種思想的後果,這種後果會讓我們誇大兵法謀略的作用,在地攤文學和網絡小說中似乎,頂級謀士可以彈指間令百萬大軍灰飛煙滅的,一言可亂天下,彷彿有了智謀,勝利的遲早會到來。

這其實不是什麼好現象,敵人也是人,對方也是會思考的,就算一次吃了虧,還能次次都上當嗎?

而且在真正的歷史上,兵法謀略起到的作用遠沒有想象的大,“殺神白起”,若沒有大秦的商鞅變法,沒有軍功授爵制,沒有秦軍訓練有素且悍不畏死的精銳士卒,白起何以戰天下,六國不乏名將,何以白起能封神?

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背後,是漢武帝傾國之力打造的無敵鐵騎,漢朝軍事的強盛,不是來源於兵法的強盛,是整個國力的強盛。

這其實都說明一個事實,硬實力才是影響戰爭的最大因素。

沒有硬實力,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高深的兵法,帶領羸弱的軍隊,無後勤,無裝備也難以取得勝利。


書僮聊歷史


題主也許混淆了兵法與學習兵書的區別。因為不學習孫子兵法這本書的人同樣有深通會懂“孫子兵法”者!比方大破匈奴虎狼鐵騎的少年將霍去病。當初漢武帝勸其學習兵書的兵法,他就不以為然,並與漢武帝說:用兵關鍵是因勢利導。毫無疑問驃騎將軍已經深諳孫子兵法的精妙了,儘管其不曾系統學業《孫子兵法》。因為其已經說出孫子兵法的用兵巧竅:兵無常形…

然則有的熟讀兵法兵書者卻於實戰中不堪一擊,比方著名的戰國晚期的長平戰役,熟讀兵書兵法的趙括在擁比白起更多兵士的人眾優勢下不是也被打敗嗎?被坑40萬趙卒了麼?



我們很容易認為,中原乃文明之源,之於軍事上就是讀書破萬卷的將帥比比皆是。然則他們不少卻非真的懂兵法。反之,中原周邊的戎犾之國,通常被認為野蠻人,未開化,然則不能就認為其就不具備有兵法能力高手者。因為學習兵書兵法不等於就懂兵法,沒有學習兵書兵法也非就一定不懂兵法。

射鵰英雄傳中的蒙古軍西征的金刀駙馬郭靖,是位軍事才能超卓者,當然這個是金庸先生的虛擬人物。然而當年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時,其軍中的確不少能徵擅戰者…有不少就是好象金庸小說這個虛構人物郭靖似的,本身就是漢人。正如當年霍去病大破匈奴時,其軍中亦不少,驍勇善戰的匈奴人一樣。


洪範書齋


漢族具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在長期的內外鬥爭中積累下了長期的經驗,漢族把這些經驗加以總結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這些理論以兵書的形式留傳下來。中國曆朝歷代都有兵法方面著名的著作,如《三韜六略》,《孫子兵法》,《五經七要》,《效紀兵書》,《曾胡治兵錄》等。但具有成熟理論的漢民族在與少數民族的爭鬥中常常處於劣勢,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以下原因:

一、盲目的自高自大輕視對手

漢民族一直是自我為中心,在文化、經濟、道德上處於高位,所以往往歧視看不起各個少數民族,以戎、狄、絨、酋稱呼周邊少數民族,漢民族對周邊少數民族缺乏對基本的瞭解,也不可能平等相待。漢民族的觀念中認為各個少數民族是“化外之人”也就是未進入文明的野蠻民族,是需要“教化”的對象,所以當與少數民族發生衝突時既輕敵又不瞭解對手吃敗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各個少數民族對漢民族都極為推崇重視,都報著學習的態度,當與漢民族發生衝突時都持有謹慎的態度,少數民族也會積極的挖掘漢民族中的知識精英分子來為己所用,由於這些漢族知識精英分子在少數民族中極為稀少珍貴,所以都被重用。

二、漢民族實行重文抑武的政策

由於漢民族內部叛亂往往是由於擁有武力的人發動的,所以漢族執政者一方面要把武力掌握在自己手裡,另一方面又實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對於擁有武力的諸侯將領加以限制,這樣武將要服從文官的節制,武將的地位不高限制了武將的主觀能動性,在發生戰爭時軍隊的統帥往往又由文官擔任之所謂“書生點戎行”,文官集團又十分樂意擔當此任,因為這樣可以博取“出將入相”,“上馬殺賊,下馬吟詩”,“文武雙全”的美譽,可是文官中大多不諳兵事又自以為是,所以吃敗仗是必然的。

再者,漢民族是農耕民族,社會化分工很細,兵是兵,民是民,社會中推崇讀書做官,耕種經商,而對於從武當兵視為末等,所以漢民族無論是朝庭還是民間往往是武備廢弛。

而少數民族遊牧漁獵民族,他們是兵民一體,少數民族生產與戰鬥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少數民族都尚武,他們重死輕生,視死如歸,所以他們比漢民族要剽悍勇武的多,在與漢民族爭戰中他們佔有很大的優勢。

三、漢民族內部複雜的爭鬥

漢民族培養出一大批的知識精英,執政者非常重視依賴這些人。但是由於知識精英掘取了重多利益,各個精英集團之間擁有複雜的人際關係,這樣集團間時而勾結時而爭鬥內鬨不斷,所以他們不可能一致對外,他們熱衷於內鬥,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拆臺,他們將所學到的兵法用於消滅對手方面,他們視內部的對手的危害大於外部敵人所帶來的危害,所以漢民族往往是被“自己人”給打敗了。

少數民族人際關係簡單,他們往往是上下齊心一致對外。

以上三點就是為什麼擁有豐富兵法的漢族往往敗於少數民族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