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人眼里,清朝和明朝的差距有多大?

千水千山


假如一个现在的人(2019年)穿越到40年前的中国,游历一下那时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心中必定有非常多的感慨,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叫日新月异,什么叫天翻地覆。

明朝末期和清朝时期的欧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欧洲人的眼光会随着自身社会的发展,眼光自然也发生了变化,而明清时期社会科技、社会发展变化等诸多方面发展非常缓慢,并且在某些方面还发生了倒退,欧洲人看待同样的事物自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主要是贸易、炫耀武力、睁眼看世界,最远处到达非洲和西亚地区,这些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中国,当时中国的造船术、航海术、军事技术、军队的战斗力在世界上都是第一的;贸易产品诸如陶瓷、茶叶、丝绸等也占据世界贸易的大头,是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开放口岸城市的建设也是世界上一流的,尤其是首都北京的建设更是震撼了很多国外使者。(郑和舰队图)

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经说过,明朝初期的海军,就是当时欧洲所有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也不是明朝海军的对手。

这时诸如利玛窦等国外传教士就好像一个从穷乡僻壤来到了繁华的大城市,一切都是新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遍地都是黄金,在描述中国的字里行间都充满溢美之词。

明朝后期禁止很多口岸通商,禁止商船出海,导致明朝航海技术和造船术的倒退。即便如此,明朝末期的造船、航海以及军事技术仍然是世界一流的,郑成功屡次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舰船队,不过欧洲人已经追赶上来了,被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清朝时期,闭关锁国,造船术和航海术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倒退了;贸易只留下广州一口通商;军事技术也停留在明朝末年的,不再发展,热兵器技术康熙皇帝自己还是了解的,只要用人研究不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清朝统治者害怕这些技术的发展会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统治,因此不发展。清朝时期社会人口急聚增加,但相比于明朝时期还是有所发展,但发展非常有限。

欧洲1750年开始工业革命,到1830年基本结束,英国使臣马戈尔尼在1793年8月抵达北京,主要是为了通商问题进行谈判,不过被清政府拒绝了,无功而返。

在马戈尔尼的著述中,乾隆盛世的中国破败不堪,根本没有什么盛世的景象。除了英国自身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清朝,眼光自然高了,就像一个繁华大都市的人来到了穷乡僻壤,欧洲和清朝的社会发展已经发生了倒置,加之闭关锁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马戈尔尼进入的好多区域是真实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而明朝的外国传教士是被限定在一定区域,不能随便到内陆游览的,这也是差距发生的原因之一。

马戈尔尼在著述中记载为乾隆皇帝祝寿所经过的路线图正是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路线图。


穿越再现彼岸


不请自来。

一个开放的天朝上国

  • 明朝时期,虽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恐怖统治时期,但是在当时 中国的经济总量还是在当时是世界上顶呱呱的老大,而且和西方人的贸易也是顺差,我们赚了不少西方人的钱。
  • 虽然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在逐步的加快,但是到清朝乾隆年间也是花了上百年之长,不过别忘了,当时明朝的火气还是很厉害的,可以这么说,不可否认,在明朝时期西方人看中国人还是比较正常的,在他们的印象当中,东方的中国还是遍地黄金的地方,说句好听的话还是天朝上国的感觉。
  • 明朝末年,17世纪的时候,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海军天下第一,15000艘战船,水手80000人,可以说全世界想打谁就打谁!结果荷兰占领的台湾被郑成功给呵呵了!

  • 顺、康、雍三朝清朝还是比较开放的,康熙年间中后期康熙比较膨胀,不过还真不能怪他,当时的大清确实是世界上兵强马壮又富裕的时期,大清的版图打到了空前的状态。
  • 康熙年间,中国的GDP世界第一,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乾隆年间也是世界第一。(实际上,只要是中国古代至少90%的朝代,中国都是世界老大级别的国家。)

一个闭关的“天朝上国”

  • 乾隆时期逐渐闭关,长时间的充耳不闻外面的世界,时间长了闭关锁国的思维形成,自以为大清还是天朝上国!
  • 从闭关锁国开始,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西方先后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我在一本书上看过,西方派人到清朝参观大清军备和操练,使者回去后告诉国王说,“给我2000水手,横扫中国大江南北!”虽然这话有点夸张!和小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多了。
  • 第二次鸦片战争双方战损:“英国参战兵力19000人,阵亡69人。清军参战接近200,000人,伤亡22,790人。”

  • 大清已经不再是天朝上国了,也别怪别人说你是“东亚病夫”,诺大一个大清,上亿人口,百万大军!人家说你是“东亚病夫”还真是活该。
  • 1840年7月,舟山定海之战,大清牺牲2000多人,英国死亡19人。
  • 所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屈辱了百年之久。邓爷爷说的对,中国是带着首都被侵占的屈辱 跨入20世纪的。

总结差距

  • 说了这么多,总体来说,归根结底还是开放与闭关是核心问题!在西方人眼里,他们并不在乎中国的民生问题等等,他只在乎谁跟他做生意,他对谁的印象就好,所以西方人对明朝印象好得多,对清朝前期的印象也很好。之后就越来越差,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鄙视大清,甚至看不起大清。
  • 话又说回来,我们中国还好,始终还保留“半殖民半封建”!在那时至少还有半边江山。你看看印度、非洲、南美洲有多少个国家被团灭?而且在鸦片战争前百年就已经被团灭了,日本这龟孙子,确实比较善于学习,不然今天就没有日本了。
    以上……

格律4


对不起,说不清楚


老人新手新手


因为版图越来越大,欧洲人认为甲午前的清朝是非常强大的


故国明月照


九五后零零后不知道,但是越是年长的中国人都有一种面对外国人总会有底人一等的感觉,从国家治理,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甚至日常的普通生活中老外在中国都比在其本国更被优待。也许对方在自己国家就是个阿猫阿狗而已。这种心态怎么来的,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满清几百年的奴役,扭曲了华夏道统,从来充满高尚甚至有点小高傲的国人,从来是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被满清扭曲成了卑躬屈膝,谄媚无知。


口哨王国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可能是,对明朝只是试探中国的国力,在中国沿海进行骚扰,没有能力大规模的入侵。到了清朝,随着时间的延续,西方的工业科技的发展,拉开了中西的实力差距,为西方武装侵略找到创造了条件,在1840年西方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就像《鸦片战争》电影中一断,英国人拿着中国的一个瓷瓶,一松手瓶触地而碎,“这就是中国,看起来很硬很强大,只要轻轻一碰就能摔成碎片”。这就是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


楚天云平


明粉和清粉不用互相攻击了,欧洲人最早以为中国人也是“高贵的白色皮肤”,在明朝的时候,佛郎机人传回消息,发现明朝人跟南美土著是一个肤色,从此,无论明清,在西欧都被称作“鞑靼”,而东欧,至今还管中国叫“契丹”。


种花家的白胖子


从明朝对外交流来看,明代与西欧差距还不太大。但此时欧洲科学发展已经起步了,而中国仍沉醉于四书五经之中。清初康熙尚能注意西方,但到乾隆开闭关锁国之先。以后中西差距越来越大。好些西方人把中国人看成野蛮人,连非洲土著都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