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颶風”影響,蒙古大軍是否就可以順利踏平日本列島?

重舟難過千重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蒙古想要徹底征服日本,是很困難的。

通過兩次遠征日本失敗來看,其中一次剛剛開戰就被颶風摧毀,但還有一次確實是過了幾招以後,陷入暫時的持久戰,才被颶風摧毀。

當時日本集中了至少十多萬軍隊作戰,必要時候可能會有幾十萬人參戰,畢竟當時日本人口也是很多的。

而即便是第二次,蒙古人出動的遠征軍不過十多萬人,其中蒙古人只有三四萬而已,其餘都是不太可靠的漢人和朝鮮人。

第二次遠征,弘安之役蒙古大軍一度陷入苦戰,戰鬥持續了1個月,結果又遭遇颱風,就徹底完蛋了。

按照當時的實力對比,如果蒙古人陷入持久戰,後方的補給就必須要通過海運解決。

想要通過海運維持接近20萬大軍的補給,就算今天也是非常困難的。

以日本的抵抗程度,蒙古人恐怕不可避免的陷入持久戰,難以速戰速決。

這種情況下,比較可能的是蒙古人最終能夠佔領九州,但再要徹底佔領本州、四國,就有較大的難度。

退一步說,就算徹底佔領了日本全境,如何長期統治也是個大問題。

以日本的人口來說,絕非區區幾萬蒙古兵就能統治的。

對比蒙古人在印尼、越南、緬甸伙食持久戰不勝後退兵,或者是打敗敵人後統治一段時間退兵,反正最終都是退兵,不能長期統治。

那麼,蒙古人想要長期統治日本也有很大難度。

個人認為,如果沒有颱風,很可能是蒙古人猛擊日本,佔領九州以後停止進軍,壓迫日本人投降屈服。

而日本的鎌倉幕府領袖北條時宗,恐怕也會畏懼於局勢暫時屈服,向蒙古人稱臣認慫而已。

但日本仍然會保留對地方的控制權,並不是無條件投降。

蒙古人可能會留下部隊繼續在佔領區,但最終還是會撤走。

總之,蒙古人難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這不是說打不過日本,僅僅是在當年想要越海兩棲登陸征服一個人口接近1000萬,可以使用接近100萬兵力的日本,基本沒有可能。


薩沙


想踏平日本列島只怕還是有點難度的,畢竟當時日本投入戰鬥的還不算鎌倉幕府的全部實力。

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日本稱為“文永之役”,第二次被稱為“弘安之役”。

在第一次“文永之役”對日本的進攻中,蒙古軍隊的主要組成並非是蒙古人,而是以金國降兵(女真人、漢人)、高麗軍隊為主的。在初次進攻九州島時,日本人不熟悉當時中原流行的軍團作戰方式,以日本流行的靠個人武勇的“一騎討”方式同元軍作戰,最終各自為戰的日軍被蒙古人擊潰。

然而,文永之役雖然沒有受到颱風的影響,但是元軍卻主動放棄了佔領的九州島地盤而撤軍,這大概是因為忽必烈本身並沒有真正想佔領日本,而是想敲打日本讓其臣服。所以,這一次出征的元軍並未攜帶過多的糧草和武器,在得勝後就返回了。

第二次的“弘安之役”時,因為日本人仍舊保持著強硬態度,元朝就決定以佔領日本為目的出征日本。弘安之役的援軍除了有文永之役中的那支北方軍隊以外,還新增了南方的南宋降軍,並且南宋降軍還帶著許多稻種、農具、工匠等等,準備在日本長期駐紮。

不過,這一次的日本早有準備,鎌倉幕府在九州島北部的沿海修築了漫長的防禦工事,阻止元軍登陸。先行抵達日本的北路軍在多次登陸失敗後,只得靜待南路軍的到來。而元軍的南路軍,因為臨時更換主帥而推辭了出征日期,在抵達日本後,南宋降將、女真降將、蒙古將領、高麗將領的意見又不統一,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因而,最後他們等來的不是出戰吉日,而是足以摧垮艦隊的颱風。

在臺風過後,元軍損失的其實僅僅只是大部分戰船,主力尚且住紮在九州島附近的島上,此時如果元軍將領孤注一擲對九州島發起強攻的話,興許還能在九州搶灘佔領一塊地盤,與日本人長期對峙。然而當時的元軍將領卻搶奪了倖存的船隻,將士兵留在島上返回了大陸,因而這些被拋棄的士兵,最後大多慘死在前來圍剿的日本人的刀下。


指尖看日本


天皇沒有投降、沒有實質消滅八成日本人、佔不了日本!各種遺留下兵器、記載各方面比不上、只有投火彈丸勝過、但是投仍機器不夠遠、數量因船支不夠用也太少、很多是平底河江船充數!遺留元刀鍛工不夠、極可能箭簇也不到位?只是射程遠、不一定能穿倭成整片金屬腹甲、倭腹甲極為堅固!後來有一南兵當奴隸偷乘小船渡海回來、述說最後過程、(一共只有三人逃回)在颱風未到前已被殺了幾萬人、只好逃避到船上、再遇上颱風!


從557234846378


13世紀,蒙古人展開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征服,從鴨綠江到多瑙河,從敘利亞到南亞,無數的民族淪為被征服對象,遼闊的土地被蒙古鐵騎所踐踏。

但在這麼多的征服過程中,也有兩個國家擊敗了蒙古軍隊,躲避了被征服的命運。其中一個是埃及,還有就是日本。

歷史上,蒙古人分別於1274年和1281年兩次發動對日本的侵略,但都無一例外地的遭遇了失敗的命運。

日本人將摧毀蒙古艦隊的颱風,自豪地稱為“神風”,認為日本是被天照大神所庇佑的國家。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沒有“颶風”影響,蒙古大軍是否就可以順利踏平日本列島?

首先我們來看看蒙古和日本軍隊的實力對比。

因為地理條件所限,日本在古代的戰爭,絕大部分都是內戰。1180年,成吉思汗還是一個年輕人的時候,日本國內的源氏和平氏兩大武士家族集團正在進行一系列爭奪權力的戰爭。1182年,源義仲佔領京都,宣佈自己為日本第一位幕府將軍。

但在這些血腥的內戰中,日本國內並沒有產生有效的騎兵戰術,相比於蒙古騎兵,他們更多地喜歡展示個人英雄主義特徵。

如在1184年3月18日,源氏和平氏之間爆發的一場戰鬥中,源義經親自組織了一支200名武士的騎兵部隊,他本人親自率領30名最勇猛的武士。

然而,並沒有戰術,源義經只是命令武士們從位於敵人上方的峭壁上衝下去,“後面人的馬鐙幾乎要碰到前面人的頭盔,他們滑下了有40米高的沙質峭壁。”

最後,正是依靠這種原始的蠻勇,源義經取得了勝利。

侵略日本時,蒙古騎兵已經成為一支無堅不摧的力量,他們按照十進制的方式組成百戶、千戶、萬戶,2-3個萬戶組成一支蒙古軍團。出征時,2支重裝騎兵部隊在前,3支輕裝部隊在後。弓箭手們被安插在重裝騎兵陣線之間向敵人射出摧毀的利箭。

同時,弓箭手們也會對敵人的側翼實施壓倒性的進攻。

這些行動都是旗幟的指揮下,在一片寂靜中完成。

當震人心魄的戰鼓敲響時,蒙古人會迅速發起進攻,騎射手從來不會和敵人近距離肉搏,而是運用持續不斷的射箭來遲滯和襲擾。近距離戰鬥往往由身著重甲,裝備長矛的重騎兵完成。

敵人將會在複雜多變的戰術,遮天蔽日的箭雨、震耳欲聾的嚎叫中,最終像被包圍的獵物那樣暈頭轉向,直到被圍殲。

此外,蒙古人還擁有一種遊牧民族的複合弓 ,它用軟木製成,在應力點上用魚膠加固,弓兩端的耳則用骨頭加固。據統計,蒙古弓的射程和拉力要比著名的英國長弓高出幾乎一倍,射出去的軌跡更平,釋放張力也更穩。

至於箭頭,也是秘密武器之一,所有的箭簇都由鐵製成,在加工時燒到通紅,然後再放入鹽水冷卻。

在實際戰鬥中,蒙古人會根據距離遠近選用不同的箭,近距離用大而寬的箭鏃,遠距離則用小箭鏃。

如果一個敵人被蒙古人這樣的箭所射中,無疑,將是一個要命的事。

其次,蒙古軍隊和日本軍隊的實際交鋒。

從前文兩支軍隊的對比來看,我們會覺得日本軍隊和蒙古軍隊的戰鬥力不在一個數量級。

事實也正是如此,1274年,蒙古人派出了一支由900艘船,搭載了1萬5千名朝鮮水手和2萬5千名蒙古士兵的龐大軍隊。

相比下,日本人只能拼湊8000人的軍隊。

10月3日,戰鬥在對馬島打響,日本人向源平合戰期間的戰鬥那樣,向蒙古軍隊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鋒。

然而,這只是徒勞無功地自殺式衝鋒,其中一次衝鋒中,100名日本武士只有一人生還。

日本人所信賴的武士階層,還在堅守傳統的、注重單人作戰的戰鬥方式,根本不是以緊密方陣,伴以大量箭雨的蒙古人對手。

當蒙古人發起進攻的時候,每一次擊鼓信號就意味著數萬支箭傾瀉至對面的日本軍隊。

不僅如此,蒙古人還對日本軍隊發起了火炮攻擊,這是日本人第一次感受火藥武器,從事後記錄來看,包括戰馬在內的所有日軍都驚呆了。

由於受的刺激太過強烈,有一個參加戰鬥的日本將軍,委託別人畫下了這次被火藥發射的炸彈進攻時的畫面。

很快,日本武士軍隊崩潰了。

對馬、壹歧兩個島嶼輕鬆陷落,10月19日,蒙古人一路殺向九州的博多灣外,守衛這裡的日本軍隊只有4000人不到,其中不超過1000名騎兵。

結果似乎已經清晰明瞭,如果不是10月20日夜裡的颳起的颱風的話。狂暴的颶風摧毀了1/3之一的蒙古船隻,失去後勤掩護的蒙軍只能選擇撤退。

1281年6月,忽必烈再次組建十多萬人的大軍進攻日本,其中一路四萬人,從高麗金州合浦渡海,一路十萬人,從慶元、定海等處出海。

7月,當兩路軍隊再次抵達日本鷹島、平戶島一帶時,他們在1274年戰鬥地博多灣以南大約48公里的伊萬里灣登陸,在將近一個月的戰鬥中,蒙古軍隊的推進並不迅速。

而且他們還在如何進攻太宰府的問題上卻發生了嚴重爭執,在爭論的同時,蒙古軍隊沒有想到要去建設一個穩固的橋頭堡或者登陸場。

結果在八月一日夜間,颶風大作,浪濤如山,為了防止海船顛簸,元軍將艦船捆綁在一起。結果在颶風狂野的襲擊下,各船相互撞擊毀壞。

蒙古人可以征服一切,但他們面對震怒的波塞冬時,也毫無辦法。

當時,被颶風摧毀的艦隊如此之多,以至於有一名親歷事件的日本人回憶道,“從沉船的殘骸上,人們可以從陸地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諸多元軍中,只有張禧事先在平戶島構築堡壘,隔五十步停泊戰船,幾乎未遭颶風影響。

五日,范文虎等人決心棄軍逃跑,張禧表示反對,認為“士卒溺死者半,其脫死者,皆壯士也。曷不乘其無回顧心,因糧於敵,以進戰。”

結果,范文虎根本不予採納,“還朝問罪,我輩當之。”

最終,十萬軍隊被遺棄,並在混亂中被日軍擊潰,蒙古人、高麗人及漢人(北方漢人)統統被斬首,只有來自江南的原南宋降軍被免去死罪,淪為奴隸。

就這樣,蒙古人兩次進攻,都無一例外的因為颶風襲擊慘敗。

所以,從根本原因來看,蒙古人侵略日本失敗,還是因為陸權強國的力量無法投射至大海所致,從表面原因看來,自然就颶風拯救了日本。


小奔說史


這恐怕是讓很多後人感到惋惜的一段歷史,曾經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罕見地做出了遠征日本的戰略規劃甚至付諸了實際,卻在先後兩次颶風面前被大自然打的一敗塗地,由於最近百年的屈辱史,也讓很多後人對日本深惡痛絕,更對蒙古的兩次失敗捶胸頓足,也許在某些後人的概念裡,如果當年能夠征伐成功,說不定會改變後面的歷史,就算忽必烈沒有佔領日本,按照蒙古軍隊慣有的態度,哪怕在日本殺個血流成河然後率軍撤退,也能與近代歷史扯一個平衡,憑什麼我們打日本卻被大風吹跑了,他們欺辱我們卻長達半個世紀!



但是遺憾的說一句,兩段歷史畢竟相隔數百年之久,很多東西不可同向比較,以元朝的技術力量在大自然面前註定了這樣的失敗,甚至以蒙古遠征的實際情況,即便沒有遭遇颶風,佔領日本的希望也不容樂觀。

不否認蒙古鐵騎在南宋末年和元朝初年給整個亞歐大陸帶來了極大的恐慌,蒙古騎兵幾乎已無敵的身份存在,但是在無敵的背後卻也暴露出了一個巨大的隱患,就是蒙古自身的實力,儘管蒙古騎兵兇悍無比,但蒙古人數的稀少卻是一個巨大的硬傷,即便兇猛的西征歐洲大陸,蒙古軍隊當中真正的蒙古騎兵也不過數萬人的規模,為保證軍隊上的優勢只能徵調大量外族人員充當輔兵,但這也意味著蒙古軍隊很難實打實的控制自己新佔領的區域,從西歐大陸到阿拉伯地區,再到南亞板塊曾經都有蒙古騎兵蹂躪的身影,各處皆有降服的外部政權,但由於蒙古控制力量的薄弱,這些區域很快又重新淪為他人控制的局面之下,除了破壞和劫掠,元朝並沒有將諸多征服領土真正納入到自己的版圖之下。



連有陸地相連的這些地區都是如此,跨海之隔的日本更是存在同樣的難題,縱然兩徵日本準備較為匆忙,但即便有足夠的準備,忽必烈也很難在短時期內征服整個日本島嶼,由於跨海遠征受困於船運的限制,忽必烈兩次征伐日本所動用兵力並不充足,兩次先後在5到10萬人之間,以如此的兵力即便能在陸地擊敗日本陸軍,也很難覆蓋和控制整個日本版圖,如果短時間內無法攻克日本,遠海的阻擋龐大的後勤補給將會直接限制蒙古軍隊的持續力,這些因素也註定了忽必烈轟轟烈烈的遠征日本計劃只能在短時間內就宣告結束。

因此,即便是最理想的結果,也無非是面對蒙古軍隊洶洶來潮,日本方面提前請降表示歸順,在蒙古軍隊無力控制日本本島的情況下充其量也只能象徵性地保持駐軍和設立數量和覆蓋率並不大的行政機構,但隨著元朝國內時局的變化,這樣的控制模式會迅速走向瓦解,元朝外部的其它地域如此,控制下的日本更會走向這樣的結局。


遼寧資深球迷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我認為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如果沒有颶風的影響,那麼蒙古大軍非常有可能佔領日本。

對此,我們可以想參考一下明朝萬曆年間的作戰情況

如果當時的日本人和蒙古人打起來,估計就是武大郎對武松的情況

日本人當時普遍矮小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時豐臣秀吉身高1.54米,日本名將伊達正宗身高1.63米,而織田信長身高1.69米,被譽為“全日本罕見的巨漢”,日本騎兵第一大將山縣昌景身高1.47米,還拿著一根3米多長的長槍作戰。可以說,當時侵略朝鮮的,是十幾萬的小短腿,估計平均身高最多也就1.3-1.4米吧,而當時明朝出動的關寧鐵騎,基本都是身高1.8米以上的大個,所以當時打起來的時候,還基本沒啥好打的,你想基本就相當於現在一個1.8米的成年人去打一個初一初二的孩子,還不跟玩兒一樣的麼。

萬曆援朝戰爭爆發在公園1590年左右,而元朝進攻日本的弘安之役是在1274年左右,兩者相隔了300多年,可以說300年以後的日本人品種那麼矮就不要說300年前的了,估計那會日本人基本都是侏儒身高了。面對人高馬大的蒙古人,基本都不是對手。

那麼我們再看看當時的部隊,尤其是第二次,二十萬人馬,其中4.5萬蒙古人,高麗人5萬,漢人10萬。當時的日本雖然是鎌倉幕府有一個統一的政府,但是日本是分封制,地方大大小小的領主大名非常多,要組織一支龐大的軍隊對抗大約20萬擁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戰術,並且身體素質最好,戰鬥經驗豐富的軍隊是何其的困難。

而且,進攻日本的元朝軍隊也不是沒有援軍,一旦登陸的20萬部隊在日本站穩了腳跟,那麼接下來元朝還會源源不斷地派去援軍繼續作戰,那麼日本的滅亡就基本只是時間問題了。


老威觀史


日本和越南抗蒙古一摸一樣,都是全民皆兵。

日本幕府一次次把蒙古使者斬首,斷絕任何幻想和後路,沒有任何猶豫不決。

如果說第一次永文之役還是靠神風保佑的話,第二次弘安之役完全靠自己。

第二次入侵前,北條時宗發佈日本全國總動員令,所有六十五歲以下男人都入預備役,甚至動員僧兵,所有沿海關鍵地區建長壘,改進弓箭武器。戰爭中幕府將軍的兩個弟弟率領軍隊赴前線作為主力,所有武士和民兵趕赴戰場支援。這是全家老小一波流,不勝就死,這種勇氣令人驚歎,還真以為全靠老天保佑啊。

二十萬元軍中有四萬五千蒙古人,戰鬥能力不弱,就是站不住腳,多次被反擊打敗。在一次關鍵的反擊中蒙古軍主力被擊潰,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相繼陣亡,朝鮮軍統帥被俘被殺。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元軍軍的損失超過三分之一,箭盡糧絕,只能回到船上,結果遇到了颱風。船隻全毀,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被屠殺乾淨,只留原南宋人兩萬俘虜。

這體現了日本幕府的決心和意志,以及民族的勇武精神。日本和宋朝不同,和漢唐時期一樣尚武,推崇的是武士。

越南朝廷即使是首都丟了也不投降,寧為南鬼不為北王,舉國皆兵,人人手臂刻字殺韃,蒙古軍後路被斷,糧船被劫,瘟疫疾病蔓延只能逃跑,在途中受越軍追擊攔截傷亡慘重,元朝三次入侵在越南戰場上先後損失數十萬,再也不敢去了。


中國歷史探索者


覆盤一下蒙古大軍兩次入侵日本的過程,看一看這其中發生了些什麼,或許能讓我們得出正確的答案。

關於13世紀元朝兩次入侵日本,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研究記載,總的來說,原始史料主要彙集在三個地區,即戰爭的參與方元朝、日本、朝鮮。由於立場和出發點的不同,三個方面的記載未免都有偏頗之處,彼此之間矛盾不少,所幸都不是孤證,現代的考古發現又提供了新的佐證,讓我們在細究之後,可以逐步接近事態的真相。研究表明,由於朝鮮的特殊角色,朝鮮的相關史料更接近與事態的真相。公元1274年,第一次遠征日本的蒙古大軍25000人由朝鮮出海,殺嚮往九州島。這隻大軍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各佔一半左右,堪為主力,女真人和漢人也有少量參與。大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漢人劉復亨和高麗人洪茶丘為其副手。

面對外敵來襲,鎌倉幕府組織正規部隊迎戰,九州島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了武士和民眾出戰。日本人與蒙古大軍相比,實力自然處於下風,交戰初始,傷亡巨大,但是,蒙古大軍的前進卻是遭到了日軍的頑強阻擊,進展並不順利。經歷了初戰的失利後,沒有幾天時間,日本人改善了戰術,開始反擊。反擊的主力是重騎兵,在弓箭手的掩護下,重騎兵部隊與蒙古軍隊貼身近戰,成效顯著,甚至擊殺了蒙古大軍的漢將劉復亨。20多天過去了,境外作戰,眼看敗局已定,蒙古大軍只能撤退走人。在海上撤退的路上,艦隊遭遇風暴,不過,艦隊還是大體完整地回來了。

此次戰役發生在發生於日本文永十一年,所以日本人稱其“文永之役”,蒙古大軍叱吒歐亞多年,未遇敵手,這是第一次在東亞遇到了迎頭一擊。在朝鮮的史料記載中,高麗人的戰鬥任務是近戰,因此,身處第一線的高麗人損失慘重。高麗人對於日本的軍刀印象深刻,記載說自己的刀劍完全不能與日刀抗衡,經常在與日刀的碰撞中折斷。朝鮮的記載也認為,與蒙古角弓相比,日本的弓箭就遜色很多,不是一個等級。

這次戰役結束後,忽必烈認識到外海遠征的困難,同時也覺得日本損失也是慘重,因此就派人前往日本招降。哪成想,日本對於蒙古這樣的蠻夷很是鄙視,直接砍了使臣的腦袋。這就讓忽必烈暴怒,不得不開啟第二次遠征日本。砍了來使的腦袋,日本自然知道蒙古大軍的來襲不可避免,因此著手在九州島上最有可能的登陸地點博德灣建造了海疆長城(石料砌築)以抵禦蒙古鐵騎。同時,日本進行了戰爭動員,集中了大批軍隊,武士嚴陣以待。

1281年,戰爭再次降臨,這一次,蒙古組織了二十萬遠征軍,乘坐5000多艘戰艦,分別從江浙和朝鮮出海,頗有一戰掃平日本列島之勢。兩隻從南北出發的艦隊在九州島外海會和,開啟了登陸作戰,然而,依託石牆的日軍面對強大的海上來敵,並未怯場,成功地將蒙古大軍阻擋在石牆之外.

一個多月的交戰,登陸的蒙古大軍損失超過了1/3,仍然沒有突破石牆,就在這筋疲力盡之際,後世所謂的“神風”來了,4天的颱風,蒙古遠征的艦隊損失慘重,南方艦隊基本被毀,北方艦隊損失大半。無奈之下,遠征艦隊只能倉皇撤離返回朝鮮。

就在艦隊撤離之時,登陸海灘上還有將近10萬的登陸部隊沒有撤退,這些部隊失去了後援,在日軍的反攻之下,全員覆沒。

按日本人的記載,第二次蒙古進攻的戰鬥力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強大,日本武士的作戰富有成效,成功阻止了敵軍的登陸作戰。當然,如果戰場變成蒙古鐵騎熟悉的草原,日本武士鐵定不是蒙古騎兵的對手。事實上臺風的確幫助了日本人,但即使沒有颱風,日本人戰勝蒙古軍隊的登陸還是很有把握的。因為在臺風之前,日軍抵抗了近50天,蒙古軍隊遭重創,沒有機會發揮草原騎兵作戰的優勢。許多史書把蒙古遠征的失敗完全歸功於颱風,甚少提及日本人的抵抗,也是不大客觀了。


重舟難過千重山


我看理論上是能踏平日本。因為當時太強大了。


在1179875807


元踏上扶桑的領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屠城,只留匠人,殺光所有,包括天荒血脈,一個不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