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在成為皇帝的那天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禪位

禪讓,作為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一種傳統,一直被視為政治美德,畢竟人類最難以捨棄的就是權利,有了權利,金錢美女的其他需求層次唾手可得,這也就是為什麼歷史上那麼多人為了權利拋妻棄子,寡廉鮮恥的原因,而堯舜禹的禪讓是需要何等的氣魄,所以堯舜禹一直被人們爭相傳頌,但是,在三國曆史上,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曹丕,卻成為了一個未解的謎團。

曹丕在成為皇帝的那天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禪位

延康元年的十月,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漢朝最後的皇帝劉協下了告天下書,宣佈自己誠心把帝位讓給了曹氏集團。作為集體統領的曹丕先是做出了推辭不恭的姿態,在如此"三辭三讓"之後才登上皇位。登基後,他馬上在離許都不遠的潁川築起了祭壇並登壇即位,由此真正成為了魏文帝。

曹丕在成為皇帝的那天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禪位

在曹魏群臣的操縱下,如華歆、桓階等,漢獻帝向魏王曹丕下詔書請求禪讓,曹丕當然要做出堅決拒絕之姿態。如是者三,獻帝一再表示漢室不德、天命在魏,曹丕也一次比一次"惶恐"地拒絕。直到第四次,曹丕方在群臣的"逼迫"與"懇求"之下接受獻帝的禪讓詔書。

曹丕在成為皇帝的那天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禪位

等到漢獻帝把手裡的運行以及權力交給曹丕併發布詔書的時候,這個時候曹丕稱帝已經是順理成章,而等到曹丕成為皇帝那一天的時候,他便說了這麼一句話,直到現在為止他才明白什麼叫做真正的禪讓!其實無論是堯舜禹之間的禪讓,還是說漢獻帝和曹丕之間的禪讓,本質上都是一致的。

曹丕在成為皇帝的那天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禪位

而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後,曹丕待漢獻帝還算不錯,他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封地上奉漢正朔和服色,並建漢宗廟以奉漢祀。不僅如此,曹丕還拉著劉協的手,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意思很簡單,這天下本是你的,如今雖然在我的手中,但這是我和你共同享受的。可見曹丕對劉協還算十分敬重。

曹丕在成為皇帝的那天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禪位

曹丕在即位之後,很快就娶了這位昔日皇帝的女兒為妻。魏文帝在這一點上也毫不含糊地效法了先人的做法。也許是曹氏家族的傳統,曹孟德靠著把女兒嫁給獻帝這一做法,讓自己因此實際成為了大漢的皇親國戚,曹丕說起來其實也就是皇后的哥哥。曹丕娶的兩位夫人雖然不是自己的妹妹所生,但對他來說相當於自己的外甥女。娶外甥女為妻當然是有悖於儒教倫理的,但曹丕似乎已經顧不得這些了。

曹丕如此拘泥於禪讓的正統性,不惜做出種種蹩腳之舉,是因為不這麼做就無法名正言順地取代延續了四百年之久的大漢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