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郭子仪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莫xxxx


郭子仪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少有的“完人”。

说他是传奇,是因为他是优秀的军事家,是千古名将,立下了不世功勋。说他是完人,是因为他善始善终,结局圆满。

郭子仪生在陕西华州,是将门之后,父亲郭敬之曾任多年刺史。郭子仪从小胸怀大志,苦读兵书。武则天时候,郭子仪因为在武举考试成绩优异,一鸣惊人。从此开始了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军旅生涯。

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左卫长史开始,到太守、节度使,再到御史,最后拜相封侯。可谓功成名就,一路顺风。郭子仪一生战功卓著,是唐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六朝的中流砥柱。


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横刀立马,以朔方节度使,带兵讨逆。平河北、定河东,力挽狂澜。唐肃宗年间,河东节度使崇嗣发动兵变,郭子仪又是一马当先,带兵伐贼,再次稳定唐朝大局。

唐代宗年间,吐蕃作乱,铁骑横扫神州,势不可挡,唐诸将闻之色变。还是郭子仪临危受命,从容不迫,调兵遣将,把吐蕃驱逐出中原。

次年,唐朝大将仆固怀恩联合回纥、吐蕃、吐谷浑等部来犯,兵临泾阳城下,局势万分危急。

回纥等部族曾经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在当年他们奉郭子仪为统帅。安史之乱后,各部族逐渐与唐朝产生矛盾,只不过因为郭子仪的缘故,一直没敢行动。

后来塞外谣传郭子仪已死,回纥等部族于是蠢蠢欲动,联合唐朝叛将仆固怀恩一起进攻唐朝。


郭子仪当时只有两千兵马,朝廷命令他抵抗敌军。郭子仪自治不敌,亲自骑马来到敌营讲和。回纥人一看郭子仪没死,十分惭愧,乖乖的退兵回家了。郭子仪的勇敢震惊海内,史称“郭太尉单骑退回纥”。

郭子仪多次挽唐朝于危难中,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耀。郭子仪官拜太尉、中书令。德宗时被赐号“尚父”,意思为皇帝的义父。

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功高震主的大将,历史上没有几个能得善终的。可郭子仪在功高震主后,依然淡薄名利,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真正做到了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郭子仪之所以成为官场不倒翁,第一个诀窍是谦卑。

他在皇帝面前始终毕恭毕敬,如履薄冰,从不居功自傲。国家有难,召之即来。国家安定了,立马退到幕后。皇帝冷落了,从不心生怨言。国家用人了,决不讨价还价。所以,唐朝几个皇帝没有不喜欢郭子仪的。能做到这个地步,非常难得。


其次是有气度,郭子仪声名显赫也容易遭人妒忌,但他都是以德报怨,从不针锋相对。

肃宗时,权宦鱼朝恩妒忌郭子仪,派人把郭子仪的祖坟给挖了。但郭子仪知道后不但没有以牙还牙,反而一如既往对待鱼朝恩。鱼朝恩本来以为郭子仪再伺机报复,没想到郭子仪还在皇帝面前讲鱼朝恩的好话。鱼朝恩羞愧难当,亲自上门道歉,与郭子仪结为刎颈之交。

再一个是低调。郭子仪声名显赫,但自己的住处日不关门、夜不闭户,从不设防,只有一个年老的门客负责通报和送客。这样一来解除了皇帝的戒心,免除了结党营私的嫌疑,二来也让大臣和黎民百姓心悦诚服,赢得了口碑。

就这样,郭子仪能够在声名显赫的情况下全身而终,实在是难能可贵。宋代有人写诗赞美郭子仪:身佩安危三十年,谗锋虽中节弥坚,古今多少功名在,谁得如公五福全。


小约翰


郭子仪算得上是平定“安史之乱”,再造一个大唐王朝的最大功臣了。他辅佐了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三代帝王,他的官爵也从节度使到中书令、尚书令、太尉,甚至被尊为“尚父”,封为郡王这样的地步。他获得如此显赫的封赏,完全称得上是功高震主。但是这样一个人,在唐朝那三代帝王的不断猜忌中,最后竟然能够得以善终,活到80多岁去世。那么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郭子仪剧照)

说唐代的那三代帝王不断猜忌打击他,并没有夸张。

唐肃宗的时候,本来他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唐肃宗的儿子李俶是大元帅,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后来这个副元帅也给他取消了,而把太监鱼朝恩封为宣慰使,用鱼朝恩节制他。而这种节制,不但让郭子仪备受打击,而且也让唐军因为鱼朝恩的瞎指挥以及把持朝政而多次失败。后来,因为包括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都把“安史之乱”叛军没有办法了,唐肃宗才不得不又重新让郭子仪统帅军队。

唐代宗的时候,皇帝宁愿相信太监程元振,也不相信郭子仪。罢免了郭子仪的兵权。但是继“安史之乱”以后,仆固怀恩又联合吐蕃、回纥再次入侵,一度占据了长安。最后唐代宗还是不得不再次重用郭子仪,才说降了回纥,打败了吐蕃。

唐代宗去世,唐德宗继位,把郭子仪进封为太尉,中书令,但立刻就免除了郭子仪节度使、元帅这样的职位。显然,也是非常担心郭子仪拥兵自重。

那么,既然三代帝王都猜忌郭子仪,为什么郭子仪最终还是挺过来,得以善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唐肃宗剧照)

一、天下始终不太平,必须使用郭子仪。

那些帝王们杀功臣,都是在打下了江山,天下太平的时候,可是从唐肃宗到唐德宗,天下就一直未曾太平。安禄山反叛以后安庆绪反叛,安庆绪反叛以后史思明反叛,史思明反叛以后史朝义反叛,“安史之乱”平定了又是吐蕃回纥杀进来,天下就从来没有太平过。

就算是这些皇帝们忌惮郭子仪,他们也不敢杀郭子仪啊。当时的唐朝,之所以会出现反复战争反复叛乱的情况,根本的原因,就是唐皇室的威望严重降低,没有人服他们。那些帮助他们平定叛乱的将领们,也不是那么忠心耿耿,抓到机会也就跟着反叛。

而郭子仪在军中具有巨大的威望,只有郭子仪能够压服那些叛乱。当年回纥跟着吐蕃一起入侵唐朝的时候,他们听说郭子仪还活着时,大吃一惊。他们说,他们之所以跟着吐蕃一起打进来,是因为他们以为郭令公已经不在人世了。既然郭令公现在还在人世,他们也就不打了,回去了。

郭子仪在平定反叛的仆固怀恩的时候,就说,仆固怀恩手下的那些将领,曾经都是他的旧将,他根本就不用打他们,只要他一出来,那些旧将都知道该怎么做。而结果果然和他预计的一样。

由此可见,郭子仪在唐朝的军队中,具有多么高的威望。

(唐代宗剧照)

二、郭子仪始终保持着对唐朝皇帝的忠诚。

郭子仪对唐皇室一直忠心耿耿,从无二心。

唐代宗继位后,程元振对唐代宗说,必须要限制老臣,否则的话,这种老臣会功高震主。郭子仪听说后,把唐肃宗给他的一千多封诏书全部拿出来,送给唐代宗看。这些诏书上,写满了唐肃宗称赞郭子仪忠心的地方。唐代宗不好意思了,只好说,你放心吧,我没有怀疑你啊。

郭子仪知道自己功高震主,所以多次辞职,告老回乡,主动把兵全交出来。等到朝廷需要他出面带兵打仗的时候,他又才重新出山。而仗打完以后,他立马又交兵权。

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升平公主非常骄横,不把郭暧放在眼里。有一次郭暧冒火了,说,你无非就是仗着你父亲是皇帝嘛,我父亲还不想当皇帝呢!升平公主把这话告诉了唐代宗。没想到唐代宗却说,人家说得没错呀,郭子仪要是想当皇帝,早就没我们唐家什么事了。尽管唐代宗说了这个话,郭子仪并没有就此算了,而是立马进宫向唐代宗请罪。唐代宗不怪罪,还劝郭子仪装聋作哑。可是郭子仪回去以后,依然把郭暧打了一顿。由此可见,郭子怡在做事情上,是非常谨慎的。

(鱼朝恩剧照)

三、郭子仪以德报怨。

郭子仪就算能够想办法获得皇帝的信任,他依然不得安宁。因为皇帝身边有太监,太监害怕郭子仪取代了他在皇帝那里的地位,因此就反复谗陷郭子怡。唐肃宗的太监鱼朝恩是这样,唐代宗的太监程元振也是这样。

鱼朝恩不但多次在唐肃宗面前谗陷郭子仪,还派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要知道,中国向来是祖先崇拜,祖坟是绝对不能随便动的。但是,鱼朝恩掘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却说,我带兵打仗的时候,士兵们都掘过别人的坟(大概是像曹操掘墓一样吧),我没能禁止他们。显然,这是上天给予我的报应。

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吃饭。有人对郭子仪说,这是鱼朝恩想杀你的表现,让他别去。可是,郭子仪竟然只带了少了几个人就去了,坦坦荡荡。这件事完全震惊了鱼朝恩,以至于鱼朝恩都感动得哭了。

郭子仪就是采用这种以德报怨的方式,极好地缓解了奸臣对他的谗陷,因而比较有效地把自己保护了起来。

总之,郭子仪不但是一个威武雄壮的军事指挥官,而且还是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政治家。因此,他最终才有那样完美的结局。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张生全精彩历史


大家都从历史书上知道,郭子仪是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乱的最重要功臣。可他的功绩远远不止于此。他在国家危乱之际力挽狂澜,对王室有再造之功。而功勋显赫的他却几经沉浮,以八十五岁高龄完美谢幕,死后赠太师、配享皇家庙廷,身后备极哀荣。

唐朝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开创了武举考试,郭子仪就通过武举考试加入军官行列的。他从从九品下的基层军官做起,至754年已官拜从三品的九原郡太守,这时郭子仪已经快六十岁了。

郭子仪的真正受到重用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被任命为朔方节度副大使统帅朔方军讨逆安禄山。不久收复静边军、云中,杀叛将周万顷、大败叛将高秀岩,累军功加封御史大夫。后官至兵部尚书、宰相兼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因功加司徒,拜代国公。中间因朝臣妒忌,几起几落,解除兵权。

直到763年,吐蕃进犯,而长安周边却几乎没有防御兵力,代宗起用老将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驻防咸阳。后郭子仪听闻长安危急,紧急赶往长安,此时代宗一行已出逃。十五日后,长安被收复,郭子仪又被任命为长安留守。代宗回京后满腹感慨,自责重用郭子仪太晚了,又赠了郭子仪一块免死券,还把郭子仪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上。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郭子仪最后一次为国再立功勋是抵御吐蕃。吐蕃数次入侵,均被郭子仪平定,此时郭子仪大约已七十岁左右,还为国征战在沙场上,令人钦佩。

781年,八十五岁高龄的郭子仪安然辞世,谥“忠武”。忠心可鉴,英武一世。这个谥号精确地概括了老英雄郭子仪的一生。郭子仪一生宠辱不惊,受宠时,恃宠不骄;失意时,不忘初心,忠心依旧。当时代宗任命他为尚书令时,他谦虚低调,恳辞不受;而在他几度失去兵权时,他也没有因怨生恨,报国之心依旧如故。可见,郭子仪不但是位英勇的武将,还是位睿智的智者。正是凭借这高超的情商,老英雄屹立七朝不倒,完美谢幕!





南悠老易


八朝原老郭子仪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郭敬之历任渭州、吉州、绥州、寿州等四州刺史,他早年武举出身,一生戎马,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收复两京,邺城之战等多场重大战役。历经八年,平定安史之乱,使大唐天下重归完整。

平定安史之乱后,他又击退吐蕃,收复长安,单骑退回纥,再败吐蕃,平定河东。唐肃宗曾当面表扬他:“国家再造,卿之功也!”

历史上军事才华横溢的军事天才比比皆是,但能够功高盖主,却得以善终的寥寥无几。郭子仪85岁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史书评价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早年,郭子仪在武则天一朝,取得武举状元,后凭借军功,郭子仪一直升任到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临危受命,担任朔方节度使,与李光弼等人率军讨伐安禄山。随着安史之乱逐渐被平定,郭子仪的也逐步从太守,升任到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成为天下中掌握实权的人物。

实际此时皇帝唐肃宗就对他心生猜忌,9节度使征战安庆绪,肃宗就怕他功高盖主,难以驾驭而不设置元帅一职。

相州兵败,宦官鱼朝恩把所有兵败的之责推给郭子仪,最终郭子仪被解除兵权,召回京师。郭子仪虽然遭到贬黜,但依然忠心于大唐王朝。史思明再度作乱,攻陷洛阳,朔方将领相继被杀,军队混乱不堪,唐肃宗无奈再度启用郭子仪,郭子仪临危受命,不负众望,直接诛杀作乱的几十人,终于平定各方叛乱的将领。

代宗继位之后,宦官程元振担心老将难以制服,于是诬陷郭子仪。郭子仪明白自己功高震主,迟早会遭到皇帝的猜忌,大臣的嫉妒,遂奏请朝廷,告老回家,辞去了所有的职务,获得了皇帝的恩准。

公元763年,吐蕃攻陷长安,并拥立广武王李承宏为皇帝,由于代宗猜忌将领,导致长安一带几乎没有军队守护,吐蕃大军长驱直入,代宗仓皇出逃。朝廷下诏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收复长安,有人劝说郭子仪行“废立之事”,“今主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在一言耳。”子仪未应。而是团结商州将领士兵,协同殷仲卿等人成功收复长安。

代宗感恩于郭子仪的忠心,赐予郭子仪铁券,将其画像列于凌烟阁。

功高盖主主不疑,做人当学郭子仪,郭子仪不仅自保富贵,也泽及子孙后代,享受功臣后裔的特殊待遇,两年后高寿而终,享年八十五岁。


美丽青春您真痘


郭子仪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杰出的名将,为平息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郭子仪最后的结局也非常的好,本人非常高寿,活了85岁,世人孜孜以求的金钱美女,高官厚禄,权力地位等等,郭子怡一样都不缺。郭子仪死后,他的家族又兴盛了将近百年。

郭子仪在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时候是当时的朔方节度使,统帅朔方麾下的十万雄兵与安禄山叛军屡次做殊死搏斗,最后取得了胜利,帮助皇帝多会了大片丢失的国土,被世人称为是再造唐室。不过郭子仪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以及平定安史之乱之后非常好的处理了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自己成为了人生的赢家。

因为作为杰出的统帅,郭子仪在统兵征战的过程中树立了非常高的威望。一般具有这种威望的人都是令皇帝感到非常害怕的,因为这样的人如果看皇帝不顺眼,一旦登高一呼,就有可能把皇帝的江山给推翻。所以这个时候皇帝非常猜忌郭子仪,这也是相当正常的,因为郭子仪所具有的实力和威望,本身就处在让皇帝猜忌的位置上了,历史上很多权臣名将都处于这一位置,能否处理好就看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了。

郭子仪在后来很好的处理了这一点,在皇帝剥夺他兵权的时候,他逆来顺受接受了皇帝的旨意,把兵权交还给皇帝,自己去当一个闲人。而皇帝处于危难的时候,郭子仪总是挺身而出,站在皇帝身后支持皇帝。有很多所谓的聪明人认为郭子仪根本不应该这样低声下气,例如和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由于在工作中受了皇帝的气,在皇帝处于危难的时候还看皇帝的笑话,结果皇帝缓过劲来的时候,李光弼就尴尬了。所以从这点看来,郭子仪才是真正的聪明而具有大智慧的人,而李光弼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为郭子仪很好的处理了与皇帝的关系,最终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能够一直荣华富贵保持下去。最后,他的子弟遍及朝廷,传说中七子八婿都是高官厚禄。他的儿子娶了公主,他本身被皇帝封为郡王,可谓是位极人臣。他的孙女是后来唐玄宗的皇后,他的曾外孙最后当了后来的皇帝,他的家族保持将近百年兴旺而不衰落,这都是一个奇迹。

总之,郭子仪的一生完全是传奇般的一生。他是历史上众多人都想达到的至高点。但是在历史上众多权臣武将中,能够达到他的高度的却少之又少。南宋初年的宋高宗赵构还教育岳飞等重要将领,说郭子仪和李光弼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不同,都是战功赫赫,但是后来李光弼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后来与郭子仪相比就越来越远了,可见郭子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名将!比如战神白起,飞将军李广,精忠大帅岳飞,还有那位被千刀万刮的明代大将袁祟焕以及被装进布袋内摔死的能受跨下之辱的韩信。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概因统治者内心虚伪多疑所至,也有功高震主,自骄自奢之故,

比如年羹尧。

历史上最有一比的有两位大将军,一位李广,一位郭子仪。李广在汉代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做战骁勇,爱护士兵。特别是他的箭法,在当时无人能及。可是,李广运气不太好,许多当年不如他的将领都封了侯爵,而李广每次都阴差阳错地失去侯位。他内心异常的郁闷,为了争一个侯位,白发苍苍了还坚持戍边争战,最后马革裹尸,侯爵也没落着,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而郭子仪显然比他高明得多。平定了安史之乱后便急流勇退,在他的王府里做起了清闲王爷,他一生娶了九个夫人,个个身态妖娆,美艳绝伦。他成了大唐朝最会享受的大将军,没有之一。后来一直活到八十五岁才寿终正寝。成了历史上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大将军!


沉默877198918954


郭子仪,功劳很大,可以说达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并且被尊为尚父,郭子仪享年八十五,得到了善终,因功高盖主还能得到善终的,也确实难得!



郭子仪因战功不断,所以官位爵位屡屡升迁!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李隆基出走蜀地,之后太子李亨继位登基,尊李隆基也是太上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前去平乱,之后连续收复河北、河东等地,因功官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之后郭子仪又收复东西二京长安和洛阳,因此朝廷又因功封郭子仪为司徒,和代国公!

后来郭子仪又被封为汾阳王,之后吐蕃兵来侵犯长安,郭子仪带兵前来,吐蕃听到郭子仪大军到了,便离开了长安!没多久吐蕃又联合回纥进兵犯唐,郭子仪对回纥进行劝说,最后联合回纥,大败吐蕃!



郭子仪的晚年得到善终!

后来唐代宗驾崩,唐德宗继位后,封郭子仪为太尉,同时又为中书令,并且尊郭子仪为尚父。

郭子仪在八十五岁时因病去世,死后朝廷追赠太师,谥号忠武!这也是得到善终!



从郭子仪的官位升迁不难看出郭子仪的功劳,郭子仪对大唐,也确实做出来很多的贡献,并且他经历好几个皇帝,却能得到善终,同时得到这些皇帝的认可,也的确是件难得的事!

从郭子仪被尊为尚父,中国几千年被尊尚父的还真没有几个!也不难看出郭子仪的地位和威望!


中孚鉴


关于郭子仪的故事,大家都说了许多。这里只说一下他平定唐代宗时期的几场叛乱。

唐代宗时期,大将固仆怀恩因为受到朝廷的怀疑,心怀不满,就联合吐蕃发动叛乱。

突然的变故,让大唐促不及应,连京师长安都丢了。经过几次苦战,唐朝夺回了长安。不久,固仆怀恩又纠吐蕃,回纥合计总兵力十万人入犯。朝廷震动之余,又派郭子仪担任统率,驻兵奉天(今陕西乾县)防御。

由于唐军防守反击得力,叛兵没有捞到好处,就退兵了。

不甘心的固仆怀恩又联合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几个少数民族的军队达数十万。又来进犯。唐朝又派郭子仪统兵抗击。固仆怀恩病死后,吐蕃名将尚结赞指挥十万骑兵到达奉天。遭到唐军名将浑臧的二百骑兵的攻击。吐蕃损失惨重,尚结赞恼羞成怒,怒攻奉天200余次。不见胜负。此时天降大雨,对平地扎营的吐蕃军队无疑是一场灾难。他们就一边撤退一边抢劫。唐军出城追击,大获全胜。

吐蕃在半路上碰到了回纥部队,他们又走到一起。再来攻打奉天。郭子仪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说服了回纥。回纥本来就同郭子仪一起战斗过,平定"安史之乱",立有大功的。他们听说郭子仪还在,就要求郭子仪亲自去回纥大营面谈。结果郭子仪一个人去了。回纥首领药葛罗伯等人一看,惊讶不己。立即道歉,并表示一起攻打吐蕃。双方结盟,郭子仪送了3000匹彩绢给他们,大家都非常高兴,吐蕃一听这消息,马上就逃跑了。

郭子仪功名显赫,寿高八十五岁。传说他诞辰之日,七子八婿及朝廷祝寿之臣,把笏板放满一床。故称"满床笏"。可见他的为人为臣之道,深得上下尊崇。

病逝之后,唐德宗旨令群臣吊唁。谥号".忠武"。一代忠臣,名至实归。





劉一千五


“飞鸟尽,良弓藏”。在古代历史上,有太多的武将军功赫赫,却被君主所猜忌而不能保全性命。战神白起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直捣楚都郢城;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大伤赵国元气。而在前257年,秦昭襄王以抗命不遵为由,将白起赐死高邮;明朝的开国武将几乎全部遭到清洗。而在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名将,他在国家危乱之际力挽狂澜,对王室有再造之功。而功勋显赫的他却几经沉浮,以八十五岁高龄完美谢幕,死后赠太师、配享皇家庙廷,身后备极哀荣。他就是唐朝的中兴名将、七朝元老郭子仪。


唐朝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开创了武举考试,以此来选拔武将。郭子仪就通过武举考试加入军官行列的。他从从九品下的基层军官做起,至754年已官拜从三品的九原郡太守,这时郭子仪已经快六十岁了。

郭子仪的真正受到重用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正在为母亲守孝的郭子仪被朝廷紧急启用。他被任命为朔方节度副大使统帅朔方军讨逆安禄山。不久收复静边军、云中,杀叛将周万顷、大败叛将高秀岩,累军功加封御史大夫。

郭子仪与李光弼在赵郡击破史思明后,回师常山。在嘉山一带,与尾随而来的史思明部展开决战。是役,叛军四万余人被斩,缴获战马数万匹。史思明率残部逃往博陵。

正在此时,潼关失守,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一行仓惶逃往蜀郡,结果在马嵬驿发生兵变,杨国忠被愤怒的将士诛杀,杨贵妃被逼自尽。

兵变之后,玄宗与太子李亨分道扬镳,玄宗入蜀,李亨北行。不久,李亨在灵武称帝,玄宗做了太上皇。


756年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赴灵武,唐肃宗李亨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宰相兼朔方节度使。在次年的安邑之战中,郭子仪的儿子郭旰战死。

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后,唐肃宗李亨准备组织反攻,郭子仪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收复长安后,郭子仪乘胜收复洛阳等多地,因功加司徒,拜代国公。

不久,唐肃宗以郭子仪、李光弼皆为元勋,不宜统属为由,不再在军中设立元帅,而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

由于鱼朝恩对郭子仪心怀嫉妒,适值唐军相州新败,鱼朝恩就在肃宗耳边吹风,把相州之败的责任一古脑推到郭子仪身上。郭子仪被解除兵权。

760年,在群臣的要求下,肃宗起用郭子仪出征,但最终又被鱼朝恩从中作梗。后来,洛阳再度失陷,郭子仪又披挂上阵。


唐肃宗李亨死后,代宗李豫继位。郭子仪又被宦官程元振构陷,失去军权,去给肃宗修建皇陵去了。后来代宗欲起用郭子仪东征,又被鱼朝恩和程元振给搅黄了。

直到763年,吐蕃进犯,而长安周边却几乎没有防御兵力,代宗这才起用老将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驻防咸阳。后郭子仪听闻长安危急,紧急赶往长安,此时代宗一行已出逃。十五日后,长安被收复,郭子仪又被任命为长安留守。代宗回京后满腹感慨,自责重用郭子仪太晚了,又赠了郭子仪一块免死券,还把郭子仪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上。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郭子仪最后一次为国再立功勋是抵御吐蕃。吐蕃数次入侵,均被郭子仪平定,此时郭子仪大约已七十岁左右,还为国征战在沙场上,令人钦佩。

781年,八十五岁高龄的郭子仪安然辞世,谥“忠武”。忠心可鉴,英武一世。这个谥号精确地概括了老英雄郭子仪的一生。郭子仪一生宠辱不惊,受宠时,恃宠不骄;失意时,不忘初心,忠心依旧。当时代宗任命他为尚书令时,他谦虚低调,恳辞不受;而在他几度失去兵权时,他也没有因怨生恨,报国之心依旧如故。对于屡次打击他甚至挖了他的祖坟的鱼朝恩,郭子仪还在皇帝面前为其开脱,称系自己带兵不严,士兵挖了百姓的坟,百姓便同样报复他。这也是他的自保之举。可见,郭子仪不但是位英勇的武将,还是位睿智的智者。正是凭借这高超的情商,老英雄屹立七朝不倒,完美谢幕。


岁月是一条河流


郭子仪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立有大的功劳并且威震天下,绝对算得上是功高震主,但是又不被皇帝猜忌,最后能够安全的得以善终,并且子孙后代都能保持富贵很多年的一个家族,在历史上能够做到他这一点的人相当的少。


说起郭子仪,大家都知道他在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立下了大的功劳,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被唐朝皇室称为是再造唐室的元勋。郭子仪不但在唐朝非常有名,即使在后世也是被人所称颂。事实上人们最欣赏郭子仪的,不是郭子仪所建立的大的功勋,因为建立同样功勋的人历史上很多,但是能够保持他那样的结局的却非常的少见。

总之郭子仪的情商非常的高,并且他立下大的功劳之后不被皇室所猜忌,就是因为他同皇帝的打交道非常的理智。因为一般像他那样立下那样大的功劳的人,基本上都是威震天下,功高震主,这个时候肯定会受到皇帝的猜忌。如果他一个处理不好,和皇帝关系弄的僵了,就有可能走上不归路。

例如和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战功不在郭子仪之下,可惜处理与皇帝的关系是手段不如郭子仪高明,结果就跟皇帝关系弄僵了,到最后差一点就走上不归路。只不过在恰当的时候死掉了,所以在历史上的名声还算可以。至于另外一个功劳不在他们之下的仆固怀恩,也是在和皇帝的关系处理中没有处理好,结果直接被逼造反了。

而且他没有像李光弼一样在恰当的时候死掉,最后直接成了叛臣。很多人对他都非常惋惜,认为他是安史之乱中最大的功臣,功劳还在郭子仪和李光弼之上,全家有40多口人死于安史之乱,只可惜最后成了叛臣,皇帝在他造反之后都不忍心称他为叛贼。因此在历史书上,仆固怀恩所有的功劳都基本上被谋杀了。可见功劳大是一方面,但是和皇帝和朝廷处好处理好关系,也是尤为重要的。

郭子仪在皇帝猜忌他的时候,乖乖的把权力交出来,到长安去做一个闲人。在皇帝需要他的时候,他也及时站出来为皇帝排忧解难。皇帝和宦官们事实上几次对他做的都比较过分,他都一忍再忍。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皇帝对他格外开恩,最后让他的儿子做了驸马,并且称他为郡王,并且拥有惊人的财富。总之作为臣子,做到郭子仪这份上,又不被皇帝猜忌,绝对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郭子仪活着的时候家族都非常的富贵,并且子侄都拥有高官厚禄。郭子仪非常的长寿,活了68岁。此后他的家族也保持了富贵,并且强盛了将近100年,他的孙女成了唐宪宗的贵妃,曾外孙又成了后来的皇帝,所以他的家族绝对算得上是成功的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