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们的草书是以中锋为主还是侧锋为主?高手在哪里?

二凯书法


大多写草书用狼毫或兼毫以中锋为主少用侧锋,这样写起草书来才能自然流畅转折自如。





凤谊1


这和书家的书写方式和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怀素的草书就主要用中锋,线条如钢丝弹力十足,好像手一放开,就要弹出去;再比如王铎,则是八面出锋,大量的使用侧锋,配合使转的深厚功力,浓墨重彩连绵不绝。当今的草书者,大多使用侧锋,甚至将笔倒拖,近于平行划过,比如刘洪彪、徐右冰等名家。因此,到底用中锋还是侧锋,或兼而使之,完全看个人所学。





牛嵴柴夫


有一个高手,海派书法家陆志河先生,长期都是使用侧锋为主,深受大众喜爱。他是华夏文明史中第一位用书法耒展现百家姓文化的人。堪称一代宗师。今年已八十三岁,还每天写六个小时行书。



翡翠先生666


书法的用笔,古人并不存在中锋与侧锋之分。“点”的名称就叫“侧”。侧锋在书法中不仅不被排斥,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笔法。

点为万画之源。所有的笔画都要从点开始。而用笔不是单一性的一个笔法写到底,每个笔画由起、行、收组成。起笔时用到的笔法至少要在三个以上。就以最简单的一个点画为例,侧下其笔,一个动作,入纸以后不管是蹲还是顿,都有一个向下压的动作,这又是一个动作,起笔时必转,这又是一个动作,而每顿或蹲必提,一连串的组合动作才能完成一个起笔。笔锋在不同的位置,或侧或正,并不是如铁锥一样一成不变的,正是因为它的柔软,才产生出万千变化的形态。



我们看看王羲之《兰亭序》和王献之《鸭头丸帖》等墨迹,哪一个笔画是完全绝对的中锋?一个都没有。都是侧起。我们把董其昌作为古代最后的一个大师,从他以前的书法家,没有一个人不用侧锋。这不是信口开河,墨迹作品中可以去证实。

到了清代以后,以包世臣为首的人力挺中锋说。他在《艺舟双楫》中把中锋说得神乎其神。说在笔画的正中有一条纤如发丝的细线,对着阳光,清晰可见。这完全是他看着毛笔的外形想象出来的。他在写书时,甚至连毛笔在纸上的形态都没有用眼睛看一看。



毛笔落在纸面上后,并不存在所谓的中锋。原来是圆锥状的笔尖,变成了整齐的平铺在纸面。大家用毛笔蘸清水试试看,这个非常容易得到答案。中锋并不存在。现在的书法家,为了追求这并不存在的中锋,不顾自然而为的法则,为了所谓的中锋,颤颤抖抖的生怕一点点的失误。其结果纵然是笔笔中锋,而呆板凝滞,毫无生气。丑陋无比,又有何益!


子衿书法


草书个人感觉应该是中侧结合去使用的,包括笔锋绞转,都用的到。还有主要是看写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倾向性,比如王铎很多折和翻,怀素多绞转等等。还有比较重要一点就是手腕的使用,草书如果只用手指,在写的时候笔锋很难调整不说,还不容易达到线本来的状态,所以在写的时候遵从字形、线条的自然规律,指腕结合,出来的东西会更自然。

反正总而言之,各家有各家法,但是我的感觉就是一定别纯中锋去写草书,一方面是过渡调锋会让字显得不自然,还有就是还原自然的书写习惯往往也能更好的找到自然的书写状态。



忞庐


执笔方法,决定中锋侧锋,养成习掼后要不中锋,要不侧锋。一般没有那个为主,那个为次。会写字的人一般全是中锋,如于佑任常常通篇找不出一笔侧锋。


云雪书画



狂草控


林散之老用超长软羊毫,应该侧峰为主吧


litaohy


关于草书用笔锋问题,有以下体会,草书为啥都喜欢中锋,主要与运腕有关,悬腕书法多用中锋,枕腕书法,由于空间限制无法全用中锋只好以偏锋为主,此评论,属个人浅见!见笑!见笑!


微博愚公2017115


建议中锋为主,侧峰主要是为了使草书笔画更加丰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拙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