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以前的课本学拼音用两个月左右,现在的课本是两周的时间,孩子跟不上怎么办?

Z15862216385


现在幼儿园就在开始学习拼音了

声母韵母在大班就会让幼儿认、读、写;到了学前班,幼儿初步会声母韵母连起拼读了。

到了小学,老师只是巩固与系统化的学习。所以现在的拼音只会教两周。但是后期的巩固学习练习,是不会间断的,拼音的学习在是小学贯穿始终的。

但是也有跟不上的孩子,那么就需要课上课下,老师家长齐心协力帮助孩子,多读多练多写,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拼音很好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柏文蓉蓉


我是一位刚带完一年级的老教师,听我来说说这个问题的真伪。

首先,说这样话的人,肯定是担心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后跟不上,内心纠结。其实,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因为:

一、只要在幼儿园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接触过的孩子,上小学就有了基础,但前提是只会读,不会写,或者不会拼读,只会读23个声母,韵母只会单韵母,复韵母没记住,读不准,不会和声母相拼。这样的孩子,上了一年级,确实令人担忧。

因为,首先是孩子的握笔姿势需要纠正,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的握笔姿势不正确。

其次,认识四线三格。声韵母的正确占格,以及正确书写。都是学习拼音之前应该做的功课。

最后才是拼音教学。

我的经验是,拼音教学大约持续一个月时间,但并不是仅仅一个月时间学完拼音就再也不学了。相反,之后无论课文还是识字,才是真真正正的拼音实战课。

孩子们,认识了拼音,也会写了,接下来就是应用了。课文和识字课就是这个作用!!!

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孩子们用一个月时间学拼音是不是太仓促,担心学不会。因为之后的小学六年拼音始终贯穿始终。

二、孩子们学会拼读,以后的课文,都是注音的,在不认识字的时候,孩子会拼拼音,也是对拼音的复习和再学习。

三、其他科目包括数学的练习题,都是注音的,都是对拼音的再学习。

故,即使课程多,拼音学习只是一个月时间,但之后的练习才是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能力的时刻。

更不说,多少有关拼音的练习都会帮助孩子们在运用中熟悉,熟知拼音知识。

个人建议,不喜勿喷!!!


漫语慢文


我儿子幼儿园直接就是快乐教育,感觉孩子挺开心的。拼音也是只读不写,直接去上小学。刚开学三天老师把我叫去了,先问了在哪上的幼儿园,然后直接说幼儿园太不行,接着建议我把孩子降一级送到本校学前班。我没有答应,回来开始测试,发现孩子会读不会拼。手把手教起来,用了差不多一周,拼读自如,老师见了也夸孩子进步大。

所以,急不是办法,理清头绪,裨补阙漏!


零度止水


说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我的儿子上小学入学前,认字就一箩筐了。说天赋,家里也没有教授的基因。说勤奋,他也没有被逼着认字。


记得这孩子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每次拿起小画书,读到生僻字的时候,都能认真地向大人请教,我们全家从爷爷、妈妈等人教他读音后,都毫不吝啬地夸赞一番;到户外游玩的时候,大人提出找找哪个牌匾,这小孩的脑袋像拨浪鼓一样,找到目标牌匾后兴奋极了……


于是,他幼儿园大班毕业后,直接上了小学,拿起一年级的课本,对生字如数家珍,拼音的拼读也非常轻松。


现在社会上有几种现象,对照一下看看你们地区有没有?


一、校外辅导班越办越多,孩子们的学习比上一辈的负担重得多。

二、校内的学习靠老师引导,校外的学习靠家长巩固。这一辈的家长的学习还要重头再来。

三、幼小衔接班不知何时兴起,教育部门查的越厉害,这个班型越受市场欢迎。

……


面对提出的拼音学习时间缩短问题,家长应该接受目前这个现实,积极做好应对。


一、学龄前儿童。因为现在孩子接受外界的信息量很大,学习拼音与汉字的顺序与原来不同,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看一下字,这样就能在上学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学完拼音后能轻松认识生僻字。


二、对于已经上学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多化些功夫引导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多看带有拼音的图书,与孩子进行拼音和游戏的互动,进行拼音和英语的区别练习,在户外时增加拼音认读的趣味活动等。

只有拼音的基础打牢了,语文学习才会游刃有余。再补充一句,学校学习两周或许是学习计划,但并不意味着拼音学习就终止了。


关注我,最小投入学习硬笔书法,头条视频对书法学习有所帮助。

-------------------------------------------

秀墨斋-中小学硬笔书法启蒙者


成功从调整开始


学校的教学进度没办法改变,只能想办法跟上。我的娃今年二年级,上小学之前幼儿园识字,拼音,加减法都有学,但是开始的第一个学期还是挺艰难的。突出的表现就是卷子做不完,做完了也是刚及格或不及格,期末考试七八十分。算是勉强跟上。第一个假期我们在家里练习口算和写字,现在是第三个学期成绩明显有进步。在假期把新学期要学习的内容过一遍,对学习大有帮助。平时主要是培养习惯,写字要认真,多准备孩子喜欢的书,让娃爱上阅读,对以后写好作文会有帮助。


april11812


我儿子四岁半,从来没有担心过小学后不会拼音!奇了怪了,你们有听说过二三年级学生拼音不过关的影响语文成绩的吗?!包括我看回答问题里的小学老师都说是没问题的,并不是一个月后就不学拼音了,而是在小学的整个过程融会贯通。担心学不会的,都是被幼小衔接课程给忽悠的。我们也准备上幼小衔接,但是主要是学习一下小学的节奏和规矩,我家孩子比较调皮。😝😝😝


艾纳纳


温儒敏编教材不合时宜

梅珊

2019-10-30 10:50:30

温儒敏主编高中语文教材招致众多师生的怒怼,也受到教育专家包括大学教授的批评。

温儒敏先生认识落后于时代。他不了解当前中小学教育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现在的中小学学生不像大学生那么轻松,早晨六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一天除了吃饭就是上课刷题,下课十分钟就抓紧时间扒桌上睡觉。节假日还要补课。他们已经很累了,可温先生无视现状,无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强求学生多读书多背书,强行将高中背诵古诗文由14篇猛增到72篇,还要用加大考试数量和难度来逼迫师生就范,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温儒敏先生缺少大局观念。学生要学习语数外史地生音体美多学科,可他不顾其他学科,一味强调语文,增加教材内容,加大考试难度,迫使学生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语文,不得不削弱甚至放弃其他学科,造成偏科乃至偏废。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不仅如此,温先生强调阅读,轻视写作。语文包听说读写。听读是吸收信息,说写是输出信息,二者同等重要而且相互促进,不可偏废。过分强调多读多背,丢掉写作的学习和实践,语文也学不好。

温儒敏先生强调记忆轻视理解和应用。学习要读书,但不能过分强调死记硬背 。读书最要的是理解,理解了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揭示规律,应用于实践,探索新问题,创造新技术。学而不则惘,不理解背得再多也无用。现在是信息时代,绝大部分知识都能在网上查到,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借助书本,也不必依靠记忆,需要时用电脑至手机就能查到。有便捷的方法不用,仍抱着老古董不放,实在是顽固不化。

温儒敏厚先生厚古薄今。他强制中小学生多读多背的书多为古文,其内容陈旧,多涉及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策略,远离学生实际需要。强求学生读背这些东西容易将他们带去钻故纸堆,脱离现实,无视国家和社会现状与需求,成为温氏老夫子。

温儒敏先生强卖复古主义私货。实现民族复兴需要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但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不只读书一条路,读书也不是只有多读多背一种方法。读古书是必要的,但读书最根本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如果一味死记硬背,多多益善,何谈去粗取精,遑论推陈出新。过分强调多读多背,非但不能真正继承弘扬传统文化,还可能让下一代成为食古不化无所作为的书呆子。


梅珊


这样说并不准确的。在课改以前,一年级的重点是拼音,因为一年级是基础,学会了拼音才能开始正确的读写,随着部编教材的推广,一年级的要求更偏向于识字认字,教材变得多元化,也更丰富。上册课本8个单元,拼音占了两个单元,和以前的教材相比,所占的比重小了,但老师在上课时所用的时间不会少于一个月,只是因为有其他副科同时进行,所以才觉得学习的时间少了。

一年级的孩子因为自身原因限制,识字量和阅读能力有限,而拼音又承担着读和写的任务,在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始终。因此,孩子的拼音掌握的不太好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读写和思维能力,因为考试中无论语文或是数学,只有通过拼音的拼读才能认识字、词,理解句意或题意,孩子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期间,我们一方面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辅导和管理;另一方面,把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引导孩子多用拼音,比如他喜欢的某样事物,食物,动漫……尝试用拼音说,然后再写,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到几句话,循序渐进,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了孩子,努力吧!





云朵儿老师


自己读呀,自己练呀!

为啥总指望学校教呢,难道不教就不学了或者学不了了吗?

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总得适应环境,抱怨是无济于事的。

如果你用很枯燥的读拼音来教孩子大概是真会很难让孩子领会。

请把它带入生活试试?

记得去年老二上一年级的时候,学前我让他把错误的全忘光,入学时候学校教拼音时候很快,一天几个字母,两下就教完了。除了每天督促让他按要求死记声母和韵母的顺序书写,其他没有再刻意教任何。

但是,那段时间我跟他说话都是这样的。。

zh u zhu,zh u zhu...

m a ma m a ma y ao yao ch u chu q u qu l e le,z ai zai j i an jian.

孩子觉得很搞笑,也学的我的样子回复我,拼错了会被我吐槽,我读的不准也会被他吐槽。。就这样算相互进步吧?!

没有几天,他在和我的聊天中,几乎拼凑了所有可能的拼音组合,完胜老师进度。。。。我让他拿起字典,不看字,只看页右上角的音节拼读给我听,一个不错就算ok过关了。。。在后面老师教的过程中,我会在平时作业中让他把顺序书写格式,以及变形的几个稍加注意,保证规则记忆的部分不出错就行了。

虽然快,但感觉丝毫无压力[酷拽],孩子也开心[耶]。。。他至今也没觉得当初学拼音有多痛苦[抠鼻]。


渣母头


这是很多准一年级家长困惑的事情,以前的拼音都是学一学期或者一年才学完,现在的新课标对拼音的规定是几周时间,前后大概一个月时间内完成学习,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不会,跟不上,如果可以在专业的机构提前学一下也行,如果没学也不用担心,因为现在的新课标对拼音的要求降低了。

新课标规定“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现在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刚开始是识字,然后才是拼音。拼音的作用在认字,查字典和正音。新课标对拼音的要求是“熟记”和“正确书写”比以前的“背诵”和“默写”要求降低不少。以前要求的是“直呼”现在已经降低为“能够准备的拼读音节”。

况且现在的教材插图丰富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人教版的教材,用了几十幅和发音相似的图来引导孩子认识拼音,例如字母“e”的插图是一只鹅。

拼音是只教几周,但是不是只学几周

从学完拼音之后的课本里面的字都有拼音标准,这个也是巩固的过程。

包括后面的课外阅读书籍都是带拼音的,查字典也会用到拼音的。

所以说,拼音的学习不仅仅是在学习拼音的那几周。

孩子跟不上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1.根据教材的插图让孩子去认识这些拼音,同时尽量多的让孩子去想一些自己认识的事物来标记发音。

例如:“e”可以是“鹅”,也可以是“饿”或者“蛾”

因为孩子自己想到的,孩子才能记得更清楚。

2.对比一些相似的,加深孩子的印象

例如“b”和“d”,“p”和“q”等等,同时出现让孩子去认,可以连着写几个bd,然后让孩子去数几个“d”或者“b”

这个过程以游戏形式进行效果更好。

3.通过孩子认识的字来认识字母

这一种方法和第一种有点类似,但是是不同的。例如孩子认识“饿”或者“鹅”,让孩子通过这两个字来认识“e”,孩子认识“上学”然后你把拼音给写在这两个字的上面,让孩子去认读。

因为字和拼音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一个去认识另一个是个很好用的方法。

4.读故事认拼音

这个是我们常用的办法,给孩子准备一些喜欢的书,最好的带图的带拼音的,这样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前期你给孩子读,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孩子自己去读,自己在读的过程总肯定会遇到不任何的字或者拼音,这时你教给他,他更乐意去学习。

5.多读、多写

勤能补拙,想学好拼音,多读、多写是最基本的要求。

读可以是单独去读拼音,也可以是拼读一些常见的东西。例如:今天买了个西瓜,让孩子去拼读“xigua”,无意中让孩子去拼读。

写就更不用说了,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写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

6.鼓励多于批评

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刚进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很多孩子不适应,更不用说学习了,出现厌学、不想写作业很正常,再碰到孩子不会写,咋教也不会,为了避免鸡飞狗跳,这时最好采用鼓励的方式,找到孩子写的好的地方、写的对的地方,有进步的地方夸孩子,让孩子知道学习不是只能得到批评,也能得到夸奖,慢慢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所以说,如果孩子拼音跟不上,家长不要急,找到合适的方法教孩子,掌握起来也不是你想的那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