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青年劳动力越来越少了导致大片大片的耕地荒废该如何处理呢?

cc古藏cc


为什么出现耕地荒芜?很多人并没有看准荒芜的真正原因。



土地荒芜并不是因为年轻人进城了,没有人种地了。如果没有人种地,你大可以把地租出去。问题是承租的人就是不交地租也不赚钱,即种地本身不挣钱。

为什么种地本身不赚钱?

过去粮食价格高的时候,绝大部分土地种地是赚钱的,只是赚得多或少。现在粮食价格降了下来,原来赚得少的那部分地(山坡地、盐碱地、比较瘠薄的一些地)就变得不赚钱了,这部分地只能荒芜下来,青年人不进城留在农村种这部分地也是一样不赚钱。

青年人进城不应该受到谴责,而应该得到鼓励。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农村大部分人口向城镇转移是个先决条件。

中国农村现在5.7亿人口,只要留下1亿人,平均每人才18亩地,根本不会出现没人种地的情况。


种田博士后


前推半年,我会骂题主此观点荒谬不堪!

撂荒土地,在我们平原地区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想象的。

且说说我们这面土地种植的情形吧。

关注乡村滋味,每天趣聊农家话题。


在我的鲁西南家乡,已基本实现了机器化,人工参与的劳动只占整个生产作业的极小一部分。

大棚种植、经济作物种植,需要的人工较多,但多数也是机器耕作,只有瓜果对花、吊绳、下果等机器无法作业的部分,才会人工参与,而这些人工也是雇佣闲下来的妇女。

粮食种植的话,则基本不用人工参与。

老家农村的粮食作物,一般为冬小麦和玉米,收种基本都是一天完成!

收是机器,家有几亩地,机器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而且秸秆粉碎在地里,粮食直接出来,愿意留,有车送到家去,不愿意留,一个电话就有收粮的商家来地里拉。

收完后,种地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商家直接送到地头,撒化肥是含在化肥里的,播种也是机器。一般情况下,连耕加种,加收加卖,当天即可完成!

我这样说,以前好多朋友骂我夸张,但确实是事实。

侍候几亩地,一个妇女很轻松就完成了。

至于后期打药,除草,愿意使用机器,有!愿意雇佣人工,也有!

粮食种植虽然收入不高,但总是一份收入,没人会去撂荒土地。

后来听莱阳一位亲戚说,他家就撂荒了15亩地,当时真的很吃惊!经过他解释才知道,山坡坡种不好种,而且地块分散,所以干脆也就不种了。

土地撂荒,大多发生在种植不便,产出不高和地块比较分散的区域。

我的建议是按国家土地流转的政策走,土地流转是国家针对土地撂荒,产能较低,而制定的政策,将土地流转给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又方都会有较好的收益。


乡村滋味


可能很多人不是农民或者即使是农民也多年未接触农田农事了吧。我是农民出身,每年过年及端午节都回老家看看我家的田地。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中国人的勤劳特性是不会让田地荒废的,即使最偏僻的田地也会种一些菠菜、豆角之类的蔬菜。

我父母来城市居住后,家里的地并未荒废,我五叔五婶主动种了起来。他们把我家的田地打理的井井有条:春种小麦,秋种玉米。甚至我家的旧院子里都种满了菠菜、生菜、白菜等蔬菜。这样子他们不仅粮食自给自足,也不用花钱买菜了。而我们村的大部分外迁的人家都与我家情况相似。



我的小区在成都中环路,小区后面临河的一小块长条形荒地也种满了各种不知名蔬菜。不知道是哪位勤劳的大妈大叔种下的菜。而这种情况在成都各个荒地随处可见。由衷佩服中国人的坚毅与艰苦卓绝。

也许我老了以后,有了自己充足的时间,我也会像现在的这些大爷大妈们一样,抑制不住自己种菜的冲动,将自己力所能及的荒地用蔬菜填满!

所以不用担心田地荒芜的,相信凭借中国人愚公移山的坚毅品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能将本是良田的荒地再次变成良田!

最后,我是习惯于不夸张、讲良心,说实话的土杂,三农领域优秀创作者,欢迎关注。


土杂漫谈


农村青年劳动力越来越少,导致大片大片的耕地荒,该怎么办呀?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城市工业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是大势所趋,政策资金劳动力全部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农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老年化,小农生产模式的瓶颈,大面积耕地抛荒只是现在的表相,为了集约土地资源的前期条件,后续现代化农业提供土地资源,未来农村农业将是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二,农村公路网的建设,水利的资源建设,小田改大田,退出宅基地,土地确权,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土地流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集约土地资源,小块土地上城市生活,把土地资源集约大户生产,

三,应该怎么办?引进学习经济比较好的项目,比如中药材种植,养殖等等填补农业收入的不足,条件成熟的时候,做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最有智慧最勤劳的劳动群体农民,将引领中国农业的文明再度辉煌。





雨中落泪2019


对农村这种局面的出现,我认真的想了想,有以下几种原因形诚的,首先是计划生育后,农村的人口减少,很多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为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都在拼命赚钱来培养孩子,尽量赔着孩子到城镇读书,甚至是上幼儿园就进城了,赚钱多的人在城镇上买房子供孩子读书,所以农村成了空窠村。四十岁的中年人都流入城里了,所以无人种地了,第二是农产品价格太低,一斤小麦低不上一瓶矿泉水。农民种地一年的收入比不上打工一个月的收入,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妻弃子到外打工赚钱,过着流浪的生活,目的就是辛苦自己一辈,换来下一代逃离农村。做一个修七世站街头,吃了多酱麻油的日子,还有上最后一个问题是粮食进口,使粮价大落,农民所种的粮食,卖不出去,就是买了也是层层压价,不象原来国家统一收购,会照顾到农民的生活,而现在是国家丢弃了这一块,实际上是收农民种的粮食是赔本的买卖,因为粮食收储是需要成本。要曰常管理,还有损失。到头来还要低价卖出。这些责任,在现在一切向钱的社会里,谁也不干。

有以上几种原因,导至了农村田地荒芜,国家想了多种办法,加大了种粮补贴,决心很大,但是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现在是少了不少,但仍居主导地位,所以说三农问题,是国家主要考虑的问题,每年都有一号文件,都是想稳定农业。我想专家们在这些方面多想办法,出点子,不要唱十几年增的高调。喝与做不协调,别人看了也觉的好笑。


安徽巢湖记忆


笔者老家的10亩地是怎么分配的?

猪小妹我就是来自农村的,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农村上的中小学,大学学的是园艺,参加工作做的是三农相关行业。家里还有10亩地,父母在老家也参加了合作养猪、散养了土鸡、几头羊。每逢周末都要回老家看看,农忙的时候也会抽空回老家帮忙。

目前老家的10亩地是这样分配的,6亩地全部种植了辣椒,因为村子里基本很少种植玉米、麦子(老家在北方),大家都种植辣椒,因为是规模种植,会有专门的人来村子里收购,所以不担心销路,辣椒价格也比较稳定,种植、采收不太费劲,成本相对也比较低,加上现在火锅店比较多,本地辣椒需求旺盛。想对比其他的作物,辣椒收益更稳定。剩下的4亩地基本都是种植的蔬菜,圆白菜、黄瓜、豆角等等。

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因为父母年龄大了,也不愿意让他们累着,虽然现在播种、施肥浇水、收割都是机械化了,但农村难免还有传统的观念,比如拾捡漏掉的麦子。这是父辈人所不能忘怀的,做儿女的有时候也改变不了。让地荒废或者租出去,老人是不会同意的,所以种植蔬菜选择会更好一点。

新农村的选择,荒地是怎么合理利用的?

城乡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有些地方已经分不清是农村还是城市了,小别墅一栋栋的连在一起,道路清洁干净,猪牛羊有了合适的地方,污染基本不见。这样的变化太大了,青壮年的选择也更多了,有进城工作的、创业的,还有把家安在城里的。农村大片的土地似乎被荒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城里的人回到农村承包土地、山地的。现在的农产品价格也在上涨,所以很多人选择回乡创业,这也是个机会。

选择1:果树采摘园

现在水果的价格一路上涨,超市最便宜的是缅甸西瓜2~3元一斤,其他水果都在8元以上,部分当季水果比如樱桃笔者老家的价格到了18元/斤,草莓的价格是20元/斤。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周末或节假日郊区游成为最好的选择,如果你的周边有一片水果采摘园,想必会更吃香一些。不过这个从选苗、种植等都需要相应的技术,量力而行。

选择2:中药或花卉种植

当地都有植保站,除了农作物之外,还有中药和花卉种植的相关技术培训。如果家里有空闲的土地,并且规模比较大,也可以先做考察,之后再做选择,也需要量力而行。

选择3:菜地(有条件可以做大棚蔬菜)

如果附近有大型的水果蔬菜交易市场,可以考虑做大棚蔬菜,近郊不愁运输和销售。

选择4:如果有合适的工作,可以把农地出租

目前猪牛羊不再适合农村散养了,因为检疫防疫、环保等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养殖不在适合市场发展。所以,与其农地荒废,不如选择出租。

写在最后的话:总之,土地是奉献者,你种啥它长啥,它会回馈辛勤劳动的人们。


三农猪小妹


农村的青年劳动力越来越少了导致大片大片的耕地荒废该如何处理呢?

耕地荒废是近几年的事情,随着农村青年人大量外出打工、农村录取学校学习以及入伍当兵的,大多数是出去就不回来,事业有成的把家里的老人全部接到城里面,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相应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逐渐减少,没有人耕地种植农作物,地只能空闲。特别是山区坡耕地荒废比较多,该如何处理呢?


过去外出打工的土地一般是送亲戚朋友种植,现在连亲戚朋友都外出了,没有人承担种植。现在是想种植的人没有土地种,有的养殖户想种植牧草养殖畜禽而不敢去种植荒废的耕地,而大片大片的耕地荒废,非常痛心。


现在对这些荒废闲置的耕地只有由村委会征求村民意见,由村委会牵头为荒废耕地寻找出路。一是将土地有偿转包给本村或者附近种草养畜和农业种植大户经营,收入归土地承包人。二是土地流转,转入农村合作社或者其他转包者,每年的流转收入归土地承包人。


老周说三农


我对这问题问答是:

现时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八十年代初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教育上进了一大步,都想到城里去生活。而从事农业非常辛苦,收益又微薄,加之农村发展又有些怠后,土地承包时的种田人现已老年了,90年代初出生的人都不想在家务农,涌入城市从事各种行业。

另一方面,农业科学进程缓慢,市场经济规律,农产品价位低,除在一些特殊的农业产业化大户有收益外,极大多数农村还是半机械化的传统农业,因承包土地时未达到一户一田,土地分户零散,资源整合利用难以推进。我用一个数据来证明农村现状,6口之家拥有田地20亩,有劳动力3人,以种水稻来算,年产大米2万斤,市场价每斤2.5元,总产值5万元,除去农资丶设施投入后只有4.5万元,也就说3个劳动力辛苦一年的总收入,一人仅在1.5万元,这还是条件好的农村,条件差的地区可想而知,总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多,外出务工一个人年可挣4一5万元,可想而知,有好多人喜欢种地?

地利条件差的地方,种植作物有局限性,基础设施差,人文素质也落后,穷的多;地利条件好的地方,耕地面积被各种开发占用了,土地少,设施再好,科技再进步也没有效益,这两个因素形成后,人们还是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搁荒土地,出现了严重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空心村。

然而,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已不再是能温饱就行的时代,高节奏的生活人们不得不从趋利的方向去发展,"有啥吃啥“的年代人们还很快乐,现在“吃啥有啥“人们还快乐不起来了,幸福感已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能吃饱穿暖的农村在不是祖辈能生活的家业了,涌向城市生活也成大趋势。

发展是必然的,民以食为天,农业农村更是小康社会的前沿阵地,没有农业人们怎么生活,更何况近1/3的人口以农业为生,乡村振兴势在必行,将会在一个短时期内改变现状,一是政策倾注农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二是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合作社,家庭农场旳经营模式,将土地进行流转,整合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三是政策支持、政策扶持,发展农业企业,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养老保障体系,使广大的农村人口感受到农业有奔头,能发展,更能安居乐业,农村问题得以解决。



态和益康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提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土地撂荒?这个说法有点荒谬!

农村青年进城,劳动力越来越缺乏导致土地大片荒废?看似非常有道理的一个问题,却当真经不起推敲,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这一点确实也是事实,农村劳动力外流也同样没错,但是农村土地有荒废吗?很少!肥沃的良田绝对不会说荒废,而有没有荒废呢?也有,那些盐碱地,沙滩地。

之所以如此肯定的所并没有所谓的大面积抛荒,这一点同我国的农业政策也有着较大的关系,如今土地流转政策已经建立起来,对于农村缺乏劳动力的农民来说,如果真的不想种植,不愿意种植的话,大可流转出去,每亩至少也有200块钱,当然各地区还是有所差异的,老家土地比较好一些,每亩可以达到500元,而黄河滩的地200都没人愿意种植,压价更低。如今农村种粮大户越来越多,只要你愿意,没有流转不出去的土地,问题只在于你开出了什么样的价位。但是无论什么价位,总比撂荒要强吧?

而什么样的土地会荒废呢?这也就是《三国演义》当中所衍生出来的一个词“鸡肋”地,种植吧赚不了多少钱,甚至还会不赚钱,而不种植吧又略微绝对有些亏。那些农田属于“鸡肋地”呢?

沙滩地这也就是江滩、黄河滩、河滩一般这些地方的土地沙土比较多,土地不够肥沃,种植农作物也一般靠天吃饭,什么还会因为夏季一场暴雨,河水暴涨之后导致淹没农田的可能。对于这样的土地,如果说撂荒了,大家也真的不要奇怪,因为即便是对于正常人来说,都是出于可种可不种植两可之间,更不要说在劳动力欠缺的情况下了,这样的农田流转也几乎不可能。此外像盐碱地,山区丘陵贫瘠土地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土地贫瘠之外,外加无法机械化种植,这也就导致农民当真没有太大兴趣去种植这些农田。

对于这些“鸡肋地”出现的撂荒现象,大家当真不必过分的奇怪,更不要将撂荒原因归咎在劳动力短缺上面,固然劳动力短缺是事实,但是如今农村机械化的事实也着实替代了大部分的劳动力。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撂荒,直白一点的说通劳动力转移关系不太大,农业生产不赚钱才是根本原因所在。粮价不算景气,虽说今年玉米价位有所上涨,水稻、小麦价位也保持了稳定,但是在物价涨速过快的今天,总是觉得钱是那么的不经用,农民种粮补赚钱,种经济作物劳动力需求量有偏大,这也是大多数农民选择将土地流转而外出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种粮大户依托自身强大的财力投入,种植大量的耕地,虽说亩经济效益并不多,但是规模性经济效益就非常可观了。


科学兴农


农村人口城镇化,年轻人因为务农无奔头大量外出打工,导致大片农田荒废。其实这也只是一种假像,这都是暂时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农田荒废,但是喧嚣过后是平静。我们应该透过表像看本质。

现在所荒废的大片农田,基本上都是山区,难耕种,无法机器耕种的农田,加上当初分田到户时,为了分均匀,每一戶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这也造成无法集中耕种。

现在荒废了大片农田,只要国家出台整合农田实现一户一地政策,并且实行农田改造,至少小面积农田改造,达到可机器耕作后,农业就不需要那么多年轻劳动力了。到时侯一个人可种地几百亩上千亩,还要那么多年轻劳动力干嘛呢。他们能有好的发展完全可以任由他们去。

只要把可耕地整合好改造好了,自然会有人来承包耕种的,到时会出现农场农庄,种粮大户养植大户,地尽其用,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大片荒废。

目前迫切要求国家进行土地整合,土地改造。只有这样农业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强行搬迁,导致多数农民不服不满。

此篇虽非什么杰作,但是希望能有大大人看到,从而能引起重视,长远解决农业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