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季大鴻


胤祉,可不是一個不關心政治的王爺。

莊親王胤祿曾言:“胤祉乖張不孝,暱近陳夢雷、周昌言,祈禳鎮魘,與阿其那、塞思黑、允禵交相黨附”,“九子奪嫡”時,胤祉也是早早的參與到奪嫡的鬥爭中,當時翰林院編修陳夢雷、直隸總督李紱等皆是胤祉一黨。



當然,胤祉雖參與到奪嫡的鬥爭中,但無奈他的勢力實在是太弱,連四爺黨都鬥不過,更別說勢力更龐大的八爺黨、太子黨,因此他早早的落敗,此後眼見奪嫡無望,他也就只能是明哲保身,安心的替國家修書,基本不再過問政事。與此同時,他雖很少過問政事,但為了避免日後被清算,他還是明裡暗裡的支持著其中一位參與奪嫡的阿哥,而這就是皇八子胤禩。

如此,他支持八爺黨的行徑,也就成了日後雍正清算他的一個藉口,即“與阿其那、塞思黑、允禵交相黨附”。



當然,胤祉雖支持胤禩,但也並未去對付雍正,因此,雍正登基的初期,雍正雖對胤祉不滿,但也並未向對付胤禩、胤禟那般兇殘,只是將他變相的發配到景陵,讓他守護康熙的陵寢。如果此後胤祉識趣點,不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是與世無爭的待在府邸中,做他的安樂王爺,或許就不會有後來的結局。

但是,胤祉顯然不安於做一個閒散王爺,他也不想就這樣安與世無爭的過一輩子。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胤祉向蘇克濟索要賄賂一事,被人揭發,雍正震怒,以他無人臣之禮之由,將其降為郡王,然後囚禁在其府邸中。當然,本來胤祉是要被奪爵的,只是後來雍正顧念兄弟之情,再加上索要賄賂一事多數是為了他那個兇頑狂縱的兒子弘晟,因此他只降為郡王,而其餘罪行則由其子弘晟承擔,康熙將其囚禁於宗人府。



當然,雍正或多或少還是有點在乎胤祉的,在八年(1730年),也就是他被降為郡王的二年後,胤祉又被恢復親王爵。但是雍正雖對胤祉還算厚道,可胤祉對於雍正的好意卻似乎不領情,“其子弘晟兇頑狂縱,助父為惡,僅予禁錮,而胤祉銜恨怨懟”,對於雍正禁錮自己的兒子弘晟一事,胤祉明明知道,那是他罪有應得,可是他非但不自我反省,反而是認為這是雍正在故意為難於他,因此是懷恨在心。

如此,他開始對雍正是明裡暗裡的表示自己的不滿之心,而後更是將這個不滿之心轉移到雍正最信任,也是最在乎的弟弟怡親王胤祥的身上,“怡親王忠孝性成,胤祉心懷嫉忌,並不懇請持服,王府齊集,遲至早散,背理蔑倫,當削爵”,在怡親王胤祥的喪禮上,胤祉不但是遲遲未到,之後更是毫無憂傷的面色。



由此,胤祉這般不識趣的行徑最終是徹底的惹怒了雍正。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下詔奪取他的爵位,並將其幽禁在景山永安亭。

總得說,最初雍正對自己的這位哥哥還是比較仁義的,也是比較在乎的,他曾說:“朕止此一兄。朕兄弟如胤祉者何限?皆欲激朕治其罪,其心誠不可喻。良亦朕不能感化所致,未可謂盡若輩之罪也”,在雍正的眼中,胤祉是他唯一的哥哥,因此本不想過多的為難他,可是這位哥哥實在是太不爭氣,無論他如何的善待他,胤祉的心都不在他這邊,都不曾誠心的想為他效力。



“如誠親王其才甚屬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無不洞晰,而用之之難尚然如此”,本來雍正是想用他的,只是可惜的是胤祉始終對他心存芥蒂,沒啥忠心可言。只得說胤祉的悲慘結局,多半是他自己作出來的,而不是雍正故意為之的。


澳古說歷史


胤祉是不是一個關心政治的人,這一點都不重要。他被雍正囚禁致死,完全就是因為他觸犯了雍正的忌諱。

愛新覺羅·胤祉,康熙帝第三子(序齒的第三個兒子)。由於他的文學和書法造詣在康熙眾多兒子當中都是最高的,且平日裡很少摻和奪嫡之事,因此他便給人一種不關心政治的印象。

但是其實,胤祉是個情商很高的人,他的政治智商也非常的高。

首先,胤祉知道自己是庶子,獲得皇位的幾率微乎其微,因而他平日裡便跟太子胤礽的關係非常親密。(早做準備)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胤祉覺得機會來了,便向康熙檢舉揭發了大阿哥胤褆魘咒太子胤礽,素有謀奪儲位企圖,把胤褆也打入了大牢。

老大、老二先後被廢,身為老三的胤祉變成了事實上的老大,奪嫡幾率大增。但此時的胤祉依然非常謹慎,不顯山不露水,跟老四胤禛一樣,只幹事實,不摻和奪嫡。

一年後,康熙復立胤礽為太子。胤祉由於不摻和奪嫡,且平日裡與胤礽關係和睦,因而博得了康熙老爺子的好感。在太子胤礽復位後,胤祉也被一起晉封為和碩誠親王。

而因為爭儲而上竄下跳的老八胤禩,則被康熙打入了“冷宮”。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康熙明確不會再立太子。

不過,雖然康熙已經表示不會再立太子,但皇位終究是要有人來繼承的。因而眾皇子便希望以成績打動老爺子,胤祉也是如此。當時他專心著書,由他所主持編修的《律歷淵源》讓康熙甚感欣慰。因而康熙在他最後的十年中,對胤祉都非常關照。

從以上敘述中可以看出,胤祉並不是一個單純潛心治學的人,他所謂的潛心治學,有相當大的功利性,即投其所好,博得老爺子對他的青睞。

(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其實才是真正的老實人。他們一個不通漢學,一個身體有殘疾,完全不摻和奪嫡)

那麼,像胤祉這麼暗中發力,他有沒有繼位的希望呢?坦白說,他是有希望的。

首先、他文武兼備。當時跟他競爭的對手只有老四和老十四,但雍正的騎射不如他,老十四的文學不如他;

其次、他是事實上的老大。在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被永久圈禁後,康熙已無嫡子,胤祉是事實上的長子;

所以說,胤祉其實有一定的奪嫡幾率。


只不過,後來因為“孟光祖事件”,胤祉的形象被摸黑了。康熙為了保護他,同時也是為了敲打他,不要他參與奪嫡。胤祉才主動退出了奪嫡圈子。

孟光祖是胤祉府上的人,康熙末年也就是胤祉最受康熙青睞時,他曾打著胤祉的名號到地方各省如陝西、四川、江西、廣西等地活動。收受賄賂。康熙得知此事後,派人將孟光祖捉拿後正法,但也只是將孟光祖處死了事,而沒有再去追究孟光祖到底在下面都幹了什麼。不僅如此,康熙還特意對供職於蒙養齋館的魏廷珍說,你“每日和三阿哥在一起修書,若有此事,即當以身命保之”。

從康熙的處理來看,很顯然,晚年的康熙並不希望政治鬥爭牽連太大,特別是牽扯到胤祉身上。

由於“孟光祖事件”沒有進一步追查,所以胤祉到底有沒有派人去下面爭取地方大員的支持,尚難定論。

不過孟光祖作為胤祉府上的屬人,在下面活動了好幾年,胤祉說自己一點都不知道,恐怕也是說不過去的。

總體而言,胤祉雖然沒有很明顯的表現出要爭奪儲位的跡象,也許他心裡也清楚康熙對自己的定位,因而便一直是以學者的形象出現。但是在康熙的最後十年中,胤祉始終受康熙的信任,有爭儲的希望,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雍正即位後,對於胤祉的真實為人,雍正心裡也沒底。於是,出於對他的戒備,雍正便以他與廢太子允礽關係密切為藉口,將他發配到了遵化的東陵為康熙守陵。並且,雍正還伺機剝奪了他兒子弘晟的世子爵位,貶為閒散宗室。

面對雍正的這一系列政治打擊,要說允祉在私下裡不發點牢騷,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有了下面的這兩封密奏:

主子如此決斷以來,未曾降旨,是以允祉並不知曉。今將殺允禩之過落於我身,我情願承受,主子說我是允禩同黨,我也接受。主子聖明,且有上蒼為鑑,我若撈取聲名,與外人胡言亂語,即讓我如允禩一樣承受苦難。臣允祉乃一奴才,忝為人兄,竟敢如同主子之手足。主子如何想,諭旨如何言,我就如何遵照而行。此外再無他言。伏乞主子閱訖批還。若無主子聖明奇恩,我豈能存活至今。——雍正四年允祉密奏

不得不說,允祉的文筆確實好,幾段話就把自己的責任摘得乾乾淨淨,還用近乎於乞求的語氣在試探雍正的態度。

後來雍正雖然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但是雍正在允祉密摺的硃批回覆卻耐人尋味。

雍正說:聖祖在上,不是我故意懷疑你,而是三哥你原本就是個善於說謊騙人的人。被你騙怕了,我要是不懷疑你,都對不起自己的智商啊。你要是故意騙我,就是對不起皇阿瑪!行了,行了,我信任你了,希望下次不要再有這樣的“謠言”。

皇考在天之靈,必有明鑑。此是朕一片苦心。只是阿哥原本善於說謊哄人,容忍一切異端,朕稔知此情,懷疑憎惡是實。朕若即稱相信,實為欺騙上蒼,爾若執意騙朕,即是悖逆於皇考。日月長久,試目以待!阿哥果能如此,不僅多有爾主子弟弟的好日子,朕之福份也才全備。身為親兄,宜倍加謹恪。——雍正硃批回覆

其實從雍正所批的那句:“阿哥原本善於說謊哄人”中便可看出。允祉是不是潛心治學,不關心政治的人,根本就不重要。因為至少在雍正看來,允祉不是善茬子。或許允祉在歷史上真的是一個潛心治學,無心於皇位,無心於名利的人,但問題是,雍正皇帝對他不信任!

後來,允祉因為向朝廷官員勒索賄賂,以及對老十三之死缺少哀悼之情,被雍正抓到了弄死他的把柄,將他奪爵並幽禁於景山永安亭。最後,允祉在幽禁處病死。(病死的說法存在疑問)

同時,由於允祉是被幽禁致死的,所以他的十二個兒子都混的比較慘。繼承爵位的大宗也只是不入八分輔國公,沒有繼承爵位的兒子則全部都是閒散宗室。基本上是康熙孫子當中混的最慘的一支宗室。



總的來說,胤祉被搞倒的原因,就在於他對自己的命運看不開。按照漢人的傳統,皇位繼承遵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矩。就憑他比雍正年長,雍正就不可能放過他,因為他太礙眼了。而他呢?想遠離政治,卻總是時不時的露臉,太遭雍正嫉恨了。

另一方面,由於他文武雙全,並非是百無一用的書生。當年老十四在西北打仗,後方協助康熙處理軍務的就是他。(相當於是入過軍機的皇子)。而且,他貌似還參與過奪嫡之爭。雍正豈能單獨放過他一人?

雍正之所以先不動他,主要是因為實在是太忙了。老八、老九、年羹堯、隆科多,這麼多人要收拾,一時還顧不到他。等到好不容易把這些人都收拾了,曾靜的謠言又冒出來了。等到雍正把《大義覺迷錄》發行頒佈天下後,再一扭頭,原來老三還在啊?然後胤祉就悲劇了。


Mer86


康熙的老三胤祉,也就是三阿哥,這人很簡單。作為康熙的眾多皇子中的一個,他的兄弟們都希望能夠坐上皇位,因此在康熙末年,“九龍奪嫡”也就是發生了。



各皇子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為了這個皇位,兄弟之間你死我活、手足相殘,可就唯獨我們這位三阿哥對皇位不感興趣,他雖然在文學才能和弓馬騎射上都很優秀,但就他沒心思參與到奪嫡的行列當中,他感興趣的只有文學。

在復立二阿哥胤礽為太子後,康熙發現他的這三兒子能夠團結廢太子,而且不落進下石,為了在用另外一種方式補貼他,於是康熙封胤祉為和碩誠親王,並讓他幹自己想幹的事:主持編纂《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


不過就這麼一個不對皇位感興趣的三阿哥,後來在雍正繼位後被囚禁致死?

有人說,因為胤祉素來與廢太子胤礽交好,所以雍正繼位之初,對他有所忌憚,於是把他貶到了康熙陵前守墓。這對胤祉來說,簡直要他的命,但也只能在心裡發發牢騷。在後來的幾年內,朝廷的大臣們也見風使舵,紛紛上奏他索賄,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雍正要搞他,誰也擋不住!很快,胤祉就被削官奪爵,而且還被囚禁在府中,失去了自由。

其實,這件小事,過段時間,皇帝沒準一高興,就放了他的三哥也有可能。可恰恰就在十三阿哥的葬禮上發生了不快。世人皆知,在康熙眾多皇子當中,數雍正和十三阿哥關係最好,所以十三阿哥死後,雍正親自為他舉行葬禮。可胤祉在葬禮上,被傷心欲絕的雍正給發現毫無悲痛之情,彷彿是一個外人一樣。這讓本來就厭惡他的雍正更加厭惡,很快雍正就下旨,你就永遠待在你的府中,不用出來了。


其實這就等於宣佈了胤祉的死刑,不久以後,胤祉在憂憤之下而死。不過雍正念其還是兄弟一場份上,對這個三哥還是以郡王的規格下葬的。


青史回聲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雍正登基後,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曾經果斷地將老八,老十四等兄弟軟禁起來。


念廢太子和三哥胤祉平日關係不錯,沒有軟禁這兩位,而將他們發配遠方守陵。

但是,後來雍正為什麼要把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而死呢?這裡面的矛盾其實比較複雜。

要知道胤祉被囚禁的時間是雍正八年,史書記載雍正囚禁胤祉是因為在皇十三子胤祥去世後遲遲不參加喪禮,面無哀傷之色。

《清史稿》記載:

怡親王忠孝性成,允祉心懷妒忌,並不懇請持扶,王府齊集,遲至早散,悖理蔑倫。

像胤祉這樣無情的人,似乎對雍正的統治是一種威脅,雍正自然要軟禁。

有人說雍正太無情,實際上,更加準確地說應該是胤祉無意,他的本性過於頑劣,不知道變通,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雍正幽禁胤祉於景山永安亭,並不是僅僅是因為悼念胤祥不周之事,實際上也是積怨已久。


在雍正二年的時候,胤祉的兒子弘晟就被“訛詐銀兩”而被雍正嚴懲,這時候雍正多少對胤祉有一些排斥。

到了雍正四年的時候,胤祉因為賄賂而被朝廷中的人彈劾,雍正也曾怒責胤祉無人臣之禮,這時候雍正其實對胤祉就有了比較深的芥蒂,但是雍正也沒有嚴懲胤祉。

在雍正八年,還有一個小的細節:胤祉被升為親王。

這說明當時雍正跟胤祉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也說明雍正在包容這個兄長。

但是後來公然怠慢胤祥的葬禮就顯得有點過分了,雍正當時正悲切之極,而胤祉卻又給他丟臉,於是積累的怒火一把燃燒起來。

我們能說,雍正是一個很絕情的人嗎?恐怕也不是。

八年來,其實他對胤祉也很多“忍”的成分,畢竟胤祉是大哥,他不敢觸犯。

但是,胤祉做得太過分了,本身行為不正、受賄不端,還一股孑然傲氣。


要說為什麼雍正會軟禁他的三哥,不是因為雍正無情,而是因為這位三哥太無意了。


東方大史


愛新覺羅·胤祉,康熙第三子,在文武方面在眾皇子裡面算突出的,康熙爺很喜歡這個兒子。而且平日裡和太子交好,屬於太子黨裡面的吧。但是在九子奪嫡裡面他並不活躍,而是潛心完成康熙給他的任務:編寫《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兩本書。


康熙對於這個兒子是非常稱心如意的,因為他保護自己的太子,在第二次廢太子後,胤祉就查出是大阿哥胤禔使用一種巫術才讓太子言行荒謬。

大家知道皇太子是皇帝親手帶大心肝寶貝啊,而且胤祉對於政治並不參與, 在朝廷上也沒有八阿哥這般籠絡人心。這可不就是康熙最愛的品性麼,所以傳言就在雍正繼位後來了,說是太子之後,康熙有意傳位於三阿哥胤祉。你想本來雍正這皇帝當得就名不正言不順的,他是能殺的都殺,一個都不放過。因此胤祉被打發到去給康熙守靈並剝奪爵號。後來十三阿哥死了,唯一的四爺黨,胤祉又被雍正認為無情無義,兄弟死了也不傷心。

其實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最後還是莫須有的罪名圈禁致死。其實在太子被廢,大阿哥被圈禁後,無疑三阿哥胤祉成了長子,被立儲君的機會很大,何況康熙本來就挺喜歡這個孩子的。因此胤祉到底有沒有爭?這個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沒有揭發大阿哥認真修書,會不會他的結局會變得不那麼慘呢?


最後我們總結出一個經驗:做人真的很難,你爭也是死,中立還是死,難就難再要站好對,這個理在現在仍然適用。


尼采廣寒宮中坐


康熙皇帝在臨終前曾向即將即位的皇四子胤禛留下了一句耐人尋味的祝福:“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這既是康熙皇帝對於雍正帝的囑託,實際上也表達了康熙皇帝對於即將掌權的雍正皇帝將骨肉兄弟作為政敵來整肅的擔憂。客觀而言,雍正皇帝對於自己的兄弟還是能夠一分為二的看待的,素來以刻薄寡恩著稱的雍正皇帝還是能夠對於那些擁護自己繼位以及對自己權力並不構成威脅的那些兄弟加以善待的。但是對於那些敢於挑戰自己權威以及影響自己權力的兄弟,雍正皇帝通常也是毫不留情的給與打擊。但是雍正皇帝有一位兄弟,既對政治權力不感興趣,也對雍正帝不構成威脅,卻最終還是被雍正皇帝下令圈禁,至死不得出,這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子誠親王胤祉。

低調的皇三子胤祉其人:

皇三子胤祉生於康熙十六年,其生母榮妃馬佳氏曾先後為康熙皇帝誕下五子一女,是康熙皇帝早年最為寵愛的嬪妃之一。皇三子胤祉本人在康熙皇帝的眾多阿哥之中也是非常優秀的,不僅善騎射,並且在文學和書法上也非常有造詣,這在清初滿洲貴族之中是並不多見的,同樣也是難能可貴的。胤祉在康熙三十七年時獲封郡王爵位,第二年,胤祉因為在皇十三子生母敏妃的百日喪期內擅自剃髮,被生氣的康熙皇帝降為貝勒。胤祉雖然觸怒康熙皇帝,但是並沒有遭到康熙皇帝的厭棄,整個康熙一朝,胤祉都頗受重用,康熙晚年,文學上頗有造詣的胤祉奉旨主持了多部重大典籍的編纂。因此深得帝心。

雖無心皇位但參與奪嫡:

實事求是的講,皇三子胤祉並沒有過想做儲君的念頭,但是這並不代表其沒有參加康熙皇帝晚年的“九子奪嫡”,而真實的情況則是,胤祉不僅參與了奪嫡活動,還是不折不扣的太子死黨。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出生之時,其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便因產後大出血去世了,嗷嗷待哺的胤礽被康熙皇帝交由自己寵愛的榮妃馬佳氏撫養,而榮妃馬佳氏則是皇三子胤祉的生母,胤祉自幼與太子胤礽共同撫養在榮妃身邊,兩人雖非一母所生,但為一母所養,因而關係非常密切,康熙皇帝深知如此,所以在日後安排的一些由皇太子胤礽負責的事務時,通常也讓皇三子胤祉一同隨行。

康熙親征準噶爾時,兩人曾一同前往去探望過康熙。只是那一次,胤礽表現太差勁,兩人被遣回了京城。後來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也是胤祉的力薦,使得康熙帝沒過多久便將胤礽復立為太子。至此兩人關係更為密切。胤祉是太子胤礽的死黨,猶如皇十三子胤祥與雍正皇帝的關係一樣,胤祉也將寶壓在了太子胤礽身上,這也為日後胤祉遭到雍正皇帝的整肅而埋下了伏筆。

雍正即位後遭到整肅圈禁:

雍正皇帝即位後,對於曾經用擁護廢太子胤礽的兄弟,採取了毫不留情的打擊,皇三子胤祉首當其衝,雍正皇帝沒有給出任何罪名,便將胤祉去為康熙皇帝的景陵守陵,康熙一朝頗受重用的誠親王胤祉至此成為雍正朝的閒散宗室,雍正六年,胤祉因向大臣索賄被告發而被雍正皇帝下令圈禁在自己府中,同時將其降為郡王。兩年之後,雍正帝開恩將誠郡王胤祉恢復了親王的稱號,但是好景不長,被封為親王后的三個月,雍正皇帝最為珍視信任的怡親王胤祥去世,在怡親王的葬禮上,胤祉遲遲未到,並且毫無憂傷的面色。因此再次被人彈劾,雍正帝因此震怒,於是將胤祉的爵位取消,同時將其全家囚禁在景山壽安亭,兩年之後的雍正十年,胤祉去世,雍正皇帝授意大臣將其以郡王之禮入葬。

皇三子胤祉在皇長子和皇太子先後被失寵獲罪後成為康熙皇帝事實上的長子,也是雍正皇帝所說的唯一的兄長,因為其在康熙生前力保太子而遭到雍正皇帝的忌恨,以至於雍正一朝遭到皇帝的整肅,並最終獲罪而被圈禁而死。


歷史課課代表


孤家寡人雍正

“九子奪嫡”之時,雍正皇帝採用的是什麼策略?不爭即是大爭。雍正一門心思的為康熙辦事,其他皇子都不願意乾的事情,他去幹。得罪人的事情沒人幹,他也去幹。

當然了,一些不能幹的事情,但是又不能直接忤逆皇帝,他就嘴上說得好,一定要去幹,然後深夜烤火盆,再泡冰水,把自己弄得病重無法執行,心機極深。

就這樣,雍正成為了一個“不爭”的兒子,而且什麼活都樂意幹,不結黨營私,成為朝廷中一個孤立的人,康熙曾經和他說過,要學會做一個孤家寡人,這句話給了雍正很大信心,也堅定了他一心一意為康熙辦事的信心。

果然,最後雍正成功當上了皇帝,成為了真正的“寡人”,他即位之後,那些老八之流,自然不在話下,那是爭儲時正牌勁敵,他自然會收拾,這無可厚非,那麼對政治毫不關心的老三,雍正為何也要收拾掉呢?

碰巧了

都說無巧不成書,這件事情也是巧了,老四走的是一條道走到黑的“與世無爭”路線,看似無爭,其實大爭,最後贏得皇位。

老三呢?走的是緊抱太子大腿,也是“與世無爭”路線,老三平時就聚集一些文人騷客,在一起研究文學詩賦,從來不搞朋黨那一套,也不籠絡朝中大臣,成為了皇子中的一股清流,似乎對一切都不感興趣。

或許老三的演技能騙得過天下人,但是卻騙不過雍正,因為好巧不巧,他們走的路線基本一致,所以對方的想法都是心知肚明。

老三的爭位方式儘管隱秘,但是雍正卻都看在眼裡,或許面上的最大敵人是老八,而暗中最大的敵人正是這位老三,所以雍正對老三時時提防。等到登基之後,自然要將身邊的這個心腹大患排除掉。

幫助太子

太子是二皇子胤礽,這位太子並不高明,做了幾十年的太子,心裡很不舒服,經常幹蠢事。

康熙親征葛爾丹的時候,曾經病重,差點喪命。太醫傳回來的消息是病重不治,恐怕命不久矣。太子一聽,居然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居然提前準備了登基用的皇袍,這事兒自然是瞞不過康熙,後來康熙被路過的傳道士給治好了,回去就廢了太子胤礽,下場自然很慘了。

其實太子這是第二次被廢了,第一次是小十八死的時候,太子沒有兄弟之情,一點都傷心,這讓康熙震怒,給太子廢了,之所以後來能夠再次恢復太子之位,就要說到老三了。

老三一直是和太子混的人,太子一倒,老三覺得不是好事,因為太子胤礽不是一個厲害的角色,相對來說好對付,萬一立別人當太子,那就不好辦了,畢竟他不是真的“與世無爭”,皇位才是他的終極目的。

老三轉念一想,想出來一個一箭雙鵰的計策,那就是舉報皇長子胤禔私下裡陰謀魘鎮太子胤礽。什麼叫魘鎮呢?通俗的講就是武術,扎一個小人,寫上名字,扎個針啥的,然後埋在一個牆角。

不過這件事兒是真的還是老三誣陷的就不好說了,總之老三用這件事情收拾了皇長子,同時幫助了太子復位,排除了皇長子,又討好了無能的太子,這老大不能爭位了,老二還是一個當幾十年太子被廢過的,再往下派就自然而然的到了他老三了。

太子和老八,都是老四登位的敵人,所以老三的行為不管是何用心,都對老四不利。一來幫助了太子,讓老四不開心;二來,老三的心機暴露在康熙和雍正的面前,康熙對老三有點不喜,老四自然對老三也是更加提防了。


文武雙全的老三胤祉,在雍正登基後被雍正派去守陵,兒子的爵位也被剝奪,成為了閒散的宗室閒人。

其實這樣的結果對老三來說或許也是好的,畢竟老三雖然有帝王之心,也有帝王之才,但是與老四雍正比起來,就要差的遠了,況且老四有老十三的全力支持,老三基本沒什麼勝率,能留住性命已經不錯了。


野史日記


從九子奪嫡中兇險勝出的雍正,在登基之後就開始將屠刀伸向自己的兄弟們。在雍正在位的十幾年,他的皇子兄弟們基本上都沒有好的善果!

從《雍正王朝》中,我們可以看出,康熙晚期兇險的九子奪嫡,參與者基本沒有看到三皇子的身影,而且這位雍正的哥哥甚少關心政治!

為什麼老三在雍正時期被囚禁致死呢?

一、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老三最後一步步走到被囚禁至死的地步,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我們姑且不論他在康熙時期的表現,在雍正即位以後,老三被封為了親王,曾經過了一段輝煌的時光。

可惜好景不長,到了雍正六年的時候,一封奏摺遞到了雍正面前,說是自己的三哥向手下的大臣索賄。

雍正非常生氣,因為這段時期正是他治理的關鍵時期,所以他毫不客氣的給自己的兄弟治了罪。老三從親王變成了郡王,被奪了爵位,限制了兩年的自由。

到了雍正最喜愛的老十三去世的時候,老三過來祭拜,結果沒有表現出一絲悲傷的情緒,這件事讓雍正知道以後,非常生氣。

我們都知道,雍正和他的十三弟是有深刻的革命情誼的,所以老三就被囚禁起來一直到死了!

可以說,這兩次都是老三自找的,自作孽不可活!

二、老三曾參與九子奪嫡——他並不像表面表現的不關心政治!

老三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給世人的感覺就是不關心政治,文學造詣較高,一直關心和潛心文學創造!

但其實,在康熙時期老三就參與過政治。當第一次太子被廢的時候,老三就向康熙求過情,也就是說,老三是太子一派的人。

到了太子第二次被廢,大阿哥在背後詛咒太子這件事就是老三告發給康熙的。這件事肯定給雍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自己的三哥可不是一個一聲不吭的人!

三、論有一個心狠手辣的弟弟的危險性——雍正對待自己的兄弟從來都沒有客氣過!

老三最後被囚禁至死,固然有他自己的原因,因為他不僅只關心文學,他也關心政治,而且自我要求也不嚴格。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有一個善於猜忌和心狠手辣的皇帝弟弟,在雍正時期,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除了和他一個戰隊的人,其他人都被收拾的乾乾淨淨,自然老三也不能倖免!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登基之後,四爺胤禛就一直樹立“真命天子”“聖主明君”的形象,他怎會無緣無故將不關心政治的三哥胤祉囚禁致死。我們常說康熙末年為了爭奪皇儲之位,康熙的幾個兒子鬥得相當厲害,以至出現了所謂的“九子奪嫡”。而身為三皇子的胤祉自然也捲入到了這場激烈的漩渦當中。

(胤祉)

胤禛即位之後,為了坐穩自己的皇帝寶座,對於自己的幾位兄弟尤其是參與奪嫡的即位王爺大加打壓,胤祉也不可避免遭到了排擠。此外,自康熙末年來,胤祉身邊就聚攏了一批文人才子,這些人此後成為雍正朝的清流一派,在朝堂上頗有影響。作為清流派,他們在評議人物、時政上十分關鍵,必須掌握在皇帝手中,因而雍正必須打壓清流派的背後支持者三阿哥胤祉。

(胤禛)

而身遭排擠的胤祉對雍正帝也是日益不滿,經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去刺激、挑戰雍正帝,這樣一來,雍正皇帝對他也是更加不滿,最終將其幽禁。雍正曾評價自己的三哥:“朕止此一兄。朕兄弟如胤祉者何限?皆欲激朕治其罪,其心誠不可喻。良亦朕不能感化所致,未可謂盡若輩之罪也。”


老照片


康熙晚年,在廢黜太子胤礽後,覬覦大位的成年皇子們,紛紛捲入了奪嫡之爭。唯有皇三子胤祉醉心學問,對政治根本不關心,因此深得康熙器重。可是雍正繼位後,卻把他囚禁致死,這是怎麼回事呢?

(胤祉劇照)

說起來,胤祉在眾皇子中還真是一枝獨秀,他自幼聰慧,天賦過人,年少時便能詩會賦,還寫得一手好書法。

此外,胤祉在騎射上,也是諸皇子中的佼佼者。他早年隨康熙塞外出巡,曾和擅長騎射的康熙一較高低,結果兩人難分仲伯。

因此,康熙對胤祉的文武能力都非常滿意,早早就讓他參與出巡和謁陵等事務,一方面讓他增長見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培養他的政務處理能力。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二次親征噶爾丹,命19歲的胤祉統管鑲紅旗大營,參與平定噶爾丹戰爭。

比起以往的謁陵和出巡,作戰才算是胤祉第一次正兒八經地參與國事。胤祉在作戰時,不僅指揮有方,還處處為康熙分憂解難,頗讓康熙感到慰藉。

凱旋迴京後,康熙發現留在京師監國的太子胤礽黨羽遍佈,權勢滔天。對他的皇權統治有極大的威脅。於是,康熙決定分封皇子,分撥佐領,讓成年皇子分府自治,正式參與政務,以此來削弱胤礽的權力。

胤祉由於深得寵愛,再加上他素與胤礽關係要好,被破格封為多羅誠郡王。這可是僅僅比和碩低一級的二等爵位,除了皇長子胤禔由於武藝高強,和他一樣被封為多羅直郡王外,其他參與作戰的成年皇子,均被封為三等爵位多羅貝勒。

隨後,在康熙的安排下,胤祉不僅參與宮廷事務,還被安排到翰林院負責一些律呂、算術等方面的書籍的編修。

(康熙劇照)

胤祉對康熙交託的政務,一絲不苟,完成得非常出色,隨著康熙和太子胤礽的關係惡化,胤祉也 越來越得器重。

胤祉不光學業和工作能力讓康熙滿意,還相當講孝心,對康熙早晚問安,噓寒問暖,就在廢黜太子的前不久,康熙第一次來到胤祉的府中,參與他舉辦的家宴。在這裡,康熙享受到了天倫之樂。自此後,他每年都要去胤祉的府中參與家宴,到後來這個也就成了康熙的定例。

在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後,康熙把太子黨們連根拔除。與胤礽交往甚密的胤祉,自然也受到了牽連。不過,康熙在經過親自詢問後,卻並沒有為難胤祉,反而還常對人說,胤祉雖和太子關係親厚,但從沒有慫恿太子作惡,所以不該加罪於他。

東宮被廢,立刻就招來成年皇子們角逐太子之位的爭鬥。此時的皇子們不僅有權有勢,而且身邊都雲集著一大批黨羽,這種局面是康熙萬萬沒想到的,康熙見到這種局面備感憂心,焦頭爛額。

胤祉卻和這些如狼似虎的成年皇子們不一樣,他不結交黨羽,更不熱衷爭奪皇儲,反而一心一意完成康熙交託給他的編書任務,先後完成了《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兩部大書。

不光如此,胤祉還很能為康熙分憂。

康熙因為眾皇子爭儲,大傷腦筋,打算復立胤礽為太子。

胤祉在打探到胤禔與蒙古喇嘛巴漢格隆陰謀魘鎮胤礽,將此事向康熙告發,康熙遂以此為由,復立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為了平息奪嫡之爭,康熙對成年皇子分別進行了加封。胤祉再次被進封為誠親王。

(胤礽劇照)

然而,重得太子之位的胤礽卻繼續勾結大臣,意欲逼宮,這迫使康熙不得不再次廢黜他的太子之位。

像第一次廢黜太子一樣,這次胤礽的黨羽再次遭到打壓,不過,胤祉依然沒有受到康熙責難,反而還得到5千兩白銀的賞賜。

隨著成年皇子爭奪儲位的鬥爭越來越激烈,一心做學問,根本不關心政治的胤祉,反而得到康熙的青睞和器重,在康熙晚年父子之情更為深厚。

康熙五十八年,康熙在寰丘祭告天地時,破例讓胤祉也向天地祭拜。除此外,又把胤祉的長子弘晟立為世子,其待遇和俸祿和貝勒相同。

當時,還發生了一起“孟光祖事件”。

孟光祖是胤祉府中的門客,他不經批准登記,也沒有拿任何證明文件,便打著胤祉的名號,在各地結交地方要員,不僅以胤祉的名義和督撫大員互贈禮物,還對他們極盡拉攏之事。被拉攏的名單中,不乏年羹堯和佟國勷這樣的軍政重臣。

事發後,康熙為了保護胤祉,並沒有深究,僅處死了孟祖光。除此外,他還召見了和胤祉在一處編書的魏廷珍,對他旁敲側擊地說,你每日和三阿哥在一處修書,若有此事,即當以身命保之。

康熙這樣說,自然是若有人追問此事,要他為胤祉全心修書做個見證,以免胤祉牽扯進去。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在暢春園去世,隆科多宣讀繼位遺詔,皇四子胤禛得繼大統,是為雍正。

(雍正劇照)

當時,第一個向雍正稱臣磕頭的,就是胤祉。

然而就算如此,胤祉還是沒能逃脫雍正對他的清算。

原來,雍正繼位這事,實在太出乎人的意料,就連他的生母德妃也大感意外。

有不少人認為,康熙晚年最受器重的皇子中,除了皇十四子外,就當屬胤祉。因此,坊間流言四起,不少人甚至稱胤祉很有可能是康熙屬意的繼承人。

這些流言自然傳到了雍正耳中。為了鞏固政權,雍正繼位後,對曾參與爭奪儲位的手足進行了殘酷的打壓。儘管胤祉沒有參與爭儲的行為,但雍正依然對他多有提防。不僅不重用他,還把他打發去為康熙守陵,他的兒子弘晟也因被尋了個不是削去世子之位,降為閒散宗親。

到雍正六年時,雍正又以“無人臣之禮”,把胤祉的爵位剝奪,幽禁在府中,而弘晟則受其牽連,被囚禁於宗人府。

儘管雍正八年,雍正恢復了胤祉的爵位,可是緊接著,雍正最為倚重的怡親王去世,雍正又以胤祉毫無“傷悼之情,視同隔膜”為由,再次剝奪了他的爵位,並把他幽禁於景山永安亭。

僅一年有餘,胤祉病死於幽禁之所,卒年56歲。

直到乾隆繼位後,乾隆才給沒有參與爭儲的胤祉平反,恢復了他誠親王的爵號,並追封諡號“隱”,他的兒子弘晟才得以釋放,不過不能繼承爵位,一輩子無官無爵,真正成了閒散宗室。這樣一來,胤祉這一支的後人,也就再也沒有機會翻身了。

(參考史料:《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