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赠汪伦》诗中,现行版本是“将欲行”,但敦煌版本显示是“欲远行”,对此你怎么看?

宋后第二词人


问题:李白《赠汪伦》诗中,现行版本是“将欲行”,但敦煌版本显示是“欲远行”,对此你怎么看?

.....

前言

老街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版本,不过在古诗词中不同的版本的诗词很多,可能是传抄有误、也可能是诗人本来就有初稿或者终稿,这种情况不足为奇。

一、“将欲行” 和“欲远行”句式的区别

第一个版本是: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二个版本是第一句不同;

李白乘舟欲远行。

二者多少有一点区别,从句式上来说,李白乘舟将欲行,是正常的仄仄平平平仄平;李白乘舟欲远行,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的这个句式,第五个字是可平可仄的,将在这里是平声,欲是仄声,都可以用。都是标准的律句: 中仄平平中仄平。

二、“将欲行”,和“欲远行”,诗意上的区别

很明显“欲远行”比“将欲行”多了一重意思,即多了”远“的意思。“将”和“欲”意思差不多, 但是”将欲“是一个常用的词组,在古诗里常见,两个字合在一起使用,表达的是”想要“、”打算要“,有加重语气的”将发未发“的意思 。这是一个古代经典中的词语,老子道德经中有:

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 ,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或许李白写过两个版本? 也许是李白写完后就流传了出去,他本人并没有改,是后人觉得不太好,帮李白改了。

大家知道李白的《静夜思》短短20个字,也有很多的版本,例如宋代版本,载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三、前人的评价多评价后两句

李白的作品常常被后人的《诗话》所议论,这首《赠汪伦》也有很多的评价。

  •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

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太白《赠汪伦》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兴也。

  • 《镫窗琐语》:
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径直无味矣。不知唐人诗有因此而人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皆脍炙人口。
  • 《诗法易简录》:

言汪伦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

这一类多不提前两句,只说后两句。

四、前人关于”将“的评价

1、《唐诗笺注》:

相别之地,相别之情,读之觉娓娓兼至,而语出天成,不假炉炼,非太白仙才不能。“将”字、“忽”字,有神有致。

清朝人说李白的“将”字、“忽”字, 是语出天成,不假炉炼。生活中的用语与诗中的语言不分彼此,顺口而出。《唐诗笺注》的作者没有见过的版本应该是是“将欲行”,不过没有评价”欲“。

2、《诗式》:

首句从“李白欲行”起,下一“将”字,则已在舟中而尚未行也,此就题起格。二句岸上有“踏歌声”,汪伦送李白也,伏下“送我”二字之根,承首句起。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兴下“情”字;三句转变,虽系兴字诀,却实接也。四句言汪伦之情更深于挑花潭水;虽深至千尺而不及汪伦之情之深,非为潭水言,特借以形容汪伦之情。“深千尺”三字已写足,下句拍上,更得势。所谓四句发之如顺流之舟者,于此可悟矣。 [品]宛转。

这一段话,据说出自《诗式》,这段话中,特意说了在”欲行”前面下了一个“将“字。《诗式》是唐朝僧人写的诗话,不过老街没有找到这一段话,不敢评价。

结语

这两种版本,都说得通,略有区别,”欲远行”比“将欲行”多了一重意思,“将欲行”比”欲远行”似乎更生动一些,您喜欢哪一种呢?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谢邀。李白的《赠汪伦》虽未入选《唐诗三百首》,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也向来是学童必读之诗,想必国人都不会陌生,然而现行版本与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却略有差异,现行版本是: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人选唐诗》有十种,其中只有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在《赠汪伦》有差异,佚名唐写本为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人写本残卷,这个版本的诗中并不是“将欲行”,而是“欲远行”,那么,究竟那个版本是李白的原诗?

一、格律分析:

虽然李白的诗并不是很注重格律,但不影响诗意表达时,他的很多诗还是会尽量遵守格律的,这首《赠汪伦》如果按七言绝句分析,其平仄要求应是: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李白乘舟将欲行”的“将”字,是多音字,此处为“将要”之意,应是平声阳韵部,明显是出律的,而“李白乘舟欲远行”,则完全符合平仄要求,其余三句也符合仄起首句押韵的格律。

所以,从格律的角度看,原诗是“欲远行”的可能性较大。

二、诗意分析:

有诗评家认为:首句从“李白欲行”起,下一“将”字,则已在舟中而尚未行也,此就题起格。

而在六甲番人看来,“欲远行”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人在舟中尚未行,诗意表达并不会因此打折扣,“远行”暗含一去难返之意,更符合李白与汪伦的实际情况。

“远行”一词在唐前古诗多有出现,宋玉的《九辩》有“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诗中的临别场景与李白《赠汪伦》何其相似,当然李白此诗虽依依惜别,但并无悲怆之意,与宋玉的诗还是有所不同的,但诗人作诗时受前人影响而不自觉借用其词句的,也很正常,何况宋玉此诗很是著名,李白肯定读过。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李白的《赠汪伦》就成为现行的版本,绝大多数人背的也是“将欲行”,六甲番人无意改变什么,此文也仅是抛砖引玉,权当普及诗词格律知识吧。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六甲番人


应该是"欲远行":

1.符合标准七绝格律的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在"欲远行(仄仄平)"和"将欲行(平仄平)"中酝酿,相信李白应取前者。

2.敦煌刻本成书于唐中晚期,离李白成诗的时代最为接近。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就是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它是1900在敦煌发现,现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3.李白三次游历宣州(辖泾县)地区,共作诗58首,文2首,第一次是天宝十三年(754),其脍炙人口的"相看二不厌,唯有敬亭山"诗句即成书于此时,次年二入(755),其中最后一次在泾县桃花潭附近的放歌台吟赋这首《赠汪伦》,石壁刻有“天宝十五载三月李白偕汪伦寺僧”诸字题记,即公元756年,勒石字迹今日犹存。告别汪伦后李白从桃花潭出发,水路由青弋江,过宣城、南陵、芜湖,由长江而下直达当涂,一路山高路远,"欲远行"才是其心态的表现。

4.现存"将欲行"版本录自《全唐诗》,而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总目》中,述《全唐诗》资料来源云:“是编秉承圣训,以震亨书为稿本,而益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所言较含混,且有所隐讳。但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大书,只以十人之力,一年多的时间内就编成。由于成书仓促,存在问题也很多。当时就有“业经进呈,成书不说”之叹。其主要有如下数端:一、未及广检群书,故缺漏甚多;二、考订粗疏,多有误收,今人考订其误收他朝诗即达数百首之多,唐人张冠李戴、重收复出之作亦不少,三、小传较疏舛,作者先后次第亦多混乱;四、诸诗皆不注出处,征引者难以覆按;五、校勘不精,诗题及诗句错误较多。

5.无论是哪种版本,这首仅二十八字的《赠汪伦》按《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语:"不雕不琢,天然成响,语从至情发出,故妙"。可谓是唐诗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说句题外话,因为笔者在修撰安徽绩溪闾川"永思堂"《汪氏宗谱》时,于第二卷四十二页发现汪伦的世系资料,有"凤林,又名伦,泾县令,居桃花潭"句,以前认为汪伦是"布衣"的说法应该也要修正了。在同汪伦后裔的接触中,可能他们祖上好客的基因一直在延续吧,主编汪本山等人热情细致的接待工作令人印象深刻,本人也赋一首五律诗《赠绩溪"永思堂"汪本山宗亲》:

宗亲族务事,唯谱千年承。

节假无娱日,昆仲热待人。

情谊盈脸现,巨细倍躬亲。

古有汪伦送,不及本裔真。

此诗也被收入他们新续家谱中,不甚荣幸。谢谢!








汪叔华


请看李白大师《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老夫细观之,觉得原诗还可提高一下。现仍遵原平仄,并选难度系数较高的对仗模式和: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芦枝扫地迭呤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饭桌斛拳述万情!


老张335536


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存在,同为文人的韩愈就曾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足以见文人对李白的倾慕之情。其诗词,历朝历代更是收到无数的追捧和喜爱。李白虽个性浪漫,多写乐府诗,然其绝句却当称有唐一绝。李白的七言绝句《赠汪伦》直至今天,依旧是家喻户晓的一首小诗,诗中胜过桃花潭水的友情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艳羡。

如今的通行版《赠汪伦》,录其诗如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今人在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唐代手写残卷——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记录为"李白乘舟欲远行",这又究竟是在怎么一回事呢?

1、 什么是"敦煌版本"?

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是二十世纪初发现于敦煌石室的唐人写本残卷,1913年,由罗振玉影印出版,原卷书名和选家姓名均不可知,编为现名。1958年,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将其收入《唐人选唐诗(十种)》出版。可见,《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是唐代人当时诗人诗歌的一种选择、记录和保存。不知何种原因一直被密封于敦煌石窟,直到二十世纪初经王道士之手重见人世。一直在石壁中安眠的文物资料就此醒来,为人们研究生活情景与文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由此,李白《赠汪伦》又出现了"欲远行"的版本。

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版本?

对《赠汪伦》的两种版本,围绕究竟哪一个版本才是原版,学界目前尚且未形成较严谨一致的看法。笔者认为,与其纠结为到底何种版本方为原版,探究两个版本的格律形式、诗意以及流传似乎更能明白一些始末。

1、 格律

按照唐代七言绝句的平仄规律,李白的《赠汪伦》的平仄格式可能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画横线的字代表仄平均可)。按照此标准,可发现,第一句的平仄要求应当为"仄仄平平仄仄平",通行本"李白乘舟将欲行"的平仄格式仄是"仄仄平平平仄平"看起来似乎是不合乎格律的规范,而"李白乘舟欲远行"则完全符合"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式。然而当时关于词中格式的平仄还存在一种变格,此句亦可作为"仄仄平平平仄平",例如杜甫《登楼》首句"花近高楼伤客心"的平仄格式即为"平仄平平平仄平",这说明极有可能"平仄平平平仄平"的格律形式亦为文人所认同以及使用。所以,这两种格律形式在当时可能都存在并被人使用。李白虽少做绝句,但是其流传下来的绝句几乎全部符合当时盛行的诗歌格律形式,几乎没有出现过变格的情况。"将欲行"和"欲远行"从格律上而言都有是原本的可能。

2、 诗意

有诗评家认为,首句"李白乘舟将欲行",交代了诗人即将离去的背景。"将"在此为即将之意,"欲"在此也有即将发生之意。两个带有将来意思的字词,说明已经是必须出发的时候了,烘托了离别的紧张气氛。下句接以"忽闻岸上踏歌声。""忽"字刚好回应了上句的"将"和"欲"。上下衔接紧密,情绪也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在短短的两句之中,就做到了"起承转"的效果。

再看"李白乘舟欲远行",以一个"欲"字,表达了即将离去之意,"远"说明此次诗人即将开始的旅程,路程遥远,充满未知。暗含了一去难返之意,对朋友之间送别惜别的情绪更有烘托的效果。后文的"忽闻岸上踏歌声",则显示了诗人听到踏歌声的激动和欣喜之情。因而,两句在句意上,也似乎难分伯仲。

三、为什么出现两个版本?

众所周知,唐朝虽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术,然其大量的使用是在唐中期以后。此外,手抄的方式依然为大众所使用。在传抄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错字以及漏字的情况。宋朝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书籍的保存和流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书商,以刊印、贩卖书籍为生,明代尤其盛行,商人在逐利心理的驱动之下,就导致了书籍校对不严,大量讹误的情况。因而,即有可能李白的《赠汪伦》在传抄、印刷的过程中被改动,或者意外的发生了偏差,导致了如今的两种版本。

因而,对于《赠汪伦》的两种版本而言,无论是"将欲行"还是"欲远行",都可能是原版,也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讹误。对今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欣赏两种版本的内蕴和美感。( 一往文学作者:溪午不闻钟)


一往文学


谢谢你提出的问题。我不知道你想问现在的《赠汪伦》对还是敦煌遗书中的抄本对?

其实,古代诗歌流传到今天,经过的流传历程也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古代诗歌传播的主要渠道就是手工抄录

如果抄录李白诗歌的一百个本子,有一个抄录错误,就会影响下一个本子。

李白活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出现雕版印书,起码雕版印书非常昂贵。

中国最早的雕版印刷是晚唐,而比较普及是宋代。

你想想,从李白死后(公元762年)到宋代,将近200年。

这200年,李白的诗是在手抄本的状态下流传的。手抄出现不同版本,如果流传到今天,那就会出现不同。

还有一个不同,就是作者自己也修改作品。

李白的《赠汪伦》是安史之乱以前写的作品,那么他自己会不会修改自己的作品呢?这也是值得思考的。

古人对自己的作品,看得比生命还要宝贵呢

李白晚年有病,就把自己的作品托付给自己家族的一个叔叔,著名书法家李阳冰保存整理。

李阳冰不但精心保存了李白的诗歌,还给李白诗集写了序言,这篇序言也是研究李白的重要资料。

那么保存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编剧过程。所以,编辑也会修改作品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官方编辑修改李白诗歌,也会发生与原稿不同的情况。

所以,李白《赠汪伦》第一句是“李白乘舟将欲行”还是“李白乘舟欲远行”,我们今天很难判断了。

我个人认为《赠汪伦》一诗“将欲行”这种语句,在唐代诗歌中不太常见,而欲远行比较常见。我比较倾向于“李白乘舟欲远行”可能更接近李白的原话。

应该说,我国明代出版发达,对古代诗歌的编辑也是精粗不一的。

今天所有的文化典籍都逃不脱明代的出版保存这一关

敦煌有一些唐代的手抄本,值得我们珍惜。

当然,我们今天是不是要把“李白乘舟将欲行”改过来,好像已经没有必要了。仅仅是当做一种知识乐趣吧。


千千千里马


李白《赠汪伦》诗中,现行版本是“将欲行”,但敦煌版本显示是“欲远行”,对此你怎么看?

这要从此诗的写作背景去看。

该诗题目是《赠汪伦》,这汪伦是何许人也,和李白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其实这个汪伦不过是李白的一个读者,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粉丝,和李白并不相识。当然,那个年代,能读李白诗文的人,自然也是知识分子,家境也较富裕。此人家住泾县,一天突发奇想,于写了一封信寄给李白,邀请李大诗人到泾县来旅游。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一下子就把李白的心勾住了。李白于是兴冲冲来到泾县找到汪伦。汪伦在当地还是小有名气的。李白便问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在何处。汪伦笑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又不好骂他,只能一笑了之。这汪伦没想到李白还真的来了,当然喜出望外,于尽全力热情招待。汪伦是泾川名士,为人豪爽大度,倜傥不羁,因此李白与之相交堪欢,但二人毕竟是萍水相逢,并无深交,李白当然不会久留,说走就要走。离别时汪伦少不得前来相送,于是李白就写了这首诗相赠。

了解了这段写作背景,便可知李白的这首诗是带有玩笑性质的。因为汪伦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他哭笑不得,因此临别也与汪伦开了个玩笑。所以这首诗中并没有多深的感情。桃花潭水肯定不深,“深千尺”,显然是说反话,正是说水很浅也。把“送我情”比做浅浅的桃花潭,正是说无情,不如说是骗得我好苦也。说白了就是:“桃花潭水浅见底,就如汪伦这厮情”。外人不知,汪伦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由此说到本题,是“将欲行”还“欲远行”呢?你想一下李白当时的心情就知道了。比方说你出差在旅馆住了几天,离开时会怎么告别?当然是“我要走了,别送了。”而不会说“我要远行”的。说要远行,都是在外出打工或出国谋生之类时,和家人亲友告别时说的。所以李白告别汪伦时,只会说“将欲行”,而不会说“欲远行”。就是说我要走了,与远行不远行没有关系,和汪伦这厮也也说不着。


宋公明5


李白之“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中的“将欲行”,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将远行”。

从诗意来看,李白在舟上,正要开船之际,“忽”闻踏歌声。

这里有时间含义。

说明汪伦赶在李白开船之前,急怱怱赶来送行。

与远行近行无关。

并且语顺。

所以“远”为误传。


老孙143594597


两个版本各有千秋。 将欲行,即行也,马上要开船了,强调时间点。一旦开船,李白或永别此地,好友不再相见,而无一人相送,有遗憾孤寂落寞之感。正落寞时,忽闻汪伦岸上踏歌而来,心下不由一喜,大是慰籍:还是有人送我啊,还是汪伦对我有情谊啊。他知道我啊,踏歌相送,多么浪漫!真知音也!他也许怕我开船立即走吧?远远地踏歌而来,歌声飘扬过来,让我知道他来相送了。于是李白的落寞一扫而空,感而叹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而欲远行,将要远行,只是说要向远方了,没有立即开船的意思。或许李白让船家等一等,先别急着开船也说不定。因为远行,将来回到这个地方更加不容易,也许今生永不再来,这里的朋友今生也难以再见。欲远行,一远字,强调的是将来再相会更加困难,并与深千尺遥遥呼应,更加突出李白与汪伦友情之珍贵,之深沉,之不言而喻,尽在歌声里,也在李白的等待期盼中。


艽野父


搜安徽 桃花潭 景区。

就在太平湖,黄山北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