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吵架,孩子勸架“操碎心”:取個媳婦是用來疼的

文|福林媽咪

現在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都特別強,尤其是小女孩,說話時邏輯性很強。從《爸爸回來了》裡的甜馨開始,就讓很多人意識到孩子講起道理來,有時候也是一套一套的,教訓大人也是讓你沒話說。

孩子是如何教訓吵架夫妻的?

看了一個視頻,一個爸爸坐在板凳上低著頭,女兒坐在邊上,把手肘放在爸爸腿上然後開始給爸爸上“政治課”:

爸媽吵架,孩子勸架“操碎心”:取個媳婦是用來疼的

啊,爸,就這一會兒我好好給你上一堂課!

娶媽媽這樣的媳婦不容易,你可知道?

媽媽這樣的媳婦你上哪兒找去?啊?

娶個媳婦是用來疼的,不是用來擱這兒吵架的,你可知道?

還有一個小女孩,也是訓爸爸媽媽吵架,說自己在客廳玩兒呢,倆人就開始吵,倆人生氣說走就走,也不告訴她一聲。爸爸先跟女兒道歉說知道錯了,小姑娘不依不饒:“你知道錯了,那我媽呢?你倆吧,你第一個走的,我媽第二個走,說走就走,我還在客廳玩兒呢,沒看見?”

爸媽吵架,孩子勸架“操碎心”:取個媳婦是用來疼的

說實話,我很佩服這樣的孩子,他們都勇氣可嘉!

小的時候,最怕爸爸媽媽吵架,他們一吵架,我就不知所措,想哭又不敢哭,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我們團隊的一個小姑娘,是獨生子女,她說每次父母吵架的時候,就特別羨慕那些有哥哥或者姐姐的人,至少兩個人還可以相依在一起,有人分擔這種害怕。


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吵架,到底在害怕什麼?

①猙獰的面目表情+高分貝的大吼大叫

看到爸爸媽媽吵架的樣子,孩子一般都會很害怕,因為兩個人都是面目猙獰的,扯著嗓子大喊,這種感覺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就像兩隻巨獸,孩子自然會害怕。

爸媽吵架,孩子勸架“操碎心”:取個媳婦是用來疼的

②害怕爸爸媽媽不要自己

有的爸爸媽媽,夫妻吵架之後,一個奪門而出,一個在家裡嫌孩子哭得煩,那一瞬間,孩子無依無靠,更有的家長會在夫妻吵架鬧離婚的時候問孩子:“爸爸媽媽離婚了,你跟爸爸還是跟媽媽?”

明明知道孩子心裡的答案是你們不要離婚,還這樣去問孩子,對孩子來說太殘忍,也會讓孩子更沒有安全感,而且孩子真的會思考應該跟著誰,每天矛盾著。


那些真正敢於站出來去勸架的娃娃,都是好樣的

有些孩子會站出來說爸爸媽媽“不要大聲說話!”“不要吵到我!”“你們煩死啦!天天吵!”等等。

這樣的孩子很勇敢

大部分孩子面對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唯唯諾諾不敢出聲,而敢於出聲的孩子很勇敢,敢於面對爸爸媽媽之間的問題。所以,在日後的學業上、困難上,往往也不會逃避,因為他們內心強大且勇敢!敢說敢做!

爸媽吵架,孩子勸架“操碎心”:取個媳婦是用來疼的

這樣的孩子很獨立

在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孩子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理性和想法,面對爸爸媽媽吵架,仍然能夠冷靜地去想辦法解決他們的問題,這是一種獨立的表現,往往在幼兒園或小夥伴之間,也是一個孩子王,被小夥伴們追隨著。

如果家裡有個會勸架的孩子,這多在於家人的影響,可能是跟爺爺奶奶學的,也可能是看電視學的,但不管怎樣,有個會勸架的孩子,家庭也多半是幸福美滿的。


當兩個人吵架吵得失去理智時,一個小奶音發出來,兩個人都看著這個小傢伙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都暫時拋到腦後了,可以冷靜一下,重新審視問題。

所以,爸爸媽媽們,有什麼問題不要大呼小叫,兩個人心平氣和的解決不好嗎?有強大內心的孩子也許能承受得住,但大部分孩子都是那個被嚇得不知所措的小可憐,更不要動不動就問“離婚後跟爸爸還是跟媽媽”這樣的問題,只會徒增孩子的焦慮與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