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长期打胰岛素好不好?

jrtshe


经常遇到糖尿病患者询问类似的问题,比如打胰岛素会不会上瘾?会不会产生耐药性?会不会用了胰岛素后吃药就没了效果?等等!

实际上,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胰岛素本就是由人体自行分泌的一种激素,也是每个人体内都普遍存在且必需的一种物质,就像性激素、生长激素等物质一样重要,所以,它并没有所谓的"成瘾性";

另外,胰岛素也是人体内唯一一种可以降血糖的激素,一旦身体对其产生抵抗或分泌不足就会引起糖代谢障碍,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进而危害健康;这也是糖尿病的由来;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缓解胰岛素抵抗,进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但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可能仍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失控的情况,即使给予生活干预和足量降糖药也不能使病情缓解;

此时,我们必须重新制定治疗方案,直接给予患者补充胰岛素,当然,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待到病情稳定后,就可以逐渐减少胰岛素用量,并慢慢恢复生活干预及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案。

注:对于1型糖尿病而言,胰岛素是必须终身使用的,绝不能因为某些谣言而私自停用,否则会严重危及生命!


综合内科张医生


糖尿病人长期打胰岛素好不好,很多人认为胰岛素打了就会上瘾,一辈子都需要依赖胰岛素,还有人认为,胰岛素打了之后会出现耐药,越打越没有效果。还有人认为,打胰岛素对身体很痛,无法耐受。还有人认为,打胰岛素就是因为病情太严重了,是病情恶化了。

其实,糖尿病人长期打胰岛素并没有大家说的这些问题,都是谣言。胰岛素是身体分泌的激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可以促进身体利用葡萄糖,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面都有的,并不是什么毒药。

糖尿病人的身体里面由于胰腺功能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从而出现血糖升高。糖尿病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一型糖尿病,一个是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的患者,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吃药没有效果,必须打胰岛素,而且需要终身打胰岛素,是必须的,不打胰岛素会要命的,所以,没有好不好,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打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体内是可以分泌胰岛素的,但是,胰岛素分泌的量可能不足,或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尽管分泌了很多胰岛素,但是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所以,二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注射胰岛素的。有的是一确诊糖尿病之后,就立即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后,可以停用胰岛素,靠饮食和运动来控制,或者改用口服降糖药物。也有的是先口服降血糖药物,等胰岛功能渐渐丧失后,出现类似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表现,不得已才使用胰岛素治疗。


普外科曾医生


打过胰岛素的朋友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担忧:胰岛素会不会打上瘾,如果上瘾了,一直打胰岛素对身体好不好?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胰岛素的一些事儿。

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药物,其疗效好,副作用也比较小,目前医学界许多专家主张在糖尿病发病早期就采用胰岛素。

但是否采取胰岛素治疗,仍需依据病情需要而定。如果是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已经控制不住高血糖的,就需要注射胰岛素。再来,一些存在并发症,不适宜口服降糖药的患者,也应通过胰岛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一点,如果是长期需要打胰岛素的朋友,注射时应选择未破损的皮肤,并尽量避免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避免造成皮肤不适。

比如注射可采取轮换,按照左右对称,有规律的更换注射部位和区域,建议两次注射的部位间隔2.5厘米(约两个手指的宽度),腹部注射需避开肚脐至少5厘米。

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的现象,应停止在该部位注射,直到症状消失。

此外,也无需担心使用了胰岛素之后就上瘾离不开了。通过治疗,一些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会好转,高血糖得以控制,胰岛素用量可以减少,甚至可以停用而改服口服降糖药,这种情况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家庭医生杂志


其实打胰岛素带来的副作用,和一般的降糖的药物相比,是要小很多的,这是因为胰岛素这种物质,是我们人体本来就会分泌的一种物质,是没有毒性的,只是因为疾病本身需要,所以不会产生依赖性。而且,糖友定期打胰岛素,还可以帮助患者修复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还能减轻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降糖。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胰岛素也不例外,胰岛素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低血糖:糖友注射胰岛素时一定要注意有没有低血糖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饥饿、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致人昏迷。

引起肥胖、水钠潴留: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合成,所以长期打胰岛素的人可能会有发胖风险,还会引起水钠潴留,造成水肿。

出现皮肤硬结:因为经常要拿针头注射,皮肤可能会出现硬结、脂肪等现象。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糖友一定要注意注射方法,及时更换注射部位。

所以为了避免打胰岛素给身体带来危害,建议到医院看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胰岛素注射。此外,还需要注意,胰岛素的注射针头是一次性的,不可以反复使用,不然容易增加感染的发病几率,从而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想了解更多心血管知识,那就点关注吧~


39小心肝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很多人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糖尿病只有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才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将胰岛素想象成了洪水猛兽一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胰岛素的发现挽救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性命,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效应更明显,在发现胰岛素之前,1型糖尿病还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医生往往束手无策,平均生存时间仅为一年半左右,发现胰岛素之后,规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长到45年甚至更长。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时间的延续,胰岛细胞的功能会逐渐衰竭,病情会越来越重,最初使用一些口服降糖药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细胞的功能越来越差,即使使用足量的降糖药也无法帮助产生足够用的胰岛素,这是2型糖尿病病情进展中必然会发生的自然历程。目前降糖药的治疗主要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内源性胰岛素的量而达到降糖的目的。当机体在药物的刺激下分泌的内源性胰岛素时无法满足需求时,就只有靠注射胰岛素来补充这种不足。



2型糖尿病虽然不需要必须以来胰岛素维持生命,但是由于口服降糖药的失效和出现药物使用的禁忌时,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是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中,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佳的选择,甚至是必须保持血糖控制的措施。并且对于新诊断血糖水平很高的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9.0%,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还可以减轻高血糖状态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使自身胰岛细胞得以休整,更利于后期血糖的管理。

因此,胰岛素不是洪水猛兽,在必要的时候是治病救命的良药,合理正确的认识胰岛素治疗是患者需要了解的,但是何时启动胰岛素治疗,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开始使用。同时因为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口服在胃肠道被分解而无效,因此必须使用注射的方式才能达到降糖的效果。

我是全科鲜医生,欢迎大家阅读,祝大家健康。


全科鲜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长期打胰岛素的优缺点🔑

糖尿病需不需要长期打胰岛素,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判断。需要明确的是:胰岛素是所有降糖药物中降糖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少的,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打,也有可能是终生打。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打胰岛素?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血糖的物质,糖尿病的发生就是胰岛素的缺乏。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依赖打胰岛素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大多最终也需要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因此, 胰岛素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最有效、最终的治疗手段之一。


什么情况下长期打胰岛素?

(1)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应用。

(2)在饮食和运动控制的基础上,服用多种口服降糖药,血糖仍然很高(糖化血红蛋白>7%)的情况下,需要打胰岛素,而且可能是长期打。

(3)合并一些其它严重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肝病、肾病、血液病。

(4)出现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


什么情况下短暂使用胰岛素,病情稳定后有可能调整为口服药?

(1)妊娠糖尿病。(2)糖尿病的任何时间出现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状态、严重感染。(3)手术、创伤。(4)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血糖非常高。

在必须长期打胰岛素时,有哪些副作用?

(1)低血糖,与剂量过大或饮食不当有关。(2)水肿,大多可自行缓解。(3)体重增加,多发生在注射开始,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4)过敏。(5)视力模糊,与初期打胰岛素时血糖下降有关,数周后恢复。(6)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皮下脂肪增生等。

从上述来看,胰岛素的副作用少而且轻,只是很多人嫌麻烦或者痛苦不愿意打而已。



所以,请大家正确认识糖尿病和胰岛素,正确使用胰岛素。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对于正常人群而言,我们机体在进餐后会分泌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从而避免血糖过快升高,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的减少或缺乏,机体血糖会明显升高,继而会导致一系列症状损害的发生,不利于健康。


我们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协助血糖控制,所以说,只要是具备使用适应症的人群,长期使用胰岛素是对健康很好的维护,是利大于弊。

胰岛素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缺乏)或2型糖尿病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无效者。同时对于空腹血糖水平≥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9.0%的糖尿病患者,也建议使用胰岛素加强降血糖作用。建议维持空腹血糖在4.4~7.0mmol/L以内、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为宜。

胰岛素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要充分评估病情后制定个体化方案。当然,胰岛素使用也存在一定的作用,如低血糖、水肿、过敏等,我们在使用要注意监测。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切勿偏听偏信,听从专业医生指导很关键,以长期稳定控制血糖。


全科扫地僧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进餐后,我们的胰岛素会适当增加,以稳定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过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主要是糖尿病患者),机体分泌胰岛素减少或缺乏时,就需要外源性的使用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水平。


合理使用胰岛素很关键

我们人体本身也会分泌胰岛素,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对于存在适应症的患者,该使用就使用。但外源性的补充胰岛素,也有低血糖(严重时可致死)、体重增加、过敏等副作用,所以大家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要充分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

胰岛素使用的适宜人群

胰岛素使用的适宜人群主要有:①1型糖尿病:该类患者机体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依靠外源性补充,否则会因血糖过高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发生;②降糖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当我们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应考虑使用;③血糖过高者:当我们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和/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的患者,也建议使用。



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对于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建议血糖不宜低于4.4mmol/L,以免诱发低血糖发生。我们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并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更好的了解病情,做出针对性的处置,提高治疗效果。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愿意打胰岛素,一是因为注射胰岛素比较痛,二是认为打胰岛素会上瘾,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糖友是吃药还是打胰岛素是根据病情以及个人状况等各方面情况决定的,对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或者降糖药的剂量和种类已经用至最大还不能达到理想血糖标准的糖友,此时不用胰岛素,是留着过年吗?

至于“胰岛素上瘾”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事实上,胰岛素不是毒品,而是身体内的一种激素,如果体内含量不够,就会影响糖尿病患者身体健康,所以坚持打胰岛素是补足身体里胰岛素的缺陷,而并不是注射之后上瘾。

哪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呢?

()1 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2)2 型糖尿病患者在任何3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或患者病程长伴胰岛功能明显衰退,或刚刚诊断需要强化治疗时应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3)对新发病并与 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4)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5)特殊情况下为控制血糖,应考虑使用胰岛素,包括妊娠、围手术期、急性并发症或应激状态、严重慢性并发症、特殊类型糖尿病、合并其他一些严重的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血液病、肝病等。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糖人健康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b8d8d57e0d01e992645523354357bd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