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也有五虎上將,可惜不會用,後來便宜了劉備、曹操和孫權

官渡之戰後,曹操用時7年徹底肅清了勁敵、袁紹的殘餘勢力,將青、幽、並、冀四州兼併,並且重創位於北方的異族、烏桓。自此,北方除了遼東。涼州,已經盡歸曹操所屬。曹操將目光鎖定了南方,隨即便率大軍征討荊州。

荊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的荊州長官是荊州牧劉表的兒子、劉琮。劉琮聽信蔡瑁等人的建議,直接向曹操投降。曹操幾乎兵不血刃獲得大部分的荊州,使得實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這可以說是意外之喜。實際上當時荊州並不弱小,兵力不下10萬,劉琮如果能夠聯合劉備,誓死抵抗曹操,曹操免不了要打一場惡仗。

劉表也有五虎上將,可惜不會用,後來便宜了劉備、曹操和孫權

曹操

而在劉表時期,荊州的實力更加強盛,他的手下曾有5員虎將,都是很優秀的將才。由於劉表對外發動的大規模戰事少,導致他們沒有出彩的表現。但是後來,他們其中3人追隨了劉備,曹操、孫權各得到1人,他們都獲得過不小的功勳。這裡需要提一下,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曾是韓玄部下,也是劉表的屬下,後來殺死韓玄並且開城投降於劉備勢力。但是歷史上,魏延是以部曲身份跟隨劉備的,並未提及魏延曾在劉表帳下,故而此文中不將其納入。下面我們來看下,劉表手下的5員虎將都是些什麼人。

劉表也有五虎上將,可惜不會用,後來便宜了劉備、曹操和孫權

魏延

黃忠

黃忠是韓玄的部下,後來追隨了劉備,他主要的戰功是2件。

  • 同劉備入蜀,而後作為進攻主力攻打益州。
  • 同劉備出征漢中,率軍突襲並且擊殺了主將夏侯淵,而後參與同曹操的作戰。

黃忠雖然年邁,但是時常衝鋒陷陣,作戰英勇,陳壽稱讚他“勇冠三軍”。最後官至後將軍,成為劉備手下的一員大將。

劉表也有五虎上將,可惜不會用,後來便宜了劉備、曹操和孫權

黃忠

霍峻

霍峻原先歸屬劉表管轄,劉表病逝後,他便投奔了劉備。霍峻的名氣不是很大,但是他的戰績卻很亮眼。在劉備同劉璋正式交戰時,霍峻被劉備留下守衛後方的葭萌關。劉璋為了減緩劉備的攻勢,派向存、扶禁領兵萬餘人攻打葭萌關。這時候葭萌關就很重要了,一旦失守,劉備將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霍峻僅靠數百人守住了向存等人的進攻,並且趁機突襲並擊殺了向存。由此可見霍峻的能力以及頑強意志,後來霍峻去世後,劉備親自前往弔喪,這也是對於霍峻的認可。

李嚴

我們知道李嚴是劉璋手下的大將,後來主動向劉備投降。實際上,李嚴早年的時候是劉表的部下,在曹操奪取荊州時,李嚴就近才投奔的劉璋。李嚴和諸葛亮一樣,是劉備指定的託孤大臣,並且負責統管軍事,可謂位高權重。但是後來由於督辦糧草不力,並且又誣陷諸葛亮,導致被諸葛亮彈劾,由驃騎將軍被廢為平民,

是被諸葛亮除去的最高官職之人

劉表也有五虎上將,可惜不會用,後來便宜了劉備、曹操和孫權

李嚴

甘寧

甘寧最早是劉焉的手下,在劉璋繼任時,甘寧率軍反叛,在被擊敗後便投靠了劉表。甘寧在劉表帳下不受重用,後來又投奔了孫權,他參與了諸如赤壁之戰、南郡爭奪戰、合肥之戰等一系列孫權時期的重要戰役。甘寧由於戰功顯赫,成為孫權手下一位大將,是江東十二虎臣之一。

文聘

文聘原本是劉表手下的大將,在劉琮投降後歸於曹操,由於其為人忠義而被曹操看中。後來在江夏駐守數十年,為曹魏鎮守南大門,陳壽稱讚他“威震敵國”。文聘最後官至後將軍,先前威震逍遙津的張遼,他的最後官職是前將軍,二者屬於一個級別,由此可見文聘的實力。文聘去世後,獲得配享曹操太廟的待遇,可見曹魏對其的認可。

劉表也有五虎上將,可惜不會用,後來便宜了劉備、曹操和孫權

​文聘

如果按照實力,這5個人堪稱劉表手下的五虎將,受限於劉表立意自守的戰略,他們並沒有太多出色的表現。但是最後分別跟隨曹操、劉備、孫權,均能夠立下汗馬功勞,使自身才能得以體現,也算是身處亂世中的幸事。

(本文參考文獻,《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