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掠走一年多,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斯幽说历史


朱祁镇,朱瞻基长子,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当过两次皇帝的皇帝,就是被撸了去照理来说应该是翻不了身了。但是命不该绝啊。

朱祁镇为何会如此?咱们知道明朝命绝于宦官,朱祁镇也不例外,当时他宠幸的太监有: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朱祁镇的母亲是朱瞻基宠爱的孙皇后,母凭子贵成为皇后,朱祁镇是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嫡长子。年仅九岁就登基了,大臣们希望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但是张氏没同意,不过所有国家大事都要经过张氏之手。张氏是个好媳妇啊,即使是大权在握也不中用自己人,外戚不得干政,而且对宦官很苛刻。


正统初年,张太后与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治国有道,明朝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然而好景不长,正统五年杨荣去世;正统八年张太后驾崩;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忠臣一一死去,奸臣就要上来了,那时候的朱祁镇年轻气盛,耳朵里只听得进好话。


当时最忧患的莫不是外族来侵,蒙古势力一分为二:瓦剌和鞑靼,这两股势力互相斗争。也还算平衡,后来瓦剌强大起来了,局势就不一样了。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太监王振就不依不饶的劝朱祁镇减少赏赐并且御驾亲征,那时候的朱祁镇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皇帝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但是天公不作美,天气不好致使出师不利。后方粮草也跟不上,于是还没出来多久就想班师回朝了。但是王振又出了幺蛾子,想要皇帝绕道自己的老家好让自己耍耍威风。王振的老家蔚州,距离大同非常近,而此时瓦剌逼近大同。明军被瓦剌追上后,假装议和借机俘虏了大明皇帝朱祁镇。太监王振也被军里的大将樊忠杀死,大明军队死伤无数。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

那么朱祁镇如何在蒙古人手下活下来并且还能逃回去的呢?


朱祁镇有一个优点就是相信任何人,并且善待他们,也可以说是愚善。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最后蒙古兵、看守、伯颜帖木尔、阮浪,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这就是他本身的人格魅力吧,但是这种品质真的适合做皇帝么?


如果没有背负一国的荣辱,我觉得朱祁镇应该是个不错的生意人。生意人靠的就是人脉啊。朱祁镇在瓦剌的生活肯定是没皇宫那么舒服 的,因为塞北的天气相当寒冷,瓦剌人自身条件就不好。能够吃饱喝足已经是万幸,瓦剌人之所以善待朱祁镇,也是因为大明的根基还稳稳的在那里,朱祁镇就是他们的摇钱树,他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完了不好还得要打仗。所以得供着这尊活菩萨,还有个原因就是朱祁镇不俗的人格魅力,即使成为俘虏依然保持王者之风,不屈不挠。



但是这就是命,他的弟弟朱祁钰病逝后,当时已经回国的朱祁镇从太上皇重新回到了皇位上,总的说来明英宗朱祁镇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两次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这样的经历让他学会了仁爱待人,比如:停止人殉制度、大赦天下、释放建文帝的子嗣。这是从朱元璋到朱棣都不曾有过的仁治。他没有祖先们的魄力,但是他有他们没有的胸怀。


尼采广寒宫中坐


总体来说朱祁镇过得还不错,蒙古人也是按照自己的规矩好吃好喝的养着,不仅有酒有肉,穿的也都是也先送的衣服,习不习惯先不说,最起码不会寒酸。

而且,也先太师还给朱祁镇找了个蒙古大妞供朱祁镇在床上施展男性雄风,而且还生了个儿子出来,叫朱大哥子。

这是因为也先太师知道,虐待朱祁镇这个废物没有什么收益,而且他得留着朱祁镇当叫门的工具,当要挟明朝的筹码,那至少也得养的白白胖胖的。

当然,精神上朱祁镇肯定是备受煎熬,因为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要是没有心理落差那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也先完全按照蒙古人的规矩来养活朱祁镇,要按照明朝的规矩也没那个条件,朱祁镇肯定会存在不习惯蒙古生活方式的问题。

至于民间段子,老百姓恨不得也先太师把朱祁镇虐个死去活来。这些段子中,也先太师强迫朱祁镇去放羊放马,结果放马马跑了,放羊羊丢了,所以蒙古人很生气,把朱祁镇绑起来抽鞭子,还把朱祁镇剥光了衣服绑在太阳底下暴晒。

可以说,民间段子里老百姓恨不得也先太师把朱祁镇弄死。其实也很正常,先不说明朝如何剥削老百姓,就说朱祁镇天子叫国门这一行为,老百姓不恨他是不可能的。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也不算少。有些让人惋惜,有些让人愤恨,有些让人哀叹。

而在这些所谓的亡国之君当中,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绝对是一个历史上亡国之君当中,独一无二的奇葩!

之所以说他是独一无二,是因为这家伙打了败仗被俘虏后,丢掉了皇帝的宝座。但是七年之后,却又能再次登上皇帝宝座!

两次登基为帝,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1.土木堡一战,打光祖宗三代家底

作为明朝历史上的第六位皇帝,朱祁镇即位时,可谓是明朝最鼎盛的一个时期。

朱祁镇的太爷爷,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帝朱棣。这位历史上少有的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的皇帝,在去世的时候,留给子孙的是一大笔政治遗产!

对外,五次北伐,将当年成吉思汗留下的黄金家族,彻底打得烟消云散,让北方游牧民族数十年不敢再犯。对内,永乐一朝国力蒸蒸日上,被视作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朱祁镇的爷爷和老爹,则共同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将明朝初期常年征战而亏损的国力,彻底修养了过来。

所以,当朱祁镇从前辈们手中,接过皇帝宝座的时候,

他接过来的,是一个正处于最鼎盛的盛世

朝堂上,有三杨这样的治世名臣;武力上,永乐一朝留下了战力强大的京城三大营;后宫里,有张太后帮忙压阵……

但是,除了这些优势之外,朱祁镇登基之初,却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年龄太小。

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年龄只有九岁。

正是因为年纪太小,朱祁镇自幼接触最多的,便是太监。这也为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祸根。

客观的来说,朱祁镇刚刚即位的十年时间里,大明朝还是一副风调雨顺的景象。因为内阁有三杨支撑,负责辅政的张太后又是出了名的贤明。所以,就算朱祁镇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国家一样能治理的很好。

但是,当朱祁镇长大以后,尤其是开始逐渐掌权之后,这种状况开始发生了变化。

三杨年岁渐大,逐渐逝世;张皇后同样年岁愈高,撒手人寰。

这个庞大的帝国,开始逐渐由朱祁镇一个年轻人独立承担。

朱祁镇和他的前辈们不一样,自幼没吃过什么苦,想要承担这样的重担,自然是很困难的。在这种前提下,自然也就难免会开始依赖身边最亲近的太监。

于是,明朝自建立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就此到来。正统十四年(1449年),因为轻信太监王振的谗言,朱祁镇毅然决定,亲征瓦剌。

客观来说,朱祁镇之所以会被鼓动,也是出于崇尚先辈们的战绩,想要同样建功立业。但他大概忘了,他的太爷爷朱棣,是在战乱中出生的。而他这个重孙子,却是从小到大没出过皇宫。

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好像真的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

因为自身没有任何军事才能,加上当时明军指挥混乱,真正的指挥权,大都被朱祁镇交给了根本不懂打仗的太监。这一战,朱祁镇彻底输光了家底。

25万大军,全军覆没。朱棣当年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京城三大营,彻底被打没了。这一战之后,明朝精锐尽丧。而且一直到明朝灭亡,都再没能建立起永乐朝那样的强大火器军队。

这一战之后,朱祁镇不但输光了前辈们留下的家底,也把自己给输了进去。

作为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朱祁镇被瓦剌给俘虏了。

2.同是被俘虏的帝王,待遇却截然不同

提起被俘虏的帝王,我们最容易想到的,肯定是北宋的徽钦二帝。

这两位亡国之后,被金人父母的宋朝皇帝,可谓是丢尽了国家的脸面。被金人俘虏后,这对爷俩被当做奴隶一样对待。就连原本后宫的妃子,也被金人直接瓜分抢走。最后在某次陪人家打马球的时候,死在了马蹄之下,死无全尸。

皇帝做到这个份上,真是让后人有一种想把他们从坟墓里拖出来,然后再鞭尸一顿的冲动。

不过,同样是被俘虏的帝王,朱祁镇的待遇,却是截然不同。

被瓦剌俘虏之后,朱祁镇的日子,倒是也还过得去。在待遇上,几乎可以媲美一般的瓦剌部落首领,也算是相当够意思了。

之所以会这样,倒不是因为瓦剌人多么心善,而是背后另有隐情。

首先,是对明朝的惧怕。

众所周知,

朱祁镇的太爷爷朱棣,曾经五次北伐,几乎将整个草原杀绝。到了朱祁镇被俘时,时间才仅仅过去不到四十年,瓦剌人心底还有着对明军的恐惧。

而且,土木堡一役后,统领瓦剌的也先,不是没想过再次达到当年元朝的高度。在土木堡打垮了25万明军之后,这位老兄也是信心爆棚,带着两万人精锐,就直接冲到了北京城下。

但是,在这场北京城下的大战当中,也先遇到的对手,再不是完全不懂兵法的王振,而是深谙战事的于谦。

这一战,明军大胜,是也先打光了半数家底。

正是因为北京城下这一战,让也先彻底意识到,自己先前在土木堡能够胜利,完全是出于侥幸,重新恢复了对明军的忌惮。

其次,也先善待朱祁镇,也是希望能够用朱祁镇为筹码,好好勒索一下富饶的中原王朝。

也先大概是觉得,既然你们皇帝都在我们手里,那你们掏点钱给我,然后赎人回去总行了吧?

但结果,也先同志的算盘显然是打错了。

在朱祁镇被俘虏后,北京方面,马上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愣是半个铜钱都没给瓦剌人。

事实证明,过期的皇帝,确实是一文不值的。

另外,和很多人想的不同的是,当时的草原部落,并不是统一的,瓦剌只是其中几个大部落之一。而作为瓦剌首领的也先,也只是一个太师,而不是真正的首领。

就好比是曹操对于东汉,司马懿对于曹魏。

当时草原诸部,彼此之间亦是争斗不息。瓦剌虽然强大,但也要防备其他部落。出于这些原因,

也先当然不敢杀朱祁镇。生怕把强大的明朝真的惹急了,给自己带来覆灭之灾。

所以,在白养了朱祁镇一年之后,也先同志终于决定,放朱祁镇回去。

当然,也先这么做,也是为了让朱祁镇回去以后,和已经登上皇帝宝座的朱祁钰争权,然后明朝最好内部大乱。这样,他的瓦剌才有机会乱中取利。

3.二次为帝,史上唯此一人

朱祁镇的囚徒生活,严格意义上来说,还算过的不错。除了没有自由,其他方面,至少在史书上,我们也找不到瓦剌人虐待他的记载。

可是等到朱祁镇回到北京之后,却发现,天下已经不属于他了。

至少,皇位已经不属于他了。

过了期的皇帝,比过了期的食物还要不受人待见。在回到北京后,早已登基做皇帝的朱祁钰,自然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哥哥。于是

接下来的六年里,朱祁钰便又被囚禁了六年。

只不过这一次,他是被自己的亲弟弟囚禁的。

如果就这样被一直囚禁到死。朱祁镇也算是为自己当年的失误赎罪了。但很戏剧性的是,朱祁钰同样不是个命长的,而且还没有儿子。在朱祁钰病重的时候,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悍然发动夺门之变,帮朱祁镇重新登上了帝位。

朱祁镇在失去皇帝宝座七年之后,再次成了皇帝。

这个记录,不但前无古人,而且也后无来者。

对于朱祁镇这个人,《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那句评价,大概是最为贴切的。

他是一个好人,但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深蓝妖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朱祁镇过的挺滋润。

蒙古人有个特点,就是对中原王朝的皇帝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心理。

这主要是蒙古人可能出了打仗什么都不懂,就像一群小混混遇到大学教授,心理上本能的就弱了一筹。

此次瓦剌的大胜,倒不是说蒙古人多么能打仗,主要还是朱祁镇太荒唐。

说起来,如果六七万明军找一个悍将,同3万瓦剌骑兵拼命,很难说谁会打赢。

瓦剌就算打赢,恐怕也会损兵折将,无力南下了。

而蒙古人受到大漠草原限制,整个大漠最多出兵20万。

当时蒙古早已分裂成很多股,这3万骑兵就是也先的本钱。

相反,当时明朝人口几千万,随便能够拿出一百万大军,大家凭实力,瓦剌是拼不过的。

况且,当时也先还有大帝,就是草原上和他夺权的黄金家族。人家可是所谓北元正统皇帝,成吉思汗家族直系后裔。

这才是也先的大敌,哪里还顾得上对付明朝。

至于朱祁镇,也先怎么也不可能虐待,更不可能杀掉。

所谓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何况大明还在,你无缘无故杀他的皇帝岂不是结下大仇?

没必要的。

也先让弟弟弟弟伯颜帖木儿照顾朱祁镇,让他享受大汗的待遇。

这个伯颜帖木儿也是做绝对,不但好吃好喝供着,甚至孝敬到朱祁镇的床上。

根据史料记载,由于感觉朱祁镇一个人太寂寞,伯颜将自己的女儿(或者是养女)都派去陪睡。坊间传说,朱祁镇看上了伯颜帖木儿的一个小妾。这个蒙古人很爽快,二话不说让小妾去陪朱祁镇睡觉,直接送给他(蒙古人把女人当做财产一样经常送来送去,也没啥贞操观念一说)。

到朱祁镇生日那天时,也先甚至大摆筵席,特意给朱祁镇祝寿。

有意思的,伯颜帖木儿经常和朱祁镇吹牛叉,吹了1年多竟然还吹出感情来了。

当朱祁镇即将离开瓦剌,伯颜帖木儿送别时竟然情不自禁的大哭道:“我的皇帝今日进去了,再几时得见?”这话说的确实是情真意切。

朱祁镇就这样在蒙古吃喝玩乐,还有几个蒙古美女陪睡,就这样过了1年多。

话说回来,大草包朱祁镇也算不太丢脸。

即便成了阶下囚,落水狗,朱祁镇在蒙古人勉强始终保持皇帝的气派,从不示弱。

也算是死要面子的人啦!


萨沙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50万军队尽丧瓦剌之手。更令世人震惊的是,堂堂大明天子朱祁镇,竟然被宿敌蒙古人生擒了。从此,朱祁镇开始了他的囚犯生涯。

不过,也先还算识趣,给朱祁镇的待遇不算太差。

朱祁镇眼里的悲凉生活

也先俘虏朱祁镇,就是以为奇货可居,想借朱祁镇占地发财。

在这种情况下,也先告诉朱祁镇,可以送他还京。这么突然,自然有诈,可心急的朱祁镇忍不了了,当即修书命大同、北京等地赶紧送来金银财宝。

也先得了宝贝,自觉朱祁镇的价值,更不可放过他。之后,也先想利用朱祁镇,打开明朝各城的大门。然而明朝守将们却不吃他这一套,坚决不开门。

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上位以后,朱祁镇的价值就更低了。多次尝试进攻明朝失败后,也先铩羽而归。当然,他也把朱祁镇带上了。

遥想一年前,朱祁镇还坐在大殿内,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享受着大臣们一遍又一遍的“万岁”。现在呢?周边皆是黄沙满地,草枯花落,以后都日子可想而知。

朱祁镇一路辗转,终于到了蒙古地界。此时明廷派来季铎,可也先不许君臣相见,只得作罢。

当年九月二十二日,也先不满失败,又领兵南下,当然还是带上了朱祁镇。

着厮杀马,五更十分起营,至暮驻扎。二十八日到大同。

眼见着离故乡越来越近,朱祁镇仿佛点燃了希望之火,愈发期盼起来。十月十一日,也先到了北京城门下,朱祁镇离回家就只有一步之遥。

可朱祁镇貌似忘了,自己还是个人质。也先一边把朱祁镇关到德胜门外的一个空房里,一边拿朱祁镇要挟明军。

结果大家都知道,也先又是铩羽而归,当然还是带上了朱祁镇。

等到朱祁镇回到也先的大本营时,已是隆冬时节。帐外已然飘起了大雪,寒冷无比,正好应了朱祁镇此时的心。

不算凄凉的俘虏生涯

也先没有把朱祁镇关起来,还允许他有三个侍从,分别是锦衣卫校尉袁彬、通事杨铭(通晓蒙古语)以及一个不知所出的卫沙狐狸。

朱祁镇总共在蒙古呆了一年,要是没有这三位的悉心照顾,他可能都撑不下去。

史书载:

出塞,上下关坂,昼夜渡涧河,涉险冒冻,周旋无矢,唯赖三人。

冬夜寒冷,袁彬就先给朱祁镇暖足,杨铭随后接替之,卫沙狐狸就负责给皇帝接水背柴火等。袁彬还挺幽默,杨铭和卫沙狐狸也跟着逗乐。总的来说,几个人苦中作乐,一年的俘虏生涯倒也过得不算苦闷。

景泰元年正月初一,北京那边是灯火通明,好一片热闹景象。然而朱祁镇这里,却是满目萧条之景。

不过还好,至少有着袁彬等人陪朱祁镇解闷。

也先的待客之道

也先清楚,明朝毕竟是比瓦剌强上不少,吞并明朝几乎是不可能。所以,两国终究要搞好关系。再加上,瓦剌一方的经济实力较弱,瓦剌还得依靠与明朝之间的互市来发展。

如此种种,也先定是不能怠慢了朱祁镇。朱祁镇虽然只阶下囚,可他也未曾穿上囚服,反而被也先好吃的好喝的供着(虽然在朱祁镇眼里并不算什么)。

据袁彬记述:

也先每二日进羊一只,七日进牛一只,逢五逢七谴十作筵席,逐日进牛奶马奶。也先每宰马设宴,先奉上酒,就自弹虎拨思儿喝曲,众达子齐声和之……

虽然袁彬不可能原原本本地记录当时的情景,但至少可以肯定,也先待朱祁镇还算客气。

蒙古一年,胜似一百年

虽然也先算是以最高级别的待遇“款待”朱祁镇了,可是在大明天子那里根本不算什么。何况巨大的落差让他的心理极度不平衡,所以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回到故乡,哪怕是做个无权无势的王爷。

终于,第二年六月二十六瓦剌派人请和,景帝显然是不肯接受哥哥回国的。但于情于理,他又不得不接他回来。在一番折腾后,朱祁镇终于回到北京。

一年之间,物是人非,朱祁镇的心情可想而知。不过这还远远没完,因为他的下一段软禁时期又开始了。

最后,应该是明英宗朱祁镇,明宣宗是他老爹


千百年前


朱祁镇听信老师、死太监王振之言,在土木堡如小孩子办家家般和蒙古太师也先干了一仗,结果大明二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内阁成员曹鼐、张益、兵部尚书邝埜等文武大臣殉囯,王振被爱国的樊忠用铁锤砸死,朱祁镇成了大绑匪、蒙古太师也先的肉票!下面苍茫大地给文友们介绍下朱祁镇在蒙古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

朱祁镇被带到也先弟弟赛刊王面前时,他问:“子额森(也先)乎?伯颜帖木儿(也先之弟)乎?赛刊王乎?"作为俘虏,这般从容淡定,让赛刊王大惊失色,他找来哥哥兼领导也先。也先和弟弟伯颜帖木儿等开会谈论如何处置朱祁镇。帖木儿直言:杀掉祁镇没好处,不如我们合伙做绑匪,带这个大肉票去向大明要赎金,去骗大明边关守军开城门!也先然之,并嘱咐帖木儿看管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质!

23岁的朱祁镇温润如玉,沦为囚徒的他仍镇定自若、即便对敌人也有礼有节,长此以往,他的人格魅力使看管他的蒙古官兵竟也愿为他效力,帖木儿亦然。朱祁镇的情商堪称无敌了。

朱祁镇一生吃过两个太监的亏,第一个是王振,如上文所讲,我不再赘述;第二个是和他一起被俘的喜宁。喜宁一见祁镇被瓦剌人带走,立马改弦易辙,跪倒在新主子也先的马前。他成了地道的汉奸,他竟替也先出谋划策,透露大明边防详情,亲自为蒙古军队带路,也先对他深信不疑,他成了大明公敌。

喜宁背叛后,也先挑选了大明俘虏、低级军官袁彬来服侍祁镇,这是个大明的忠臣!也先从喜宁嘴里得知大明主力尽亡,率军直扑空虚的京城,奉旨监国朱祁钰在于谦等力挺下即位,大明军民在朱祁钰、于谦英明领导下,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从大同到宣府,再到北京,祁镇一直被也先挟持着来回奔走,心中的痛苦是旁人难以理解的:眨眼间,他由皇帝变成了囚徒,而弟弟却青云直上,由大明监国变成了大明新皇帝,特别是在北京城下,祁镇竟陪着也先大军饱受了臣民们的一通炮火。也先也对这位大明前皇帝失去了耐心,而大明新朝对他毫无赎身的兴趣。朱祁镇每天的最大担忧不是能否重做大明皇上,而是能否到第二天再见到太阳。

瓦剌囚徒朱祁镇也确实是个牛人,他竟用他的气度、风范征服了身边几乎所有的人。连帖木儿,也由开始的不正眼看祁镇,改变到对他礼遇有加,甚至时常带王妃去看望祁镇,会面时如见上级长辈般恭谨!更有甚者,在也先主持的一次高级贵族军中宴饮时,帖木儿竟公开对人质祁镇极为礼遇惹得众人侧目,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先宁可不要赎金,也要让祁镇在地球上消失!但公开杀掉动静太大,于是也先制订了周密计划。他决定趁夜深人静之际,派人潜入祁镇帐篷,把肉票喀嚓了!哪知动手前,突下雷雨,狂风大作,震死也先坐骑!古代科学不大发达,古人多迷信,也先以为天佑祁镇,不敢造次。可见学好自然科学,是多么重要!

但喜宁这个狗汉奸一心想毁掉大明江山,干掉祁镇。祁镇这双眼睛真是给屁烫了,没有识人之明哪!自己身边无比信赖的前后两名太监竟是自己的催命无常!在也先对侵略大明绝望之际,喜宁献计:另辟蹊径,带着祁镇骗开大明城门,从关外直击宁夏,绕开京城,向江浙一带攻击前进,先占南京,再夺天下。如喜宁谋成,祁镇必成蒙古大军的敢死队长,大明的冷箭、火铳均可能成为杀他的凶器。幸亏他身边有了原锦衣校尉袁彬和蒙古人哈铭。两人洞察喜宁奸计,分析给大哥祁镇听,祁镇茅塞顿开,对喜宁计划再三推托,还请出伯颜帖木儿等人多方活动,喜宁计划暂时歇菜。靠着袁彬、哈铭两位无私贴心朋友的帮助,朱祁镇转危为安。

沙漠昼夜温差大,寒冷时,袁彬以胁温帝足。后来在行军途中,袁彬中了风寒,祁镇也以身压其背,终于袁彬汗浃而愈。袁彬、哈铭、祁镇如生死兄弟,让喜宁对他们恨之入骨,他想杀祁镇,因有帖木儿保护,加之也先考虑犯罪成本太重,无果;想拿袁彬下手,又无借口,但天有不测风云,祁镇的灾难还是来了!绑匪头子也先为了缓和和明朝的关系,竟脑洞大开,想嫁亲妹于肉票祁镇,祁镇竟口念拖字诀,以“驾旋而后聘"为由婉拒了绑匪头子也先的盛情。也先对他恨得牙根发痒,但毕竟祁镇奇货可居,不舍杀之。喜宁趁机进馋言:祁镇没这么多花花肠子,都是喜宁、哈铭教唆的。不久也先趁祁镇外出访问帖木儿之际,把袁彬骗去了。祁镇回来得知后,深感袁彬的凶险处境,骑马冲进也先帐中,以死相逼。也先被迫放了待宰的羔羊袁彬!袁彬、祁镇认识到:喜宁不死,自己就不得安宁,于是设计干掉大汉奸。景泰元年,祁镇主动找到也先,表示愿配合太师向京城索要赎金,但必须让高某、喜宁为使。喜宁竟屁颠屁颠地去了。祁镇的意图是让接待使臣的明大臣领会祁镇诛杀喜宁意图而杀之。高某也是蒙古俘虏,原是低等武官,深得祁镇信任。在临行前,祁镇塞给他密信一封,上书八字:俾报宣府,设计擒宁!高使者一行赶到宣府,都指挥江福开始只以为他们来索要赎金,准备礼送出境,当高某告知实情,江福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要在城外设宴款待!喜宁大喜,欣然赴宴,想再摆摆瓦剌大使的谱。谁知刚到约定地方,伏兵尽起,随行的瓦剌士兵尽降,喜宁想逃,被高大人抱住,喜宁最终被杀!

祁镇以为喜宁既除,回家日子不远了,也先见肉票不仅换不来赎金,还要二姑娘倒贴,多次派使臣向大明新朝廷表示:愿放祁镇回家!谁知,弟弟祁钰竟为了皇位,不愿接哥哥回朝。瓦剌使臣皮勒马尼哈马到大明京城上访,最终惊动礼部尚书胡濙,祁钰无奈,被迫临时拼凑个使团,让鸿胪寺卿、六十岁的杨善被从礼部侍郎突击提拔为左都御史,连车旅费也没给足,遑论大礼,煞有介事地去接祁镇。祁钰只想让杨善带队去蒙古免费旅游一番,费用大部由中央补贴,让接回太上皇的事歇菜!谁知官场老棍子杨善超级能忽悠,竟空手套白狼,从也先处把太上皇忽悠回了国!

也先派来迎接大明使团的人问杨善:土木之战,大明军队怎么不经揍?杨善说:我原本不想说的,但到现在,还是告诉你们吧!土木之战时,我们主力南征,王振又轻敌而入,我军才败。现在我大明南征军已回,有二十万之众,加之于谦大人新练成的三十万大军,随后可以和你Pk一番!我们在边界埋伏了许多火枪和带毒的弓弩,你们如被击中必死,我们还在交通要道上安放很多铁锥,你们的马蹄一踏上会被刺穿,根本无法动弹!你们每晚入睡时,可知道有多少大明的刺客在窥探自己营帐?可惜这些都没用啦!瓦剌人问其所以然,杨善说:我们大明已经同你们讲和,已是兄弟啦!兄弟一见泯恩仇!杨善又去见也先,杨善口吐莲花,让也先相信:大明不亏欠瓦剌。杨善忽悠也先:太师犯明,必有损失,不如送还太上皇,然后大明每年给太师赏赐,这样两国互惠,何乐而不为?!也先是个精细人,问:你们国书上怎么没写接太上皇?杨善又进一步忽悠:要写出来,太师您不就成了奉大明圣旨行事,那就对您不尊敬啦!也先感动得眼泪和鼻涕齐下!也先毕竟是老甲鱼,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你们怎么不带钱赎人呢?杨善又秀自己的忽悠术:我们如带钱来,显得太师贪财!我们幸亏故意不带钱来,才亲见太师的仁义!他又进一步忽悠:太师不贪财物,真汉子,必定名垂青史,万世传颂!这马屁拍得也先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没一个毛孔不舒服!难怪有人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千臭万臭,马屁不臭!也先笑靥如花:好!好!

杨善立下了盖世奇功。正想带祁镇回国,谁料祁镇好友伯颜帖木儿竟来阻拦:必须保证祁镇能当上皇帝,才能放他走!他竟找到哥哥也先,提议先扣押大明使者,等祁镇复位再放他回国!也先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帖木儿只得作罢!也先率全体部落首领为祁镇送行,帖木儿竟独自陪着祁镇走了一天的路,到野狐岭才停下,因此地靠大明居庸关太近,帖木儿无法继续前进,竟拉住祁镇马头,像孩子般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边喊:今日一别,何日方得再见,珍重!良久,掩面上马向瓦剌方向飞奔而去……

朱祁镇终于回国了,归途心中心中忐忑,不知又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他!

亲爱的朋友!这段真实的历史,是不是比现在的历史剧更精彩?欢迎关注苍茫大地顾炜斌!


苍茫大地顾炜斌


明朝历史上从不缺少荒唐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就是其中之一。其他明朝皇帝荒唐,是可着别人祸祸,而朱祁镇绝对是一个另类。他倒是不祸害其他人了。把自己给坑进去了。朱祁镇的肆意妄为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朱祁镇继位的时候才年仅九岁。你想想九岁的儿皇帝懂得什么?所以朱祁镇继位后基本上就属于一个样子货。但幸好当时内有太皇太后张氏掌控大局,外有著名的三杨内阁辅政。所以即使朱祁镇是个儿皇帝,但明朝依旧在正轨上发展。甚至当时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还达到了一个小巅峰。后来称王称霸的太监王振也被太皇太后张氏压的死死的。有事没事把王振叫过去骂一顿。所以太皇太后张氏掌权时期,国家正常发展,太监群体也不敢干政,一切都井井有条。

但好景不长,在明朝经历了一个小巅峰之后,从正统五年到正统十一年,这六年间。三杨阁老和太皇太后张氏纷纷去世。这一下子明朝就没有实际掌舵人了。明朝这艘大船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开了。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这个权力真空时期,此前一直被太皇太后压制的太监王振开始展露头脚。朱祁镇一个少年人,从小就生活在太监环绕之下,在朱祁镇心中,太监是十分可靠的。所以朱祁镇就开始扶太监上位。但太监掌权也正是明朝开始衰落的开始。

在王振初步掌握朝廷大权之后,朱祁镇也算是真正长大了。此时的朱祁镇也正是雄心勃勃的时候,朱祁镇十分渴望证明自己,效仿先祖做出一些功绩。当时明朝和瓦刺之间因为朝贡问题产生了纠纷。一直以来瓦刺都假借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而明朝也是冤大头,为了所谓天朝上国的虚名,对于来朝贡自己的国家更是赏赐不断。而这笔费用对于明朝来说负担极大。后来王振认为给瓦刺如此大量的钱财没什么用,反正瓦刺该来侵犯边境还是会来的。所以王振下令减少对瓦刺的赏赐。而瓦刺实权人物也先也趁机再度开始侵略明朝疆域。这下子把朱祁镇乐个够呛,朱祁镇一直想要效仿祖先征服胡族,所以朱祁镇十分想要和瓦刺大战一场。而王振也趁机蛊惑朱祁镇御驾亲征。虽然朝廷大臣极力反对,但也无果,就这样朱祁镇被王振带上来一条不归路。

而朱祁镇这边费劲巴拉仓促的领军前去征讨也先,但一路上因为天气原因和后勤供给问题,导致大军连敌人都没看到就损失惨重。当时朱祁镇已经想要撤军了,但王振想带着大军回家乡威风一下,所以就蛊惑朱祁镇和他回乡,王振完全不顾一旁的敌人瓦刺大军,带着朱祁镇和明朝大军晃晃悠悠的赶路,终于被瓦刺抓住机会一举击溃。整个大军上下损失惨重,朱祁镇自身也被瓦刺擒获。

瓦刺原本想借助朱祁镇皇帝之名趁机和明朝勒索好处,侵占明朝州县。但明朝留守臣子,以于谦为首的大臣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且不能接受瓦刺要挟。所以马上拥立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义,也不用搭理。结果瓦刺人带着朱祁镇在明朝的边境晃了一圈都没有丝毫收获。所以朱祁镇反倒成了累赘。在一年的时间里瓦刺一刻都没让朱祁镇闲着,一直带着他到处跑,想要诈开明朝边境城门,但均无果。

之后瓦刺人杀也不是放朱祁钰也不要。毕竟他已经当上了皇帝,朱祁镇回来那自己该怎么办。所以朱祁钰一直拒绝瓦刺放回来朱祁镇。但后来朱祁镇还是被一部分臣子给迎了回来。之后朱祁镇被朱祁钰囚禁了整整七年。之后朱祁钰病重,而他的子嗣也夭折了。所以有很多种忠于朱祁镇的臣子发起了夺门之变又重新拥立了朱祁镇为帝。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后又进行了一轮清洗,于谦等人皆被杀害。再次当上皇帝的朱祁镇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朱祁镇,前后两次继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少年不识愁滋味,肆意北征的热血,加上从皇位坠落的彷徨与毫无自由的恐慌,最终失而复得,勤政处事,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复杂。原本想要改变世界的朱祁镇,结果被现实给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皇帝做到这个份上,朱祁镇也算是独一份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明英宗朱祁镇差点把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三代打下的明朝的大好江山给葬送了。这三人分别是他的太爷爷,爷爷和父亲。

1449年,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也想学他的太爷爷朱棣那样五次北伐,御驾亲征。只不过朱棣那时候打的是瓦剌的对手鞑靼,而这次朱祁镇要打的是瓦刺。

瓦剌和鞑靼是蒙古分裂后的两个部落。后来,不地道的瓦剌依靠明朝的实力打击鞑靼,令鞑靼一蹶不振之后,又不断地来骚扰明朝边境。

当时,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朱祁镇为何御驾亲征呢?历史漫谈君觉得原因如下:

  • 一、朱祁镇太小看瓦剌了,觉得他们是毛贼,不足惧,打他们就像是大人打小孩子一般容易,所以,不把瓦剌放在心上,不惧怕。他觉得自己五十万大军,瓦剌才区区两三万人,打他们不就像是毛毛雨,小菜一碟吗。

  • 二、朱祁镇想一展雄风,让大家看看她朱祁镇也不是吃素的,能力很强,让文武大臣都对他刮目相看。

  • 三、被朱祁镇一直当做心腹的大太监王振的怂恿。即使是于谦等一帮忠臣极力反对,也挡不住被洗了脑的朱祁镇向瓦剌进发。

  • 四、朱祁镇考虑事情单纯,没有想到会失败。否则,他也不会带上一些文臣去一睹自己的风采,害得他们因此送了性命。

结果,朱祁镇是输得非常惨烈,差点把大明江山给输没了:

“庚申,瓦剌兵大至,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战没,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救之,至鹞儿岭遇伏,全军尽覆。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戌,师溃,死者数十万。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驸马都尉并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野,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皆死,帝北狩。”

这次,又是于谦等人把朱祁钰推上了皇上的宝座,然后重整旗鼓打败了瓦剌。导致瓦剌没了脾气,最后把朱祁镇给送了回去。

那么,朱祁镇在瓦剌那里,被俘虏大约一年的时间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总体来说,朱祁镇的日子还过得去,不算好也不算坏,马马虎虎。但是,比起他在明朝当皇上的锦衣玉食来,那是天壤之别了。

比如在吃上,在明朝,朱祁镇作为皇上,那是想吃啥吃啥,燕窝鱼翅都有,荤素搭配,水果点心,正餐加小点,真是吃出花样来,普通老百姓估计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在大草原,又是经过了一个寒风凛冽的秋冬季,蔬菜肯定是没有了,主要是以牛羊和其奶制品为主:

每二日进羊一只,七日进牛一只,五日七日十日做筵席一次,逐日进牛乳、羊乳。

上面是朱祁镇被抓住后,瓦剌的也先给他的食物的供给情况。毕竟,也先是想把朱祁镇当作敲诈大明朝的一粒棋子,是来要挟大明朝用的。所以,得好吃好喝待承着,如果出现了闪失,那就得不偿失了。

当时,朱祁镇住的自然是蒙古包,不是一个人住,如果一个人住的话,孤独寂寞,内心的愁苦无法排解,估计人早就挂了。和朱祁镇在一起的,是对他忠心耿耿的几个侍卫,比袁彬、杨铭和卫沙狐狸都对朱祁镇忠心耿耿。他们一起席地而卧,相互依偎着取暖。朱祁镇冻得瑟瑟发抖,袁彬就把朱祁镇的脚放在自己的怀里,令其取暖。

朱祁镇非常感动,说等自己以后回去了,发达了,一定厚待他们。并常对他们说“唯赖三人,” 最后,朱祁镇复辟之后,果然对待他们非常好。

而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一开始就建议厚待朱祁镇,因为他看到了先机。所以,他待朱祁镇也不错,生活上,很是照顾。后来,还成了朱祁镇的“粉丝”。不过,伯颜帖木儿短命,还没来得及等朱祁镇给他的承诺,就一命呜呼了。临走,他还不忘嘱咐他的哥哥也先善待朱祁镇。

在行动上,朱祁镇是没有自由的,并且还会胆战心惊,说不定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的,就被瓦剌军簇拥着去明朝边境敲竹杠。如果被敲诈的一方,稍稍有点不从,立即朱祁镇就不会有好果子吃。

而且,朱祁镇心灵最煎熬的是,在也先铁定主意送其回大明的时候,无论是守城的将军还是士兵都打马虎眼,说是看不清,或者不明白,总是是拒绝开城门,毕竟后边是乌压压的瓦剌人马。

历经波折,朱祁镇终于回到了明朝,等待他的是七年的南宫的囚禁生活。不过,虽然日子过得不济,但是他也应该感恩弟弟朱祁钰的不杀之恩。当时,如果朱祁钰想杀死他,还是非常容易的。这就是养虎为患吧!

七年后,朱祁镇复辟,朱祁钰不明不白地死去!


历史漫谈君


首先需要更正的一点是,朱祁镇的庙号应该是明英宗,明宣宗则是他老爹朱瞻基,也就是现在正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亚文所饰演的角色,而明英宗朱祁镇则是由张艺兴所饰演!

(朱亚文饰演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张艺兴饰演的是明英宗朱祁镇)

公元1449年,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因为指挥失误导致2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要命的是大明皇帝朱祁镇自己也被瓦剌军俘虏了。

不知道在被俘的时候,朱祁镇是否想起了靖康之变中徽钦二帝的悲催遭遇。但是据《明史纪事本末·卷32》记载:

“初,师既败,上乃下马盘膝面南坐”。

也就是说,知道突围无望的朱祁镇反而异常的冷静,下马坐在了地上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或许是因为朱祁镇的表现极为反常,反而使得瓦剌士兵也有点发怵,再看他的衣甲更是不一般,因此怀疑是个大人物,于是将他送到了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那里。

(明英宗朱祁镇影视形象)

伯颜帖木儿在问朱祁镇时,朱祁镇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伯颜帖木儿感到朱祁镇说话的口气很大,因此立即报告给了他的哥哥也先。

也先得知大明皇帝落到了他的手中,一时间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抓住了大明皇帝,忧的则是不知道该杀还是该放,伯颜帖木儿则认为朱祁镇奇货可居,可以就此对明朝进行要挟。

也先因此立即去向朱祁镇请安,还行了君臣之礼,同时还献上了各种野外美食。

(朱祁镇影视形象)

朋友们可能会比较奇怪,瓦剌的首领为什么会向大明皇帝行君臣礼呢?其实这就和明成祖朱棣北征有关了,在经过朱棣五次北伐后,是彻底将瓦剌和鞑靼打服了,因此大明王朝成了瓦剌和鞑靼的宗主国。之所以会爆发土木堡之变就是因为瓦剌以进贡为由,虚报人数,冒领赏赐,结果两边闹的不可开交,最后才打了起来。

随后,也先就带着朱祁镇去敲诈勒索大明了,结果这个时候在于谦的提议下,大明王朝已经改立郕王朱祁钰为帝,遥遵朱祁镇为太上皇了,因此也先吃了闭门羹。

恼羞成怒的也先于是下令攻打北京,同时也带着朱祁镇。结果在北京军民的顽强抵抗下,也先大军再次败北,损兵折将的也先无奈又带着朱祁镇返回了塞外。

(也先影视形象)

经此一役,也先也终于明白,明英宗朱祁镇在他的手里成了一张废牌。但是也先还是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的,他最终选择了善待朱祁镇。

在吃的方面,据记载:也先每二日向英宗进羊一只,七日进牛一只,逢五逢七逢十作筵席,逐日进牛奶马奶。

在穿的方面,也先送来了皮袄,到朱祁镇生日的时候,也先又送了他一件皮袄御寒。

在住的方面,伯颜帖木儿专门送了一顶高档帐篷“窝儿帐房”给他居住。

虽然也先和伯颜帖木儿给朱祁镇送去的东西都不差,但是习惯了锦衣玉食的朱祁镇还是吃的很不习惯。而塞外乃是苦寒之地,虽然有帐篷,有皮袄,但是朱祁镇常常是冻的瑟瑟发抖,因此甚至臣子们都会和朱祁镇睡在一起给他取暖。

(明英宗朱祁镇画像)

也先还曾一度想要将自己的妹子送进朱祁镇的帐篷给他暖被窝,史书上记载是朱祁镇婉言拒绝了,保住了龙体清白。

朱祁镇在塞外待了整整一年后,于1450年八月初二从也先的驻地出发,开始返京。当天,也先和伯颜帖木儿率众送驾半日路程,临别之际,众将帅和朱祁镇挥泪告别。相处一年之后,双方居然难舍难分。正如当年明月所评价的一样,“朱祁镇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是一个好人”。

八月十五日,朱祁镇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北京城,旋即被送入南宫又一次过起了囚徒的日子。七年之后,在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又一次坐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


小祁说历史


险被扒光猪的皇帝

还是先说题主一个小失误吧,朱祁镇同学是明英宗,虽然这个庙号很嘲讽,但千万别再弄错了,因为宣宗是丫亲爹。吐槽机的故事得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阴历八月十五日说起,那天的土木堡明军大营一片混乱。

被瓦剌太师也先诈和欺骗的明军蜂拥出营取水,乱做一团,瓦剌铁骑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伏兵四起,他们一边呼喊脱甲弃兵者不杀,一边冲进营地。20万明军一败如水,很多士兵光着屁股被杀掉,大量勋贵文官死亡,朝堂精华折损过半。

次日某个冲锋的瓦剌士兵看到不远处雷家站高岗有个小青年在发呆,穿的倒是满华丽,于是他纵马冲了上去,薅住小青年的衣领准备来一次熟练的扒光猪行动。然而小青年没有配合他的动作,一屁股坐在地上,表示你不配和我说话,叫也先过来!有点懵逼的瓦剌士兵觉得这不是个普通人,跑去找也先的弟弟赛刊王。

吐槽机觉得历史好玩的地方就在这里,如果那个瓦剌小兵脾气暴躁一点,干脆来个手起刀落,大约就没有以后那些屁事儿了,吐槽机肯定少掉不少混饭吃的本钱。在小兵去找赛刊王这段时间里,其他瓦剌兵觉得这个小青年挺好玩,纷纷上来围观。

而雷家站的另一边,被俘的锦衣卫校尉袁彬也看到那头混乱的情况,仔细一看才发现那个倒霉的小青年就是大明皇帝朱祁镇陛下。袁彬赶紧连滚带爬的冲过去给皇帝叩首,随从已经四散的皇帝也就坡下驴的让袁彬跟在身边,一同渡过了那段惊心动魄的俘虏生涯。

第二个陪臣

朱祁镇和袁彬这被俘二人组被瓦剌兵押着去见了赛刊王,江湖传言见面后朱祁镇同学派头十足,未失体统。而赛刊王闻之面前乃是大明皇帝后纳头便拜,然后差人去请来了也先,瓦剌幕后老大也先见到朱祁镇同样纳头便拜,差点烧黄纸结拜。

反正史书这么写,吐槽机也就这么信,只是纳头便拜并没有让朱祁镇称霸八百里水泊梁山,相反还被人带着四处去宣大边境开关。同时为了能更好的跟朱祁镇沟通,也先给他送来了另一组被俘的锦衣卫——哈只和哈铭父子。

看名字就知道这爷俩不是汉族人,人家是根正苗红的蒙古人,只是一直在明朝为官,后出使瓦剌被扣押了。朱祁镇亲切的接待了他们,称呼哈只为老哈,叫哈铭的名字。最后他把老哈打发了回去,留下小哈在身边。这个蒙古族的锦衣卫就此一直陪伴着他,后来成了都指挥使,还赐姓为“杨”。

一个朋友

为了表示对明朝皇帝的尊重(主要是还有骗开城门的价值),也先把朱祁镇安顿在了另一个弟弟伯颜帖木儿帐中,伯颜出身准噶尔部(就是后来折腾清朝几十年那个),是个挺有趣的蒙古汉子。

这哥们接收朱祁镇后经常过去聊天,一来二去的两人成了朋友,关系好到朱祁镇给伯颜的儿子们起汉姓的地步。伯颜也不是口头安慰朱祁镇,经常为朋友的权益奔走,还几次救下袁彬和哈铭的小命,看得出是真拿朱祁镇当哥们处。

在哈铭的回忆录里记载着一件很有趣的事儿,有天伯颜放鹰抓了一只野鸡,之后连同一瓶酒托哈铭转交给朱祁镇,并带话说“我要是抓了两只野鸡就咱俩一人一只,现在只抓了一只,自然给你下酒解闷。我听说大海涨潮的时候总有大鱼留在沙滩上,但是沙滩是留不住大鱼的,下次涨潮它就回去了”。我不晓得朱祁镇面对这个安慰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觉得大部分留在沙滩上的鱼都被人吃掉了......

还算过得去的俘虏生涯

咱们得承认也先同志算比较遵守国际法,他对朱祁镇未曾有虐待行为,三天两头的差人送牛羊肉食,出行有暖车,睡觉给炭火盆。双十一朱祁镇生日(真的是),也先送貂皮袄,还杀马摆酒给他庆祝。

最初被俘的朱祁镇被也先带着从山西到河北的四处叩关,然而明朝守军皆棒槌,开始时候躲着不出来,后来熬不过了干脆不承认那是朱祁镇。慢慢也先明白这招不灵,也就不怎么用了,朱祁镇被一路带着往北,安顿在苏武庙附近(我也不晓得是哪)。

朱祁镇经过人生大起大落之后似乎也学会了尊重,他对身边很随和,吃的东西经常分给袁彬和哈铭。患难的君臣三人之间似乎多了一些亲情之类的东西,比如冬天帐篷里冷,袁彬就用两肋给朱祁镇的脚丫子保暖。袁彬睡着时手压在朱祁镇胸口,小朱怕他睡不够,等袁彬醒了才动弹。

对于国事朱祁镇也开始有了一些反省,过完生日后,这个二十三的小青年拒绝了也先进贡的妹妹(这是什么套路)。在一个深夜仰望星空后,他开始让袁彬给明朝君臣写信,“以祖宗社稷为重,好生操练马军,谨守城池,不要顾我。”

像很多的年轻人一样,在闯下大祸后他终于明白自己错了,可是已经太迟了。那二十万明军精锐尸陈荒野,再不能为国杀敌;那半朝文武精华,死伤殆尽,再不能施展抱负。此时知错的朱祁镇唯一的念想就剩下了回家。

并不完美的结局

明景泰元年阴历八月初二,在使臣杨善的斡旋(或者叫忽悠)下,也先释放了被俘一年的朱祁镇。他的朋友伯颜帖木儿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把他送到野狐岭才大哭离去。四年后,伯颜被部下杀害,这对好友天人永隔。

在夺门之变中复位的朱祁镇派遣使者厚赏了伯颜的妻子,还给他四个儿子一一加封。同时如同亲人的袁彬被提拔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对他几乎言听计从。后来锦衣卫指挥门达构陷袁彬,朱祁镇虽欲法行却告诉门达:“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还我”。英宗去世后袁彬被起复,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使兼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这对患难君臣终归没有善始善终。

哈铭回朝后被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佥事,赐姓杨,从此奔走于汉蒙两地,屡次出使大漠。成化年间接替袁彬掌管锦衣卫,弘治十六年在任上病故。死后弘治皇帝悯其为国尽忠,准世袭指挥使。


总结起来吧,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老天给了朱祁镇改过的机会,然而他杀了于谦,宠信石亨、徐有贞等奸佞,等他开始给予李贤等正臣信任的时候又撒手人寰。朱祁镇不是个好皇帝,他只是个不停犯错的小青年而已.....扯淡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