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里活活烹死?

王事情


朱瞻基自幼就深得祖父朱棣的喜爱与赏识,在永乐九年,也就是公元1411年就被立为皇太孙,随后跟随朱棣多次征讨蒙古。朱瞻基和其父一样,善于倾听大臣的建议,执政期间,主动从交趾(含越南北部)撤兵,节省了财力,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中国各族人民与交趾的交流。

他在位期间,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仁政爱民,还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除此之外,他平定了叔叔朱高煦的叛乱,为大明朝的稳定。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史称“仁宜之治”。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深得朱棣喜爱,朱棣曾对他许诺将来要立他为太子。可是后来朱棣却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因此他一直怀恨在心。

1416年朱棣对朱高煦所犯罪行忍无可忍欲将其贬为庶人,太子念及亲情极力恳求遂罢。1424年明成祖驾崩后,太子继任。朱高煦派人盯住朝廷随时准备叛乱。皇帝发现其意图后,加其俸禄,加封其子,使其安乐。

次年,皇帝去世,太子返京,朱高煦埋伏半路欲行刺,没有得逞。后太子继位为宣宗,厚待朱高煦,对其百依百顺,朱高煦却因此将皇帝视作懦弱之流更为蛮横自大。

虽然朱棣的三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可是毕竟也有长幼之别,所以朱高炽作为长子更加符合太子身份,由他继承大统的呼声也比较高,虽然朱棣一直对于册封太子的事情没有表态,可是也不难想到,其实朱棣也更加看重朱高炽。不仅如此,其实朱元璋在世时,他就非常喜欢朱高炽,因为朱高炽和朱元璋的性情不同,朱元璋出身草根没有什么文化,做派很粗鲁,而朱高炽从小养尊处优,还是一位心地善良的皇子,所以朱元璋很喜欢他。

后来只当了十个月皇帝的仁宗朱高炽病逝,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设伏杀死朱瞻基,由于事前准备不充分导致行动失败。不久,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对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赏赐厚于其他王府。

明宣宗朱瞻基可不是朱允炆,他率大军亲征而来,毫不费力就抓到了自己的叔叔朱高煦。朱高煦妄图造反被抓后,宣宗念及叔侄之情,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囚禁在西安门内的逍遥城。但在一次宣宗探望他的过程中,这位皇帝的叔叔居然玩起了小孩子的游戏,他伸出脚绊倒了宣宗皇帝。宣宗皇帝起来后勃然大怒,命人用300斤重的铜缸盖住朱高煦。

朱高煦在缸内运力欲举起铜缸砸向宣宗。宣宗大惊,急命人取来木炭,堆积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铜缸内。其后妃韦氏及诸子俱被处死,追随叛王的600多名文武官员被处死,另外2000多名官员被发配边陲。朱高煦之弟赵王朱高燧和另一个王也与这一阴谋有牵连,但宣宗因关心王朝的稳定,下令不予追究。这场叛乱终因朱高煦的惨痛失败而结束!





小马哥经典影视


不作死就不会死,朱高煦就是典型。

既然朱棣明确了把皇位传给老大朱高炽,作为老二的朱高煦,要么服软,当一个声色犬马的王爷;要么像自的老爹朱棣一样,扯旗造反,说不定还有机会。

但是,朱商煦却不那样,偏爱搞小聪明。搞小聪明也没关系,偏偏在朱棣与朱高炽的眼皮子底下搞。这理所当然的会激怒两代君主,而且还不自知,还以为自己了不得。


三农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谋反的下场。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二儿子,他哥哥就是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的能力比弟弟朱高煦高百倍,可惜身体过于肥胖,体重超过200斤,走长路都不行。

朱棣是马背上皇帝,对于这个肥胖的长子不太喜欢,认为他很可能会短命(事实也是如此),不适合做皇帝。

而二儿子朱高煦是个壮汉,身体强健,还擅长骑马射箭,还立过战功,朱棣对他很喜欢。

但是,朱高煦有勇无谋,做个军官倒是可以,缺乏政治头脑,智力也不够。

犹豫再三,朱棣最终还是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而封朱高煦为汉王。

朱高煦对此极度不满,就有样学样,想等到父亲死后就篡位杀死哥哥,自己当皇帝。

朱棣也察觉了朱高煦的野心,将他贬到云南。当时云南是不毛之地,主要用于流放官员。朱高煦抱着父亲的腿哭泣,不愿意去。

朱棣一时心软,让他留守京师南京。

没想到朱高煦到了南京就开始扶持自己的力量,排挤其他势力,杀死了不少政敌投入长江,甚至亲手杀死了朱棣的心腹,兵马指挥使徐野驴。

朱棣当时正在北伐,回来以后知道这些事情,勃然大怒。

朱棣不是草包,当然知道儿子朱高煦此举是意图谋反。本来要将他废掉成为平民,然而朱高煦的哥哥不念旧恶,赶来说清,最后改为在山东小地方居住。

但朱高煦死性不改,还是胡来,甚至将自己一个妃子无故杀死。

这个妃子的儿子不服,亲自找到爷爷朱棣告状,说自己的母亲没有犯错却被父亲杀了。

朱棣很寒心,认为朱高煦没有人性,不念亲情,感叹道“尔父子何忍也”。

后明成祖病死,朱高煦的哥哥即位。

朱高煦认为机会到了,立即筹备谋反。他住了招兵买马以外,还派出大量心腹潜入北京甚至宫内,试图暗杀政变。

没想到,那个被他杀了母亲的儿子知道风声,立即向皇帝密报。

皇帝派人来质问,朱高煦百般抵赖,不敢立即叛乱了。

然而,肥胖的朱高煦哥哥果然短命,在位10个月就病死(一说是被朱高煦派人暗算毒死)。当时朱高煦哥哥的太子朱瞻基(宣宗)在南京,紧急赶赴北京继位。

朱高煦一面派人在山东伏击太子,务必将其斩杀;一面在山东封地起兵叛乱,勾结英国公张辅为内应。

没想到,宣宗也不是普通角色,他见势不对,扔下部署逃走,侥幸逃过了叔叔的暗杀。

回到北京以后,宣宗极为恼怒,御驾亲征,打垮了叔叔朱高煦。

本来谋反是死罪,但宣宗考虑到刚上台就杀死叔叔,面子上不好看,就将朱高煦改为囚禁在行宫中。

然而,朱高煦此人极为凶悍,竟然不服输。

一次宣宗来看望朱高煦,却被他一脚绊倒,挥拳就打。

宣宗被打了几拳后,恼怒异常,下令用行宫的铜缸将他扣住,什么时候哀求了再放出来。

朱高煦不断破口大骂,还试图将缸扛起。

宣宗想起朱高煦之前连续谋害父亲和自己,本来就罪该万死。现在如此猖狂,难道皇帝真的不敢杀人吗?

宣宗下令,将柴火堆到铜缸上点燃,将朱高煦活活烤死。

火烧超过一个时辰,最后铜缸熔化,朱高煦死无全尸。

其妃韦氏及诸子其后也被全部处死。


萨沙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第2个儿子,由于不是长子,所以在出生的时候就没有继承皇位的权利。可惜朱高煦并不满意,而且由于他在跟随明成祖南征北战中立下了很多功劳,明成祖朱棣可能一时之间为了激励他,而说了传给他大位的话,让他有了非分之想。

后来明成祖朱棣成功地攻下南京当上了皇帝,但是并没有按照当时以前所说的诺言那样立高朱高煦为太子,而是按照惯例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这让朱高煦感到非常的失望。不过当时立长子,主要是群臣以祖制为由,所以让朱棣不得不这样干。而朱棣事实上对这个长子朱高炽并不大满意,很多时候都怒斥朱高炽。

本来已经偃旗息鼓的朱高煦看到了这种情况,这就让他燃起了希望。结果在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期间,他不断的搞小动作,希望能够扳倒大哥自己能够当上太子。不过朱棣虽然对长子朱高炽不满,但是对经常搞小动作的朱高煦同样也不高兴,所以最终还是把皇位传给了长子,而没有顾念这个次子。

朱棣死后,朱高炽的命也不好,只当了一年皇帝就死了,最终皇位由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接过。由于当年明成祖朱棣得以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当上皇帝,所以朱高煦也想照葫芦画瓢,可惜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当年,所以朱高煦所举的反旗,很快就被朱瞻基给打败了。事实上当年建文帝要不是自己作死的话,打败朱棣还是不成问题的。

本来朱瞻基还打算留朱高煦一条命,只是把他圈禁起来,只不过有一次去看望他的时候,朱高煦大骂朱瞻基,导致朱瞻基大怒,最后将朱高煦活活煮死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这就叫做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想当初,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朱棣一言不合就反了,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靖难之役,兵困南京城,逼死了朱允炆。

朱棣假惺惺的在那为朱允炆叹息一阵子,然后就是残酷的杀害朱允炆身边一干忠臣。很多朱元璋留下来的老班底都被他清除一尽。

一代大儒方孝儒,因为没有帮他写靖难之役的美化檄文,被其灭了十族、凌迟处死。朱允炆的后代屠戮一尽,妻女卖到妓院为官妓,而且所生子嗣,世代为娼或为龟奴。其心之歹毒,何等的残忍和惨烈!



朱棣得大位后,当然也要考虑继承人问题。他的大儿子朱高炽心宽体胖,宽厚待人。二儿子朱高煦身强体健、武力超群。朱棣一度也动摇过立长还是立次的念头,老大心宽体胖,那体也太胖了,重逾200斤,站立都有些困难。朱高煦虽然健康,但是能力却一般般,比之老大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知父莫若子,朱棣在动心思,朱高煦自然也看在眼里。在朱棣最终立朱高炽为太子后,就对大位动了觊觎之心。但是朱棣在世,他也还不敢有所行动,就想学着朱棣,等朱棣翘辫子后再发动兵变,杀死哥哥,夺取大位。朱棣也深刻了解自己曾经演绎过的教训,不动声色把朱高煦调去云南,朱高煦明白父亲的心思,自然不愿意去云南那个流放官员的不毛之地。



朱高煦立即跑到朱棣跟前装可怜,抱着朱棣的腿哭着效忠、求情,打死不想去。毕竟也是自己的骨肉,朱棣心一软,就让他去了南京。这家伙到了南京旧都富庶之地,立即招兵买马、暗作准备。并且行为张扬跋扈、胆大妄为。擅行生杀,不但把朱棣的心腹爱将杀死投入长江,还排挤一切政治势力,想要一家独大。甚至把自己的妃子也无故杀死,致使他自己的儿子都跑去给朱棣告御状。

朱棣怒极,欲治其罪,将其贬为平民,还是朱高炽宽仁,拼命朱高煦求情,这才把他贬到了山东。朱棣死后,朱高煦又密谋叛变,被他的儿子跑去给大伯告了状,朱高炽派使者来问,朱高煦眼见事败,来了个抵死不认,朱高炽也没有多做计较,就饶了他。



朱高炽在位不过十个月,也因为太过体胖跟着翘辫子了。朱高煦觉得机会来了,要乘机对朱高炽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下手,并且联络英国公张辅共同起事。谁知明宣宗也是个厉害角色,逃过了他的狙杀,逃回北京继承了大位。准备就绪后,立即发兵讨伐,将朱高煦逮捕治罪,关在天牢中。谁知这家伙还是一直不老实,宣宗来看望他时,他居然胆大妄为用脚绊倒宣宗,并且饱以老拳。

这还了得?这简直就是在挑战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君权。宣宗命令用一口铜罩把这个妖孽给罩住,这家伙还是在里面乱打乱踢,破口大骂。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宣宗可没有他老爹有耐心,完全继承了他爷爷朱棣和太爷爷朱元璋的残忍。直接叫人在铜鼎周边铺上柴火,点火活烤朱高煦。朱高煦被活活考死在铜鼎内,直至将鼎烧融化后,尸骨无存。



这或许就是因果报应,朱棣手脚相残,杀死了自己哥哥的后人,他的孙子又杀了他二儿子及其后人。而且都是死于火中,不同的是朱允炆是自焚而死,死的壮烈。他的儿子被活活烤死,死的窝囊无比。


谢金澎


看似有点乱,我帮大家捋一捋,明宣宗是朱棣的孙子,而朱高煦是明宣宗的亲叔叔,他是朱棣的次子,明宣宗与朱高煦就侄子杀叔叔,这也许是报应吧,前有朱棣杀侄子朱允炆,而他的后人,同时也上演了一番侄子杀叔叔的悲剧。



朱棣子嗣不多,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和他老爹朱元璋比起来,那真是太汗颜了。而这4个儿子中,幼子又早年夭折,所以说那正经的儿子只有三个了,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长子朱高炽是一个200多斤的大胖子,而且此人极其不爱运动,走两步都喘的上气不接下气,所以此人并不讨自己的老爹朱棣喜欢,朱棣认为,自己的长子,因为肥胖肯定命短,把皇位传给他,没几天他一命呜呼怎么办?


明宣宗朱瞻基很小的时候就受到爷爷朱棣的喜爱,他们爷孙俩的关系,就像康熙对弘历,朱瞻基跟随爷爷征战蒙古大漠,并且在爷爷那里学到了很多他以前学不到的知识,朱棣对这个乖巧而聪明的小孙子,十分的器重,但是呢,要想把他列为继承人,还是绕不过自己的胖儿子,朱高炽,于是朱棣一狠心一咬牙,把自己的娣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而他却在潜心培养孙子。

朱棣把朱高炽立为太子,有人却不服,这个人就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他三天两头制造点麻烦,制造一点乱子,甚至都有造反的苗头,他所做的这些事被他老爹察觉,朱棣可不是个窝囊废,它有的是本领和手段,他就想处理朱高炽,最起码也得给他点颜色看看,告诉他马王爷三只眼,但是这件事被太子看在眼里,并且为弟弟求情,朱棣再狠,毕竟朱高煦是自己的亲儿子啊,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况且自己子嗣就不多,就这样他放了朱高煦,而且给他了一块封地,让他去当王了。



明仁宗朱高炽由于身体肥胖,过于体弱,在永乐22年以后继承皇位,但是,他在位的时间比较短,47岁就一命呜呼,朱高炽去世后他的娣长子朱瞻基继位,朱瞻基很有爷爷朱棣的风范,他也确实有能力和手段,他上位以后就给自己的亲叔叔朱高煦增加了俸禄,但是,朱高煦仍不感恩戴德,不思悔改,居然带领大军谋反,这还了得,不久他被侄子朱瞻基抓住,但是抓住以后他拒不认错。



(烹朱高煦的铜缸)

朱瞻基虽然不是暴君,但是他也容不得别人谋反自己,他不想再走朱允炆的老路,他是多年被朱棣培养出来的一只猛虎,这个怎么能忍呢?于是,他架起一口大缸,把自己的亲叔叔朱高煦活活的烹死了,死相十分的惨烈。


佳宁姐姐说历史


今时今日再看朱高煦,就是个蠢货。

众做周知,朱棣有三个嫡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按照“立长不立幼”的原则,朱高炽是皇位第一继承人,朱高煦虽说只比哥哥小两岁,但这两年,就是一道天堑,除非哥哥死了,否则他想继位,那就是大逆不道、痴心妄想。

但武力值爆表的朱高煦却看到了希望!

“靖难”开始后,由于英勇善战,朱高煦多次随父亲朱棣出征,尤其是建文四年六月,朱棣在浦子口被建文帝的大军打败,心灰意冷之际,朱高煦带兵赶到,逆转了局面。朱棣一时兴起,给儿子画了一个天大的饼:好好努力,太子经常生病。

傻子都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棣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无从知晓,不过从当时的形势看,至少有一半是真的。

首先,朱高炽的确身体不好,身体肥胖不说(怀疑是不是痛风),走路都的别人搀扶,保不齐那天突然就走了,老大走了,老二递补上去,皇位不就是朱高煦的。

其次,朱高煦立有大功,如果不是他及时出现,朱棣就得下地狱,可以说,朱高煦不仅仅救了朱棣,也救了朱棣全家,将来把位子传给朱高煦,于情于理说的过去,当年李世民劳苦功高,不就顺利接班了,李家做的,为什么朱家就做不得。

但等到朱棣继位,一切又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朱高煦这人口碑太差,大家都不喜欢他。

打江山需要猛将,坐江山需要的是贤君,朱棣虽然是靠窜逆得到皇位,但这个道理还是懂的,如果传位给朱高煦,以他那毛楞的性格,说不定很快就有新的朱棣出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这么毁了,实在不甘心。

其次,朱高炽虽然肥胖,但总体还是不错的,为人处世,讲原则,懂礼貌,知道收揽人心,一副明君的派头,加之他养了一个好儿子朱詹基,纵然不喜欢这个儿子,也得为孙子着想。千秋万代以后,江山总会到他们手里。

第三,朱棣自己是窜逆上位,虽说登基以后文过饰非,但总不是那么光彩,如果再行废长立幼,以后朱家的传位制度就乱了,为了千秋万代计,也得按照规矩办事,嫡长子在,皇位就是他的。

有了这层打算,朱高煦基本就出局了。

所以纵然朱高煦苦苦相逼,他依然不动声色,说好听的是有城府,说不好听的就是有愧于儿子,说不出口。人都是这样,纵然有千般手段,面对家人,总要讲些亲情、良心、道理,尤其是父母面对儿女,总是绕不过去。

但说不出口本来就说明了问题,朱棣是个杀伐决断的大阴谋家,但凡有更改的余地,绝不会拖拖拉拉。

朱高煦如果聪明,就应该从此收敛行藏,做个太平王爷,老爹有愧于他,哥哥是个正人君子,只要自己不过分,后半生好吃好喝,做个安乐公绰绰有余,至于子孙后代也不用操心,朱元璋早就给他们留了活路,搞块封地,做一方诸侯,不说百世,肉眼可见的子孙过日子没问题。

但这哥们偏偏不信邪,铁了心想做皇帝。

老爹做的,为什么我就做不得,至于造反,那不都是跟你学的。

公平的说,朱高煦的心情可以理解,皇帝这位子,诱惑太大,不是说只有嫡长子能做,朱元璋泥腿子出身,一样能做皇帝,朱高煦堂堂大将军,难道不能想!

但你想做皇帝,得有做皇帝的觉悟。什么是觉悟,第一要有意愿;第二要有才能;第三要有机会!

朱棣能够造反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格局,自己有意愿有才能,还遇上了不走寻常路的姚广孝,可以说是天命在手,赢的理所当然。即便如此,也是血雨腥风好几年,堪堪获胜。

但朱高煦就差得远了。

还没来得及造反,就把身边的人得罪光了,他招募私兵、击杀兵马指挥、私用御用器物,连老爹都看不下去了,如果不是哥哥为他求情,当时就的完蛋。

上下五千年,如此飞扬跋扈,还能造反成功的,几乎没有。

说白了,就是双商太低,没有做皇帝的能力。

但朱高煦可不在乎这些,作为一员武将,他笃信蛮力,认为只要有兵在手,皇位就是囊中之物,至于人心、口碑,都是以后的事情,只要有权力,这些都是附属品。当年蒙古人连文化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照样入主中原。自己的学历,总比那些放马的高吧!

我都要做皇帝了,杀个把人算什么?至于别人看不下去,一旦做了皇帝,不都解决了吗?

老爹当年不就是,登基以后杀人如麻,还篡改历史,把亲妈都换了,一样天下座的稳稳的。

不得不说,朱棣的所作所为,给朱高煦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

当然,朱高煦能如此嚣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看不起哥哥朱高炽。

前文说过,朱高炽身体不太好,身材肥胖,还有腿疾,从症状上看,很像是痛风,放在今天,注意饮食,多运动减肥,按时吃药,问题不是很大。

但在当时,这就是要命的病。

哥哥如果驾崩了,机会不就来了!

朱高煦想的挺好,却忽略了一个严重的事实:他的侄子叫朱詹基。

那可是老爹当年早早指定的接班人,朱棣是什么人,视天下英雄如浮云,他能看重的人物,岂是等闲之辈。

但朱高煦不这么想,大侄子再厉害,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当年自己随老爸打江山的时候,他还在家里尿泥呢,我怎么会怕他。

你不怕他,人家也不怕你。朱詹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古人早熟,再加上系统的家庭教育,朱詹基当然明白自己的使命和地位,要不是新君继位,事情太多,早就对这个二叔下手了。

朱高煦到后来也明白这个道理,老爸哥哥都容不下他,现如今还的受大侄子的气,好歹是洪武皇帝的孙子,徐达的外孙子,没点血性还了得,索性来个先下手为强,先行造反。

造反听起来浪漫,实则是个风险极大的买卖,朱棣当年兵强马壮,却在起事后屡屡打败仗,如果不是意志坚定,早就兵败身死了。

朱高煦武将出身,道理是明白的,但一听说大侄子要御驾亲征,立马怂了。

更可悲的是,下属听说皇帝御驾亲征,打算把大哥绑了送去做投名状,毕竟造反这事太危险,谁都不想诛九族。

朱高煦这才明白,从一开始他就错了,以他的人望实力,根本就没有获胜的机会。比起当年的老爹,他差的太远。

如此此时朱高煦弃子认输,彻底投降,也许还能平安终老,但这哥们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非要在侄子来看他的时候绊人家一脚。说实话,五岁以上的智商都不会这么干,我儿子曾一不小心把棍子打到我脸上,被我一顿胖揍,此后再也不敢了。朱高煦可能是小时候挨揍挨的不够,恶作剧惯了。

所以说,做父母的工作忙归忙,还是要多花些时间陪陪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早教育,不然像朱高煦这样的,就是个活生生的反例。

朱詹基本不想杀二叔,亲叔叔,杀掉总有些落人口实的嫌疑,但堂堂大明皇帝,被人如此羞辱,传出去如何是好,既然如此,也就不必顾忌太多。

杀无赦!

朱詹基命令周遭武士用一口铜缸将朱高煦倒扣在内,然后在铜缸周围点燃柴火,将朱高煦活活烧死。

朱詹基为什么要虐杀朱高煦,日慕乡关怀疑是小人书看多了。小时候听单田芳老师的“薛家将”,提及薛仁贵平反后将陷害他的李道宗闷在大钟里,活活烧死,朱詹基听没听过“薛家将”历史没有记载,但现存最早的薛家将小说是于《永乐大典》中的《薛仁贵征辽事略》,从时间上看,他是有机会看过这本书的!



日慕乡关


朱高煦是永乐大帝朱棣的二儿子,明宣宗的老爹是朱棣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朱棣的孙子,所以说朱高煦是明宣宗的亲叔叔,皇室中亲人相残,无非是想坐坐龙椅,朱高煦也算是篡位界的奇葩,完完全全的被自己玩死。

一、朱高煦霸道并非良善之辈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让王子皇孙们一起到京都学习,别的王子都怕朱元璋,都好好学习,乖乖听话,这位倒好,天天打架,惹事生非,时间一长,朱元璋很不喜欢他,直接给踢回老家了,可见朱高煦也是个不安分的主。

二、朱高煦志大才疏,却热衷夺位。

朱高煦多次救过朱棣,所有朱棣非常喜欢他,但朱高煦毕竟是次子,注定与皇位无缘,但是朱高煦并不甘心,哥哥明仁宗继位后,朝堂不稳,朱高煦就派自己的儿子到北京窥视朝廷的动向,伺机叛乱,明仁宗知道后,感觉都是实打实的亲戚,竟然没有处死朱高煦,还赐给他很多宝物,估计当时惮忌的成分居多,这事也算告一段落。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就死了,明宣宗继位后,这位朱高煦,又开始叛乱夺位,结果又败了,明宣宗也是为仁主,也没杀自己的叔叔,只是将其贬为庶民,赐其荣华。

三、心高气傲,把自己玩死

你说你两次篡权没成功,皇帝都没杀你,还给你荣华富贵,自己消停会得了,这位倒好,就是各种不服,明宣宗有一天心情不错,去看看自己的亲叔叔,过的怎么样,朱高煦竟然一副不吊你,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明宣宗一气之下,直接走了,结果这位作死,直接拌了明宣宗一下,明宣宗这回真怒了,新帐旧帐一起算,叫人搬来大缸将朱高煦扣住,想闷死朱高煦,但是朱高煦力大,竟然要举起大缸,明宣宗只好叫人在缸周围烧火,火火烤死了朱高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