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時,如果漢王朱高煦還在的話會不會發生?

別酒流年


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土木之變的歷史背景

大家都知道當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後,派徐達和常遇春北伐元大都,從此蒙古人退到了關外。明太祖朱元璋多次派大將打擊退到關外的蒙古人但是一直沒有完全消滅,後來蒙古分裂為韃靼和瓦刺。等到朱棣稱帝后,也多次御駕親征韃靼和瓦刺,但是由於蒙古人機動性比較強,大明軍隊來了,他們就逃跑,所以雖然數次打敗了蒙古部落,但是根本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雖然朱棣一直沒有徹底解決蒙古的問題,但是數次的征討也使蒙古人內鬥嚴重不能統一,這時候蒙古對大明的威脅是很小的。但是朱棣之後的仁宣二宗,開始對蒙古實行戰略收縮,而是運用和平的外交和經濟政策維持蒙古與大明的朝貢關係。這樣就使瓦刺慢慢的強大起來,完成了對內的統一以後,瓦刺就開始和大明摩擦不斷。

瓦刺的首領也先以大明給他們的朝貢人員回禮太少為藉口,親率大軍進犯大同,威脅北京。在這樣的情況下明英宗決定對瓦刺開戰,不得不說朱祁鎮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是沒想到的是,朱祁鎮竟然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而且還讓王振負責軍事,擔任第一統帥。最後結果就是王振的瞎指揮導致了大明二十萬精銳在土木堡損失殆盡,並且明英宗還做了俘虜,隨同出征的大明精英(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大臣)都血戰而死,土木之變使明朝直接由勝轉衰。


假如朱高煦活著的話,土木之變還會不會發生?

“土木堡之變”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個真正懂軍事的人來領導,再加上大明當時確實軍隊存在問題,戰鬥力已經和朱棣時期相差太多,幾十萬大軍就和旅遊觀光一樣,怎麼能夠不敗。如果明英宗朱祁鎮派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出徵瓦刺,結果絕對不會這樣被動。所以即使漢王朱高煦在世用處也不大,原因很簡單,主要有兩點。

第一,年齡太大了,基本上很難再領兵作戰。朱高煦生於公元1380年,所以等到也先進犯大明是朱高煦都差不多年近七十歲了,別說打仗了,就是連上馬都是問題。

第二,朱高煦在世也肯定不被重用。大家都知道當年朱高煦起兵造反被英明神武的朱瞻基成功鎮壓並且囚禁起來。如果朱高煦不被宣宗殺死,其結果也是被繼續囚禁,即使宣宗死了以後,英宗發了善心釋放了這個造反的叔叔,估計也很難被重用。朱高煦也就是當個快樂王爺而已,也不可能被英宗委以重任領兵北伐蒙古。


綜上所述,楚風覺得雖然明朝經過仁宣二宗以後軍隊戰鬥力低下,但是如果派出一個有勇有謀的得力干將,還是有可能打敗瓦刺大軍的,因為畢竟瓦刺大軍人數並不多,只要大明不輕敵冒進,問題應該不大。

但是明英宗自己不懂軍事還要御駕親征,並且把大權交給什麼也不會的王振指導,這樣失敗是必然的。由此可見,別說是朱高煦活著,即使徐達常遇春在世也沒用,因為昏君朱祁鎮就只認王振,只要王振掛帥,大明一樣會經歷土木之變由強盛變為衰敗。


楚風說歷史


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如果漢王朱高煦還活著,那會應該已經70歲。作為一個曾經的藩王,離開軍隊至少超過20多年了。


朱瞻基當初為何要殺朱高煦,很大的一個因素,不是為了自己。就是因為朱高煦奪嫡之心不死,而且在軍中極有威望,和極高的軍事素養。自己在可以制約得了他,自己不在,自己的後代無法制約他。

所以即便朱高煦服軟被留著,也必然是武功全廢,不能對其後人產生威脅,朱瞻基才能放心。


而土木堡之變,最大的問題,並非並不能戰。而是軍隊的統帥是一個毫不知兵的朱祁鎮。而朱祁鎮還是皇帝,無論他的安全還是他的命令,都是整個軍隊最為掣肘的問題。

他下達的錯誤命令,無論多不符合戰場規則,軍隊必須執行。俗話說“主將無能,累死三軍”。這其實是一場在擁有20萬大軍的優勢條件下,極為被動的戰爭。


當時隨朱祁鎮出征的,有60多個朝中勳貴及大臣。如英國公張輔、 成國公朱勇、 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 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 修武伯沈榮,等等。這些大都是“靖難勳貴”之後,也是在軍中掌握實權的頂尖人物。

所以即便朱高煦也受到朱祁鎮的重用,讓他參加這場戰爭的場外指導。但是同樣他的話也不可能被朱祁鎮採納。因為朱祁鎮只聽王振的,或者說在與文官內閣對抗的過程中,朱祁鎮其實是一意孤行的,勳貴集團同樣不屬於朱祁鎮的真實依靠對象,只不過是器而已。所以土木堡之變的悲劇也就很必然了。

而根據朱高煦的心性,可能會出現另一個結果,那就是他會比其他人更盼望“土木堡之變”的發生。發生後,他才有理由說,你們看朱祁鎮這一脈得位不正吧?打壓我們會打仗的,結果自己差點把大明葬送了吧!


然後宣佈自己奉太宗(朱棣)遺命,正本清源,順天即位。那時候整個大明亂成一鍋粥,正缺主心骨呢,朱高煦主動站出,的確會得到部分擁護,但是也必然遭受更大的反對。因為不清算朱祁鎮他的名義不正,而清算朱祁鎮,必然又引發更多人的危機。

不過真的如此,後面也沒有朱祁鈺、于謙的事了,更不可能出現“奪門之變”朱祁鎮再做回皇帝的事,但大明內部出現了更大的亂局和分裂。


炒米視角


我是閒翻古書笑談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土木堡之變,如果漢王朱高煦在,一樣發生。論軍事才能,當時隨軍出征的有名將英國公張輔啊,這是從靖難之時就在戰場廝殺的名將,曾經平定安南,是朱棣時代主要的軍事將領。多次跟隨朱棣出征。

土木堡之變並不單純是軍事指揮上失誤的問題,其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原因,牽扯著朝廷各方勢力的博弈,而這種博弈首先體現在軍隊的戰鬥力上。

這時候的京營已經不是朱棣時代的京營了,首先,隨著明仁宗朱高熾登基之後,開始崇文抑武,軍事貴族們沒有仗打,勢力大減,逐漸在朝廷上被文官集團所壓制,失去了話語權,已經起不到平衡朝局的作用了。

所以在朱瞻基時代,為朝局平衡組織太監讀書,建立內廷,以對抗日益龐大的文官集團,這才有了王振的崛起。

而失去了昔日榮耀的軍功貴族們迅速的墮落了下去,將興趣放在了享樂賺錢上,吃空餉,役使士兵為自己幹私活,貪汙倒賣軍械等等。

士兵員額既不足,訓練也荒廢,戰鬥力早就不是5次橫掃漠北的時代了。

在軍隊內部,也是憑藉關係升官,高層多是將門子弟,馬都騎不好,大批有才幹的中下級軍官卻失去了上升通道。

這些軍事將領們既無心也無能去對抗宦官集團的瞎指揮,只能跟著朱祁鎮和王振這兩個中二病患者,打哪兒指哪兒,死生有命。

誠然,朱祁鎮和王振的瞎指揮是土木堡之變的直接原因,但是在其後暴露出來的明軍京營的軟弱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個問題首先不是說換個名將就能解決的了的,其次是何況朱高煦是位王爺,根本不可能將幾十萬重兵交給他,所以有他沒他根本不重要。

第三是大明風華嚴重誤導觀眾,是大家相信朱高煦是非常善戰的名將,其實他就是在靖難時代是不錯的猛將,後來基本上沒有再打過仗了,也沒跟這朱棣去幾次掃蕩蒙古高原。

所謂“土木堡之變”其實是一次朝廷內部權力鬥爭所引發的悲劇,不發生在土木堡,也難免會發生在金木堡,銀木堡。

王振和朱祁鎮,就是倆點了火捻不跑,站旁邊等著爆竹響,結果把自己崩了的了。

但是爆竹和火把都在,他倆不點,早晚有人點。


閒翻古書笑談歷史


一個字,會。

土木堡之變發生在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親自率兵征討瓦剌,結果是朱祁鎮戰敗被俘。假如朱高煦還在,朱祁鎮依舊不能免除被俘的命運。為什麼呢?因為朱高煦和朱祁鎮一家有仇。

朱祁鎮是朱瞻基的長子,也是朱高煦哥哥朱高熾的孫子。朱高煦和朱高熾以及朱瞻基都有仇,他還曾刺殺過朱瞻基,就連朱高熾的死可能都與他有關。所以如果朱高煦還活著的話,肯定巴不得朱祁鎮早日駕崩。可惜的是,朱高煦早在公元1426年時就被朱瞻基囚禁而死。

當然,假如朱高煦和朱祁鎮一家沒有仇,並且他在1449年土木堡之變時還健康的活著的話,那麼土木堡之變的結局會有可能改變。注意,這裡說的是有可能,前提是朱高煦身體倍棒,如果朱高煦已經苟延殘喘,那鐵定是沒可能的。

朱高煦生於1380年,1449年時他已經將近70歲了。在所有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如果朱祁鎮北伐瓦剌帶著朱高煦,那麼朱高煦在這裡一定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朱高煦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面不怎麼擅長,但是他帶兵打仗卻是一等一的好手。想當初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朱高煦便屢立戰功,而且還多次救朱棣於水火之中,對於朱棣來說,沒有朱高煦可能就沒有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所以說,如果朱高煦還在的話,並且身體極好的情況下,可能土木之變就不會發生。


理科男讀歷史


明朝的土木堡之戰,確實不該發生,令人十分惋惜,因為土木堡之變,不是因為明軍戰鬥力不行,而是明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官。由於朱祁鎮和王振的亂指揮才導致全軍覆沒。



如果朱高煦活著,單憑朱高煦的軍事能力,是不會發生的,但也不一定,因為還要看朱高煦怎麼個活法。



如果是被圈禁那也是然並卵,這跟死了沒兩樣,你一個曾經和自己爺爺父親爭奪過皇位的人,朱祁鎮會讓他再次統帥大軍嗎?不會,朱高煦只能被圈禁而且還會被看的更嚴。



如果朱高煦是王爺,那也不會對土木堡之變有任何影響,因為朱高煦就算不造反,朱瞻基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廢了朱高煦的軍權,朱祁鎮更不敢賦予兵權,沒兵權朱高煦憑一己之力連戰場都上不了。



如果朱高煦是皇帝,那結果就不一樣了,前面我說過朱高煦雖然政治低能,人品也不咋的,但軍事上還是有兩下子的,如果也先敢在朱高煦在位的時候進攻明朝,那就是找死。也先進攻明朝的時候,只是剛剛收復蒙古諸部,再加上他是“挾天子令諸侯”內部並不穩,他能打敗明軍全因朱祁鎮無能,如果換成軍事素養較好的朱高煦,那戰爭結果就是另說了。



不過以朱高煦的政治能力,也先進攻明朝的時候,明朝有沒有土木堡爆發前的國力就另說了,畢竟戰爭除了比軍事還要比政治和經濟。


滄海一粟7528


土木堡之變表面上看是明英宗及王振的無能指揮,英宗從未親臨戰陣,王振又是個無能宦官處處干擾指揮才致使明軍戰敗,但歷史是有他的必然性的,土木堡之變不僅僅這麼簡單。

第一個原因是明軍戰鬥方式的模式化,複雜的戰陣,在中原地區丘陵,山地,諸多城池之中可以從容的鋪展,降低損失,面對騎兵可以產生極好的效果,但是蒙古高原的地形特點就是平,一馬平川,沒有有利地型作為依託,騎兵一衝,都得垮,所以必須依賴於火銃大炮,朱棣時代設置的三大營神機營投入最大,保護的最好,三千營和五軍營都是可以隨意揮霍,對火器的過度依賴,必然導致後勤的供應更加複雜,長此以往,戰鬥方式成為了套路,過度的依賴補給,無人敢於搏命。

第二個原因是皇帝死的太早,英宗很小就繼成大統,雖然有著漢武帝般的宏圖大志,但是沒有武帝天才的戰略構想,又想著繼承祖輩傳統,外加朝臣喪失血性,才促成了這次荒唐的出兵。

第三個原因是朱棣的原因,就是他太喜歡御駕親征了,中國的政體之下,皇帝是神的象徵,國家支柱,皇帝的任何一舉一動能會影響軍心,皇帝作為最高統帥位於開闊大平原,是絕對沒有拼命的想法,主帥不敢搏命,還有誰敢,這就是為什麼歷代皇帝即便強如李世民都不親征突厥的原因,朱棣親征兩次就夠了後續幾次大多無用,反而使明軍戰法變得機械,單一,喪失了冒險的決心。這個頭開的並不好,搞的子孫也想效仿。當然這只是一個影響極小的因素。

當然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英宗及王振的無能,這兩人都是想要幹大事的人,但是志大才疏。




freemaneee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中,土木堡之變的發生想必是讓很多網友都義憤不堪。那個幼稚且昏庸的朱祁鎮真的是讓人氣惱。那麼就會有人想了,如果朱高煦還在的話,會不會發生土木堡之變呢?我認為還是會發生的,為什麼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朱高煦年紀太大,不會隨軍出征

土木堡之變是發生在正統十四年,即1449年,而朱高煦出生在1380年,如果朱高煦壽命足夠長的話,活到了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他也是個69歲的老人了。年紀如此之大的朱高煦估計此時也只能養老了,我估計朱祁鎮是不會讓朱高煦隨軍出征的。

如果沒有朱高煦的話,也就是是說明朱高煦不會對土木堡之戰產生影響,因此朱祁鎮的失敗還是會發生的。

二、朱祁鎮不會聽勸告的

如果朱高煦隨軍出征,他認為朱祁鎮的戰略方式有問題,對朱祁鎮進行勸告,朱祁鎮會聽嗎?我認為也夠嗆了。因為此時的朱祁鎮可以說是誰的話也不聽,一心討伐瓦剌了。據記載:

“吏部尚書王直帥群臣諫,不聽。”
“群臣屢請駐蹕,不許。”

這一個“不聽”,一個“不許”。可見當時大臣之中確實是有人去勸告過朱祁鎮的,但是朱祁鎮並沒有聽。當朝大臣說都沒有用,一個過氣藩王的勸告又怎麼會產生效果呢?我估計若是朱高煦去勸說朱祁鎮,結果也就是被朱祁鎮給敷衍了事了,說不定還會被朱祁鎮給殺了祭旗。

因此綜上來看,即便是朱高煦在,土木堡之變也會發生。這並不是因為朱高煦本人的才能有問題,而是因為此時的朱祁鎮已經是個軟硬不吃的人了。或許此時王振王公公出馬才有用。靠個別親王或是是大臣的勸諫怕是沒什麼效果了。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先說漢王朱高熙,靖難時跟著朱棣鞍前馬後,立過不少軍功,還救過朱棣的命,朱棣很喜歡這個性格像自己的次子。雖然之後也沒打多少仗,想必指揮才能還是有的,再不濟還有南征北戰的戰場經驗和他老爹的教誨,打仗肯定不會比朱祁鎮和王振差。但是失敗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指揮失誤,當時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等能征善戰的大臣都隨軍一起。然而王振恃寵而驕,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充滿不滿情緒並且被王振折磨的疲憊不堪的將士,在受到鐵騎衝擊時心理和身體上都是崩潰的,豈有不敗之理。況且生於1385年的朱高熙當時就算還在也64歲高齡了,大齡王爺的身份應該不會出現在北征大軍中。當時王振力勸英宗親征主要目的就是顯擺自己,他當時的地位應該和嚴嵩、魏忠賢很接近了。就算朱高熙在,恐怕也只有提提建議的作用,而王振就算這次給了漢王面子,也會在另一個時間另一個地點把大軍拖垮。所以我認為,土木堡的敗是難以避免的,哪怕漢王真的在,應該也只是在被鐵騎衝擊後可以少一些傷亡,組織幾下反攻而已。


小黃侃侃看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演到“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估計電視劇前的很多觀眾都捏緊了拳頭!三大營的幾十萬精銳,就這樣被一個不懂軍事的皇帝和一個只知道巴結主子的太監活生生地給葬送了!自此以後,明王朝對草原民族的戰略態勢由主動進攻轉為防禦性為主。可以說,明朝開始走下坡路,正是從“土木堡之變”開始的。

那麼,可能會有人問,要是漢王朱高煦還在的話,“土木堡之變”會不會發生,我認為是不會發生的。


首先,拋去其他的因素不談,單從軍事才能而言的話,朱高煦的軍事才能完全是可以碾壓朱祁鎮的,畢竟朱高煦這哥們雖然政治才能不咋地,但在軍事方面可以說是是僅次於他爹朱棣的,好歹人家也是跟著朱棣從死人堆裡摸爬滾打練出來的,所以軍事指揮方面要比少不更事,自幼在深宮中從沒打過仗的朱祁鎮要強太多。因此,土木堡之變時如果朱高煦還在的話,可能不會發生。

明史《朱高煦傳》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白溝河之戰,白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

在後來的戰爭中,朱高煦也多次解救成祖於危難之中,可以說十分驍勇善戰了,這也是成祖為什麼寵愛他的原因,甚至因為他而一度想要廢掉太子。


因此,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朱高煦在軍事才能上是沒問題的,當時若是有他在的話,明朝也不至於發生“土木堡之變”。

之所以會發生“土木堡之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和王振不懂軍事,將軍隊駐紮在沒有城池作為依託的地方,最終被瓦剌佔了先機,全殲明軍三大營精銳。如果朱高煦在的話,以他的軍事才能和他的身份是完全可以阻止這場悲劇發生的,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他沒有二心的情況下。

如果朱高煦為皇帝的話,在征討瓦剌的途中,我覺得他是不會犯如此愚蠢而又低級的錯誤,因為在沒有城市作為大後方的地方駐軍是兵家之大忌,作為曾經統帥一方的朱高煦是不會這種低級的錯誤的。


而且自成祖登基以來,明朝的主要作戰對象便是瓦剌,作為成祖次子的朱高煦,他跟隨朱棣南征北戰,與瓦剌交手的次數數不勝數,因此,他對瓦剌人的作戰方式等都是極為熟悉的,有他在的話,“土木堡之變”或許不會發生。

因此,綜上所述,我覺得朱高煦在的話,他是不會讓軍隊葬送在瓦剌人的手裡的。


秦皇唐宗


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幾十萬精銳將士戰死沙場,過半朝廷命官死於非命。明英宗本人更是被敵軍俘獲,可以這麼說,整個明朝大半的底蘊都消耗在了這場戰爭中。

那麼,明明佔據著巨大優勢的明軍,為何會被區區瓦剌打敗?如果隨行的隊伍中有漢王朱高煦,土木堡之變還會不會發生?

土木堡之變失敗的原因

一般來說,大家都習慣於將土木堡之變的失敗原因歸結於兩點:第一點是明英宗太過年輕,不懂打仗;第二點是宦官王振矇蔽聖上,獨斷專行。

不過,這裡的疑點其實挺大。王振作為明英宗身邊最親近的人不假,但是他絕對做不到一手遮天。在明英宗隨行的一眾大臣中,能徵善將的武臣絕對不在少數,比如說英國公張輔。

除非明英宗在王振的操縱下,幾乎都見不到這些大臣,聽不到大臣們的勸諫,否則說是王振主導了這一切,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關於明軍這一系列的戰略失誤,大概率就是明英宗堅持執行的。這也就能解釋在明英宗復位以後,還要替王振以香木為雕像,祭葬招魂。因為王振是替他背了黑鍋。

朱高煦為人

再來講講朱高煦的為人。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次子,並在靖難之役中多次替朱棣擊退敵軍,並反敗為勝。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高煦十分自負,並恃功驕縱,多行不法之事。他的這些行為是的朱棣厭惡,轉而立了更加仁厚的朱高熾為太子,而封了朱高煦為漢王。

至此以後,朱高煦便一直懷恨在心,並一直伺機叛亂。之後,朱棣病逝,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明仁宗知道朱高煦的反心,但依舊想要用自己的仁德感化他,不僅賜給朱高煦寶物數以萬計,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隨後,明仁宗去世,明宣宗即位。明宣宗依舊施行父親的遺志,對朱高煦大加恩賞,但是朱高煦絲毫沒有感恩,反而認為是皇帝的懦弱,決定起兵造反。

結果就是朱高煦失敗被擒,最後為明宣宗所殺。

從朱高煦的種種行為來看,都能體現出此人的性格特點:有勇無謀,不懂得隱忍。在古代,造反之事屢有發生,或被逼無奈,或暗中隱忍,以便一擊制勝。從來沒有人造反會像朱高煦這樣赤裸裸,並且毫無準備的。

朱高煦的造反之心,很明顯被明仁宗和明宣宗所發現,結果朱高煦居然覺得是對方軟弱無能,反而更加的肆無忌憚。這樣的才智,如果真能造反成功,那也是一樁趣事。

朱高煦在的話能夠阻止土木堡之變嗎?

很明顯,不能。上面已經分析過朱高煦的性格特點,那就是赤裸裸的,不加掩飾的,儘管他打仗貌似有點厲害。

在明英宗的出征路上,並不缺乏智勇雙全之人,但是他們都沒有打消明英宗的念頭。而朱高煦這種愣頭青就算在隨行隊伍之中,大概率也是激怒年少氣盛的明英宗,使得局面更加嚴峻。

因此,朱高煦並不能阻止土木堡之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